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le国行和海外,kindle国行为什么贵

kindle国行和海外,kindle国行为什么贵

编辑导语:最近Kindle宣布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热议,甚至冲上了热搜引发了更多网友的讨论。本文作者分析了Kindle一步步脱粉的原因,以及内容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有兴趣就来看看吧。

一、从读书神器到“泡面神器”今年儿童节,亚马逊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告诉大家,一个时代结束了。

“亚马逊Kindle服务号”6月2日宣布,将于一年后的2023年6月30日停止中国Kindle电子书店的运营。

之后,用户将无法购买新的电子书。对于购买的电子书,可以在2024年6月30日前下载,之后可以继续阅读。

图片:亚马逊Kindle服务号

消息一出,话题瞬间以326万的阅读量冲上微博热搜。

图片:新浪微博

曾经的Kindle用户已经开始讨论3354“现在的Kindle真的是泡面盖了”“我是去年开始的”“家里有三个Kindle,但是基本都没用,还不如看纸质书”。

事实上,亚马逊在中国市场业务收缩后,Kindle退出中国的声音已经在市场发酵。

就在今年1月,亚马逊还辟谣了Kindle中国停售的消息。结果不到半年就正式公布了。

kindle 2013年登陆中国,2018年达到巅峰,如今已经成为“泡面神器”。哪一步错了?

二、如何一步步脱粉KindleKindle是亚马逊的“眼泪”,也是消费者的“鸡肋”。

90后的飞飞,原本就是Kindle的忠实爱好者。“我的第一台Kindle是女朋友送我的生日礼物,因为当时我们在北美留学,买中文读物不方便。它太重了,不能从家里带走。女朋友送了我一个Kindle,刚开始我很上瘾”。

飞飞逐渐感受到了Kindle的软肋,因为Kindle的使用场景非常尴尬。

“我渐渐发现Kindle其实并不能减少我对纸质书的购买,因为Kindle上的阅卷和笔记功能很不方便,需要记录的参考书还是要买。消磨时间的小说可以用Kindle,但是版权不全。尤其是早些年,他们的中文书籍并不多”。

久而久之,Kindle就成了“边角料”显示器。在纸质阅读参考书,App阅读兴趣书籍的时候,Kindle的处境相当尴尬。

“回国后,我也把Kindle背了回去,想着挤上下班的地铁去看一看。”飞飞说,“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国产阅读App的舒适度远远落后于Kindle,甚至像Kindle App这样的PDF的阅读体验也是所有阅读App中最差的。我实在想不出任何继续使用它的理由”。

尝试过各种阅读和笔记app的刘杰也对Kindle感到失望。“他们好像不太把用户体验升级当回事”。

刘杰说,历代Kindle进化太慢,细节上东拼西凑,功能上没有质的飞跃。“我用过很多阅读软件和硬件。比如文石Nova,多代Kindle,微信读书,Evernote等。等。Kindle真的是所有产品中最慢的,我觉得它进化了”。

“以Kindle和Nova为例,”刘杰说。“Kindle只能搭载Kindle App阅读,但我可以用Nova上的其他App,比如微信阅读、网易蜗牛,知乎也可以用。后者用起来肯定更方便。”

“Kindle的笔记功能也优化得不是很好”。刘杰补充道,“像Evernote一样,可以上传链接、文件、语音。就算这个全能的Kindle做不到,Kindle App这么多年也没优化过,连基础评论和书籍节选的集中查看都没有。我不知道亚马逊是否对自己的产品和系统有很强的信心,但作为消费者,我真的很失望。”

弃用Kindle的薇薇安说:“我真的找不到时间用Kindle。

卫安说,如果看网络小说,无论是图书版权还是阅读体验,各类app都比Kindle好。“不说别的,就说说文字分享吧。我读书的时候会把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出来分享。从我的手机上直接分享给朋友就方便多了,有的app还能直接生成漂亮的书签,非常方便。

如果是资料或者工具类的书,需要经常阅读,反复检查。薇薇安也说了,这个时候Kindle还不如纸质书方便。“我可以在纸质书上贴标签,随时随地看。如果我需要摘录大段材料,那么在网上阅读最方便”。

