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芯 原因,为啥会缺芯片

缺芯 原因,为啥会缺芯片

未来小规模的芯荒将成为常态,解决芯片荒不能靠“抢”和“等”

“小”芯片折射供应链“大”重塑

还是芯片!汽车行业正迎来这一小部分的新一轮涨价潮。当博世中国执行副总裁徐大全去年12月底和吉利、长城的负责人坐在门口时,他大概没想到,直到今年6月,他们还在遭受“芯荒”。

从2020年底到2022年5月,汽车行业成为受全球芯片短缺影响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行业。这场持续了一年半的芯片荒,正在从供应链、技术、产业规划等方面悄然重塑汽车的格局。近期有行业机构判断,下半年,汽车芯片短缺的阴影依然存在。在此背景下,汽车行业人士开始反思,芯片荒的解决是否只能依靠“双订”等“抢”的手段,还是“等”货源不断增产?还是行业供应链和技术需要进一步适配、重塑甚至迭代?

价格一涨再涨,发货一拖再拖。

“现在不能看芯片价格,要看市场的动态报价。”恩智浦在珠三角的经销商负责人李老师告诉记者,一个原本只要几块钱的汽车芯片,去年9、10月份已经涨到近千元,现在要4、5千元。即便如此,很多主机厂还是很难拿到货。比如一个标价只有高达15元的低压差稳压器芯片,因为供不应求,需要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订货发货。

持续三年的芯片短缺仍在继续。前几天,很多主机厂的老板“爆料”说:最近汽车芯片又有一轮涨价。马尾汽车创始人沈晖表示:“按照价格涨幅,智能电动车的芯片成本早已超过电池组。”Xpeng Motors创始人何“吐槽”:有人以千元以上的价格提供个位数成本的芯片。“进货成本只是3.5元到7元的芯片,芯片中间商报价已经到了2500元到3000元,价格涨了好几百倍。”在威马汽车和Xpeng汽车抱怨缺芯的同时,也有消息称意法半导体已经通知其亚太地区的经销商,将在2022年第二季度上调其所有产品线的价格,包括公司积压的订单。日前,有其他消息人士透露,随着物流和能源成本的上升,博世计划提高产品价格,目前正在与车企重新谈判合同。记者注意到,徐大全也多次提到核心缺失,并表示自己也深受掣肘。“博世不生产这些芯片,也需要购买。”5月中旬,他表示一直在积极与供应商和客户沟通,尽一切努力保证供应。事实上,无论博世和其他Tier1(一级供应商)领导者自己如何努力,都无法解决当前的核心短缺问题。

记者注意到,一年半以来,汽车芯片短缺经历了8英寸晶圆产能不足、TSMC制造重量、马来西亚工厂因疫情封装等一系列不利事件。今年汽车芯片产能不足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缓解。根据美国交易经纪商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的数据,今年4月和5月的芯片交付时间达到了27.1周,是有跟踪数据以来(2017年)最长的时期。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FS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12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约223.04万辆。

控制芯片的生产进度。

一辆智能电动车的芯片绝对数量接近5000个。“目前车企产能受限于车规MCU、常规电池管理、电机驱动、传感器芯片等领域。”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顾志军表示,“缺芯”每个阶段缺的元器件都不一样,但模拟、电源、SoC基板等所有东西都是紧缺的,尤其是汽车ECU系统需要的MCU芯片最为紧缺。他指出,汽车不仅对MCU芯片的需求更大,而且测试时间和生产周期也很长。“但矛盾的是,MCU的利润是最低的,所以初期的产能规划并不充分。现在,不可能马上新增产能,还需要一两年。”根据中国市场学会汽车营销专家委员会研究部的数据,普通传统燃油车的ECU(电子控制单元)平均数量在70个左右,豪华传统燃油车在150个左右,智能车在300个左右。

目前因为“芯片荒”,全球车企都在大规模减产。比如大众、本田、丰田、通用、福特等一线厂商。从去年开始已经不同程度的减产甚至停产。现代汽车集团表示,“未支付订单和因缺少材料而无法发货的订单”数量已超过100万辆;因为“芯片荒”,全球一些芯片厂商开始了新的产能项目,中国也开始埋头加速国产芯片的制造。在持续的缺芯中,业界从一开始的矛头指向芯片公司和芯片行业,到现在开始重新思考汽车企业内部供应链采购流程和项目管理,以及产品技术变革等维度。

未来:小核心不足将成为常态。

虽然TSMC、英飞凌、英特尔、辛格等主流芯片厂商均已正式宣布大幅扩产,但预计由于中长期供应能力的智能化提升,短期压力仍难以缓解。业内预计,车载芯片的产能建设需要很长时间,从生产到上片,现在扩大的产能只能在2023年以后才能释放。

