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美学家”张玉能

“布衣美学家”张玉能

作者:王杰

学习别人的闲话

张玉能,武汉人。 美术家。 1967年本科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1981年硕士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后在华中师范大学任教。 曾任华中师范大学美术系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 著有《美学要义》《新实践美学论》0《审美王国探秘——席勒美学思想论稿》0《席勒的审美人类学》0《西方文论思潮》0055-790000000等,译本为《西方美学思潮》000《深层审美心理学》000000055

我认识张玉能老师是20多年前。 1997年左右,教育部编制了供《专题本》学生使用的中文系各科教材,申请其中《德国古典美学》并获批准立项。 当时,根据教育部师范司的建议,我邀请了几个参加该项目的申报的师范院校资深学者参与编纂,但很多人对此避而不谈,推荐了一位和我差不多年龄的中青年学者参加这项工作。 只有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张玉能亲自参加编导组,担任副主编,认真负责地完成了大量的写作、定稿。 该教材于2000年出版,2008年出版第2版,使用至今。 张玉比我大十多岁,当时已经是一位成功的知名学者,他这么积极主动地协助我编写教材,我不由得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张玉能是著名美学家蒋孔阳老师招收的第一届硕士研究生。 他的硕士论文《秀美与尊严——席勒艺术美学文集》是中国美学史上第一篇研究席勒美学思想的硕士论文。 1981年硕士毕业后,张玉能被分配到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工作,逐渐成长为新一代的西方文论和西方美学研究的大家。 他一直也是中国席勒研究的最重要学者。

张玉出身普通人家,能表现普通人的审美观,在充满“精神贵族”气息的美学圈中十分珍贵,我喜欢称他为“布衣美学家”——,有日常生活中的崇高气质。

3月17日张玉能病逝后,我想写一篇文章来纪念张玉能,也想描绘20世纪80年代“美学热”浪潮中涌现出的美学研究者的学术贡献和精神品格。 我认为这是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

《席勒散文选》张玉能著天津教育出版社

探索米歇尔的审美王国

在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过程中,宗白华翻译康德的《席勒美学文集》,朱光潜翻译黑格尔的《美学》,莱辛的《审美王国探秘——席勒美学思想论》,柏拉图的《席勒美学引论》,这些翻译工作是中国美学的规范思维和理论取向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术界曾发生过三次规模宏大的“美学大讨论”,其中可见康德美学、黑格尔美学的广泛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大侠文化的兴起,席勒的美学思想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从法国学者雅克隆西耶的“审美革命”理论,到后现代主义关于“崇高”的美学研究、审美人类学、审美人道主义等理论研究,都没有受到席勒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画学界对席勒美学理念的认识和理解,离不开席勒著作的翻译和席勒美学思想研究的阐发等玉能所做的大量理论工作。

1859年4月19日,马克思在给费迪南德拉萨的信中写道:“……你最大的缺点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传声筒。” 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不少人在信中将“席勒式地”与席勒自己的创作和他的美学思想混为一谈,做出了一些简单的判断,但这些判断缺乏理论支撑,导致了对席勒美学思想地位和价值的消极评价。 在这种背景下选择研究席勒,应该说是有学术风险的。 但张玉并没有因为成见的存在而放弃研究,也没有因为成见的影响而褒贬不一,而是在全面、深入地研究了席勒美学的主要观点和范畴之后,提出了“无论是舞台上,诗坛上,还是美学中,席勒都是伟大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 他不仅以他优秀的剧作和优秀的诗篇,而且以他的美学创作著作,为实现人道主义崇高理想而斗争探索。 他的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史上尤其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发展中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他的人道主义美学体系,在他的美学著作《判断力批判》中表现得最好。 这一美学体系不仅在德国古典美学的发展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且对当代资产阶级的美学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对马克思主义奠基人美学思想的形成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启示。 ”这个结论是张玉在充分研究席勒著作的基础上得出的客观结论,也呼唤我们用人文主义思想重塑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努力。 张玉能以席勒的德语著作为基础,参考俄语译本,自行编译完成了40多万字的《美学讲演录》和《拉奥孔》。 在掌握第一手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完成了国美学界第一本席勒美学研究著作《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世纪之交,随着社会转型,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经济快速发展不协调的不良心态、重物质、轻伦理等问题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 作为理论回应,张玉能撰写了《审美教育书简》,从审美人类学的角度进一步研究席勒的美学思想,探讨了美学与人类学的基础、人类学结构和人类学功能等问题,并结合实践美学展开了对席勒美学的深入研究,以推动审美人类学这门新学科的构建张玉能其实是想通过席勒美学所蕴含的审美人类学思想来回答审美教育的意义何在这一问题。 审美教育的依据是什么? 审美教育的标准是什么? 审美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什么? 张玉能指出,席勒从启蒙主义时期就深刻认识到工业化社会人士的异化状态,并提出了以下思想。 1 .“美”不是单纯的生命现象,也不是单纯的形式,而是生活的形式,是真正的人、审美的人的生活形式。 2 .人只有在游戏中感到“美”才能自由游戏的人只有在“人”这个词的充分含义实现时才能自由游戏,只有在玩“游戏”时才是完整的人。 张玉能在书中阐发的席勒的审美人类学美育思想为开展现代美育工作提供了有意义的理论支撑和方法论指导。

