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
在国内,学过英语的人大概都经历过各种考试,大学生过四六级、托福、雅思都是标配。现在小学生刷KET和PET(剑桥英语考试)也成了一大热潮。然而,你的英语水平如何?哪个标准和证书是最准确的测量?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
把中国人的英语能力量表和托福成绩联系起来意味着什么?是关于标准化测试的研究成果,还是对成千上万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方向和旅程的全方位整合和调整,以及他们的能力水平测试?显然,这不仅仅是一个与国际考试接轨的技术操作,它将对我国的英语教学和考试评价产生深远的影响。
各类英语测评没有统一标准。
长期以来,mainland China对学习者英语能力的考核主要体现在《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的考试大纲中。具体来说,《课标》制定了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英语教学的课程目标和评分标准,提出了课程建议。《要求》和《大纲》分别对应高校非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对其英语能力提出了评价标准和教学要求。另外还有高职英语考试和自考。
但不得不说,这些英语考试在教育教学和考试方面缺乏统一标准,能力界定不一,表述复杂,存在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教学大纲分头管理的情况。对公共英语能力等级的认定也存在一些误区,分不清涉及毕业、升学或出国留学的各种高风险考试之间的关系,以及某一考试体系中各等级之间的关系。比如一般认为六级高于四级,但不一定明确六级是不同专业进行的,没有可比性,非英语专业的六级也不一定高于专四。
在此背景下,《量表》成为国内首个英语能力定义及评价标准,覆盖整个学段,面向所有专业。它有助于解决英语测试标准不同、英语教学与测试目标分离、学习目标不一致等问题。迄今为止,中国的英语能力评估体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不同年龄和专业背景的英语学习者提供了统一的英语能力评估标准。同时,《量表》提出了层次递进的综合语用能力,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可以为英语教材的编写、英语课程目标的设定和课程设计、英语教学资源的开发、学与教方法的改革等提供直接指导。值得注意的是,由英语专业学生首创的《量表》也是国内首个针对外语的能力量表。这一开创性的工作可以引导、示范和借鉴其他学科量表的发展。
强调语言能力、跨文化能力和交际策略。
3354 《量表》将规范和指导教学实践
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外语教育需要明确的培养目标和科学系统的培养标准。外语水平标准的研究和发展已经持续了半个多世纪。1955年,美国着眼于军事目的,力推其外交学院开发了口语表达量表—— 《外交学院量表》,具体描述了这类学习者应达到的口语能力标准,为口试考官提供参考。在测量口语表达水平的基础上,量表逐步细化,包括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成为当时美国重要的外语口语认证标准之一,也为以后类似量表的制定提供了参考和依据。2001年,欧洲理事会制定的《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以下简称《欧框》)为衡量欧盟一体化所需的语言能力提供了重要的指南和纲领,是目前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语言能力量表之一。目前有雅思、托福、托业、BEC等。已与《欧框》接通。这种语言能力量表是比较成熟的,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实用价值。——有些量表成为求职就业的语言能力标准,有些则是为评价和考试而设计的,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教学和评价标准。
我国外语水平标准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量表》已与雅思、托福等英语考试逐步衔接,以学习者的交际语言能力为基础,描述各语言水平的学习者能用英语完成哪些交际任务,注重听、说、读、写、译技能的协调发展。与美国和欧洲强调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外语能力量表不同,中国的《量表》不仅强调语言能力,还强调跨文化能力和交际策略。
此外,在英语非母语国家中,中国率先建立了科学、权威的英语能力评价体系,提出了包括翻译能力在内的英语学习者能力维度,突破了英语母语国家一直以来确立的标准,得到了一些国际权威语言评价机构的认可,实现了与国际标准对接的问题。
目前,《量表》不仅具有定义和选择的功能,而且可以促进英语教育教学的改革,特别是课堂教学范式的创新。003010对多维场景下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描述,对各层次英语教学的目标设定、话题内容选择、话题下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成绩评价等都有明确的指导意义,有利于增强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和思维能力培养,可以纠正长期以来僵化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和行为,如重视碎片化教学、刷题、以考代教、忽视情境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等。当然《量表》带来的最突出的变化就是教学不再以考试为中心,而是以能力为中心。
同时,《量表》描述了英语学习者的纵向发展能力,包括对语言能力的全面描述,对听、说、读、写、译的技能描述以及在特定语境下用语言完成任务的能力,这些都有助于学习者了解自己在特定时间的语言能力、优势和劣势。
除了指导教学和测试,《量表》对能力水平的详细描述还可以转化为测试活动和测试形式的设计,使测试更具科学性、数据性和可解释性,提高教学研究和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量,促进教学行为调整。
与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英语《课标》关系待厘清
——《量表》将推进我国英语等级考试进一步规范
《量表》如何与我国现有各个层级英语教学标准对接,也是大家较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客观来说,目前,我们对《量表》的认识和讨论还不够充分。
以基础教育阶段为例,对教师和教研部门,乃至地方性测试设计者和管理者来说,一个明显问题是,《量表》与义务教育、普通高中的英语《课标》的关系应该如何界定?《课标》在教育理念呈现、目标描述、学习者级别以及学习能力表现方面作出了规定性安排,是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同时,《量表》也提出了学习者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具备的英语能力发展状态和相应的检测方式。直观看,两个标准对语言综合能力描述的维度和术语都有不同,这样就给实践中的教学和评价带来困惑。目前还没有看到系统的对标研究,将两个标准的能力描述体系比较,提出判断和可操作的指导意见,以便于基层机构和学校获得准确教学目标。而教育部考试中心下一步将接续开发的系列级别考试,特别是关键级别的测试,如《量表》提出的某个级别将等于和用于现行的高考,必然会直接影响高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行为。所以,对标工作需要抓紧进行。
总体看来,《量表》的颁布代表着我国外语教育的进步与发展,但这只是整个外语教育科学化工程的第一步,未来还需要在考试设计和实施等方面进一步下功夫。
最后,一系列探讨,都要回归到对我国英语等级考试的规范性思考上。在发展初期,考试的导向性明显,以基础教育阶段为例,考试往往紧紧围绕中高考指挥棒,从测评方式到具体题型,都要按照中高考模式进行调整,目的是帮助学生应对考试、获得高分。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与《量表》的颁布,大家开始逐步重视能力评测,考查重点从语言知识转变为实际应用,考查内容也由单词﹑单句转向段落篇章。同时,过程性评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再僵化地考查对语言材料的理解,转而强调对语言知识的灵活运用。教师开始关注语言习得的规律和学生个体的差异,鼓励在真实语境中通过交际学习语言,强调流畅沟通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能力目标,脱离只重视读写,不重视听说的误区。
(作者:赵婴,系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张连仲,系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国外语测评中心研究员)
自考资料网:建议开通永久VIP超级会员更划算,除特殊资源外,全站所有资源永久免费下载
1. 本站所有网课课程资料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站长!
2. 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助力考生上岸!
3. 如果你想分享自己的经验或案例,可在后台编辑,经审核后发布在“自考资料网”,有下载币奖励哦!
4. 本站提供的课程资源,可能含有水印,介意者请勿下载!
5. 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管理员处理(在线客服)!
6. 本站资源售价只是赞助,收取费用仅维持本站的日常运营所需!
7.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