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安澜书院,温州武阳书院

温州安澜书院,温州武阳书院

回归传统,探索新的可能性,近年来,新的书院落地——所。

燕山书院老师带领学生在野外。

南溪书院扩建效果图。

在青年学院的活动中,有很多客人。苏摄

书院始于唐代,兴盛于宋代,衰落于清末,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集讲学、学术研究、藏书、印书等功能于一体的民间教育机构。如今,得益于传统文化的大力弘扬,书院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在温州,已知有六所新式书院,各具风格,且渐见成效。他们寄托着个人的理想、情怀和乡愁,他们对传统文化更有热情。

机构教育的一次突破,另类教育的一次探索“我们用自己的真诚成就了永恒的志向,不会被质疑所驳倒。难免有高有低。”

在泰顺县朱莉乡的文化礼堂里,有一所远近闻名的李文书院,被“读经界”公认为最高学府。美院的录取条件极其严格。只有年满13周岁,熟记《论语》 《莎翁十四行诗》等30万部中外名著的学生才有资格申请。

“孩子记忆力很强,13岁前就应该背经典。等他们长大了,认识自然成熟了,就可以举一反三地学习别人了。”《省立学者》的创始人王财贵,20年来一直宣扬读经的理念。他多次提倡在“老师不讲解,自己不懂”的情况下进行纯阅读。这套“诚实广泛读经”的理论,已经被全国近百所学校推行。学校的目的是帮助孩子们敲开学院的大门。

2015年,第一批学生入驻。他们四点钟起床,九点钟睡觉,热身,讲课,学习艺术,日复一日地工作。根据学院的计划,这门课至少要学十年。第一,经典要讲解。然后,中外文史、政经、科教等各种专门研究都要读。最后,要研究新儒家的专著,把原儒学作为学习的源泉。

“能一心只读圣贤书就不错了。”26岁的“李文大师”黄玉林曾是江西省一所重点中学的优秀学生。因为不适应学校的氛围,他走上了读经的道路。他的目标很明确:——成为新儒家学者。黄光华的父亲也给予了特别的支持:“经典教育是能让人真正成为人的教育,其意义远大于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文明人”都如此坚定。有些半路出走的孩子,觉得读经不踏实;父母忧心忡忡:“未来的出路在哪里?”最后大多是靠自学回归机构教育。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柯小刚认为,读经教育是另类教育的必要实验,但不要强迫孩子背诵,尤其是提倡的“诚实纯粹的读经”。“真正的背诵必须包含感情和理解,否则只会被机械化和教条主义所逼。”

面对一个又一个的质疑,王财贵强调:我们应该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做要记住的事情。读经是终身受益,属于智慧。如果你总是想着业绩和事业,你将没有野心。

今天,李文有50名学生。除了王财贵老师,还有十几位国内外知名导师轮流入驻。工作人员蔡说,书院所在的地方是村里免费提供的,住宿在租来的住处,“与世隔绝”,适合读书。目前,“李文”成立了教育发展基金会,已获得社会各界1000多万元的资助。

与“礼”所要求的大业不同,乐清燕山派的教育理念非常朴素。3354秉承乡村教育精神,倡导“教学做学合一”,借鉴c

2012年,苏阳在雁荡山能仁村租了一间民房。经过一年的改造,能仁书院诞生了。三栋砖木结构的二层小楼,田园气息十足。后来书院改名为燕山学校,杨栗说自己是做启蒙教育的,不能戴又大又高的帽子。她希望这里的孩子们不仅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还能了解现代科学文明;不仅要温柔、宽容、友善,还要会防身;不仅要有书本知识,还要积累从生活中获得的经验。

四年来,“燕山”已经迎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2个孩子,最小的8岁,最大的13岁。他们被分成大班和小班,和七位老师一起学习语言、数学、外语、书画、诗歌、武术和烹饪.他们在草木中做着晨读,在墙壁上种着青苔,在幕布中听着各国学者带来的故事。他们一年中有一个多月在路上行走。

2014年,海南,43天,骑行1234公里;2015年敦煌,观窟临摹壁画;2016年,厦门,寻找城市之美.

