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突出的是儿童在价值取向中地位的确立。近年来,儿童立场的价值取向在政策层面得到进一步确认。
并且在理论和政策层面的价值取向上同频共振,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实践。目前,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幼儿教师从言语到行动都表现出对幼儿立场的接受。理论上定义“什么是儿童立场”可能很容易,但教育实践是复杂的,实践儿童立场并不容易。
比如在一次大班语文活动3354《五颜六色的花》中,老师问孩子们:“你们这辈子有没有帮助过别人?”幼儿踊跃发言:“我帮奶奶提了件事。”\”我帮爷爷找到了他的眼镜。\”“我帮孩子们找玩具。”
这些回答都得到了老师们的称赞。当一个孩子说“我给妈妈做饭了”,还被老师认可,那么这个孩子的回答就越来越“大胆”了。有的说“帮奶奶洗脚”,有的说“帮爷爷过马路”,但还是得到老师们的称赞。
再比如,在一次“快乐志愿者”大班社会活动中,老师问孩子们:“你们做过志愿者吗?”孩子们几乎想都没想,说的做的都做了,甚至说自己“在北京捡过垃圾”“帮过盲人过马路”。对于这些不切实际的回答,老师没有质疑,而是全部肯定。
活动结束后,笔者与老师们交流:我知道孩子们的回答不切实际,为什么我没有提问引导,却也给了他们肯定?老师的回答大多是站在孩子的立场上。
有老师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解释说:“儿童心智发育尚未成熟,会把想象当成现实,属于想象说谎。这是孩子身心发展的正常现象,没必要太在意。”还有人说是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指南》强调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鼓励和支持孩子与大人和同龄人交流,让孩子想说话、敢说话、喜欢说话,并得到积极的回应。
老师的解释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实际上缺乏常识。首先,就孩子的身心发展而言,幼儿把想象和现实混为一谈是很正常的,但大班幼儿已经可以区分想象和现实了。其实,即使是年幼的孩子也是虚荣的,他们也希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注和表扬。
为了得到大人的称赞,孩子很容易选择无伤大雅的谎言。但是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撒谎,也不代表老师可以听之任之。
其次,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自己是对的。关键是如何理解“大胆表达”。事实上,真实的表达是大胆表达的体现,而出于恐惧和迎合的不真实的表达只是不大胆的表达。所以,当孩子表达不真实的话语时,教师要提醒自己是否给孩子创造了真正自由、轻松的语言交流环境。
对教师对儿童不切实际的表达方式的认可,虽然出发点是对儿童立场的认可,但实际上对儿童人格的健全发展是有害的。让幼儿学会观察感官,迎合老师,甚至在老师面前争宠,不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
上海市特级教师应,曾经在《我真的很棒》班指导孩子读绘本后,设计了一个挑战游戏。老师在屏幕上展示了一些图片,比如卡车和树。当一个孩子说,“我看到了什么?我想我长大了,因为……”另一个受到挑战的孩子不得不说,“我看到了什么?我觉得我还年轻是因为……”其他孩子可以继续挑战。
一个小孩说,“我看到了卡车。我想我已经长大了,因为我小时候不会开卡车。现在我可以开卡车了。”应老师并不急于鼓励其他孩子去挑战,而是问大家,“他说他现在会开卡车了。你信吗?”大家都说不信。老师应该马上说:“赢得挑战重要还是说服别人重要?”“我们必须给我们的游戏增加一条规则:让别人相信你说的话。”
当一个男生说:“我看到一棵大树,我想我长大了,因为我小时候不会爬树,现在我会爬树了。”老师回答:“你真的会爬树吗?我们真的希望你一会儿去外面爬树!如果你认为这是真的,就去领奖。如果没有,就不要拿。”男孩犹豫了一会,最后还是没有拿。老师安慰说:“说服别人真的很重要。没关系。你可以找其他理由说服别人。”老师的做法值得借鉴,态度温和而坚定,既照顾了孩子的情绪,又注重引导孩子的价值观。
总之,理论上建立“儿童立场”很容易,但如何在实践中践行这一价值取向,需要教师不断反思、感悟,做出明智的选择。儿童的立场要求教师首先要做出明确的价值判断:什么是对儿童有益的。
03010 2021年10月31日,第二版
作者:孙庆安
自考资料网:建议开通永久VIP超级会员更划算,除特殊资源外,全站所有资源永久免费下载
1. 本站所有网课课程资料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站长!
2. 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助力考生上岸!
3. 如果你想分享自己的经验或案例,可在后台编辑,经审核后发布在“自考资料网”,有下载币奖励哦!
4. 本站提供的课程资源,可能含有水印,介意者请勿下载!
5. 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管理员处理(在线客服)!
6. 本站资源售价只是赞助,收取费用仅维持本站的日常运营所需!
7.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