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开!石关中高考

散开!石关中高考

马上就要中考了,如何缓解焦虑?

夏天很热,年中又是高考季。六月对初三和初三的学生来说意义重大。他们正在积极紧张地准备即将到来的大考。

5月31日,融音心理咨询创始人、郑州市心理学会理事张融音老师做客河南法制报@法直播直播间。张荣银给了一个小妙招,缓解高考给大学生和家长带来的焦虑。我们去看看吧!

考前不要害怕适度紧张。很正常。

张荣银说,家长首先要明确,考前有中度的紧张和焦虑是正常的。适度的紧张不仅不会影响考生的正常发挥,还能帮助他们达到目标。所以,只要孩子没有过度紧张或焦虑,不管是考生还是家长,都不需要太在意。

那么,如何判断是不是过度紧张和焦虑呢?如果孩子出现呕吐、厌食等躯体化症状,就是重度焦虑。这时候家长就要注意了。他们需要尽快给孩子找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干预。

考前睡不着怎么办?来了个小妙招。

张荣银说,一般都是出于害怕,考试前睡不着。考生会担心第二天考不好怎么办。越担心越想。越想越睡不着。另外,考生担心自己睡不着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

针对这个问题,张荣银给出了一个小妙招。考生可以在晚上给自己定一个时间,比如“我打算今天晚上十点半睡觉”,确定一个明确的时间。然后深呼吸三次。吸气的时候,让气体在体内交换,把体内最累的想法和感觉都交换出来,然后慢慢吐出来。连续做三个呼吸循环可以放松身体。也可以从十数到一,在数每个数字的时候给自己一个提示。比如从十数到九,从头放松。你感觉头变轻了,脖子放松了。这时候你感觉手指可以微微弯曲。数到七,我的胸部感觉不那么紧张了,腹部感觉柔软多了。数到六。这时候感觉小腹会处于放松状态。到五岁的时候,你可以感觉到你的盆腔没有那么肿了。接下来就是到腿、膝盖、脚趾,让考生从头到脚慢慢放松。

允许自己焦虑,但要掌握方法。

也有一些考生在考场上感到紧张,比如拿试卷的时候。这时候怎么才能缓解这种焦虑呢?

针对这个问题,张荣银也给大家带来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考生可以调整坐姿,深呼吸三次,然后发自内心地告诉自己,“此刻,我允许自己焦虑2分钟。2分钟后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做,等考试结束我就回去陪这种焦虑”。

中考之前,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太多了。是伤害,不是爱?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考试不仅是为了学生,也是为了家长。张荣银说,面对中考和高考,父母可能比孩子更焦虑。有的家长什么都做,只让孩子做学习;有些家长平日工作繁忙,很少关注孩子,但这个时候会空降到孩子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知道所有这些做法正在给孩子们制造一种焦虑的气氛是不可取的。父母通过祭扫和空降的方式关爱孩子。本质上,他们是在告诉孩子,“看,我为你做了一切。为什么考不好?”如果经过这一切你还是考不好,那你就是对不起我”。其实这种做法不是爱孩子的表现,而是伤害孩子的表现。因为这种做法的背后,传递的不是爱,而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和不信任。

接下来,张荣银对家长给孩子的高考提了几点建议:

第一,家长要清楚自己的态度,不要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

第二,家长在观念上不要认可。

为一考定终身,而且应该把考试当成生命经历的一部分。

第三,在情绪上家长怎样管理好它呢?就是要信任并尊重孩子,避免害怕什么来什么的预测性焦虑产生。第四,在行动上,家长要发自内心的接纳与信任,支持陪伴孩子,遵循孩子自我成长的特质。

最后,张荣银用了这样一个比喻形容爱,比如我们看到一朵美丽的花,你可以把它摘下据为己有,然后看着它在花瓶中慢慢枯萎,也可以为它浇水、施肥、松土,给它提供适宜生长的环境,这两种做法哪种才是爱呢?爱不是占有、不是为他做所有你想做的事,爱是尊重、是理解、是信任、是支持。家长担心少一点,允许多一点;否定少一点,没有条件的爱多一点,家长和学生就会轻松一点,焦虑感就减轻一点。