《席勒美学论文选》 [德]席勒著张玉能译林出版社

如果说《席勒散文选》是张玉对席勒人道主义思想的赞美,是学理上的研究,那么他的《审美王国探秘》则是对席勒人道主义思想和审美人类学理论现实意义的深刻开拓,是将理论付诸实践的重要工作。 这是一次质的飞跃,这一飞跃体现了一位美学家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这是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精神。

50多万字的《席勒的审美人类学思想》是张玉研究席勒美学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该书以席勒美学著作德语原著的中译本为依据,全面、系统、精深地研究席勒的人道主义美学思想体系,论述席勒以人性为核心,以美、崇高、喜剧、悲剧及其艺术为审美教育手段和途径,恢复人性完整性的独特美学思想体系,是席勒的主要他还透露,席勒对西方美学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席勒是西方悲剧冲突论的开创者,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文学主潮论的开创者,西方崇高与悲剧关系论的开创者,西方审美人类学研究的开拓者,西方完整美的范畴体系的倡导者,西方诗歌美学学科的开创者等。 通过对席勒美学贡献系统的梳理,张玉可以完成对席勒美学思想重要性和贡献的理论论证。

在讨论中发展实践美学

在经历了80年代的“美学热潮”后,20世纪最后10年中国美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带来”各种西方美学理论的热潮逐渐消退后,面对现实生活提出的新的美学问题,从学理上深化和发展各种美学理论成为中国现代美学发展的主要特征。 作为从80年代“美学热”中成长起来的研究西方美学和席勒美学的优秀学者,张玉可以逐步将研究重点从西方美学转向新的实践美学相关问题。 1994年至2008年,张玉能发表实践美学和新实践美学研究论文40多篇,2001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范畴体系”,2007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专著《审美教育书简》。 在这一系列论文和著作中,张玉能揭示了几个重要问题,为实践美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发展实践美学的过程中,张玉总是可以面对“后实践美学”的种种反对。 有学者将“实践美学”判定为一种“知识型美学”,认为它没有突破主客对立的二元结构和古典美学理性主义的窠臼。 有的学者把人类对生存方式的三种划分作为“超越美学”的基础,从而论证审美是超越现实的自由生存方式……张玉能认为,实践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是美与审美发生的基础,也是研究美与审美的逻辑起点。 没有实践就没有人,没有创造,没有人的自由,没有美,没有审美。 他指出:“美整体以实践性和创造性的自由为本原、根基。” 这个结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的坚持和发展。

