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绩效管理自考,绩效管理自考真题

2017年1月绩效管理自考,绩效管理自考真题

第二章绩效管理工具

绩效管理工具的革命性创新始于50-70年代。 在50年代之前,绩效管理的理论和工具都仅限于表现性评价。

第一节目标管理

第二节基准管理

第三节重要绩效指标

第四部分平衡计分卡

第一节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的含义:

目标管理是组织中上下协商,根据组织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组织总目标,从而确定上下责任和目标,并以这些目标作为组织经营、评价和奖励标准的过程。

目标管理的特点:

1 .目标管理是一项基本原则

2 .目标管理是责任

3 .目标管理是一种管理哲学

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

对目标管理理论做出贡献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科学管理理论、管理过程理论以及人地关系学派理论等。

二.实施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的实施步骤:计划目标、实施目标、评价结果、反馈四个步骤。

成功进行目标管理的关键:

1 .选择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2 .分清组织层次

3 .制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4 .进行及时的工作反馈

三.对目标管理的评价:

优点:1.注重挖掘员工潜力

2 .有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3 .有助于改善管理方式和改善组织气氛

不足:1.对目标管理人性假设的质疑

2 .实施目标管理的成本太高

3 .难以确定目标和绩效标准

4 .易导致短视行为

第二节基准管理

一、基准管理概述:

基准管理的含义:

基准管理是通过不断寻找、研究一流公司的最佳实践,并在此基础上与本公司进行比较、分析、判断,从而使自己的企业不断得到改善,进入和超越一流公司,创造优秀业绩的良性循环过程。

基准管理类型:

内部基准管理

竞争基准管理

功能基准管理

管理流程基准

基准管理功能:

1 .绩效比较与超越贯穿于整个标杆管理的始终。

2 .基准通常是最佳做法或最佳标准。

二.实施基准管理

基准测试实施的基本流程

第一步,审查基准管理目标。

第二步,确认比较目标。

第三步,收集分析数据,确定基准。

第四步,学习和改进系统。

第五步,评价和提高。

我国基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标杆主体选择缺陷。

2 .基准瞄准的缺陷。

3 .基准瞄准执行成员选择的缺陷。

4 .流程调整的缺陷。

5 .忽视创新缺陷。

三、对标杆管理的评价:

基准管理的优点

1 .基准管理有助于改善绩效。

2 .标杆管理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3 .标杆管理有助于建立学习型组织。

基准管理的不足

很多组织在实施标杆时,未必能从整体最优的角度来实施标杆,可能会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会遇到困难和挫折。

第三节重要绩效指标

一.重要绩效指标概览

重要绩效指标的含义

关键绩效指标是对组织战略目标的分层分解,具有可操作性,是衡量组织战略实施效果的重要指标体系。

Ps )关键绩效指标作为战略绩效管理工具之一,其核心思想是依据“二八”原则,抓住组织关键成功领域,洞察组织关键绩效指标,有效管理组织关键绩效指标

重要绩效指标类型

1 .按KPI层次结构:

组织重要绩效指标、部门重要绩效指标、人员重要绩效指标

2 .按关键绩效指标性质分类:财务指标、经营指标、服务指标、管理指标

基于KPI的绩效指标体系

设计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时,组织级绩效指标通常为KPI,而部门级绩效指标和个人级绩效指标由KPI和一般绩效指标组成。

二.关键绩效指标体系的实施

关键性能指标体系通常是通过绘制鱼的骨骼图的方法创建的。 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分析组织战略,找出组织成功的关键成功领域,并将关键成功领域分层分解为关键绩效要素。要对这些要素进行定量评价和分析,需要将要素细分为各个指标,即关键绩效指标。

设计一个完整的基于KPI的绩效管理系统通常包括六个步骤: 确定关键成功领域、确定关键绩效指标、确定关键绩效指标、构建组织关键绩效指标库、确定部门关键绩效指标和绩效指标、确定人员关键绩效指标和绩效指标

三.指标权重和工作人员责任

一个岗位关键绩效指标的数量一般应该控制在5~10之间。

每个指标的权重通常不超过30%,但不能超过5%。

为了便于计算,指标的权重通常取5的倍数,得分也通常采用线性变化计算比例。

四.关键绩效指标评价

优点:

突出战略性,有利于组织业绩与个人业绩的协调,有利于抓住重要工作

不足:

1 .的战略取向不明确。

2 .相对独立,各领域之间缺乏明确的逻辑关系。

3 .对绩效管理体系的拉动方向不明确。

4 .过于关注结果,忽视了对进程的监控。

第四部分平衡计分卡

一、平衡计分卡的形成与演变:

平衡计分卡理论体系全面阐述了组织取得高绩效的管理框架或基本原则,即测量策略、管理策略、描述策略、协同策略以及整合策略。

平衡计分卡理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组织绩效评价完全转变为组织战略管理,全面涉及战略制定、描述、协同、测量、管理以及运营联结等诸多环节,发展成为严格的六阶段战略管理理论体系。

二、平衡计分卡的特点和功能:

平衡计分卡的主要特征:

1 .始终以战略为核心

2 .重视协调一致

3 .强调有效平衡

平衡计分卡的功能定位:

1 .战略管理工具

2 .绩效管理工具

3 .管理通讯工具

三.平衡计分卡的框架和要素:

包括广义平衡记分卡、战略图和狭义平衡记分卡; 狭义平衡记分卡是与管理工具的战略图相一致的管理表单。

战略地图框架

战略地图是将组织的战略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可视化表示的方法,是记述和交流战略的管理工具。

一.战略地图框架和逻辑结构

战略地图的框架。 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我们把共同的战略地图形象地比喻成四层楼。 屋顶部分由使命、核心价值观、愿景和战略构成,房子的主体部分为四个楼层,从上到下依次为财务层面、客户层面、内部业务流程层面、学习和成长层面,这四个层面是一个“2-4-4-3”的框架

“2”指的是两种财务策略,即财务水平的生产率增长策略和收入增长策略,“4”指的是四种通用的客户价值主张:总成本最低策略、产品领先策略、全面的客户解决方案和系统锁定策略。 第二个“4”指的是四种价值创造的内部业务流程:运营管理流程、客户管理流程、创新流程、法规和社会流程。 “三”是指三类无形资产,即人力资本、信息资本、组织资本。

使命、核心价值观、愿景与战略四者的关系是:使命引领核心价值观形成,使命和核心价值观引领愿景与战略形成,愿景引领战略形成。

战略地图的构成要素

平衡计分卡的结构和构成要素

狭义的平衡计分卡与战略地图一样,是由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学习和成长4个层面构成的,将战略地图4个层面的目标转换为测量指标和目标值,制定行动方案和预算的管理工具。

1 .平衡计分卡的框架及其逻辑关系

平衡计分卡的结构。 平衡计分卡的表现形式是二维的表。 纵向为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和成长4个层面,横向为目标、指标、目标值、行动方案和预算。 由于策略图和平衡记分卡是成套使用的,因此开发了策略图之后,平衡记分卡上四个级别的目标也将确定。 这意味着,创建平衡记分卡的过程实际上是为每个目标确定指标、目标值、行动计划和预算。

逻辑关系。

2 .平衡计分卡的组成部分

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目标、指标、目标值、行动计划、预算等。 在许多情况下,明确绩效管理责任制也是平衡计分卡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管理流程

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管理框架的五条管理原则:高层领导推动变革,将战略转化为可操作行为,使组织围绕战略协同化,使战略成为每个人的日常工作,使战略成为可持续的过程。 即从动员、转变、协同、激励、管控五个方面构建完整的战略管理体系。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管理过程包括开发战略、解释战略、协同战略、计划战略、监控学习、验证调整6个阶段的环状图。

五.公共部门平衡计分卡

公共部门平衡计分卡综述

公共部门战略地图

在这种模式下,任务、核心价值观、愿景和战略仍然处于顶层,以战略解释和战略化为行动指南。 该模型的战略图从三个级别:“利益相关者”、“实现路径”和“保障措施”。 “保障措施”包括“政府自身建设、党的建设、财政拨款”三大战略主题。

公共部门平衡计分卡

目标、指标、目标值、行动方案四栏始终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