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二自考真题2019年,教育学二自考真题2017年10月

教育学二自考真题2019年,教育学二自考真题2017年10月

全国自考00442 《教育学》考点总结

1、教育学

研究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问题。 只有教育事实积累到一定程度,得到教育者的讨论和评价,作为一个个“教育问题”提出来回答、解释,矛盾和难题得到解决,教育科研才能起步。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教育变化的必然趋势。

2、学习教育学的作用

我会给你教师资格我会教你如何成为好老师; 教育场景的介入会让你更开心,更好地理解你所学的东西。

3、教育状况

也就是说,情境、环境是由外界、景色、事件和人物关系等因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教育情境。

4、教育情境干预对教育学研究的影响

深化理论学习; 典型演示引导; 逼真的模拟知识转换技能; 理论联系实际

5、情境化教育学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引导强化教材教法功能的任课教师克服中学教学经验不足的局限性引起课程结构和课型变化的课程内容更新。

6、教育

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系统地影响教育者身心发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7、教学质量的规律性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教育是育人的活动。

8、教育的基本要素

受教育者、教育者、教育的影响

9、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师是教育的影响和学生之间的中介教育的影响是教师影响学生的桥梁学生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

10、教育者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以教育为目的,以受教育者为对象,通过自身活动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发展和变化。

十一、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十二、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所有“中介”的总和。

十三、远古教育的特点

非独立性; 贫弱; 没有阶级性

十四、古代教育的特点

教育内容丰富,有自己独立的活动领域; 教育具有阶级性、等级性、狭隘性; 体力活动与脑力活动的分离、教育的首次分化、古代学校的出现。

十五、教育目的

基于一定的社会需要和对人的认识而形成的关于教育对象的整体发展标准的预期思路或规定,以观念或思想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

十六、教育目的机制

培养什么样的社会成员的规定教育对象形成什么样的素质结构的规定。

17、普通中小学的教育目的是:

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五个组成部分。

十八、体育

教育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体质。

19、智育

学生系统赋予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以及发展他们智力的教育。

20、德育

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管理和道德规范,组织和指导学生道德实践,培养学生社会主义品德的教育。

21、美育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22、劳动技术教育

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23、普通中小学教育目的五个组成部分的关系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在实践中,共同构成统一的教学过程。

24、教育目标

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25、教育目标体系

一级教育目的二级教育目标三级课程目标第四层次单元目标。

26、教育目标分类

认知领域:包括学科相关知识、原理、定理、规律,如政治理论、道德规范、心理知识、审美知识等; 能力领域:包括一般智能、各学科特殊能力、思想道德能力、审美能力、体育技术等; 情意领域:包括观点、信念、情趣、态度、价值观、适应性等。

27、心理发展

感觉、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感情、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是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

28、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

遗传。 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环境。 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教育。 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身心发展的动力。

29、教育要适应个人发展规律

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学校教育要注意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从浅到深,从简单到复杂。 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不同年龄段应提供适合该年龄段的教育内容。 适应人身心发展的不平衡。 身心某些方面因年龄不同而不平衡身心发展不均衡。 适应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

30、教育的个人功能

促进个人个性化和社会化。

31、个人社会化

个人在适应社会要求、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通过学习和内在化社会文化,发挥社会所期待和承担的作用,并相应发展自己个性的过程。

32、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

33、个人个性化

重点是塑造个人“独特性”,包括能力、特长、独立自主性、自觉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方面的发展。

34、教育的人口功能

控制人口; 提高人口素质

35、人口对教育的影响

人口增长率影响教育规模和结构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36、社会物质生产对教育的作用

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社会物质生产对教育不断提出新的需求。

37、教育对社会物质生产的作用

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和生产所需各类人员“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劳动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 教育是加快现代社会物质生产技术更新的有力因素

38、政治对教育的作用

政治是通过一定的组织手段来调控教育对教育的政治作用第二种手段是通过政府、政党制定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对教育的政治作用第三种手段是法律对教育的政治作用另一种最普通的手段是直接针对受教育者的政治立场、观点和态度