在杨栗看来,游学是非常重要的一课,可以把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感知到的一切都转化为生活中真正需要的能量。“直到现在,很多人还会问,孩子会不会与社会脱轨?我一点也不担心。燕山追求的是人类所拥有的美好品质,是一条智慧之路。将来孩子考上大学,得了什么奖,一定只是走路的副产品。”

因此,温州学者傅国涌评价说,这是这个时代难得的免费民间教育。

现在,“燕山”出名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漂洋过海来到山区。他们不仅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还与“燕山人”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巴黎七大生物人类学博士西尔维娅每次会待两个月,和孩子一起学习唐诗,打太极。她说,在这所非传统的学校里,有她向往的中国生活。

今年7月,燕山6个孩子毕业。其中,有的拿到了同类院校或国际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有的则选择了旅游一年再做打算。

“孩子的成长是我视为燕山的价值,也是我学习的榜样。”杨栗坚信学校源于孩子内心的渴望。当她看到——那个爱赖床的小女孩变成了最早的那个,那个不爱笑的小男孩不自觉的笑了起来,她有了力量和勇气。

“有一次,一个朋友想投资。我不同意,因为我整天想着赚钱,所以我做不到我想要的教育。教育就是沉下心来,做一辈子。”

作为创新教育联盟的一员,“燕山”让大家看到了“教育可以不一样。”

其中,

既有民间的愿望,也有政府的包容。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教育主管部门对这类书院的教育模式大多持宽容、默许态度,虽然体制内部仍会有争议声,甚至激烈地判定其为非法办学。“一方面,书院招收的孩子,多是适龄学生,这就涉及违反义务教育法及办学资质问题,是一个灰色地带。另一方面,这种教育大多私下进行,缺乏监管。但是,我们不要把门关死,《民办教育促进法》中还有一些条目并不清晰,比如民办学校的概念、产权责任、私立学校的合法性等都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希望能尽快从法律层面明晰,给小众学校以生存空间和行业规范。”

虽然,这类书院的未来还是个未知数,但它们对另类教育的探索,理应得到我们的关注与反思。

根植乡土返本开新以文养文不忘公益

近年来,温州书院作为复兴中华文化的一个小小阵营,不止于教书育人,它们立足于本土文化和资源,从传统书院吸收精神营养,赋予新时代意义,以其坚定的传承之心和各自的服务理念,折射向更广阔的社会群体及文化领域。

创办于去年初的艺堂书院,藏匿于乐清闹市,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在开业不到2个月时间,就吸引了一大批文化爱好者的关注。这座“青砖黛瓦”,是获乐清市社科联批准的市人文研究基地,不仅聘请了一批乡土专家,还集结了许多有识之士,是人文研究工作者和历史文化爱好者的工作、学习、交流平台。

“书院以文化养文化、以研究促普及、以普及造氛围、以成果促提升,以文化发展推进社会进步。”这是书院总顾问项宏志对其创办意义的评述。

倡导者之一吴济川认为,书院的研究与文化传播功能往往比教学更强大。因此,“艺堂”在普及公益讲座、活动的同时,还承办多种业务。比如书籍编辑,谱牒编修、专志编纂等。

开办一年多,书院的人气很旺,虽然还未见回本,但大家的状态很好:“先把口碑做起来!”“艺堂人”的目标非常一致——希望书院能成为一个为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喜好的人们提供可赏、可鉴、可品、可书、可画、可乐的一处场所,为文人墨客找一块回归自然宁静、远离城市喧嚣、心灵修炼的乐土,至于收支,平衡就好!

同样,以产业推动事业的还有永嘉书院。书院创办于2014年,位于楠溪江风景区中心地带,占地面积5000亩,总投资12亿元,是一个集培训、创作、休闲、体验于一体的文旅胜地,年客流量平均达50万人次。

这座省重点文化园,以南宋时期的永嘉书院为圭臬,致力于打造富有精神情趣与全球视野的现代书院,旨在传承发展永嘉学派,研究与弘扬温州商道文化,以“公义与爱”的价值理念重塑中国商业的价值体系。用复旦大学教授骆玉明的话概括,就是“通古今,论商道之博济于众;化中西,究学问以涵养人生。”

步入书院,山峦耸立风景旖旎,古韵书香氤氲其间。除了供来客游玩的人文景观和各种娱乐项目之外,还布置了“集英堂”“翰墨斋”“永嘉学馆”等主题不一的文化学馆。

目前,书院依托各类场馆建设,引进了40多个项目,既有“看门道”的永嘉学派研究会、企业家沙龙、书画大师创作基地、西方文化研究院……也有“看热闹”的新品发布会、民俗文化表演……

