2021年高考就要到了,离期末考试只有十几天了。如何复习备考,如何优化备考效益,是高三师生最关心的问题。
最近网上流传很多“高考秘籍”,中教君也整理了一些关于各科复习方法的“干货”,供老师和家长参考~
语文:注重“语用变化”,提高实践能力。
所谓“语用变化”,是指近年来考试评价中对“语言运用”的强调所带来的变化。这种变化立足于现实情况,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重视国学的“实用性”。
值得注意的是,“语用变化”带来了题型的变化。比如2020年的山东试卷和2021年的试卷,在“语言文字的应用”五道题中,除了修改病句外,其他四道题都不一样。山东试卷的题目是选择破折号的作用,分析隐喻的特点,比较改写效果和新闻压缩,而试卷是选择填空,选择修辞手法,根据上下文填空,总结段落意思。这种题型的巨大变化,在以前的高考试卷中是不可想象的。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善变、不落俗套才是真正的语言使用形式。
这种变化意味着试卷中出现不熟悉的文字内容和不熟悉的问题将成为常态。这就提醒我们,在复习的最后阶段,要多做真实情境中的“实战”,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科学训练,增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细化讲课,控制训练强度。高考最后阶段,教师要自己沉入“题海”,精选题型,让学生跳出“题海”。他们应该让学生练习一堂课的题,深入了解题型特点、答题思路、答题组织、过程写作等。教师在评卷时,要讲学生看不懂的疑点、易错点、盲点,讲学生总结不出来的方法和规律,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要尽可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多说话,给学生时间总结和理解试题的考试意图,总结答题的感受和方法。
政治:准确把脉,绝不机械刷题。
政治的时效性决定了政治高考命题情境必须新颖、简洁、丰富、真实、典型,必须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热点。只有抓住了热点的脉搏,才能抓住复习备考的核心和综合训练的有效载体。在最后冲刺复习阶段,还是要以双循环发展格局、建国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中央一号文件、科技自立自强等长期热点为背景,梳理微观热点,按照“主题-题目-情境-问题”的逻辑模拟高考命题方式,在综合训练的基础上穿插复习微观热点,进行引导
历史:为考试做准确准备的研究者。
考前做好模拟练习。一般在后期备考阶段会有六到七次模拟考试。七套题目要统筹规划,一、二套整体难度适中,突出对基本内容、基本方法和规律的考查;第三、四套难度适当增加,突出对信息提取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的考查;第五、六、七套力求贴近高考,关注热点问题。第七套试题的生命系统分析了
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中提供的材料大多选自真实情境。素材来源于生产、生活或国家发展战略,同时关注全球人口、资源、环境,突出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因此,在冲刺阶段的复习中,老师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解读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以及这些地理时事热点背后的立场、观点和思维方法。
社会发展等地理热点问题只是试题的情境。复习时,学生不要自己死记硬背热点问题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而是要与学生交流,讨论当前热点话题,关注学生运用当前热点问题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中文: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制定精确的政策。
成绩中等的同学,在各种题型上往往都有短板,总是丢分。而且成绩不稳定,成绩忽上忽下。究其原因,无论词汇还是解题技巧,大多是一知半解。有鉴于此,建议这部分学生鼓励斗志,逆势而上,其中“落地”是金科玉律。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来说,“看不懂”是基础薄弱同学的共性。我建议这部分同学在复习的最后阶段要有勇气做出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抓住主要矛盾。
物理:聚焦本质知识,强化关键能力。
聚焦热点,强调应用,关注前沿科技话题。教育部考试中心提出,深化考试内容改革,优化情境设计,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因此,复习时既要关注基础物理情况,也要关注新奇物理情况,关注前沿科技话题,尤其是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如田文一号拍摄的高清火星图像、华龙一号核电机组、远距离量子纠缠提纯、高温超导高速磁悬浮工程样机、嫦娥五号返回地球等。
化学:重建知识和方法
在期末复习阶段,化学教师要转变观念,跳出“练、讲、考”的怪圈。通过对高考真题的深入研究,追根溯源,将教材中的重点题目、热点题目、创新功能试题通过“主题”联系起来,重构教材知识和解题方法,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题目,从而找到复习的重点和突破点。
教师要冷静,回归本质。
各备课组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回归教学本质。第一,回归教材,做好教材研究和错题审核。二是回归课标,认真研究高考真题,研究各学科课标,思考今年高考题的走向;后期试题集体仔细打磨,强调试题的筛选和改编;编写试题时注意优化情境设计,增加
