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一(马克思主义的源头和创新的源头)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二)马义的本质特征)实践的科学性革命性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要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马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都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马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第三,对待马义的态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 它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我们要求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解和教条理解中解放出来
第一章一)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切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 1、思维和存在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根据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 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 )即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思维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将哲学分为不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二分辨唯心主义的两种历史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存在是被感知的“我”
唯心主义:上帝的绝对理念是世界的主宰三:马克思主义物质的定义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概念)显示客观实在性的哲学范畴。 这种客观性真的是人通过感觉感知到的,它不依存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列宁四)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理论的意义第一)坚持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划清了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的界限。 第二,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不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史论的统一,为彻底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意识)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功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影像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形式是主观的
六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和根本属性。
把握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但物质在运动中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
割裂两者的关系导致形而上学不变论、相对主义诡辩。
例如,人一次也不能跨越同一条河。 这是错误的。 人不能两次跨越同一条河。 那是正确的。 因为这反映了运动的绝对性。
2 .运动的绝对性表示物质运动的波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表示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条件性。
3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运动与静止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包容,动有静,静有动。
(六)实践的三种形式:客观实在性实践是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能动实践是人的有意识活动
历史实践是社会的历史活动
七)唯物辩证法的内涵
1 .总特点:联系与发展
联系: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事物有普遍性的三层含义
a .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B .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c .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答:新生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符合历史前进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b .旧的东西,是指失去了其客观必然性,正在消亡的东西。
2、三大规律对应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的否定规律
对立法则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
a、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者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倾向。
两层含义:一是矛盾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存在的前提,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二是矛盾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倾向
b .矛盾问题的精髓——普遍性和特殊性
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一切都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
特殊性三种情况:一是不同事物矛盾各有特点; 二是同一个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各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质量互变规律
质与量的辩证关系
a、概念量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事物内部各构成部分的空间排列组合的变化。 质的变化,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物转化为另一物。 质量的变化超过了极限。
b、辩证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质变与量变相互渗透。 量的变化有部分的变化,质的变化有量的扩张。
3 .五个基本范畴的原因和结果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和本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内容和本质
原因与结果方法论的意义:承认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坚持唯物主义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宿命论、神学目的论划清界限。
可能性和现实性(方法论意义)要求立足现实,展望未来,仔细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实现良好的可能性。
A现实性与已有事物的区别——现实性是必然的存在。 现存的,有一个规律,即现实性; 二是不规则的东西。 现存的东西包括现实性和陈旧的东西。
B、现实可能性(指现实中有充分依据和必要条件,从而目前可能实现的可能性。
抽象可能性:指现实中有一定依据,但依据尚未展开,尚不具备必要条件,只有在今后发展阶段才可能实现的可能性。 ( (在海底捞针() ) ) ) )。
不可能性是现实中没有任何根据和条件,所以永远也实现不了;
现象与本质: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部表现。 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体现。
本质决定现象,现象表现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科学研究既是必要性的也是可能性的人们可以通过现象看到本质。
8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
不同:前者是盲目的无意识力量起作用,后者是通过有意识的人的活动实现的前者是可再现的,后者是历史性的,在不同的状态下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这使了解社会规律比了解自然规律困难得多。
联系:作为规律,它本身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人不能任意改变、创造或消灭自然规律。
第二章
一实践与认识的关系1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是首要的,实践是认识之源。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实性的唯一标准。
2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作为正确认识推进实践,错误认识阻碍实践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这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能动革命的反映论。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被认为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摹写性、创造性)。
b科学地说明了认识发展的过程是充满矛盾的能动过程。
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感觉和思想到事物”的认识路线,认识主观的自生,是心灵的创造物
旧唯物主义的两个缺陷:
它脱离社会实践,脱离人的社会性和人的历史发展来考察人的认识
不懂辩证法,没有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不懂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法发展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缺陷。
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引入实践观点,提示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
B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辩证贯穿于反映论,科学说明了认识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能动过程。
三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是人在实践中,从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对事物现象、事物外部联系、事物各个方面的认识。 三种形式:感觉、感知、表象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通过抽象思维,在概括梳理诸多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对事物本质、整体、内部联系、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联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肯定这一点,就是坚持认识论的唯物主义。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向理论认识的发展和深化。 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
最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两者的区别是相对的
四、真理是符合客体的认识,即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 真理具有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有用这句话反映了真理的价值,有用就是真理,这句话是错误的,因为它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
