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改革后的多选题以单选题或简答题形式出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引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思想的基础科技条件

阶级基础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最先提出成立共和国口号的工人运动的第一页

英国:人民宪章运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提出了消灭私有制的口号

思想基础

德国:古典哲学最高成就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英国:古典经济学配第史密斯李嘉图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教科书P38圣西门傅立叶

欧文

科学技术条件

细胞学(德国:由生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万提出) )。

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

生物进化论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接班人发展

反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

彻底的批判精神

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按照世界本来的样子如实地了解世界

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刻性

经得起实践检验

与时俱进的含义和意义?

答)与时俱进是党的一切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新性。

坚持增强先进性和创造性的决定性因素。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繁荣发达的动力,也是政党永恒生命力的源泉。

以实践为基础、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最高理想:共产主义

共同理想: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1 .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是一切理想的核心。

2 .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3 .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由阶段和必要基础。

3 .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4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挑战:

现实摄影会主办单位的变化

当资本主义发生新的变化时

如果你记住全球化的发展

诗歌依托新科技发展信息化

我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物质世界与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世界观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人的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看法。

思维与存在或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问题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 二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

世界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统一问题。

二元论否定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万物都有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

笛卡尔是二元论的著名代表。

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认为两者各自世界万物都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

贝克尔提出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中国宋代哲学家陆九渊提出的“宇宙就是吾心,吾心就是宇宙”,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提出的“心外无物”、“天地万物与吾心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果是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中国的“精神学说”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基于当时在自然科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原子论,把原子看作世界的本原,认为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小物质单位。

形而上学主义的四个明显局限性:一是机械性,它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 二是形而上学,它把一切事物看成是相互孤立的,本质上是发展不变的;三是直观的,它对世界和认识缺乏实践的视角。 四、不彻底。 它仅以自然观坚持唯物主义,以历史观上陷入唯心主义。

辩证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第三种历史形态,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最高形态。

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自身构成了世界。

人与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首先人与人类社会的形成是一个客观的物质过程其次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是客观的

物质不依赖于意识,是可以反映在意识中的客观真实。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运动与静止的含义及两者的关系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囊括了宇宙中发生的所有变化和过程。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的主体,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运动观都是把物质和运动割裂开来的,前者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后者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相对静止的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一个东西相对于另一个东西没有位置的移动。 第二,事物的质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时间的特征是一维的,时间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前进。 通常,“光阴似河里的水。 只是流而不回”、“钱有分量,错过光阴的话哪儿也找不到”、“盛年不复晨”、“工夫成金,买工夫难”、“年轻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时间不会到来”等谚语被认为是时间

二.实践的本质、特点、形式和作用

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主体可以分为个人主体、集体主体、班级主体三种形式。

实践具有客观性、自觉主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是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人居住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

第一,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界的双重化。

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将自然界生化分化为自然,即舒适自然和人性化自然。

第二,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

第三,实践是人的应有之义。

三.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性的

第一,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第二,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第三,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世界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世界运动发展

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的东西一定要战胜旧的东西,是新旧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所决定的。 第一,新生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景。 第二,新的比旧的好。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是社会先进、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

新的东西战胜旧的东西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要经过艰难的曲折过程。

辩证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世界如何存在的两个根本不同的视角。 这些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将视点和孤立视点的对立联系起来。

第二,发展变化观点与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

第三,承认事物内部矛盾与否定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辩证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焦点是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否定规律提示了事物的发展趋势和途径。 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范畴提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因为:

第一,提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第二,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关键。

第三,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第四,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二.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对立统一的规律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两者的辩证关系:

统一规律也叫矛盾规律,它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统一斗争,从而推动事物运动的变化发展。

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双重关系决定了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两个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 包含着两种意思。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这是矛盾双方相互存在的前提,矛盾的一方应以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双方必须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2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内部矛盾。

阐释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

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外因是一个事物同其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

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是: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首要原因。 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首先要依靠本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国策。

3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就是矛盾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在

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各不相同,都有其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形式。 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 第二,同一个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之三,构成事物的许多矛盾以及各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4 .矛盾发展不平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平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不平衡。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首先是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其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质量互变规律

