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金晓燕闫和盛
虽然刚刚开学,但对于孩子即将面临中考的家庭来说,似乎并不轻松。
看着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儿子,陆星的忧虑一点点聚集。“现在普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比例是1: 1。不努力,孩子连高中都上不了,只能上职校。未来会在哪里?”
陆星也慢慢了解到,上高中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目前国家政策是“坚持一般就业比例,适度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将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增量主要用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中考是人生的分水岭:有的人上高中继续通识教育;还有的会走上职业教育的道路。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园艺知识。明亮的画面
选择——或“备胎”或被动。
教师:中职学校招生层次多样,招过去不好招的学生。
面对1: 1的普职比,一些家长和陆星一样,表现出焦虑和恐慌:这里全是被“分流”的人。中等职业学校有前途吗?
记者在一项千余人的网络调查中发现,87%的网友会在中职和高中之间选择读高中。在很多人的认知里,进入职教系统,和降职一样,是不得已而为之,或者说是“备胎”。不,我不能。我不得不将就一下。
“相比之下,德国学生选择自愿就读职业学校,而我们的学生是被动的、不情愿的分流。德国一线行业的工人待遇都不错,所以读职校很有吸引力,而我们的相对较低。德国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较好,双元制办学有制度保障,人才培养质量高。我们的明显低于同级普通教育学校。”湖南省教育研究院研究员欧阳鹤直言。
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名誉所长石卫平的记忆中,类似职业启蒙的教育在国外也经常见到,通过各种课程和项目为学生提供职业指导和咨询,在自由选择的基础上提供个性化的职业教育方案。“因此,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是很自然的,而不是像失败者一样感到‘被淘汰’。”
已经工作3年的北京男孩张回忆说,当他进入职业学校时,他仍然有很多遗憾和损失,知道他的第一个学位被定位在中专水平。“结果是重伤,理想的高中录取分数线对我来说很难。我之所以选择职业教育,是一种无奈和被动的选择。我不能不学!”
招生情况正在发生变化。“直通车项目的政策推出,促进了学校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北京一所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王告诉记者:“近几年,我们招收了3354名过去不好招的学生。直通车项目对学生成绩有相应的要求。所以学生会呈现两个极端。有的同学会很优秀,有的同学还需要努力提高。\”
现在,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王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层次多样化:一种是通过学历教育,即“322”中高衔接,中等职业学校三年后转入本科院校,涉及高科技技能人才、高级外语人才、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师资等培养项目;一种是主流的“32”中高职教育,毕业后可以拿到大专文凭;还有就是传统的三年制,以就业为导向。
未来职场,能力远比学历重要。这是张在北京商学院上学时老师告诉他的,也是他在求职中的实力所证明的。但在现实中,人们仍然不了解或误解水平和发展
“当家长期望孩子通过普通高中和高考得到更好的发展时,我们应该看到那些在普通高中和高考中失去了‘光’和‘神’的眼睛。”刘伟杰说,多元智能告诉我们,人的能力有言语、逻辑、视觉、身体、节奏、交流、自知等多种智能。如何为不同智力的学生提供更合适的发展机会和支持,让他们茁壮成长?显然,仅仅依靠普通高中是不够的,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划——或深造或就业
专家:你学的就是你爱的。不再是只有上了高中拿到本科才有前途。
如果职业教育体系的部分学生回到普通教育体系会怎么样?
“它们可能会是最后一部分。”史卫平认为,教育需要因材施教。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成长成才路径,有效分流高考升学压力,避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现象,为深化教育改革创造更好的条件。”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石卫平欣喜地看到,身边的人都在慢慢接受职业教育。“我熟悉的一个著名教授的孙子在职校学习珠宝设计。孩子们可以学得很好,但他们非常喜欢这个专业,所以他们选择去职业学校。你所学的就是你所爱。现在你还没毕业,很多单位都联系他了。”史卫平表示,对于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在职业学校寻求自身发展的机会可能是更理性的选择。
“进了学校,我才发现职业教育有了一个新世界,为我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用语文、数学、英语的成绩来评价‘好学生’已经不是标准了。我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课外活动也不再是无所事事。这一切让我重拾信心。”张,一个不标准的“好学生”,在这里翻盘了。
相比较而言,张对感触颇深。“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完全不同。一个侧重文化知识,一个侧重技术技能。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无论孰优孰劣,都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专业的研究很重要,但没有人会去执行,一切只能是空中楼阁。”
“我们学校有一些学生的成绩。
是可以升普高的,但他们选择了读我们学校,选择了读自己热爱的专业。同时,他们之中也有相当一部分计划三年后考高职继续深造。”广东中山沙溪理工学校副校长卢永辉告诉记者,目前,与普通教育并行并列的“中职—高职专科—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正在建立,以此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对不同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
从小就喜欢拆拆装装,成绩还不错的张奕康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在初中毕业之后选择了“3+2”中高职衔接进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就读。在这里,他遇到与他有类似经历的同学,但印象更深刻的是有学长参加国内外比赛,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哪个环境都不缺乏优秀的人,只是取决你努不努力。”张奕康说。