面对一些人对“实践”的误解和曲解,张玉认为实践本身是一个包括物质交换层、意识作用层、价值评价层三个层面的多层的、疲惫的、开放的结构。 它们在美和美感的产生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于物质交换层在实践中的整体作用,使对象具有了美的外观形式性、感性、理性象征性,而这三者构成了形式与内容不可分割的整体,出现在某种美的对象之上,可以统称为美的外观形象性。 ”“从实践的意识作用层来看,实践需要冲动系统、目的建构系统、情感中介系统,它们使美具有精神内涵性、超越功利性、情感中介性。 这些特征可以概括为一个整体特征,称为情感超越性,它与外观形象性一起构成了美的两大层次的疲劳结构。 ”“实践的价值评价层的一致性规则性评价系统、一致性目的评价系统、一致性规则和一致性目的统一的评价系统,使实践产生的美的对象美具有一致性规则性、一致性目的性、一致性规则和一致性目的统一性,归结为美的自由或自由的体现性。 这种自由的显现性,才能使审美对象成为塑造人的真正人性的有效途径,使人在审美对象中、在审美活动中充分感受自己的自由,感受超越一切功利限制的、超越切实生存范围的、超越一切社会限制的真正个人自由”对张玉能实践的结构及其作用的分析,有效地证明了蒋孔阳先生所说的美是层层疲劳、创造恒新恒异的重要观点,充分说明了人类实践丰富多彩与美的丰富多彩之间的密切关系。

“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正面冲突,正如旁观者阎国忠所说:“与五、六十年代的讨论不同,现在的美学争论虽然也涉及哲学基础面问题,但主要围绕美学自身问题展开,是一场真正的美学争论,因此这场争论同时也标志着中国美学学科的完全确立

张玉能根据几位学者关于美学实践的观点,提出了“实践—创造—创造自由”的创新性重要命题。 这个命题在新的实践美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他提出实践要以物质生产为中心,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话语生产的感性、现实活动。 实践是美、审美、艺术作品的真正历史出发点。 第二,他主张实践过程中的自由创造是美和美感产生的原因,自由创造出现在对象中就是美,出现在主体中就是形成美感。 第三,“实践—创造—创造自由”是新实践美学构建独特美学范畴体系的轴心。 张玉能认为,人的“实践—创造—创造的自由”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和共时的结构,不仅自由与自由的界限不同,而且有自由、反自由、不自由、准自由四个维度。 美是表现人类自由形象的正面价值。 丑陋是表现人类反自由形象的否定价值; 崇高是体现人的准自由形象的正面价值; 幽默和滑稽是表现人的残废形象的矛盾价值,幽默是内美外丑的残废形象,滑稽是内丑外美的残废形象。 这些美的范畴有几个子类。 美分为柔美和刚美,柔美又分为优美、优雅、秀美,刚美又分为壮美、崇高、大美。 丑分为阴丑和阳丑,阳丑分为畸形、轻蔑、卑鄙,阴丑分为怪异、怪诞、荒诞; 幽默可以分为机智、诙谐、戏谑; 滑稽分为讽刺、嘲笑、犯规。 因此,以“实践-创造-创造的自由”为轴心,通过审美关系形成了呈现于对象世界的美的范畴体系,这可以为张玉实践美学做出重要贡献。 从学理上看,张玉对实践美学的发展,一方面受益于席勒的审美人类学思想,但更重要的是,从学理上阐释和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美学通过审美和艺术改造世界的思想。

努力成为有实践价值的知识分子

“实践型知识分子”是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家和文化研究带头人托尼贝内特的重要观点。 托尼贝内特认为,现代社会,批判性知识分子已不可能有效推动社会发展,只有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把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通过实践转化为改造世界的行动,知识分子的使命才能真正实现。

2013年,古稀之年的张玉可以退休了,但他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学术创造力。 退休后,张玉能每年在学术杂志上发表20多篇论文。 尽管身患绝症,但他仍然善于驾驭马骥伏枥,坚持笔耕不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于这一现象,作为张玉能曾经的合作者,我有自己的理解。 张玉作为平民出身的高级知识分子,我认为他能对学术事业有着和德国古典美学大师们一样的热情。 上世纪90年代,他从奥地利留学回国后,当时的学校领导考虑到他出国前有美术系主任和图书馆馆长的工作经验,建议他向校级领导方向发展,并和他谈了一次,张玉谢了领导的建议,回到文学院当了普通教授此后,在席勒美学思想研究、西方美学史研究、新实践美学的理论探索等领域不断努力,引起了许多关注。