量和质是辩证统一的

变量是变质的必要准备。 以质的变化为前提的基础

是质变的必然结果。

量和质相互渗透。

量变与质变是辩证的统一,割裂与统一,导致激变论和低俗进化论。

否定的否定法则

坚持辩证否定观,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分析态度,要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否定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事物的发展经历两次辩证的否定,从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的否定阶段,从而把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具体道路是曲折的。

三.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原因和结果

因果关系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原因在先,结果在后。

原因与结果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首先,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 其次,原因和结果又是统一的,第一,表明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依存的。 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第三,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

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首先,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

其次,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统一的,表现为:

必然性是由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的补充。

可能性和现实性

内容和形式

内容是构成事物所有要素的总和,是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性、成分、运动过程和发展趋势等的总和。 形式是指将内容的各要素集中在一起的结构和表现内容的方式。

本质和现象

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和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和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

本质与现象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本质与现象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第一,本质与现象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第二,本质与现象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第三节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规律的含义及其特征

两个特征。 第一,客观性。 任何人的意志都不会转移。

二是普遍性。

二.意识及其能动作用

意识的起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社会劳动在意识产生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意识的本质如下

意识是人脑的功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影像,是人脑在客观世界的反映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意识的能动作用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物质一生闭上眼睛,意识决定第二性; 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发挥尊重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第二,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一节认识的产生与本质

认识论的对象是人的认识,其任务是揭示人的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 .实践是认识之源。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表现: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发展社会实践为认识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社会实践能促进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

3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实性的唯一标准。 4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客体性质:客观实在性、对象性。

认识的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两者的同一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第一,主体与客体的实践关系。

二是主体与对象的识别关系。 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所反映和反映的关系。

第三,代理与对象的交互。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第四,不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运动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也就是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感觉、感知和表象。

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两个条件:

第一,需要正确的思维方法。

第二,感性材料要丰富全面,不松散。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即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三.认识过程的多次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

认识的重复性原理。

认识在实践中产生,首先是感性认识,然后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 这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完整认识过程。

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多次反复完成,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而无限的统一。

人的认识必然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技条件的限制。

每个时代的人最初的具体认识都是有限的,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无限的。

第三节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及其属性

简述真理的属性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检验真正的标准只能靠实践。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通常,真理的绝对性称为“绝对真理”。 真理的绝对性有两种含义。 第一,任何真理总是包含不依赖于主体和人的客观内容,这是绝对的。 第二,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绝对的。

真理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真理的绝对相互依存。 第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 第三,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转变。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标准问题上的两种错误看法:

第一,建议以伟人、圣人的话作为衡量真理的标准。 二是实用主义哲学提出的“有用是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实践标准检验。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价值是指外在事物对人所需要的满足,表示某事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

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在于真理可以指导社会实践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是在真理的指导下形成的。

第四节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一、认识的目的都在于运用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思想路线是指一个阶级及其政党作为指导思想支配行动的认识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一切从实际出发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一切,“是”是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即规律性,“寻求”是我们要研究的。

党的群众路线,都是为了群众,都要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指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物质数据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人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来看,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心理和思想体质。

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力的含义是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

生产力有以下四个要素。

独立的实体因素。 包括工人、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执行业务的综合要素。 包括分工合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等。

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

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

生产关系有三个内容。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着决定作用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产品的分配方法。  

生产资料的拥有形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这三方面内容构成生产关系必然与生产力性质相适应的规律。 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生产关系必须符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

经济基础是指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种不同社会群体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三个方面的总和。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三个内容构成了上层建筑必须符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

2 )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四.社会形态划分和社会形态更迭与发展。

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是根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对社会形态进行划分的。

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将人类历史分为依次更迭的三种社会形态:人的依附性社会、物的依附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人类历史的技术社会形态序列: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承认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不一致,也不矛盾。

首先,在历史决定论中,纯粹的必然性只存在于逻辑中。

其次,在历史决定论中,社会规律所揭示的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不是与单值相对应的线性因果关系,即单一意义上的决定,而是多值、排他、非线性的因果关系,即排他的决定。

再次,各种可能性的实现有多种形式,即各种具体模式和做法。

社会形态发展的纵向统一性是指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 根据其自然历史进程,一般要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

