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记得,过去很多身边的哥哥姐姐都以“中专”为荣,上中专意味着工作和就业,在一定程度上,“中专”是“铁饭碗”的象征。 现在翻开一些老领导的简历,他们的最高学历也是“中专”。 中等专家过去是怎样的存在?
首先,中等专业的主要来源是中学生。 也就是说,一个中学生毕业后,他可以选择上高中,也可以选择上中专。 但是,中等专业学校不是谁想读都可以读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当年中学生考上中等专业学校和今天高中生考985 211的难度差不多。 能考上中等专业学校的中学生是当时学习成绩很好的人。 因此,当时,中专学历是社会认可的学历。 从某种意义上说,只要考上中等专业学校,你也是有“铁饭碗”和“金饭碗”的人。
中专的难不仅是“考题”的“难”,更重要的是它的门槛很高。 据了解,当时中专学校火爆,各县区只有前50名学生有资格报考中专。 在你通过考试之前,报考时又以别的条件限制入学。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像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在一些地方限制招生。 从横向对比来看,中专学校的分数线高于考上重点高中的分数。 正是如此。 如果到1992年为止考上了中等专业学校,我觉得好像是为了家人而争。
有些地方,考上中等专业学校得全村欢庆。 小编所在的湖南某乡村,有人考上了中专,村村长大摇大摆地说:“这是荣耀,必须庆祝! ”。 于是,决定在村子里上映电影和花鼓戏的公演。 二十多年过去了,现在的高考生通过985 211似乎也很少见了,没有仪式感。
中专生毕业后也是“包分配”。 那个时候,“发包”这个词是“好工作”的代名词。 高专生顺利毕业后,所到之处为普通编制内的成员单位。 在当时的小学里,有些老师是初中毕业的。 如果每所学校都去了高专生,那绝对是“人才”水平,会让校长高兴一个星期吧。
想象一下现在。 一个大学毕业生去小学教书,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联想起来很容易理解,1992年之前,中专生还是有质量的毕业生。 从1992年开始,中专生的“数”与“质”优势渐渐消失,从鄙视学历链条的顶端跌到了底部。
无论如何,当你看到30多年前的“中专生”时,你必须明白和理解,他们曾经也是过去的“天骄子”,像“学霸”一样。
自考资料网:建议开通永久VIP超级会员更划算,除特殊资源外,全站所有资源永久免费下载
1. 本站所有网课课程资料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站长!
2. 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助力考生上岸!
3. 如果你想分享自己的经验或案例,可在后台编辑,经审核后发布在“自考资料网”,有下载币奖励哦!
4. 本站提供的课程资源,可能含有水印,介意者请勿下载!
5. 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管理员处理(在线客服)!
6. 本站资源售价只是赞助,收取费用仅维持本站的日常运营所需!
7.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