对张奕康而言,中职与初中的学习,不同之处是减少了地理、历史、化学和生物课,迎来的是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和其他专业知识,有了更多的实操,学习了怎么去搭建电路,怎么去绘制电路板,怎么去使用控制自动化设备。
像学长一样,张奕康也参加了许多比赛,一步步从广东省的比赛到全国的比赛,并获得全国比赛的一等奖。“比赛时见到了许多优秀的参赛选手,技术永远在进步,获得了一两次奖项还不够,还得在接下来的时间继续提升自己。”入职后的张奕康很清楚自己日后的发展,“就是继续提升自己,能够接触到更深层次的专业领域。这也是我现在工作所做的事,设备制造与研发,为公司提高效益。”
“职业教育‘类型教育’地位的确立,意味着在政策制定上为职业教育开启‘绿灯’。”卢永辉进一步解释:“一部分初中毕业后去读中职,并不是所谓的‘分流’,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和自身兴趣爱好做出的慎重选择。过去参照普通教育的发展模式将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不再是只有上普通高中、读本科才有发展前途。”
职场——或提升或窘境
专家:扩容技能人才,成功需要“扬长”
以“个性”“潮流”“社交”为特征的“00后”甚至“05后”等新生代逐渐成为职业学校学生的主体。刘炜杰发觉,在中等职业学校一个班有100-200分的差值极为正常。“问题是普通高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业、兴趣和潜质进行院校、专业及其方向的不同选择,而这里如同一条标准化的‘流水线’,将千差万别的学生‘批量制造’成同一‘型号’的技能型人才。”
安徽淮南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光明图片
尽管职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2020年8月发布《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满意度测评报告》显示:现代中职育人体系尚未形成,中职教育质量、有效供给能力还不能较好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同时,雇主调查显示:企业一方面认为中职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不比其他来源的员工差,但是另一方面给予中职毕业生的实际工资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职毕业生月薪超过5000元的用人单位只占约10%。
与此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中国制造正在成为“中国智造”,更多的中国企业正在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这不仅要求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进行转型,同时要求其培养目标的内涵提档升级。就作为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来看,其办学目的是服务经济发展以及人的就业谋生;作为教育的普通性来看,其办学目的更重于服务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职业教育就是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而成功正是通过‘扬长’来实现的。”石伟平表示。
认可的,是在职业教育中重新发现了自己。
通过英文和专业考核,能够在18岁中专毕业后就成为一名外企工作人员,让张云轶信心倍增,在本科、硕士、博士遍地的公司里并没有感觉到因为学历而存在的偏见。“首先是所学专业的稀缺,其次是在眼视光与配镜专业学习中养成的‘精心、细心、仁心’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使我获得了同龄人难得的就业实践机会。”
“做到几十万元、几百万元甚至更高的都有。尤其疫情期间,有些学生自己创业,分工协作,在网上做服装销售,收益都还不错。”卢永辉经常会听老师们谈到学生们的发展情况。广东是经济发展的前沿,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当地服装产业发展结合,选择职业教育学生们的出路并不差。
如何扬长?在刘炜杰看来,一是从学校自身来看,要推进供给侧改革,提供更具用户体验的教育产品,满足个性化的需求。比如,为有就业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岗位课程,为有创业需求的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为有升学需求的学生提供可能的发展路径,为有兴趣爱好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课程。二是要立足地方产业的实际需求开发专业及课程,尤其是联合地方企业建设产学研一体化课程,让学校的课程产品开发与企业的真实产品生产融合。
“如果能够做到这样,一种区别于普通教育的培养模式自然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将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平台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人们也不会再重复普通教育的道路以升学为导向追逐学历,而到那时,人们对职业学校的质疑自然烟消云散了。”刘炜杰畅想。
而让石伟平念念不忘的是期待恢复“八级技工制度”。在老一辈人心中,“八级工”是技艺精湛、掌握绝活的象征,他们广受人尊敬,同时也有令人羡慕的收入。“有了这样一种制度,职业教育自然会有吸引力,自然会体现‘行行出状元’自然会有‘工匠精神’。当下,我们要完善技能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扩容技能人才,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石。”石伟平表示。
扫这里,精彩更多。
《光明日报》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自考资料网:建议开通永久VIP超级会员更划算,除特殊资源外,全站所有资源永久免费下载
1. 本站所有网课课程资料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站长!
2. 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助力考生上岸!
3. 如果你想分享自己的经验或案例,可在后台编辑,经审核后发布在“自考资料网”,有下载币奖励哦!
4. 本站提供的课程资源,可能含有水印,介意者请勿下载!
5. 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管理员处理(在线客服)!
6. 本站资源售价只是赞助,收取费用仅维持本站的日常运营所需!
7.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