39、政治对教育的作用

波及教育的各个方面。 从教育领导权到教育享有权,从教育发展的规模到速度,从教育总目标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具体目标,从国家教育制度到学校管理制度,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方法,从学校教育到非学校教育,都反映了政治对教育的作用。

40、教育对政治的作用

宣传一定的政治观点、理论、方针、路线,引起舆论; 通过组织学生直接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教育制度,实现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选拔,通过持续政治关系的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类政治人才。

41、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影响教学内容质量和结构影响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

42、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教育是文化延续和更新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教育有助于文化的普及教育具有交流和整合不同类型文化的作用

43、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作用

转变教育者观念渗透到影响受教育人数和教育质量的教育资料的所有环节为教育资料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思想基础和技术条件。

44、科学是否影响教育,关键是科学因素是否进入教育。 其形式如下。

科学以理论形式进入教育科学以物质实体和操作程序的方式进入教育领域。

45、教育对科技发展的作用

通过教育进行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教育推进科学体制化教育具有科研功能教育要求将科学成果应用于教育并技术化,从而丰富科技活动,扩大技术成果。

46、新科技革命对教育的影响

能力比知识更重要;教育形式的个性化; 培养目标的个性化备受关注。

47、预定目标如下

符合预定目标的效果称为正面效果,偏离或偏离教育目标的效果称为负面效果。

48、应试教育的负面效应

单方面主球升学率;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升学教育会导致学生分化

49、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商品性; 生产力; 科学性; 民主性; 发展性

50、好教师职业情感人格品质的基本核心是“促进”,

指教师对学生的行为有帮助,如提高学习能力、增强自信心、缓解焦虑、克服优柔寡断等。 这种教育的促进态度可以概括为学生的理解、与学生的和谐、积极的自我意识和对教育的期待四个方面。

51、教师智能结构

教师知识结构教师能力结构。

52、教师知识结构

掌握具有通晓所教授学科和专业的广泛基础文化知识的教育科学理论,了解教育规律。

53、教师能力结构

教育预见能力。 教育预见能力是指教育活动开始前教育对象的身心状况、教育内容的适宜性、各种影响因素的可干预性、教育效果的估计能力。 教育传递到能力,教育传递到能力,是指教师将处理过的信息输出给学生,作用于学生身心的能力。 教学过程控制能力、教学过程控制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始终占主导地位,操纵教学活动使其按预期发展。

54、教师职称

1、教师“教师”角色。 教师作用是教师表现出的最突出的作用,它因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而处于核心地位,是我国最关注教师作用的项目。 2、教师“带头人”角色。 在学校教育中,组织教师教育的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它被看作是决定教师自身教育效果的“教育力量”。 教师的“领导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水平。 3、教师“人魂工程师”的作用。 “人的灵魂工程师”是人们对教师的美称和赞誉,也是社会对教师的期待职业之一。 教师发挥“人的灵魂工程师”的作用,要灌输和改造学生的思想,重点是履行解决人生方向问题这两个责任。 4、教师“精神科医生”角色5、教师“青少年朋友”角色6、教师“父母”角色7、教师“榜样”角色8、教师“被攻击对象”角色。 这是教师工作中最不能理解、最不能接受的角色。 9、教师“研究者”角色。 这是对新时代教师角色的补充。 10、学校管理者的作用

55、强调教师是领导者,就是帮助教师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他的任务和作用

1、教师指导技巧2、教师指导质量3、教师对权力的使用。

56、中国教师角色行为中的文化传统

1、道德追求大于社会要求2、社会本位高于个人本位3、自我修养先于对他人的教育。

57、教师劳动特点

1、特殊复杂性2 .强烈例示3、独特创造性4、有效长期性5、空间广度和时间连续性6、劳动量隐含性7、教师劳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8、劳动的合作性

58、教师劳动的特殊复杂性

1、劳动对象的复杂性。 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有一定自觉意识的、情感理性的、作为全社会一员的活生生的人,是不同年龄、性别、个性世代的青少年。 2、教师的任务似乎也很复杂,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3、教师的工作是运用智能的过程,是综合使用、消化、传递、发现科学知识、技能的复杂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59、教师劳动的强烈典范