第三章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辨证关系社会存在)又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层面,主要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方式,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层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辨证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统一。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二、社会意识形态:大部分哲学社会科学是反映社会存在的比较自觉的系统化、理论化的意识,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其他非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态: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等,不属于上层建筑。
三.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不平衡。
b、社会意识在自身发展中具有历史继承性。 辩证法的发展历程等
c、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d、社会意识对社会有能动的反作用。
四、生产关系内容: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直接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相互关系。 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
广义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再生产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多种关系
五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进行我国经济政治改革的前提
2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4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六社会革命的本质:社会革命的本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社会革命的根源: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革命的标志:建立国家政权
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1、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迭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2、社会革命可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3、无产阶级消除阶级矛盾,充分利用全人类文明成果,为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创造条件
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力杠杆
首先,严重影响了生产方式:
a .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组成部分
b .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c .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最后,通过影响思维主体、思维客体、思维工具,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四、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中的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的体现者。 人民群众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第四章一)资本原始积累资本原始积累是指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的历史过程。 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
一、以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二、使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例如:在国外掠夺殖民地、进行奴隶贸易、贩卖鸦片等;三是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殖民地掠夺。
2 )作为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统一规律的辩证关系
价值:凝聚在商品上的无差别的普通人类劳动。 也就是说,是人脑和体力的消耗。
使用价值: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
价值特征: a .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是历史范畴。 B .商品的价值在性质上是一样的,只有量的不同,所以可以互相比较。 C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比较劳动量、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
使用价值特性: a .它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所有劳动产品共同的属性。 b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产的物质内容。 C .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为了满足生产者自身的需要,而是通过交换来满足他人的、社会的需要。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综合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双重属性
三.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有用劳动。 它体现在人们的劳动目的、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操作方法、劳动成果等具体形态上。
抽象劳动,除一切具体形式外,是指无差别的一般劳动,即人的体力和头脑的消耗。
四、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交换是在价值的基础上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进行的,形成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围绕商品价值自发波动。
内容: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内容:要实现,交换根据价值进行等价交换。
五.剩余价值理论内容是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
生产理论: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流通理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分配理论:
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张再生产资金的源泉,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工作日的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指在工长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所需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的结果: a社会财富占据两极分化。 b出现“相对过剩的人口”。
了解:
1、扩大再生产:获得资本家无偿拥有的剩余价值后,不再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部分转化为资本,购买额外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以扩大的规模重复生产
2、不改变资本
第五章一)与自由竞争相比,垄断条件下的特点1、在竞争目的上,自由竞争主要是获得较多的利润或超额利润,扩大资本积累,而垄断竞争则是获得高额的垄断利润,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垄断地位和支配权力。
2、在竞争手段方面,自由竞争主要运用经济手段。 垄断组织的竞争,除了各种形式的经济手段外,还采取了非经济手段,使得竞争更加复杂和激烈。
3、在竞争范围上,自由竞争时期,竞争主要在经济领域,而且主要在国内市场进行,但到了垄断时期,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经济领域的竞争不仅多种多样,而且扩大到经济领域以外进行竞争。
二、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金融资本是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形成的垄断资本。 金融寡头是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实际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垄断价格:指垄断组织销售商品时规定的高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垄断低价是指垄断组织在购买非垄断企业生产的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三.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
帝国主义的特点
1 .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
2 .基于金融资本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3 .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4 .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5 .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经瓜分完世界领土
这些特点集中体现了帝国主义的本质,即垄断资本通过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第七章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源:空想社会主义
必然王国是指人们被盲目的必然性所支配,特别是被自己营造的社会关系所奴役的社会状态。
自由王国是人们摆脱盲目必然性的支配,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也成为自然界的主人的社会状态。
现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首先,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
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其三,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现出的优势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治无论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还是对资本主义的变化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自考资料网:建议开通永久VIP超级会员更划算,除特殊资源外,全站所有资源永久免费下载
1. 本站所有网课课程资料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站长!
2. 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助力考生上岸!
3. 如果你想分享自己的经验或案例,可在后台编辑,经审核后发布在“自考资料网”,有下载币奖励哦!
4. 本站提供的课程资源,可能含有水印,介意者请勿下载!
5. 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管理员处理(在线客服)!
6. 本站资源售价只是赞助,收取费用仅维持本站的日常运营所需!
7.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