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孔子曰:“《诗》三百。一句话,他说‘无恶不作’。\”孔子说\” 《诗经》三百首诗,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出于我心,真挚动人\’。\”
1关于《诗》
《诗》就是《诗经》。
《诗经》,中国第一部诗集,先秦时期叫《诗》。汉武帝设置五经博士,教授五经,最早称为《诗经》。
《诗》 300,也就是说《诗经》有300首诗。其实《诗经》共有311首诗,其中《象箾》、《南龠》、《大武》、《韶濩》、《大夏》、《韶箾》、《诗》六首是乐舞,只有名字没有文字,所以存世的只有305首。孔子说《诗》三百的时候,用了大数和整数,好说。
司马迁曰:“古书三千余部,而论孔子,可适用于礼义.孔子的三百五十本书,都是和《韶》,《武》,《雅》,《颂》的音相合的。”
这段话很重要,值得关注。
在司马迁的时代,《诗经》被列入五经,但人们仍称之为《诗》。
当时的B 《诗经》和今天的《诗经》的文章数量相同,都是305篇。
c孔子修订《诗经》,《诗经》的诗都能弹能唱。
但司马迁说:“古有三千余篇,论孔子,非是也。”
因为在《诗》和《论语》的《为政》,孔子曾经说过“《子路》三百”。这说明孔子看到了《诗》,也就是300篇。
另一个基础是季札对周乐的看法
公元前544年,吴的儿子去鲁国,要求见。
鲁是的属国,的弟弟,的叔叔。因为周公为周朝建立和巩固了各种荣誉,特地命鲁在郊外祭祀文王,用天帝的礼乐来赞美周公的德行。
周以《诗经》为歌词。看好周乐,也就是看好《诗经》。
按照《诗》、《风》、《小雅》、《大雅》的顺序,鲁人为表演了《周乐》。顺序与本版《颂》相同。这说明《诗经》是孔子年轻时的成品。
《诗经》官方维修
孔子在官学之前,只有贵族子弟才有机会学习文学。
003010说“非天子,不议礼,不制,不学文”。意思是,非天子,不修礼仪,不立法度,不考证。
103010说:“悲喜交加的感觉让唱歌的声音响起来,背诵他们说的诗,唱他们说的歌。故古有收诗之官,故君观风俗,知得失,自习政治。”
《诗》说:“孟春之月,社稷散,行人摇木铎路边采诗,献诗大师比其曲闻帝。”
可见《中庸》是中国最早的官方诗集,肩负着启蒙的功能。
由于文献的缺乏,人们很难知道最初的诗歌修订者是谁。但从《汉书艺文志》的内容所反映的事件来看,大致可以推测《汉书食货志》的搜集整理从西周到春秋初期,历时数百年,是一次集体创作。
3.风雅颂《诗经》分为风雅颂。
p>
A 风,也叫国风,采诗官从不同地区采集的地方歌谣,由乐师配上音律,成为乐歌。
《诗经》有15国风,分别是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160篇诗。
风,虽是民间歌谣,但恐非“原汁原味”的原生态之作。它经过采诗官采集、整理,保留了原味,寄托了整理者的愿望。《诗大序》说:“‘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大意是,“风,就是‘讽劝’,就是‘教化’。用讽劝打动人,用教化来化育人。”
《诗大序》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大意是,人君以风来教化臣民,臣民以风来劝告人君,寓意诗文,温婉讽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所以叫风。
又说:“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大意是,表达一人感受,寄托一国政事,这种诗叫作风。
B 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宫廷宴飨或朝会时的乐歌,即所谓正声雅乐。
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小雅》74篇,《大雅》31篇,共105篇。
《诗大序》说:“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大意是,“言说天下事,表现四方风尚,这种诗叫作雅。雅,就是正,是说王道政治兴衰变废的。政有大小,所以有《小雅》和《大雅》。”
C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
《颂》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诗大序》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大意是,“颂,是形容和赞美圣王的盛德,把成功的消息敬告神明。”
4 不学诗,无以言
这句话,出自《论语·季氏》,是孔子对其子孔鲤一句教诲,大意是,人不学习《诗》,就没法说话。
孔子的话是有依据的。
春秋时期,学诗、用诗在贵族阶层蔚然成风,朝会宴享、宗庙祭祀、说理言事、盟会聘问、傧介揖让,人们都赋诗言志。《左传》就曾详记了齐国大夫庆封两次不解《诗》意,被鲁大夫耻笑的事。“赋诗言志成为士大夫语言交流的工具、文化素养的象征、微言相感的中介、外交应对的基本功。”
据学者考证,《左传》引《诗》达数百次之多,记赋诗之事33件、赋诗76篇次,且集中在公元前637年至公元前506年之间,其中以孔子出生、成长和生活的襄公、昭公、定公时期最多,达27场次,赋诗63篇次。
5 孔子与《诗》
A 孔子正诗
今本《诗经》中15国风的次序,与孔子幼年时鲁人为季札歌诗的次序有四处不同,这说明,后人修订了孔子幼年时的《诗经》。
这个人就是孔子。
孔子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乐正,包含正乐章、正乐音两个方面,正乐章其实也包括调整国风次序。南朝的皇侃说:“雅、颂是诗义之美者,美者既正,则余者正亦可知也。”
弟子眼中的孔子诵读《诗经》,一定用雅言。在惜墨如金的《论语》中,弟子们之所以记这件在今人眼中微不足道的小事,正说明时人多不以雅言诵《诗》了,而孔子则诵诗必用雅言。这也可作为孔子正诗的注脚。
B 孔子赋诗言志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C 孔子极重诗教。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子曰:“不学诗,无以言。”
子谓伯鱼曰:“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卫将军文子问于子贡曰:“吾闻孔子之施教也,先之以《诗》、《书》,而道之以孝悌,说之以仁义,观之以礼乐,然后成之以文德。盖入室升堂者,七十有余人,其孰为贤?”