怎么样,看了这些缓解考前焦虑的方法,你的焦虑情绪是否有所减轻?如果你还有相关的问题,可以私信河南法制报后台,@法直播 记者将会把你的问题转给心理老师,替你寻找解决的方法。

@考生们,提高警惕,谨防受骗

随着2022年高考临近,广大考生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而一些不法分子也在此时动起了“歪脑筋”,借高考散布虚假信息,制造焦虑,实施诈骗,甚至诱导考生考试作弊。6月3日,教育部发布2022年高考预警信息,提醒广大考生提高警惕,谨防受骗。

一、组织高考作弊,属于严重违法

高考期间,常有不法分子在网上发布“助考”信息,宣称能为考生提供考试试题、答案。

殊不知,在高考等国家教育考试中组织考生作弊,向考生提供试题、答案,出售、使用无线作弊器材等行为,都是严重违法犯罪行为。

滑动查看【案例】和【法规】↓↓

向上滑动阅览

【案例】2019年高考期间,在校大学生何某豪在网上发布“助攻考试”广告,来自广东、山东、贵州等地的12名考生向其缴纳“报名费”。何某豪在网上联系大学生聂某武、彭某林(何某豪同学),三人分工协作,何某豪负责联系传递试题及解题答案,聂某武负责解题,彭某林负责整理试题,在高考期间为12名考生实施作弊。6月8日,警方接到线索后立即行动,当场将何某豪、聂某武、彭某林抓获。三人以犯组织考试作弊罪,分别被判处二年至三年六个月有期徒刑。

【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出售、使用无线作弊器材的”“向考生提供试题、答案的”“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都属于违法行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明确,对在高考、研考等国家教育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将直接认定为“情节严重”行为,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提醒】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会同教育部门,对各类涉考违法犯罪活动持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零容忍”。广大考生一定要增强法律意识,拒绝考试作弊,切勿以身试法。

二、替考不是捷径,而是一个“绝境”

为让孩子考上理想的大学,有的家长想尽各种办法,不惜花重金为孩子找“门路”,甚至找“枪手”给孩子替考。结果人财两空,后果非常严重。

滑动查看【案例】和【法规】↓↓

向上滑动阅览

【案例】为让自己学习成绩较差的外甥小陈考上本科,李某和小陈母亲商议,决定花钱找人为小陈替考,并承诺考上“一本”给5万元。最终,某校在读研究生刘某答应为小陈替考。结果在2019年高考当天,刘某就被监考人员当场发现。警方立即立案调查,涉案人员相继到案。李某组织考生作弊,构成组织考试作弊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30000元罚金。“枪手”刘某代替他人考试,构成代替考试罪;学生家长让他人代替自己的子女参加考试,同样构成代替考试罪,分别判处拘役五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到10000元不等。

【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都属于违法行为。而且,代替考试罪是典型的对向犯,刑法同时处罚考生和“枪手”双方行为人,且定罪和法定刑都相同。

【提醒】家长帮助孩子作弊不是爱孩子,是在害孩子,到头来鸡飞蛋打一场空,还要承担法律责任。研究生刘某为了几万元的替考费,充当‘枪手’,毁了自己的大好前途。

广大考生和家长要充分认识替考行为的危害及法律后果,诚信考试,否则将自食其果。

三、心存侥幸带手机,考试作弊毁前程

现在智能手机使用已非常普遍,一些考生平时也经常使用智能手机搜题、翻译等功能来辅助学习、提高效率。但如果在考试中使用手机作弊,却是打错了算盘,聪明反被聪明误。

滑动查看【案例】和【法规】↓↓

向上滑动阅览

【案例】2021年高考期间,某考生违规携带手机,避开入场安检,将手机带入考场。考试期间,该生使用手机偷拍试题,发至场外寻求解答,被当场查获。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该生被处取消考试资格、所有成绩无效的处罚,并被停止参加国家教育考试。

【法规】高考是法律规定的国家教育考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明确规定,在考试过程中使用通讯设备的,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其当次报名参加考试的各科成绩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考生在国家教育考试中携带或者使用考试作弊器材、资料,情节严重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停止参加相关国家教育考试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提醒】为防范和打击在国家教育考试中利用手机作弊行为,进一步强化考试环境综合治理,2022年,教育部、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三部委联合部署各地教育、公安、通信、无线电管理等部门,采取多项措施,开展“打击手机作弊”专项治理。