社会形态发展的横向统一性是指同一社会形态不同国家和民族历史发展所具有的共性、普遍性。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两组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两个基本矛盾不是相互孤立、相互平行的,而是相互制约的,有主要的,也有主要的。

为什么要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一切社会形态的始终; 这两个矛盾制约和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历史上最早产生的两个阶级是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

首先阶级是经济范畴,是几个经济集团,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不能用政治标准和思想标准来划分阶级。

物质利益的对立是阶级斗争的根源。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首先,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在社会形态更迭的过程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其次,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还体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的过程中。

三.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革命的第一基本标志是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中转移到革命进步阶级手中。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这句话的形象深刻说明了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区别。

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都是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运动形式。 同时,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区别。

首先,社会革命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是新的进步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落后的社会制度社会改革是同一社会制度量化过程中的部分质变,是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

其次,社会革命是由被统治阶级引起的, 社会改革是由统治阶级的内部团体进行的。

再次,从历史上看,社会革命往往通过暴力革命的形式社会改革一般不需要采取大规模武装斗争和暴力冲突的形式。

社会改革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的社会制度,或者使现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取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第二,在社会主义社会之前,社会改革要为新的社会制度的诞生做好量的和部分的质变的准备。

第三,在社会经济、政治等社会体制改革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的改变。

社会改革的普遍性是指社会改革不仅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也存在于有史以来的各种社会制度中。

社会改革的特殊性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改革具有自己的特点,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与阶级社会的改革相比,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的本质与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的本质不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而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

劳动是人的本性,劳动是所有人共同的一般本质

为什么劳动是人的一般本质呢? 这主要是因为劳动是人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基本标志和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

人的本质不是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广大人民群众还是个别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也就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根本的分歧。

片面夸大极少数英雄人物及其思想意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否定历史是英雄豪杰、帝王将军、立法者、思想家创造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这个想法根本是错误的。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完成目的。

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人民群众自行解放自己的观点

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第三,对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第四,向人民群众学习观点

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一切为了大众”,这是大众路线的根本要求。

三.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一般来说,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能够反映他们所处时代的发展趋势,能够同时代比同阶级的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提出社会发展的先进思想和主张。

第二,先进阶级政治代表人物,可以根据他们的先进思想和主张,制定具体的纲领、路线、政策和战略、策略,并动员和组织本阶级成员同阻碍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进步的反动阶级、反动社会势力进行斗争。 他们在斗争中起着核心和中流砥柱的作用。

第三,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一些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可能成为“开放的政治家”,他们的一些主张和改革措施,也对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第四,优秀科学家、思想家、理论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等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对人类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

一.商品经济

商品是交换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的经济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和基础。 第二个也是决定性的条件。

使用价值是有价值的物质责任者使用价值是劳动产品的有用性使用价值是构成社会财产的物质内容但是使用价值反映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为什么商品的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的经济关系?

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有用的东西要想成为商品,必须在市场上交换并满足他人的需要。 而且,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各种商品,之所以能够以一定量的比例进行交换,是因为它们之间没有差别的普通人在劳动,形成了商品的价值。

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格范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于两个条件,一是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即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二是生产的主观标准条件,即社会平均劳动熟练度和平均劳动强度。

各个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关系到生产单位商品的各个劳动时间的缩短。

货币的功能? 在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大功能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功能。

货币的价值尺度功能计算所有商品价值大小的社会尺度。 观念上的货币

货币的流通手段功能是指货币发挥着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 现实货币

货币的储存手段功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产的一般代表被保存。

货币支付工具功能是指信用销售商品的过程,以及为清偿债务、支付征税、租金、工资等而执行的功能。

货币的世界货币功能是指货币超越一国范围,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的等价物作用。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基本矛盾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就是民间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民间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基于私有制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为什么民间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是以价值为基础的。 等价交换。

价格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如下作用。

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

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价值规律引起并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生与资本主义的形成

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和最终的确立。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和其他商品的价值一样,由社会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以下三种生活资料的价值。 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于再生产劳动力。 二是劳动者繁殖后代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是为了继续提供劳动力。 三是为了用劳动者接受教育和培训而支出的费用,培训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的劳动力。

劳动力变成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具有以下两个重要特征。

一是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工作。

二是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在生产过程中,工人一天的工作时间实际上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所需的劳动时间;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资本的本质