司马迁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D 弟子诗不离口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6 思无邪
思无邪,出自《诗经·鲁颂•駉》。
孔子引用这句诗,对《诗经》里的三百零五首作一概括。
但后人对“思无邪”,众说纷纭,各持己见。
一种意见认为,“思无邪”是孔子对诗经内容的概括,“思无邪”就是“去邪归正”、“思想纯正”的意思。
汉代包咸认为,“思无邪,归于正也。”南朝梁皇侃认为,这是举《诗》来证“为政以德”之事。他还引用晋人卫環的话,认为“不曰思正,而曰思无邪,明正无所以思邪,邪去则合于正也。”北宋邢昺认为,为政之道在于去邪归正。南宋朱熹认为,“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
此说将“思”解为“欲”、“想”,将“无邪”解为“去邪”,或者“没有邪念”。这种颇似后世望文生义者的解释,历来从之者众,几成定见,但质疑之声也不绝于耳。
A 《诗》、《书》、《礼》、《乐》、《春秋》、《周易》,皆道统所在。若《诗》可以用“思无邪”来概括,那么其他五经难道不可以以“思有邪”来概括吗?若六经都可以用“思无邪”概括,《诗》与其他五经又有什么不同呢?
B 清人王闿运说:“诗本咏马,马岂有邪正哉?”意思是说,“《駉》这首诗本来是歌咏马的,马难道有邪和正吗?”
另一种意见认为,“思无邪”是孔子对《诗经》艺术特点的概括,“思无邪”就是“至情流溢,直写衷曲,真诚无伪”的意思。
程颐说:“‘思无邪’者,诚也。”“思无邪”,就是“诚”。
张栻说:“《诗》三百美恶怨刺虽有不同,而其言之发,皆出于恻怛之公心,故‘思无邪’一语可以蔽之。”
李中孚说:“六经皆古圣贤救世之言,凡一字一句,无非为后人身心性命而设。今人只当文字读去,不体认古人立言命意之旨,所以白首穷经,而究无益于自己身心性命也。即如《诗》之为教,原是教人法其所宜法,而戒其所宜戒,为善去恶,思不至于有邪耳,故曰‘诗以道性情’。若徒诵其篇章之多,善无所劝而恶无所惩,则是养性情者反有以累其性情矣。”
这种意见,是有其依据的。
A 《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B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通过诗兴发情志,通过礼养成行为,通过乐成就德行。
C 庄子说:“《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大意是,《诗》用来表达思想感情,《书》用来记述政事,《礼》用来表述行为规范,《乐》用来传递和谐的音律,《易》用来阐明阴阳变化的奥秘,《春秋》用来讲述名分的尊卑。
但《诗经》本质是以文化人的文学创作,不是道德文章。《诗经》所以能“兴观群怨”,正在其通过赋比兴等文学手段,或直抒胸臆,或一咏三叹,或千回百转,以真性情感发、兴发人的真性情,以真情动人,以真诚化人。
蒋伯潜说:“文学以‘真’为第一义,诗三百篇,大之美刺朝廷政治,小之人之抒写男女情感,皆能立其诚,故曰‘思无邪’也。”
自考资料网:建议开通永久VIP超级会员更划算,除特殊资源外,全站所有资源永久免费下载
1. 本站所有网课课程资料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站长!
2. 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助力考生上岸!
3. 如果你想分享自己的经验或案例,可在后台编辑,经审核后发布在“自考资料网”,有下载币奖励哦!
4. 本站提供的课程资源,可能含有水印,介意者请勿下载!
5. 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管理员处理(在线客服)!
6. 本站资源售价只是赞助,收取费用仅维持本站的日常运营所需!
7.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