薇薇安总结道,“其他电子产品都是为了给我的生活创造便利,Kindle的存在似乎需要我创造自己的场景来方便使用”。

三。2013年诞生在最好和最坏的时代,Kindle首次在中国拓展业务。当时中国的电子阅读器市场尚未打开,Kindle凭借电子墨水屏的独特体验迅速抢占了消费者的心智。那个时候,在通勤地铁上手持Kindle似乎是都市白领的标配。

短短三年时间,中国已经成为2016年Kindle设备的最大市场。

根据界面数据线整理的亚马逊中国数据,在2013年至2018年的五年间,Kindle电子书阅读器在中国售出了数百万台。

Kindle售出的图书总数

在2018年也达到近70万册,是2013年电子书销量的10倍。

不只是Kindle设备的销量,在2016年,中国就已经成为 Kindle Unlimited电子书包月服务注册用户量全球第三大市场,仅次于美国和英国。

而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中国地区Kindle的付费用户增长了12倍,已经超过了同期美国10倍的增速。

从具体包月费用上来看,在Kindle Unlimited电子书包月服务上线的约1年时间里,中国用户包月费用为12元人民币。 相比较而言,美国用户每月是9.99美元。

Kindle的出现不只让中国的消费者们为之疯狂,更是吸引了众多创业者和投资人们对电子墨水读物的兴趣。

据天眼查平台,中国目前名称、经营范围含“电子图书、电子书”,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电子书相关企业有超2800家。

而这些企业中有69%左右的成立时间都是在Kindle最为火爆的2017-2018年。 其中,主打数字阅读平台的掌阅科技也是在2017年完成A股上市。

然而,刚刚公布了傲人销量成绩的Kindle万万没有想到,这将是自己最后的“高光时刻”。

2018年之后,Kindle在中国市场的增长面临了三个巨大的挑战——

阅读习惯从电子书等硬件向手机的转移;Kindle的电子书与中国人阅读品味并不完全相符;长短视频平台的迅速崛起,开始“霸占”用户的业余时间。

从阅读习惯而言,根据界面数据线整理,2018年开始,中国人群对电子书的偏好增速开始出现拐点,并且,一直至2020年连续三年都增速疲软。

而同期,人们对手机阅读的喜好则平稳上升,这对于专注于电子阅读器的Kindle来说无疑是个极大的利空。

事实上,不单单是Kindle,国内本土化的电子阅读设备销量也在2018年出现拐点。

以2017年上市的掌阅科技为例——2018年,掌阅科技以电子阅读器为主的硬件设备销售额达到了8832万元人民币,较2017年同比增幅达到64%。

而2019年和2020年,掌阅的硬件设备营收分别为2648万元和68.91万元,较上一年的同比跌幅分别为70%和97%。

到了2021年,掌阅科技甚至取消了硬件设备营收的单独分类记录。

对于电子阅读器的销量疲软,智能硬件行业分析师张筱雨表示,电子书本身就不是一个更新频率非常高的电子产品,每一代的Kindle在使用流畅度上没有非常大的差距。

因此消费者不会像换手机一样一两年就更换一次Kindle,这导致Kindle会变成“一锤子买卖”。

张筱雨还补充道,智能手机屏幕的扩大,以及国内各种阅读App的崛起,对Kindle的打击也不容小觑。

而Kindle售卖的电子书似乎也与中国读者的口味有些格格不入。

根据《2021年度掌阅数字阅读报告》,54.56%的平台用户偏爱网络文学,这让主打经典文学的Kindle略显吃亏。

虽然像《三体》《琅琊榜》《明朝那些事儿》这种非常火爆的网络书籍版权也被Kindle收录在手,但其版权范围远不如国内主打网络文学的番茄或者是七猫小说。

最后,随着长短视频平台的崛起,消费者的“冲浪”时间在被迅速分解。

根据QuestMobile数据,2021年,长短视频就已经占据了用户32%的时间,而其余时间中的28%被新闻、资讯阅读占据。

视频和碎片化阅读在改变用户接受信息的习惯,也将原本用于长阅读的时间分散。

图片来源: QuestMobile

由此可见, Kindle从阅读神器变成“泡面神器”的败走,不是单一的因素所导致,而是消费者从硬件取向、阅读取向和信息接受习惯上都“淘汰”了Kindle。

四、内容为本 vs 流量为王

《2021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中指出,2021年,国内数字阅读用户规模为5.06亿,相比2020年增长了2.49%。