1、教育是育人活动,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教师劳动必然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最大的不同之处之一就是教师主要运用自己的思想、学识、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直接影响劳动对象。 2、教师劳动模范是因为模仿是青少年重要的学习方式。 3、教师劳动的典型,体现在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 4、教师的示范作用只能是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而不是强加于学生的现成模式。

60、教师劳动独特的创造性

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之所以比一般劳动的创造性更灵活,主要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状况的复杂性决定的。 2、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着教师劳动独特的创造性。 3、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体现在因材施教。 4、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体现在教学、教学原则、方法、内容的运用、选择和处理上。 5、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和加工,也同样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6、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也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机智上。

61、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是人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3,学生是完整的人4,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62、教师三个层面的学生观

1观念、法制水平的学生观,即原则学生观2、一般水平的学生观,即在对待学生时具体反映的学生观3、具体的学生观,即教师从心底对每个学生有个别印象、想法或期待的学生观,是一种真心实意的学生观。

63、学生是人所包含的意思

1、作为一个能动体2、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3、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

64、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1、学生具有不同于成人的身心特点2、学生具有发展潜力3、学生具有成人教育关怀的必要性

65、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1、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3、学生参与的是规范学习

66、教师的主导作用

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67、学生的社会地位

1、青少年是权利主体2、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

68、青少年是社会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

生存权受教育权: 《义务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受义务教育权。 受尊重的权利安全的权利: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6条和27条规定:“学校不得在未成年人危害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或其他教育、教育、教育设施中活动。” “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卧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不得吸烟”。

69、中学阶段

指12至15岁左右的阶段,又称学龄中期或少年期,亦称青春发育期。

70、中学生生理发展特点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剧变期”,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迅速。 体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身体机能迅速健全,性开始成熟。

71、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1、中学生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明显提高,有意注意进一步发展,能比小学生更自觉、独立、特异地完成观察和其他学习活动。 2、中学生记忆力的发展是人生记忆“高峰”的前奏,只要教育得当,其记忆力会有很大的发展。 3、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具体的形象思维转向抽象逻辑思维,前者仍起重要作用,后者逐渐占据主要地位;4、处于质变时期的学生,随着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高、兴趣的扩大和语言的发展,他们的想象力也随之加速5、中学生学习活动的复杂性提高、难度增加,以及青春期生理剧变、情绪波动等变化,都要求学生比小学时代付出更大的意志努力,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提高意志控制能力。 6、中学生情绪活动强烈,他们容易兴奋。 兴奋,表现出热情,容易生气。 感到愤怒。 吵架、打架,他们再也不像小时候那样容易流鼻涕笑了,可以长时间处于同一个心境。

72、中学生这个年龄阶段

被称为“危险期”不无道理,但未成年人开始犯错误的高峰期12—15岁,正式处于从少年发展到青春期的过渡年龄阶段。

73、对中学生的教育

1、针对中学生进入性成熟过渡期的特点,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知识和性教育,减少中学生身心变化的好奇心、心理混乱和恐慌,了解在异性交往中如何自制、自重、尊重对方,并按照社会道德规范进行男女学生之间的正常交往2、针对中学生渴望独立性、自律能力差的特点,教师应该与家长合作创设有利于相互理解的教育环境和关系,以亲切关怀、启发引导代替限制。

74、中学生气质差异与教育

1、教师要认识到每个学生的气质都有优点和缺点,有可能掌握知识技能,塑造健康人格,成为有价值的社会成员。 2、教师应针对不同气质类型特征占主导地位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3、教师应根据学生气质特点,进行职业指导。 4、教师自身正确认识自身气质的优缺点,加强自身行为修养,对做好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75、性格好坏的原因

性格特征具有社会文化价值性格特征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性格特征与个人潜能的发挥、身心健康密切相关。

76、通过自我修养形成自己良好的性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2、不断增强自我修养的决心3、在困难中磨炼自己

77、青少年发展中的特殊问题

1、身心失衡带来的困扰2、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3、同辈与父母的价值观冲突4、自我探索中的迷茫5、父母期望过高带来的压力

