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中国语境中,“游戏”往往指的是电子游戏。中国信息化高速发展20多年,“游戏”屡屡被“网瘾”和“电子鸦片”争议。
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始实施,重点增加完善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相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参与网络游戏的真实身份认证、游戏时长限制等提出了要求。这在网上被称为“史上最严防沉迷政策”。
新规生效一年后,关于“游戏”的争议仍在继续。
一个变了的孩子
时隔半年,文杰仍时常记得,因为女儿擅自给游戏充了三千多块,她家突然变成了战场:丈夫打了女儿,女儿开始绝食。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好像“失去了女儿”。从此,女儿变得“那么冷漠,那么奇怪”。
她将这些厄运归咎于女儿对“游戏”的沉迷。
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福建北部农村的张海宁家。2020年夏天,张海宁意外发现自己的一张银行卡在半年内有2000多元的游戏费用。他给10岁的儿子杨洋打电话,严厉地质问他,吞吞吐吐地承认,“我一次充了50、100元,充了很多次,把扣费短信都删了。”
此后,张海宁禁止儿子玩手机游戏,儿子信誓旦旦地说:“其实我在尽全力偷。”结果家里鸡犬不宁。
为了防止儿子偷窃,张海宁把他的旧手机藏在橱柜、罐子和衣服里。但都是我儿子翻出来的。儿子也会因为看学校通知、查课题作业等原因来手机。有几次,张海宁抓住孩子时正在玩游戏。
“我能做什么?最多就是批评两句。”张海宁说,“如果孩子说不会写作业,他就要用手机上网查,我就忍不住帮他查。”
文杰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绝望”。今年4月,文杰在给女儿洗衣服时,不小心洗到了留在牛仔裤口袋里的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同学给她的QQ号。”女儿抓起一个凳子,啪的一声,用一些“很脏的话”大骂文杰,摔门而去。
文杰伤心欲绝。在她的印象中,小惠上小学的时候会和她一起擦桌子,给自己煮面条,做鞋子卖。文杰认为电子游戏改变了她的女儿。
上瘾从何而来?
为什么孩子会“沉迷”电子游戏?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儿童青少年研究所所长孙鸿雁在第五届腾讯游戏开发者大会上解释说,电子游戏是现代青少年的社交平台,他想通过玩游戏与朋友社交。
“游戏中的关卡和目标都很明确。如果你击倒了这个怪物,你将被提升一个等级。定一个小目标,实现后不断得到奖励,会刺激分泌更多的多巴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尚曾分析说,孩子们之所以喜欢玩电子游戏,是为了享受随之而来的生理刺激。
香港大学人类学博士饶陈一曾做过一项与“网瘾少年”相关的实地调查。他认为,目前很多流行游戏的设计“利用了人的神经的弱点”,每一个游戏都给人一种“短、平、快”的刺激,儿童更难抗拒。因此,孩子们很容易沉迷于电子游戏。
与“网瘾少年”交流,饶陈一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能客观地认识到自己在电子游戏上花了太多的时间或金钱,“就是没办法”
“戒瘾”二十年
事实上,中国早在二十年前就开始对青少年参与电子游戏进行监督和管理。然而,起初这些尝试收效甚微。
近年来,多家互联网公司与公安部就身份认证系统达成合作,情况有所改观。
2019年10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拟规定网络游戏企业每日22: 00至次日8: 00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8-16周岁用户,单次充值金额寿
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再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称“各网络游戏企业只能在周五、六、日及法定节假日每天20: 00至21: 00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
这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防沉迷政策”。
为配合政策,腾讯、网易等国内大型游戏公司纷纷推出家长监管平台。比如,家长可以通过腾讯的“成长守护平台”,绑定孩子的游戏账号,实时监督孩子的游戏行为。据腾讯内部人士透露,当系统发现疑似未成年用户登录或消费时,会要求进行人脸识别认证;对于55岁以上实名制用户的夜间登录行为,系统还将启用人脸识别,防止未成年人冒用父母的账号或设备。
正确的游戏教育
时代变了,文杰也在感慨。当她年轻的时候,她和朋友的娱乐活动仅限于跳绳或购物。现在,他们的孩子从一出生就沉浸在电子技术和互联网中。父母对未来充满担忧。
学者刘认为,“因为他们不知道电子游戏,父母只能希望他们的孩子完全远离他们,什么也不玩。这在现代社会是不可能的,所以留给父母的是一种无力感。”
2015年,刘在北师大开设了国内首个游戏研究课程《游戏研究与游戏化》,致力于电子游戏的研究与去污。
“现在当我们谈论电子游戏时,我们称之为电子鸦片和电子海洛因。其实游戏行业很复杂,也很贵。”刘认为,市面上的游戏可以分为消费类游戏、作品类游戏等。不同类型的游戏应该有不同的管理方式。
“很多好的游戏都来源于作品的游戏,一个能带来精神触动,有知识、有文化、有审美表达的游戏。”刘说,但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20多年里,真正的作品和游戏已经非常少了。因此,除了监督和设置防沉迷系统,有关部门还应该对作品和游戏给予一定的支持,“让游戏教育和游戏研究有一个更正规的体系。”
“电子游戏的出现是大势所趋。
,我们不应该逆潮流而行。我们能做的,就是让学校给予孩子正确的游戏教育,培养他们的游戏审美、游戏时间观、游戏消费观,让他们认识到,什么游戏是好的,什么游戏是不好的。这样,社会上所谓的网瘾问题,或许会大有改观。”刘梦霏说,这也能改变家长群体的无力局面。
新京报记者 冯雨昕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付春愔
自考资料网:建议开通永久VIP超级会员更划算,除特殊资源外,全站所有资源永久免费下载
1. 本站所有网课课程资料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站长!
2. 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助力考生上岸!
3. 如果你想分享自己的经验或案例,可在后台编辑,经审核后发布在“自考资料网”,有下载币奖励哦!
4. 本站提供的课程资源,可能含有水印,介意者请勿下载!
5. 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管理员处理(在线客服)!
6. 本站资源售价只是赞助,收取费用仅维持本站的日常运营所需!
7.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