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新定位,为什么要对教育进行重新定位

教育的新定位,为什么要对教育进行重新定位

第九届重庆大学建设季在重庆市渝中区白象街传统风貌区举行。图为重庆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生搭建建筑作品。赵摄/光明图片

江西农业大学研究生就增温和播期对双季稻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进行了实地研究。周亮摄影/光明图片

【思想集锦】

编辑评论/注释

在当代高等教育体系中,本科教育的定位是比较尴尬的:它指向更为专业化的研究生教育,却不是完整的深造教育;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人才,但难以满足社会各行业的需求。当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尤其是大众化阶段,这种模糊定位带来的困扰与日俱增,围绕着应该注重学术性还是应用性还是专业性,应该培养通才还是专业人才等话题的争议更是层出不穷。本科教育定位困境的根源在于高校规模扩张后相对稳定的学科和课程结构与学生需求多样化、个性化之间的内在矛盾,以及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素质结构要求不断变化带来的压力。这种内忧外患给这个最传统的高等教育层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以当前的传统本科教育为研究对象,回到语境,审视其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问题,对于我们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路径和改革取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学科和专业是本科教育的核心概念。

一般来说,学科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体系,也是针对特定知识领域人才的学科体系。本科专业的建设离不开指向社会特定职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一般来说,学科与专业的关系体现在:专业一般都有其明确的目标,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结构提出具体要求,而学科作为专业知识和智力的源泉,通过课程的供给、组织和实施来满足要求。所以学科和专业没有对应关系,也没有概念上的上下级关系。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虽然一些传统上以学术培养为主、以培养学术接班人为目的的本科专业3354,在这里可能被称为学科专业,并且与具体学科有更强的关联性,但即便如此,与学科相比,专业仍然是更广而不深。至于近代以来涌现出的一大批以应用为导向的本科专业,如农业、工程类专业,虽然其演变过程也体现了一种学科轨迹,但其涉及的知识却远远超出了某一具体学科的边界,更多地体现了多学科、跨学科的特点。

总之,由于本科专业体现了学科知识内在成长和社会、专业变化的双重逻辑,不仅其内涵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其存在或衰落、扩张或收缩、过时或更替都取决于内部知识和外部专业市场的变化。因此,无论是学科专业的设置和调整,都必须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本科从来都不是一个包罗万象,无所不包的封闭体系。它不仅需要持续不断地注入外部水分,还需要兼顾学生多样的潜力、喜好和职业规划。因此,不宜加强学科和专业目录或机构内部培训计划的刚性管理、规范和约束,而应始终保持开源和可变状态。

“熟练”和“专业”是本科教育永恒的话题。

自中世纪大学建立以来,大学本科高等教育大致有三种形式:从中世纪到1920年的通才教育

在本科高等教育相对匮乏的时代,无论是通识教育与专业相结合,还是专业导向的培养模式,都较少关注就业创业问题。然而,劳动力市场传统岗位资源的限制和本科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动摇了大学原有的精英定位、相对封闭的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这也是近年来世界各国大学格外关注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的主要背景。即使是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现在也越来越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创业状况和用人单位反馈信息的收集,并相应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一向重视学术培养和专业教育的欧洲综合性大学,如今更青睐就业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然而,如何理解就业能力?虽然至今没有确切的定义,但人们对其基本框架已经有了大致的共识,比如通用能力/专门能力、软技能/硬技能、学术技能/技术技能/专业技能等等。不难理解,上面的结构框架涵盖了所有的能力。既涉及与“专业”相关的广阔视野、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伦理判断、价值关怀、审美情趣、独立人格、跨文化理解和跨学科交流能力,也涉及与“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还涉及到很难将其定位为“专业”或“特长”它包括两个具体方面:一是柔性素质,如性格、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组织领导力、个人意志力、时间管理能力、事业心和奉献精神等。二是满足不同岗位需求的具体技术和技能,这些技术和技能具有很强的语境性和时效性。

一般本科教育只有四年。充其量能给学生提供生活必需的“装备”,但不可能给他们提供终身的保障。这种“设备”的作用显然不在于学生在学校里记忆和掌握大量的知识,因为它会不断更新和更换;也不是掌握了能马上卖出去的技术,因为技术随时会被淘汰。真正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装备”是以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为媒介的能力和素质,在外延上具有广泛性,在内涵上具有可持续性发展。比如通过通识教育形成的开阔视野、跨学科学习能力、独立人格和批判性思维,通过基础科学训练形成的数学思维和分析能力,通过专业教育形成的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虽然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也可以服务于毕业生暂时生计的需要,但其主要方向是长期职业发展。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的变化,本科教育的“通”不可或缺,而“专”的口径需要更宽。至于侧重于职业和创业能力的教育导向,严格来说应该是学生多元化发展的路径。

选择的一大策略,并非方向转变与范式转型。

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刚性与弹性

进入20世纪以来,尽管各国教育模式存在差异,但尊重学生选择是本科教育变革的总体趋势。相较而言,欧洲与我国传统上更偏重专业教育、制定结构化的培养方案,而美国的本科教育培养体制则在专业转换、项目类型、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课程选择、跨学科课程和学位的自由组合等方面给予学生灵活选择权,虽然有些凌乱无序,但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高等教育系统与外部职业市场的有机融合,有利于根据市场反馈对培养项目、方案、课程体系乃至课程内容做动态调整,有助于个体个性的开掘与潜能的发挥。