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藏在物台上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剥削和剥削生产关系。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发生价值的变化,所以称为不变资本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贡献,其意义在于:第一,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 第二,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科学依据,准确显示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二、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

在雇佣劳动者所需的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工作日的绝对延长所生产的残值叫做绝对残值。

剩余价值是指商品单个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第一,剩余价值规律体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

第二,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

第三,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和衰落的全过程。

三.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张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残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第三节资本流通过程与残值分配

一.资本循环

产业资本在其现实的循环运动过程中,依次经历了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三个阶段。

生产阶段是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资本循环中的决定性阶段。

产业资本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不同的功能形式。

二.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通常以“年”为计算单位。

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与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

固定资本是指产业资本家用于机器、工具、厂房、设备等劳动资料部分的生产资本。

从资本的不同分类来看,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生产资本、流动资本和可变资本。

从资本的不同分类来看,以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是不变资本、固定资本、生产资本。

社会资本再生产

一.实现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

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态上按其最终用途可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

社会总产品从价值形态上来区分,即不变资本价值、可变资本价值、剩余价值。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补偿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另一方面是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

二.实现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

三.实现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

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期间最根本的现象和典型的特征是商品生产过剩不是人口绝对过剩。

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 一种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组织性与社会整体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另一种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产业资本利润和平均利润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生产单位商品所需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总和构成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

k表示生产成本,K=C V,商品价值W=C V M,W=K M。

资本主义生产成本对资本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生产成本是资本家损益的极限。

生产成本补偿是资本主义企业再生产的条件。

生产成本的高低是决定资本家在竞争中胜负的关键。

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区别在于,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产物,利润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影响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高残值率。 当预付资本数量确定时,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向同一个方向变化。

资本构成的高低。 在规定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利润率的高低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会逆向变化。

资本周转速度。

不改变资本节约的状况。

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导致了平均利润的形成。

平均利润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各生产部门利润率水平的高低、社会总资本在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

平均利润本质上是整个社会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的再分配体现了整个资产阶级剥削整个工人阶级的经济关系。

四.变价值为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形成后,商品交换以生产价格为基础,市场价格波动不以价值为中心,而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市场价格以生产价格为中心上下波动。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益

一.商业资本的本质和功能

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职能中分离出来的独立的职能资本形式,它执行的职能是商品资本的职能,即销售商品,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商品资本功能转化为商业资本功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产业资本家与商人之间形成特殊分工,使商品销售成为专门从事商品流通的商人的独立业务,产业资本家不再兼任。 第二,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必须有自己的投资。

二.商业资本的作用

产业资本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

有助于节约流通资本。

可以加快产业资本的周转。

可以缩短流通时间,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三、商业利润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剩余价值部分来源于产业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商品的生产价格等于生产成本产业利润商业利润。

出借资本和利息

一.贷款资本的形成和本质

借贷资本的本质是为了取得利息而临时借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二.利息和利息率

利息的本质和来源。

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出借资本出让给出借资本家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平均利润分为两个部分。 一个是贷款资本家获得的利息,另一个是职能资本家获得的企业利润

三.资本主义银行和银行利润

银行家投资银行业,既以盈利为目的,获得的利润也应该相当于平均利润

银行向外部贷款所收取的贷款利息,大于为吸收存款而支付的存款利息,两者差额减去经营银行的业务费用,即为银行利润。

银行利润的来源是生产部门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四.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是有权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出资,获得股息收入的凭证。 每股股票代表一定的金额,它体现了股权资本的所有权。

股东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是公司的经营决策机关由董事会聘请的经理负责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的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关

股价与股东利率成正比变化,与存款利率成反比变化。

用公式表示的话,股价=股息/存款利率

农业资本和地租

一.资本主义农业残值分配特征

农业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一部分以平均利润形式由资本家占有,另一部分以超额利润,以地租形式缴纳给土地所有者。

资本主义地租有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种基本形态。

二.地租

地租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经营对土地的垄断。

地租I的形成条件有两个。 一个是不同地块的土地肥沃度不同,另一个是不同地块的地理位置不同。

三.绝对地租

资本主义的绝对地租是指土地所有者通过土地私募股权垄断获得的地租,是由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低于价值的超额利润构成的。