数字阅读行业整体营收规模已达415.7亿元,较去年同比增幅达18.23%。 数字读者人均每年电子书阅读量11.58本,有声阅读7.08本,而且已经养成了成熟的付费习惯。

不难发现,Kindle虽然败走,但国内数字阅读行业却在平稳地发展。

在超过400亿元的阅读市场规模中,大众阅读占比302.5亿元,专业阅读占比27.7亿元,有声阅读则占比85.5亿元。

而近年来随着4G和5G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移动阅读逐渐成为了数字阅读的主战场。 并且,移动阅读的商业模式,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2019年之前,移动阅读大多以付费阅读和版权运营为主要的变现方式。 但2019年之后,由于移动阅读的竞争逐渐激烈,以七猫小说为代表的App开启了免费阅读吸引流量,再以售卖展示广告将流量变现的方式。

更为成熟的听书App,例如喜马拉雅则开始“多拳混打”的变现方式——知识付费“收割”定向用户,展示广告“收割”广告主,会员制度“收割”忠实用户。

而以网文写作为主打的平台,例如阅文集团则通过更加垂直的IP孵化+版权变现的方式实现商业化。

张筱雨表示,移动阅读变现方式的演变,就是从传统的产品思维到互联网思维的转变。 “以前,移动阅读产品想的只是怎么把书卖出去,就跟线下书店线上销售的思路是一样的。

受到互联网时代的产品逻辑影响,移动阅读开始转变自己的商业化方式,也走起了‘流量为王’的路线。 先靠大量的免费阅读引流,等到用户有了一定粘度再把这些用户卖掉或者收割”。

张筱雨称, 这种思路对移动阅读是一种双刃剑。

利好在于,他们的变现模式增加,变现时间会缩短,短时间内可能会积累大量用户,这对他们的营收、盈利以及现金流都是好的,也会在资本化进程中得到青睐。

但是弊端在于,为了能够让内容上来就抓住读者的心思,移动阅读行业会对文章的挑选有某种固定的偏好。

“就像流水线生产一样。 ”张筱雨表示,“开头几章必须有炸点,之后多少个章节要开‘金手指’,各个平台的编辑都有自己的套路”。

某大型网文平台的女频作者默默就说,“我写了快十年的网文,感觉写网文和创作越来越没关系了,套路、节奏都是固定的,只是换个主角,换个设定再往里套。 一般只要开头写好了,固定读者量起来,后面大多数作者都会‘水’情节,包括我自己”。

但是,流水线的工艺虽然说是拿捏了“流量密码”,却打破了文学本身的创作本质,也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内容质量。 张筱雨就表示,“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读者对网文的质量越来越不满,而作者也认为这个行业非常浮躁”。

对于未来移动阅读业的发展,张筱雨表示,“内容行业应该回归内容本身,除了阅读舒适度以及功能性的优化,对内容的优化才是对行业和读者的最大尊重,也才是产品最核心的竞争力”。

Kindle的败走,是大势所趋,而中国移动阅读的战争,才刚刚打响。

参考资料:

《掌阅公布2021年度数字阅读报告 这些内容获青睐》中国新闻网;《中国对Kindle意味着什么? 》数据线SJX;《QuestMobile2021中国移动互联网年度大报告》 QuestMobile;《2021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发布》 潇湘晨报。

作者:沙拉酱,编辑:伊页;

来源公众号:新熵,洞察商业变量,探寻商业本质。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新熵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协议。

相关推荐

成人是函授吗,成人函授教育什么意思

成人学历经常被人误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只有出具高中毕业证才能报考?“参加成人高...

济南长清区山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报名时间及优势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白居易  从古至...

专本连读自考要几年,成人自考专本连读要多久

省考办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办理工作的公告2021年上半年自考本科毕业办理工作即将...

健康管理师 怎么报名,健康管理师 报名入口

我国人口13亿,慢性病患病率高、老龄化严重、年轻人亚健康趋势明显。我国医疗体系目前也...

小自考跟大自考区别,小自考和大自考区别大吗

首先我们要知道小自考和大自考的毕业证书的认可度是相同的,这些仅仅是获得自考毕业证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