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优质内容是关键(深度聚焦,“互联网文化新业态”)
目前,知识付费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词了。
短短两年时间,知识付费“飞入寻常百姓家”,知乎、Get、喜马拉雅、Fena等一大波知识付费平台开始流行,各种产品不时掀起一波热潮。与此同时,随着知识付费的普及和资本的趋之若鹜,版权、产品打开率和复购率的困境也凸显出来。很多人开始担心:这个新行业还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对此,本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知识付费市场前景广阔。
在知识付费平台——上,199元的《薛兆丰的经济学课》订阅人数已经超过26万;截至今年3月,知乎举办了7000场游戏,参与人数近500万,电子书下载量5000万。2017年底,喜马拉雅“123知识嘉年华”三天销售1.96亿元.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知识付费正在告别小众,进入越来越多普通人的生活。
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此后,中国知识型支付经济发展迅速,初具规模。随着平台越来越多,创业者不断涌入,知识支付行业已经涵盖了很多品类,如知识电商、社交问答;a、内容奖励、社区直播、讲座课程、线下预约、付费文档、第三方支持工具等。而且市场在不断扩大。
据《2018年中国知识付费市场研究报告》报道,2017年中国知识付费行业规模约为49亿元,同比增长近3倍,预计2020年将达到235亿元。人们不禁要问,知识付费是如何成为“新宠”的?
艾媒数聚创始人兼CEO张毅认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支付的便捷为知识付费的发展提供了硬件支持;优质内容付费理念的形成,也促使大量优秀内容提供商进入各大知识付费平台;然而,更大的动力来自于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追求。“生活水平提高了,消费变了,为知识付费成了刚性需求。”有专家分析。
\”让有能力的人说话,让有需要的人学习.\”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毛认为,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是可以共享和再分配的,知识付费起到了桥梁作用。
有些从业者更喜欢用“知识服务”来定义这个行业,而不是“知识付费”。创始人罗振宇分析,在人们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学习越来越终身化的背景下,知识服务业通过互联网技术降低了用户的学习成本,填补了传统教育体系“学科学习”的空白,为人们的终身学习提供了更适合的解决方案。
知识普及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教育和学习的历史传统。”罗振宇说,“中国人有很强的学习动力。经济高速发展后,追求学习进步的文化基因表现得更加强烈;在国家层面,我们正在加快建设一个“人人都能学习、处处都能学习、永远都能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样的需求为知识服务的兴起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土壤。”
谁在为知识买单?喜马拉雅数据显示,2017年“123知识嘉年华”中,25至34岁的付费用户占比超过70%,“90后”付费占比最高。“以中青年居多,男性居多,多分布在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地区。他们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渴望知识,热爱学习和知识分享,喜欢互动和交流。”罗振宇是这样描述的。
“这是一个将发展10年以上的市场。”知乎副总裁、知识市场事业部负责人张表示,知识服务产业还处于早期阶段,要努力形成知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良性生态。
从知识付费到知识服务,竞争将更加激烈
从微信官方账号的打赏、直播赞赏、付费授权到转载等。到喜马拉雅、知乎、分答、得到等平台,知识和场景结合在一起,系统打包。经历了井喷式发展的知识付费,内容和模式逐渐走向更加多元化的产品形态,产业环节也越来越完善。很多早期的试水者尝到了甜头,更多的资本在知识付费红利的诱惑下不断涌入,新进入者不断增加。
2017年2月,JD.COM加入知识付费团队,推出图书类付费问答“京答”;2017年6月,今日头条为其知识付费,经过一年多的孵化,《悟空问答;一”被推出;三个月后,网易云音乐推出“付费高级版”;今年1月初,百度推出音频知识付费产品“百度课”,涵盖育儿教育、理财等多个领域……百度、JD.COM、今日头条的入驻,是知识付费领域的“冰山一角”。在此背景下,不断拓展知识市场体系,细分服务人群,试水新的服务模式,以寻找新的增量市场空间,成为众多知识付费平台的竞争选择。
张毅表示,随着各大平台不断努力生产专业化内容,平台知识付费内容的专业化日益明显。在专业化领域打造品牌,丰富优质内容产品,提高用户粘性,尽快形成自己的行业竞争壁垒,成为各平台接下来竞争的关键。
只有突破瓶颈,才能在“新赛道”上领先
当然,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并不是所有的花都面临。
首先,在经历了最初的高速增长后,产品的打开率和复购率都有所缩水。据介绍,在经历了热门的语音答题平台“一问一答”后,用户的关注度像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期间内容创作者陆续退出。一些知名付费栏目也遭遇了打开率下降的尴尬。
毛分析说,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在知识付费市场的初始阶段,用户有强烈的早期采用意愿。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各种名称的知识付费产品数量迅速增加。当行业供需发生变化时,势必面临用户时间与优质内容生产者的残酷竞争。
不过,知识付费适度“退烧”,对行业整体来说并不是坏事。“在最初的蒙眼狂奔之后,我们需要适度放慢脚步,思考如何留住用户,如何提炼内容,把行业做大。”张毅说。
“随着知识付费用户的理性消费,大量知识付费
费产品面前,内容才是核心,除了填补碎片时间的普及类知识外,垂直化的深度内容将成为新趋势。”张毅认为,知识付费的场景正在拓宽,从财经、职场、健康、阅读、技能等走向更加精细、多元的领域,与之伴随的是专业化要求更高更强,“创作者和平台如果不能持续生产优质内容,被用户抛弃是早晚的事。”
因此,如何持续生产让用户觉得“物有所值”的优质内容,是知识付费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事实上,各平台已在这方面持续发力:喜马拉雅上线大批大师课课程,并扶持各垂直领域专家达人;知乎上线私家课;分答更名为“在行一点”,内容不再局限于泛娱乐化内容,而是围绕知识共享实现内容全覆盖,在线提供1分钟、30分钟、1个月乃至半年的知识服务;得到推出了年度产品“每天听本书”,目前已有30万人加入年度会员,按照一年365元的定价,流水已超1亿元。
除此之外,业内专家表示,版权保护也是不少知识付费平台面临的困境。此前,有媒体报道,部分电商、贴吧等平台可以搜索不少商品和链接,低价贩卖付费音频、网校课程、会员账号等各大知识付费平台的内容。今年4月,喜马拉雅因上线用户朗读制作的无版权有声书,被该书作家控诉,这场版权纠纷最后以平台发布道歉声明结束。
如何筑起版权“保护墙”,成为业内共同思考的重要问题。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杨东认为,法律和技术手段缺一不可,一方面借助先进技术及时追踪,另一方面要加大执法力度,随时打击侵权行为。
“随着知识付费产品的升级优化,更多网民愿意使用知识付费产品。”张毅认为,只有突破瓶颈,知识付费市场才能迎来新发展。
自考资料网:建议开通永久VIP超级会员更划算,除特殊资源外,全站所有资源永久免费下载
1. 本站所有网课课程资料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站长!
2. 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助力考生上岸!
3. 如果你想分享自己的经验或案例,可在后台编辑,经审核后发布在“自考资料网”,有下载币奖励哦!
4. 本站提供的课程资源,可能含有水印,介意者请勿下载!
5. 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管理员处理(在线客服)!
6. 本站资源售价只是赞助,收取费用仅维持本站的日常运营所需!
7.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