第四节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实质

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资本主义国家制度有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

资本主义国家政体主要有立宪君主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形式。

议会君主制是议会在国家政权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也是立法机关。 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民主共和制是由选举产生的政权机构和国家元首掌握权力,具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

民主共和制有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两种类型。

法国是实行半总统共和制的典型国家。 美国总统制共和

目前,世界上有瑞士等少数国家实行委员会制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主要有三种类型: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

目前实行多党制的有法国、意大利等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普选制度是指公民普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制度。

资本主义普选制度的平等权利具有虚伪性,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手段。

议会的主要职权是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

资产阶级民主制以议会制为核心和主要标志。

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包括资产阶级政治法律思想、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教育思想、文艺思想等各种理论思想形式,涵盖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宗教观等各种思想观点。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思想体系。

利己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

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人生观,宣扬人生的目的是谋求个人利益,追求个人幸福和享乐。

资产阶级价值观的重要特征是以金钱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

1916年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将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归纳为五点。 垄断是经济生活中占支配地位的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国际垄断在经济上分割世界的垄断资本主义列强分割和再分割世界。

到20世纪上半叶,更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是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

20世纪后半叶,

主要特征是混合联合企业的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统治进一步加强,表现在:

  企业兼并速度加快,混合兼并占主导地位。

  企业规模扩大,垄断程度提高。

  垄断组织的生产经营多样化,混合联合企业大量涌现。

  垄断组织向国际化方向发展,跨国公司迅速增加。

  金融资本,是由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的融合和混合生长构成的一种新的资本形式。

  当垄断的银行资本由普通的借贷关系中介人变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万能的垄断者的同时,也开始了垄断的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融合。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实行“参与制”实现的。

  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

  垄断阶段同自由竞争阶段竞争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竞争的目的不同、竞争的手段有了新的变化、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竞争的范围不同。

  垄断利润的来源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来自对本国无产阶段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第二,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非垄断企业的利润;第三,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海外利润;第四,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

  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垄断价格大体可分为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垄断高价是指垄断资本在出售自己产品时;垄断低价是指在购买生产资料时的价格。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战后以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具体说来有下面几点:

  第一:仅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

  第二,在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上,私人垄断资本无能为力或不愿进行投资建设。

  第三,一些大型、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研究项目,也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涉足的领域。

  第四,日益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仅靠私人垄断资本难以解决。

  第五,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出面进行某些宏观经济调控。

  第六,在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方面,国家的再分配功能也越来越重要。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资本主义的国家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国家向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国家向私人企业加工订货,以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属于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一个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调节、控制和介入,另一个是国家对国家经济的间接调节与控制。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调控货币量方面,主要运用所谓三大手段或三个法宝。一个公开市场业务。二是最低准备金率政策。三是再贴现利率政策。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第一,从国家资本的作用看,其宗旨在于促进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协调社会总资本的正常运行。

  第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为垄断资产阶段利益服务的工具。

  第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资产阶段的利益。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输出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而大规模地发展了起来,成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特别是对外经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垄断阶段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在于大量所谓“过剩资本”的出现。

  资本输出两个基本形式,即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从资本输出国即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这方面看,资本输出的作用和后果是:第一,为过剩资本找到了出路,获得大量海外的高额利润。第二,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控制输入国的重要手段。第三,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扩大商品出口的重要手段。第四,资本输出使金融资本的银行网遍布全世界,从而强化了金融资本在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的统治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输出一些新的特点,主要有:资本流向的变化,从原来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向经济落后国家输出,发展到当代的多方向输出,特别是发达国家间相互投资的大幅度增加。

  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形式则以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同盟为主。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经济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经济发展中的这样一种趋势,即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并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1,新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通信技术广泛应用,加强了国际经济联系。

  2,国家贸易的自由程度大大提高。

  3,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增加。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

  1,生产的全球化。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的加强。

  2,贸易的全球化。国家贸易活动发展得更快。

  3,资本全球化。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

  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及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社会诸方面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可以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方面来分析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和管理社会化达到了更高程度。

  列宁指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决定的。

  三、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

  马克思指出:“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是资本主义的历史任务和存在理由。”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16-17世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初期发展阶段即已出现。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作是英国人莫尔的《乌托邦》和意大利人康帕内拉的《太阳城》