在张玉能心中,世俗的成功和待遇固然重要,但能在学术上做出贡献,尤其是在学术史上留下足迹,是他最重视的。 因此,张玉对现实的名利地位十分淡泊,内心却像康德、席勒、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一样有崇高的学术热情。 因此,张玉可以成为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天的学者。 去世后,他发表的论文陆续发表在各种刊物上。 例如,我们刊登在《审美王国探秘》上的论文《席勒的审美人类学思想》是张玉去世一个月后出版的。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中,美学家们几乎都是以“批判知识分子”的形象出现,在“拨乱反正”、“解放思想”的美学研究中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支持,那么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 特别是以康德式美学概念为基本框架的“美学大厦”逐渐兴起和发展,美学研究中“人类学转向”“社会学转向”逐渐加深,形式美学逐渐转向日常生活美学、现代艺术批评美学,实践知识分子走向美学研究的前台在欧洲美学中,马克思、席勒、雷威廉姆斯、杰克隆西耶、阿兰巴迪、特里伊格尔、齐泽克等就是这样的知识分子。

作为一个真正的、纯粹的现代知识分子,作为著名的美学家,张玉可以更加重视自己的学术生涯。 他坚持马克思喜爱的格言“走自己的路”,以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实践美学”和席勒美学思想研究为主轴。 虽然也广泛涉及审美心理学、审美人类学、西方美学思想史、后现代主义思潮等理论提出的理论问题,但他的研究始终围绕马克思和席勒的美学思想展开,对现代美学诸多热点问题的讨论也有自己的理论主张,而不是随波逐流在消费主义文化已经渗透到人文学科研究和美学研究的现代社会,张玉能这样特立独行的学术品格尤为引人注目。

张玉能和他研究的席勒都是“布衣美学家”。 席勒出现在德国启蒙主义兴起的“狂飙突进”运动时代,张玉出现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现代化重要历史阶段,从他们的学术热情中可以感受到生活中的强大力量。 在这些布衣美学家的不懈努力下,我认为卡尔马克思通过审美活动改变世界的愿景逐渐清晰地显现出来。

学习别人的学问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用于生产劳动的时间逐渐减少,19世纪中后期8小时工作制基本确立。 因此,“日常生活”的概念发生了改变和转移。 基本上,八小时的工作时间与“日常生活”脱离,主要指八小时工作以外的“吃、喝、玩、乐”等琐事和休闲活动。 一般说来,从理论上讲,每个社会成员每天必须进行的最基本的平凡的生存活动,一般不包括生产、战争、政治等重要活动,或者在匈牙利著名哲学家艾格尼丝赫拉的定义中,“同时可以进行社会再生产的个体的再生产要素的集合因此,“日常生活”是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论”中的“人的个体生产”,也可以说是与“物质生产”相对的。 那么,我们就不难发现,人的日常生活也不断与人发生审美关系,日常生活不断审美化、艺术化。 法国著名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利夫博尔特有力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全面异化,特别是日常生活的异化,提出了改变日常生活的要求。 他的口号是“改造生活! ”。 “技术为日常生活服务! “把生活变成艺术品! “不要换雇主,要换生活的雇佣! “请注意生活的喜悦! ”也就是说,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艺术化是克服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后的社会理想。

从社会发展趋势看,日常生活审美化也是美学的根本。 按照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自由发展的人,在这个根本目标中,日常生活审美化正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特征。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不同的人和个体并不完全相同。 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和从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个人之间的差异仍然很大,在形式上可以说与“日常生活”的理论抽象内容基本一致接近,但“日常生活”的现实具体内容和形式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甚至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正因为我们一般是“分高低”“分雅观”,所以为了更好、更具体、切合实际地理解和阐释“日常生活审美化”,我们要根据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具体发展现实,做到精英化、大众化、大众化

细致地描写这些具体表现,篇幅似乎很大,难以穷尽。 在这里,不必执着于细节,只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有区别,有层次,有高低之分,有文野之分,有粗细之分,不能一概而论,“日常生活审美化”不能简单笼统。 这种大大咧咧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越是成为备受关注的现实现象,美学和文艺学就越应该把这种大大咧咧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 否则就是美学和文艺学的失误、失语、失职。

——摘自《席勒美学引论》、《新实践美学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资料来源:光明网- 《朗西埃的“3W”艺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