相对而言,欧洲以及我国的传统专业化模式,在培养规模有限、职业市场相对稳定、竞争性趋弱的环境中,其人才供给与需求对接会呈现一定的优势。然而,一旦就业环境发生激烈变动,规模扩张导致就业竞争性加剧,这种刚性模式的应对能力便显得相对局限。应对上述难题的变革路径是:在全面充实和丰富项目类型、课程资源的前提下,压缩本科课程要求的学分总量,调整通识与专业教育课程结构,尊重学生自主性,强化学生自我责任意识,给予学生更多的专业转换机会,为其课程选修、跨学科或跨专业选课、辅修和双学位项目选择等留出更大余地。与此同时,通过推动职业与学业咨询事务的制度化、咨询队伍的专业化,最大限度避免学生选择的盲目性,帮助其降低试错成本。

高校本科教与学过程中的理想与现实难题

近年来,围绕教学学术、“以学习者为中心”等理念进行的理论探索和教学改革实践,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国高校教学形式和方法,促进了各种技术和工具尤其是线上教学的广泛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对课程与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但与此同时,我们需要对其间存在的一些问题保持必要的警觉。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我们对教育技术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必须有所警惕。譬如,信息多且杂引起的观念混乱;虚拟空间“替代”真实世界导致的是非难辨;知识呈现越来越便利,使得学习过程流于肤浅,缺乏试错性的思维训练与经验求证;教学中的材料使用与传播存在知识产权风险;教学过程中的个人行踪捕捉、信息采集等有侵犯师生隐私之嫌,如此等等。因此,对于本科教育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使用,我们应更多地加以审视和反思,从呵护人的尊严、尊重个体权利、提升学生数字素养等方面,审慎合理地利用。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由来已久,随着近年来认知科学取得的进展,这一理念在高等教育领域颇受青睐。然而,任何理论都不能简单移植,作为指导实践的通则。学生个体经历、兴趣、偏好和潜质千差万别,不同学科知识属性殊异,加之班级规模的大小,教师个人风格的多样化,时间、精力与经济成本的有限性……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如何真正以学习者为中心推行教学形式与方法改革,需要切实探索。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标准,并不在于是否带着各种新异的标签,而是能否将各种方法恰如其分地组合运用,真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投入。

就当前我国实际情况而言,在体制机制改革层面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更为根本。唯有如此,才能在根本上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换,激励学生根据其所好、所长与志向而主动求学。

现实之中,学生消极应对乃至抗拒的首要原因往往是所学专业及其课程,其次才是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形式与手段等,两者不能本末倒置。

本科教育迫切需要的改革路向和路径

回到当今本科教育的定位话题。固然,如今本科教育的“精英光环”已经黯淡,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人才培养的功能有所弱化。事实上,作为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本科教育所特有的功能与地位仍然不可替代。然而,普通本科高校普遍面临如下困境:一方面,必须固守立德树人的基本职责,秉持注重人格教化和学术训练的传统;另一方面,必须积极应对学生就业与谋生之所需。如何以改革突破困局?笔者尝试做几点简要概括:

第一,通专结合,在综合素质养成基础上加强宽口径专业教育。这是为每一个体的生涯发展提供必要的“装备”,也是本科教育保持其独特性并得以存续的根基,不能动摇;

第二,适当弱化对学科与专业目录规制的刚性,引入社会力量特别是行业与专业组织力量,给予高校更大的专业设置自主权,更好地解决本科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

第三,推动本科学分要求适度变革,减轻课业负担,增加学生在专业转换、课程选择、跨专业学习、自主学习方面的选择机会,鼓励学生按其个性、潜质、兴趣和志向健康发展;

第四,扩展双学位、辅修、跨学科学位等项目类型,根据专业方向增设更多的模块化课程,为本科生开展探索性、选择性学习提供条件支撑;

第五,完善专业化学业与职业咨询指导制度,增强学籍管理制度的弹性化,以保证在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与自我发展同时,最大限度上降低试错成本,提高“人—职”匹配水平;

第六,探索本科专业教育多通道培养路径,为具有不同志向的学生自主选择创造条件,如学业深造、毕业就业与创业等,增强人才培养的指向性与针对性;

第七,赋予通识课程以现实生活内涵、赋予专业课程以职业内容,打通抽象理论与日常生活、职业实践之间的隔阂,在课程教学中以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方式关注学生可雇佣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以制度支持和环境营造,激励教师结合不同课程特点,开展多种方法与形式灵活组合、工具与技术正当有效运用的教学改革探索,全面提升本科课程教学质量。

相关推荐

公务员职场人都来看看这本书《长安的荔枝》,长安的荔枝阅读答案

#青春不一样#讲述了年近五十三的上林署九品小官李善德被陷害当上荔枝使要求从岭南运送新...

江苏疫苗预约 新冠疫苗,江苏省新冠疫苗预约入口

来源:紫金山新闻“新冠病毒疫苗在线预约系统”今天启动。记者从江苏省疾控中心获悉,大家...

安徽艺术统考模块五,安徽省艺考美术类及格线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1月22日,记者从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获悉,2020年普通...

专科改专业,学校变专科

专科改制对专科生有什么影响?2018年末教育部颁发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

被排除在人才补贴范围外,“不完整”研究生提起行政诉讼。

澎湃新闻记者杨喆虽然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早在两年多前就已下发相关通知,重申全日制和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