  19世纪初期欧州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起,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成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武器。 

  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从理论上说可以有暴力革命和非暴力革命即和平形式两种。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从1917年末的十月革命到1924,这段时期在列宁领导下苏俄国三个阶段,即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新经济政策时期。

  列宁的主要贡献是:首先,把社会主义建设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其次,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位。再次,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特别是过渡时期不能人为取消商品经济,而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最后,列宁还提出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政治思想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出现了波兰、捷克斯拉找克、罗马尼业、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等一批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获得全国政权的独特的社会主义成功之路。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于1949年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司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试述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发展的历史贡献与经验教训

  首先,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社会制度出现在世界上,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

  其次,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改变了世界格局,遏制了帝国主义扩张。

  第四,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时代潮流。

  第五, 社会主义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20世纪社会主义的实践,有辉煌的成绩,也发生过曲折,特别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严重挫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深刻的教训是: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共产党的有效领导,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

  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法兰西内战》等著作中阐明了他们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

  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

  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

  试述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少数人的民主不同。

   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社会主义民主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手段,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建设需要不断发展完善,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作为目的,作为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才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1、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根本依据。

2、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肩负着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共产主义新世界的历史使命。

3、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

4、社会主义社会要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根本目的。

5、社会主义社会要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6、社会主义社会要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7、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8、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始终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9、社会主义社会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节 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1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3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4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需要一个长期的的过程。

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三、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必须坚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

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四、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开拓前进

客观性原因:P264

1新生事物,不会一帆风顺

2基本矛盾运动

3国际形势复杂

社会主义自我发展

1坚持正确理论

2改革正确方向

3正确的改革方式和步骤

4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政党的出现,政党政治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资产阶级政党有本质区别。

  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领导主要体现在:思想领导方面、政治领导方面、组织领导方面。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是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

  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建设。

第七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进步、最美好的社会制度,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只有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建立起共产主义的经济基础。

  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具有优越性的根本保证。

  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集中表现,就在于新社会制度能够创造出比以往社会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二、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

  马克思十分强调“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不只是一个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而且是一个集中体现着共产主义社会主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的原则标志。

  三、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的消失

  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生产资料的单一社会公有制,即不存在公有制的多种形式,更不存在非公有制经济形式。

  共产主义社会,人们的劳动具有直接的社会性。

  四、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所有的消灭阶级,首先是指消灭剥削和被剥削阶级的差别与对立。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统治工具。

五、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表现在多方面:人们树立了高度自觉的劳动态度,遵守社会纪律,团结互助,诚实友爱;人们既摆脱了封建的、保守的思想观念的束缚,树立了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共产主义人生观。

  六、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具备了实现了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一, 人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

  第二, 人们完全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

  第三, 人们完全摆脱了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

  第四, 人们完全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

  七、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全人类彻底解放包含着深刻和丰富的内容。一是人类从自然界的奴役下解放出来,;二是人类从旧的社会关系束缚下解放出来;三是人类从剥削阶级的思想观念下解放出来。

第二节 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一、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共产主义社会低级和高级两阶段。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为社会主义社会,第二阶段和高级阶段为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共同的基本特征:二者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二者的生产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二者在公有制范围内的产品分配,都按照有利于社会发展和实现劳动人民利益的原则进行;二者都要消灭剥削制度,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他们之间的本质关系是平等和谐、互助合作的关系;二者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集体主义为意识形态的核心。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必将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共产主义之所以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就在于它是崇高理想与科学理想的统一,体现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目标的追求与符合规律的科学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不断实践的长期过程

  实现共产主义要在实践中长期探索。

  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的过渡要经历长期的实践过程。

  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共产主义需经更长的实践过程。

  共产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实现是长期、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

  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取代资本主义,进而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一、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社会是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

   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实现共产主义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概括地说就是: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技术基础;

  全体社会成员的文体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极大提高;

  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极大提高

  建立起同高度社会化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

  消灭旧的社会分工特别是三大差别,造就出体力和智力全面发展的新人;

  在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自行消亡。

  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归宿,是凝聚一切进步社会力量、推动社会不断前进的精神航标。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和共同理想。

  当代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在于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坚定不移地促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