此外,还汇聚了琴学、茶道、医道、香道、赏鉴等不同艺术门类的艺术家、非遗传承人,以名家讲学、雅集分享、艺术展陈等公益形式,向社会各界人士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生活美学之精髓。

如果说,永嘉书院是有意而为之,那么楠溪书院则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座同在永嘉境内,位于上日川村的别致书院,是80后温籍画家,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后周建朋的老家居所。这里环境清幽,出门即是景,芙蓉古村、苍坡古村、永乐古道……不胜枚举。最初,周建朋只是接待书画家朋友休憩、游玩、写生,没想到后来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人寻觅而来,“既然有人脉和资源,何不借此发展家乡的文化事业?”

2016年秋,书院落成,占地200多亩,6栋小楼坐落其中,不仅可承接200人的写生团,还能用于教学、研讨、展览……“部分楼房是村民的,他们用以房入股的方式与我们合作。”让周建朋意外的是,书院让整个村子鲜活了起来,各地美术院校的学生纷至沓来……现在,书院已获批成为多家院校及机构的写生、创作基地,与清华、北大等各大院校和美术团体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周建朋深知,艺术学生外出采风的成本很高,交通、吃住、景区门票等方方面面都需大笔投入,以每天一百元计算,一个月就是三千了。为了帮助囊中羞涩的学生,书院还推出了公益活动——只要抽出时间教授村里的留守儿童文化课知识或者书法绘画等入门课程,就能享受吃住免费的落地写生服务。与此同时,还邀请国内著名的学者专家开展国学等传统文化讲座,让村里孩子得到更多滋养。

“文化反哺,回馈家乡,不仅仅是作为艺术家的一份担当,更是一种情怀吧!”谈及书院的未来规划,周建朋希望,能扩大建设,尝试艺术品经营与开发,将其打造成集写生基地、艺术家工作室、美术馆为一体的综合群落,使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基地之一。

和周建朋一样,温籍书法家、北大哲学博士陈中浙也有一个相同愿景。2014年,他在北京的“宝隆艺园”开办了永临书院。书院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与书画艺术培训,以希学员对传统典籍和前贤智慧有更深入的了解,对书画、篆刻、琴曲、诗词诸艺术有更深刻的体验,从而感悟“以道统艺”“由艺臻道”的人生更高境界。

目前,书院已成功举办三期培训班,邀请了国内文化名家、知名大学教授授课,课程设有《孝经》《庄子》等经典导读,以及书法创作与游学等。每期课程都是人气满满,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的人。

“我们借鉴的是中国传统书院的教育理念——教之以‘为人之道、为学之方’,坚持自由讲学,并让大家在游学中体会‘师生如父子,书院如家庭’的传统。”今年7月,陈中浙将书院分院开到了永嘉县桥头镇的故居。分院将常年为群众提供免费的文化讲座和活动。

“愿为城市聚文气,敢教乡野吹雅风”,陈中浙自陈,是圆了自己多年的梦,希望能为家乡做些力所能及之事。

由此不难看出,现代书院的发展模式虽然不尽相同,但“以文养文、以文化人,复兴传统不忘公益”的理念趋于一致。市社科专家洪振宁认为,书院之所以能死而复生,是因为现代大学教育本身存在缺陷——它难以担负起重建文化道统的历史任务,难以有效完成道德涵养与人格培育,而这正是儒家君子教育的优长之处。另一方面,当物质生活丰盈之后,对精神家园的渴望,成为人们内在的价值追求,此时,书院就成了立志悟道、修身成德、关爱他人的道场,传递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时下,本土书院大多处在探路阶段,需要政府加强引导,让其走到既返本又开新的正确轨道上来。”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 王民悦

相关推荐

专科生就一定没出路吗,专科生没出路

专科就一无是处么?再差的本科都比专科强?专科学历在社会上找工作遇到的尴尬与难堪,成了...

招生简章发布五天后就被叫停了。为什么双一流专业本科被封杀?

985高校成职业本科?985、双一流高校中国农业大学下属的烟台研究院近日陷入了一场风...

2021年华东政法大学招生计划,华东政法大学招生计划2020

华东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学科为主,兼有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等学科的办学特色鲜明...

沈阳市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2021年度沈阳市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

来源:沈阳日报-沈阳网8月5日,记者从沈阳市人社局获悉,《2021年度沈阳市急需紧缺...

大专能教职高吗,职高考上大专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近日,教育部就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