广大考生一定要知法守法,诚信考试,切勿心存侥幸,以免自毁前程。

四、认准官方标识,勿信“小道消息”

每年考前,网上都会有大量涉考信息传播,各种信息鱼龙混杂。一些个人或培训机构为吸引眼球,便借机注册“山寨”公众账号,散布传播非官方来源的“小道消息”,并以此谋取利益。

滑动查看【案例】和【法规】↓↓

向上滑动阅览

【案例】2020年高考,因疫情影响延期一个月举行。网上不时有自媒体借机散布一些所谓高考安排信息,如有自媒体以“某市2020年高考考场安排”为题,在网上散布传播“2020高考某市考场设置方案”的不实消息,误导社会公众,引发考生和家长焦虑。经该市教育局认定,该消息为虚假信息。

【法规】根据中央网信办《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任何机构或个人注册和使用的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不得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不得恶意假冒、仿冒或者盗用组织机构及他人公众账号生产发布信息内容,不得编造虚假信息,歪曲事实真相,误导社会公众。对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将依法依约严肃处置。

【提醒】2022年,教育部会同网信、公安部门并联合多家互联网企业,继续开展“点亮权威考试招生机构官网标识”“清理互联网涉考公众账号”专项行动,以便广大考生和家长及时、全面、准确了解权威机构高考信息,避免上当受骗。

广大考生和家长在网上搜索查询高考相关信息时,请认准权威机构“官方”标识,谨防山寨账号或网站骗局。

“官方”标识如下↓↓

五、勿信虚假宣传,谨防上当受骗

考试“包过保过”、双倍提升、XX天速成,或有独家“内部资源”、“命题专家”授课、保证“一次性通过”等等……

这样的口号标语和招生广告,经常出现在各种考试培训机构的招生宣传当中,让不少家长信以为真,实则不同程度存在夸大宣传、虚构师资、价格欺诈、虚假广告等违规违法行为。

滑动查看【法规】↓↓

向上滑动阅览

【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明确规定,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内容:对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学历或者合格证书,或者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明示或者暗示有相关考试机构或者其工作人员、考试命题人员参与教育、培训;利用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教育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者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

【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切勿轻信虚假广告宣传,不但造成财产损失,还会贻误宝贵的复习时间。

六、网络诈骗要辨别,高考答案不可购

每年都会有不法分子在网络平台或通信群中兜售所谓“高考真题”“绝密答案”等,标榜“准确率极高”“违约退款”等诱惑信息,并以“预付订金”等名义要求用户先付款。还有的借传送“样题试卷”的名义向用户电脑或手机发送病毒,套取用户信息。

滑动查看【案例】和【法规】↓↓

向上滑动阅览

【案例】2021年3月,黄某通过QQ进入多个聊天群,谎称自己有渠道可以买到高考答案,以每科1.5万元的价格将所谓的“高考试卷答案”出售给家长及考生,诈骗安徽、山东、湖南等五省10余人,骗取钱财10万余元。目前,黄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试题、答案的”,属于违法行为。

【提醒】高考试题属于国家绝密级材料,其保管和运送都有极其严格的管理措施。广大考生及家长务必擦亮眼睛,明辨真假,谨防诈骗!

教育部公布举报

相关推荐

有点残疾的女作家,残疾人梦想作文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这是我参加决赛的作品,希望这次能获得好成绩吧!”8月6日,...

专科生有未来吗,读不读大专,对未来的影响

不可否认的是,有的同学玩得好也学得好,但有的同学即便自己再怎么努力学习,最后也还是考...

云南学前教育专业哪个学校最好,自考学前教育出来好找工作吗

学前教育在职业上一般都是定位为幼师,以前幼师的学历要求也不高,但是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

应用统计调剂院校,计算机技术调剂信息

考研调剂对于很多考研生来说如同救命稻草,每年会有不少考试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通过考研...

成人高考报名时间2021费用,2021成人高考报名费用多少

成人高考什么时候报名?2022年报名费用是多少?成人高考考试是全国统一的,每年9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