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光明日报记者夏静光明日报通讯员黄亚军程晓
近年来,湖北省襄阳市编织了一张基层公共卫生保障网,让农村居民享受到贴心服务和健康保障。
香洲区黄济镇耿寨村卫生室,诊室、药房、治疗室、观察室等。一应俱全,各种常用药品整齐地摆放在药箱上。73岁的村民耿开基(音)患有慢性病,过去常常跑到城里的医院。“现在村里有个诊所,让我们看看。缴费报销也方便。拿医保卡报多少钱,就清楚了。”耿开基高兴地说。
耿村卫生室是襄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的一个缩影。为了让农民看得起病,让小病、常见病不出村,襄阳市规范村卫生室建设标准,解决村卫生室建设和保障问题。目前,全市共有村卫生室2157个,村医4247人,实现了村卫生室全覆盖。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一名乡村医生。
曾经,很多农村诊所面临着队伍老化,后继无人的问题。
2016年,襄阳采取“降费、订单培养、定向就业”的方式,与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培养“大学生村医”。枣阳市吴店镇凉水村24岁的大学生村医刘倩茹就是其中之一。
凉水村慢性病重点人群占常住人口的三分之一,村民多为留守、丧偶老人,不懂医疗卫生知识。刘惜如刚来的时候,大家看到这张稚嫩的脸,都有些疑惑。“一个小姑娘都知道怎么做了,还能治病?”为了摸清全村的卫生情况,她挨家挨户上门,为村民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三年多了,她知道谁有高血压,谁有糖尿病,谁吃西药,谁吃中药。
去年年底,凉水村70岁的周洪明患脉管炎,截肢。他在重症监护室住了一个多月。治疗回家后,一家人不知所措。刘倩茹每两天为老人擦洗换药,并监测健康状况。没想到,半年过去了,老人的身体也慢慢硬朗起来。
“多亏了刘医生,否则我现在还躺在医院里。小姑娘虽然来村里时间不长,但大家都离不开她。”周明称赞每个人。
工作中,刘倩茹发现村民们习惯了“小病拖着,大病磨着”,对高血压等常见病并不重视,更谈不上疾病预防意识。“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患有慢性病。我高考那年,奶奶因为高血压导致脑梗,成了偏瘫。如果我们能早点注意,也许什么都不会发生……”她经常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村民慢性病的危害,让村民学会预防,及时就医。
“大家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讲究合理饮食,按时吃药,生病不再辛苦。”说起村民的变化,刘倩茹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从赤脚医生到大学生村医,乡村医生越来越年轻化、专业化、职业化。\”据襄阳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襄阳完善大学生村医培养机制,通过订单定向培养、专业技术培训、工资待遇提升、畅通晋升渠道等措施,逐步增强村医岗位吸引力,提高大学生村医比例,确保大学生村医\”留得住、用得好\”。目前,全市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乡村医生973人,占24%。
与此同时,医疗设备正在流向基层。截至2021年底,襄阳市111辆移动医疗卫生服务车全部投入使用,覆盖97个乡镇卫生院
“可以在家门口体检。太方便了!”5月23日,家住襄阳市保康县白凤村的张听说当天村里有免费体检,早早就在村卫生室门口等候。过了一会儿,一辆初级移动医疗卫生服务车来了。这辆服务车让村民们眼前一亮,纷纷排队,等着体验快捷的服务。
“借助移动医疗卫生服务车,我们可以进村为村民提供一站式健康服务,筛查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通过数据的自动上传和分析,实现重点人群的分类管理,减轻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谢榛健康中心的院长陈银祖对服务车赞不绝口。
从“救护车一响,猪白养”到“病村一见,病村不出县”,这些顺口溜的变化真实地反映了老百姓的心声,一系列利在当下、利在长远的举措,为襄阳老百姓撑起了一把健康的“保护伞”,筑起了一道生命的“防护墙”。
《光明日报》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自考资料网:建议开通永久VIP超级会员更划算,除特殊资源外,全站所有资源永久免费下载
1. 本站所有网课课程资料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站长!
2. 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助力考生上岸!
3. 如果你想分享自己的经验或案例,可在后台编辑,经审核后发布在“自考资料网”,有下载币奖励哦!
4. 本站提供的课程资源,可能含有水印,介意者请勿下载!
5. 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管理员处理(在线客服)!
6. 本站资源售价只是赞助,收取费用仅维持本站的日常运营所需!
7.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