“短期来看,确实要靠抢货。”徐大全指出,今年汽车产量仍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芯片供应的制约。记者注意到,目前第三方机构、汽车厂商和Tier1对芯片市场预期相对乐观。中汽协专家预测,2022年底前会有所缓解,但“少量的旧件流失将成为常态”。

为什么芯片还是不见了?“双订单”加剧供需失衡。

据业内人士透露,整车厂对Tier1汽车市场需求的判断存在严重偏差,汽车产业供应链的固有缺陷被放大。顾志军指出,自去年年中以来,除了正常的需求增长,OEM和Tier1(即一级买家,如博世)甚至出现了Tier2(即二级买家)汽车芯片厂商为了避免2021年初需求错配而“双重订购”的问题,使得供需失衡更加突出。

英飞凌透露,包括尚未确认的订单在内,今年1~3月英飞凌积压的订单金额已增长了19.4%,从去年四季度的310亿欧元增加到370亿欧元。这个数字是该公司2021年营收(111欧元)的三倍有余。这意味着,这家汽车芯片龙头积压的订单已三倍于营收。订单中超过五成是汽车相关产品。 造成这样的原因,正是车企频繁向芯片制造商发出双重订单。例如,某自主车企去年4月向Tier1供应商发出了12万/套某车规级芯片的订单,在大部分尚未交付的情况下,去年12月份又追加了10万/套订单。

“所有Tier 1的主要长周期芯片BOM(制造业物料清单),可能需要被车企的采购部门和供应链工程师进行评估。”资深电动汽车三电系统和汽车电子工程师朱玉龙指出:“从目前的形势已经可以看到,提高芯片产能并不能马上解决困扰汽车企业的供应链危机。这次芯片危机其实加速了整个电子供应链的透明化。”他表示,2021年可以将问题推给芯片企业,2022年要回归主机厂本身探讨危机的根源,加速行业在供应链和技术上的应变和迭代。

变通之道

对于车企而言,芯片未必能“抢”到,坐“等”芯片产能提高,更不是办法,于是就有了一些“变通之道”。

1 生产“AB方案”

车企找到一些变通的方法,如通过减产、结构优化等手段来应对“缺芯”。一些汽车品牌对现有产能重新分配,将有限的生产资源倾向利润更高的高端车型、销量更好的重点车型,如本田通过“减产”思域的办法,调整资源保证CR-V;还有车企开始让部分新车上车企部分配置,如减少无线充电、电动腰托、数字钥匙、高级音响等不影响安全驾驶的配置;将原本前装的芯片变成“售后服务”,如福特表示将销售缺少部分非安全关键功能芯片的“半成品”车辆,并承诺一年后再将芯片补发给经销商。

“在未来开发车型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考虑‘A方案’和‘B方案’,一旦‘A方案’的零部件有短缺,就用‘B方案’来替代。”广汽集团表示,“缺芯”环境下,短期仍会以争取更多供货为主。目前按周来排产,优先排产那些能够实现零部件批量供应的车型,而且每周都会安排驻厂人员持续跟进,公司高层也会与供应商的高层沟通“保供”。

2 自给自足

主机厂正尝试改变传统的供应链合作模式,开始选择与芯片厂寻求直接合作,摆脱此前过度依赖Tier1的状况。比亚迪就是典型的例子,其因与博世合作,拥有了自己的BSC制动安全控制系统,因此未受ESP短缺影响。据介绍,去年比亚迪通过芯片替代技术方案,帮助国内不少主机厂解决了部分燃眉之急。

今年以来,“自己成为源头供应商”成为部分车厂的目标。业内人士预计,选择与芯片厂商直接合作共同研发设计、制造和封装芯片将成为一种趋势。

3 减少芯片使用

曾经深受车规级芯片供应的不利影响的特斯拉,应对是通过重新编写固件,采用替代芯片减少对Tier1供应商的依赖。据悉,特斯拉的电气和固件团队正在设计、开发、验证新的微控制器,种类达到19种。大众集团CEO迪斯甚至点赞了特斯拉通过“研发新控制器来解决缺芯问题”的做法。

来源: 广州日报

相关推荐

专升本以后第一学历还是专科吗,专升本的第一个学历还是专科吗?

专科升本科的规范是成绩优良,年纪至少都是前面的,都没有惩罚和挂科。一般各大专科学校经...

专升本取消专科起点,专升本的本科会被歧视吗

“会不会被歧视”这个问题,想必许多伙伴专升本前都会考虑到,要是自己天天起早贪黑,顶着...

证件已发放,明年起,这个证不再发放!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点击...

考一个证书,能月入数万元?请别再相信了!,不用专业可以考的证书

只要花点钱就能享受代考、办证、挂靠一条龙服务并且承诺保过、保收益犯罪团伙以办专业证书...

录取通知书配什么音乐,适合晒录取通知书的歌曲

@中国新闻网高校录取通知书已陆续发出随着全国多地高考志愿填报陆续完成,高考招生录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