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人物名片
赵:1950年生,河北石家庄人,棉花育种专家。在近半个世纪的育种生涯中,他培育了21个棉花新品种,其中包括6个国家品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两次,技术发明三等奖一次,省部级科技进步、技术发明特等奖和一等奖八次。这是一种喜光的棉花作物。为了加快研究进程,几十年来,赵已经习惯于把自己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每年都要在河北、海南等地奔波.
“刚开始棉花育种的时候,我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以后,我还能保持当初的热情吗?”
春夏之交,在海南省三亚市南滨农场石家庄农科院棉花基地,远远望去,雪白的棉桃点缀着大片的绿色田野.在南方这片土地上,赵已经坚持繁衍了45年。
“做科研,要有一颗棉絮般的赤子之心”
“今天听广播,得知‘冀棉八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奖固然很棒,但也要意识到存在的问题。许多地区仍然依靠引进种子来发展生产。目前,重要的是培育更多我们自己的优质种子。还要注意,不能有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做科研要有一颗棉絮般的赤子之心。”
3354摘自赵1987年7月11日的日记
1973年,赵从河北省石家庄农业技术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石家庄农业研究所从事棉花育种工作。
当时赵岩虽然盛产棉花,但没有自己的品种,产量长期不稳定。平均亩产皮棉只有27公斤。纤维质量不高,不符合纺织企业的加工要求。
“培育自己的优质品种,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加倍努力。”中专毕业的赵常常感到不知所措,但他决心做好自己认定的工作。因此,赵开始恶补棉花育种知识。冬天家里冷的时候,在楼道的炉子上烧一块砖,放在身边取暖看书。他还利用冬天的闲暇时间走遍大半个中国,向前辈和同行求教。没有繁殖材料怎么办?行业内的高校、科研院所一个个跑,收集了300多份基础资料。
“科研不能急,也不能急。”在40亩试验田里种植了16万株棉花。他每天蹲在地里观察、挑选、列表、记录,选出了最好的单株。与棉花朝夕相处,他逐渐知道了种质资源园上千个品种的年份、生育期产量表现、抗虫性、株型开放程度。
1983年,赵团队培育出“冀棉8号”。1984年在河北正式推广后,平均亩产超过90公斤。上世纪90年代,他与中科院遗传所合作培育出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间三元杂交品种“石元321”,曾创下252.7公斤的世界最高棉花产量。
后来有人建议他做行政工作,他婉言谢绝了:“我的强项是棉花育种。我在基层做养殖工作很踏实。”
“育种者应该像高质量的棉花种子一样具有适应性和抗性”
“今天我背着棉花籽去了火车站。来晚了也没买票。我用水泥板当床,半袋棉籽当枕头,睡在火车站广场。但是晚上被巡逻的警察吵醒了。一定是我邋遢的外表给别人造成了误会。这段时间的奔波让我感觉有点累,工作中也遇到了困难。但为了培育出改良品种,育种者要像优质棉花种子一样具有适应性和抗性。”
3354摘自赵1990年9月28日的日记
“大衣皱了,一只鞋泥了;头发乱糟糟的,像个棉球。”这是当时同事对赵的评价。
40多年前,石家庄到海南的交通极其不便。\”乘火车、渡船或公共汽车旅行需要半个月.\”赵说,在三亚南滨农场,科研人员住在四面通风的茅草房里,睡在椰树枝做成的床上。蚊帐上挂盆接雨水,蚊帐下撒硫磺防蛇。远离试验田,中午可以在田里啃冷馒头和咸菜。钱紧,没钱雇人,所有农活都是自己干,血痕都是棉絮在身上画的。当我洗澡时,就像在伤口上撒盐.
“尽管条件艰苦,但我一直很高兴能加入南帆的团队。”赵说,一方面,加性育种节省了大量科研时间;另一方面,南繁基地聚集了一批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他们齐心协力,给他更广阔的施展空间。
上世纪90年代,华北地区棉铃虫大爆发,棉田产量锐减。1998年,赵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承担了列入国家“863计划”的双价抗虫棉研究项目。
引入抗虫基因后,百万分之一的种子仍能保持其他优良性状,期间赵经历了多次失败。他总是鼓励自己:“教养如同育人。没有一些磨炼,你是不可能成功的。”1999年9月,赵和他的团队满怀希望地在三亚南滨农场种下了397粒抗虫基因种子。最终成功育成双价转基因抗虫棉“SGK321”,成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个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免疫”的“SGK321”,最高单株结铃594个,一般亩产皮棉100多公斤,给棉花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我对自己有信心,对这个职业更有信心”
“最近全国几个基地来回跑,高血压症状越来越明显。前几天在野外观察样品,抬头低头,突然感觉麻木,差点晕倒。还好同事都在我身边。经过十天的输液,我恢复了很多。我想我还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保持健康,才能继续在棉业大放异彩。”
3354摘自赵2021年2月4日日记
赵在三亚国家南繁研究中心南滨农场工作。
室外的一辆老式电动三轮车格外显眼……“我刚参加工作时,河北省正定县南早现村试验基地距离农科所15公里,那时天天泡在试验田里,寒来暑往不知道骑坏了多少条轮胎。”赵国忠说,现在蹬不动自行车了,每天就骑着这辆电动车到田里,看看棉花的长势。
“眼前这一批,培育的是茎秆距离地面20厘米左右的紧密型植株,适合大机械收割,能进一步提升收割效率。”赵国忠指向远处试验田说,虽然我国棉花育种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但每年还需要进口棉花200万吨左右。
2010年,赵国忠从石家庄市农科院棉花室主任岗位上退休,不再主持育种试验。虽然退到了“幕后”,但十几年来他早已习惯于把自己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每年仍在河北、海南等地奔波。
退休后的时间里,他参与培育的“石抗126”综合性状依然排名全国第一,在国家级区域试验中表现突出,后来又作为黄河流域对照品种和机采棉对照品种。“石早1号”到现在还作为河北晚春播棉花的对照品种,而且最近又选育了几个新品种通过审定。国内很多棉花科研机构用他培育的棉种作亲本,育成新品种,他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
“现在的南繁不再‘难烦’,科研和生活环境大大改善。我对自己有信心,对这份事业更有信心。别看我现在已是70多岁的人了,但我还想继续干下去……”赵国忠脸上露出期待的笑意。
责任与热爱让梦想开花
赵国忠出身农民家庭,从小的经历,让他从进行棉花育种工作的第一天起,心里就埋下了一颗“让老乡们穿暖”的种子。近50载育种生涯,梦想正在开花结果……
如今年逾古稀,他仍坚持全年在各地奔走;坚守田间地头,顶着风吹日晒,为育良种,坚持不懈。选育良种犹如一场马拉松,为一颗种子等上十几年也是常有,支撑他的,是对这份事业的责任与热爱。赵国忠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他说,自己一生没有别的梦想,就想把所有的时间投入到棉花良种培育中去,如果能使棉农多方面受益,有利于国家棉花产业发展,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高兴。
这,便是千万育种人的缩影,他们默默奉献,辛勤耕耘,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本版制图:张芳曼
自考资料网:建议开通永久VIP超级会员更划算,除特殊资源外,全站所有资源永久免费下载
1. 本站所有网课课程资料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站长!
2. 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助力考生上岸!
3. 如果你想分享自己的经验或案例,可在后台编辑,经审核后发布在“自考资料网”,有下载币奖励哦!
4. 本站提供的课程资源,可能含有水印,介意者请勿下载!
5. 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管理员处理(在线客服)!
6. 本站资源售价只是赞助,收取费用仅维持本站的日常运营所需!
7.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