强试题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开放性、灵活性,在注重难点重点的情况下,应避免“偏、怪、难”,充分发挥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三是回归系统,通过适度的试题帮助学生完善知识框架的建构,确保知识成系统、成网络,弥补第一、二轮复习中的知识漏洞。
教师要带着平常心、自信心走进课堂。教师课堂的平常心、自信心体现在敢选、敢评、敢不讲,课堂讲授除知识点外,要更多着眼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注重审题、答题、得分技巧与方法的点拨。课堂教学提倡讲练结合,教学安排侧重多练精讲,练习题可写详解印发给学生,减少讲评课时,提高讲评效率,加强教学针对性。
教师的课后辅导要有针对性,要能更具实操性地为学生提供备考建议。教师要研究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测试所提供的信息,及时准确地为学生“把脉”。教师要科学地理解角色转换,从“台前”转为“幕后”并不代表不作为,也不代表没有作为空间。教师只有精细研究,才能把控好学生备考方向,才能调整好学生学习节奏,稳定学生备考心态。
学生要优化身心状态,提升效率
最后一个月里,学生调整好身体状态、心理状态非常重要。学生应结合学校安排,规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注重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针对学生,我有7条具体的建议。
建议一:思想纯粹。最后一个月要剔除一切不必要的外源信息,远离电子产品和消遣式娱乐方式,减少外界的干扰,思想更纯粹,目标更单一,作息更规律,休息更科学。
建议二:稳定情绪。稳定的情绪就是好的情绪。高三后期,考生容易因为压力大而导致较大的情绪波动。科学研究表明,人保持平稳冷静的情绪,更容易作出正确的决定,更容易将“会做”转化为“做对”,因此,在快节奏高强度的学习生活中,要调适好自己的情绪,让情绪处于平稳状态。学生要多与自己比,少与同学比,做一个“输得起”的人,拥有一颗强大的心脏。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懂得用健康的方式释放压力,另一方面要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劳逸结合,不打疲劳战,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建议三:适度锻炼。很多学生因高三后期学业紧张,便整天待在教室,不愿参加体育锻炼,这是不可取的。体育锻炼有利于释放压力,提升学习效率。每名学生每天都应当坚持适度的锻炼,每天的锻炼要保持一定的强度,同时在锻炼中潜移默化地培养挑战困难、不轻易服输的意志品质。
建议四:激发潜能。高三后期,无论是有教师引领的课堂,还是学生自主安排的自习,都要将“方向与效率”摆在首要位置。高三后期有大量的自习时间,这些时间主要用于完成作业和自我复习。关于作业,我建议学生对各个学科均要进行定时训练,激发自己的高效潜能。关于自我复习,我建议学生:对优势学科,主要采取纵向突破的方式,努力构建学科知识框架体系并辅之以重点题型、易错警示等的复习;对劣势学科,主要采取横向突破的方式,选择高考的高频考点进行专题突破,要敢于且舍得用整块的时间去突破最紧要的专题;对中等学科,可将纵向突破与横向突破结合起来。
建议五:保持节奏。节奏感对于高三考生来说至关重要。学习节奏、考试节奏、运动节奏、睡眠节奏等都要尽可能保持科学性和规律性。以睡眠节奏为例:不能无底线地挤压睡眠时间用于学习,想要用延长学习时长来获得理想的学习成绩,这样只会导致第二天效率低下,因为效率低下,又只能进一步挤占休息时间来弥补,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教师和学生及家长都要高度重视科学的睡眠对学业的正向促进作用,形成睡眠和高效学习的良性循环。
建议六:时刻细心。细心是一种长期形成的习惯和能力,需要渗透到平时学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考场答题为例,养成工整书写和规范答题的习惯,可以规避不必要的低级失误;养成分区域打草稿的习惯,可以提高检查的效率,也更容易查找出因粗心导致的错误。检查的习惯尤为重要,检查是对抗失误最直接的方式,要将检查整合到考试过程之中,将检查当作考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学会在做题过程中将不太确定的题号标注,做了标注的题号进行优先检查。这些习惯都是细心的体现。
建议七:相信自己。迎战高考的路途注定是孤独而艰难的,一定要相信自己并坚持梦想。没有人会嘲笑你的目标有多高,人们只会嘲笑你的努力与目标不匹配。
高考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高考也绝不是一种短时瞬间的劳作。
雕塑自己的过程,
必定伴随着疼痛与辛苦,
一锤一凿的自我敲打,
就是在塑造更好的自己。
愿勤于思考、甘于付出的学子
踏实走好每一步,
遇见属于自己的美丽人生!
文章来源 | 中国教育报2021年05月07日05-07版
来源: 中国教育报
自考资料网:建议开通永久VIP超级会员更划算,除特殊资源外,全站所有资源永久免费下载
1. 本站所有网课课程资料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站长!
2. 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助力考生上岸!
3. 如果你想分享自己的经验或案例,可在后台编辑,经审核后发布在“自考资料网”,有下载币奖励哦!
4. 本站提供的课程资源,可能含有水印,介意者请勿下载!
5. 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管理员处理(在线客服)!
6. 本站资源售价只是赞助,收取费用仅维持本站的日常运营所需!
7.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