78、师生关系表达

1、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产生的关系2、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3、师生之间的组织关系:师生在教学过程的结构中各占不同的位置,履行不同的职责。 这种不同的地位和职责,即从组织和制度上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4、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5、师生之间的非正式关系

79、我国目前中小学存在的师生关系类型

1、对立型2、依赖型3、自由放任型4、民主型

80、个人人格结构

一般来说,有PAC的三种状态,即父母的状态、成人的状态、孩子的状态。

81、教师人格类型

1、父母状态:父母状态的人格结构,多具有明显的权威感和优越感,通常表现为支配人、责骂人、权威色彩。 2、成人:成人状态的人格结构,具有客观理性的特征,体现健康成熟的成人人格。 3、儿童状态:儿童状态人格结构的人往往像婴儿一样冲动,服从和对别人唯命是从。

82、人类感知

是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如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他人与他人的关系等。

83、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

1、校园文化建设2、课堂环境3、微观环境的影响

84、儿童首席教师

家庭教育

85、家庭教育功能

1、家庭在传授基本生活技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家庭在传授社会规范、塑造道德情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3、家庭在指导生活目标、塑造个人理想和志趣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4、家庭群体在培养社会角色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5、家庭对个人性格特征、个人形成适应社会的动力特征等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

86、家庭教育特点

1、家庭教育的影响具有先导性。 2、家庭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具有多维性。 3、家庭交往接触的密切性。 4、家庭群体中教育和生活的统一性。 5、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理解和影响的深度。

87、家庭教育的影响因素

1、家长文化程度。 家长文化水平越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和道德表现越高,母亲对孩子教育的影响超过父亲。 2、家长职业类别的不同,对家庭教育和家庭生活有不同的影响。 3、家庭经济状况、物质生活条件。 5、家庭结构完整性。 6、家庭氛围7、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水平。

88、良好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

1、父母的模范作用2、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围3、父母文化修养4、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

89、什么是校外学校:

社区文化对学生的影响。

90、社区文化

指社区内高度共同的文化

91、社区在发展教育中的功能

1、服务职能2、教育职能3、宣传职能4、经济职能5、协调职能

92、家、学、社教育和谐合作的重要性

1、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协调一致、相互配合有利于实现教育整体时空的紧密联系。 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协调一致、相互配合有利于保证教育整体方向的高度一致。 3、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实现各种教育之间的互补作用,从而提高教育整体有效性。

93、家庭学校联系的基本内容和方式

1、互访2、通讯联系3、家长会议4、学校举办家长委员会5、家长学校

94、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的联系内容和方式

1、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相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使学校和学生的主要居住区间形成稳定的联系。 2、学校系统与宣传部门沟通,共同开展对学生有益的活动。 3、学校与社会公共文化机构建立和保持经常性联系。 4、学校与社会专业社会教育机构建立稳定的关系。 5、学校有选择地与相关工矿、企业、村镇、部队等联系

95、路线

课程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和过程。

96、课程结构要素

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们为促进学生发展而选修的课程构成所必需的经验因素。

97、我国中小学现代课程的要素与成分

1、认知经验因素2、道德经验因素3、审美经验因素4、健身经验因素

98、健身经验因素

儿童和青少年必须获得前人有关健身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良好习惯。

99、中小学课程包含这些要素的理由:

1、在前人积累的社会经验中,最有价值的经验是真、善、美相关的经验。 2、儿童个体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100、套餐结构:

指探讨课程各部分之间的组织与合作,即课程各组成部分如何有机衔接的问题。

101、道具类学科主要是指

语文、数学和外语。 知识类学科主要指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两类。 艺术类学科主要指体育、艺术类和技能类两种课程。

102、中小学课程结构安排

基本上由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社会活动4个“板块”构成。

103、必修课

是指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的课程。

104、选修课

是为了适应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是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修的课程。

105、活动课

主要指兴趣小组、小组活动、课外辅导等。

106、社会活动课

是为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同时培养学生活动能力而安排的走出校门的社会实践活动。

107、课程的基本类型

指课程设计的种类和方式不同,来自不同的设计思想。

108、学科课程

也叫分科教育,要根据学校的教学目标、教学规律、一定年龄阶段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各个科学中选取部分内容,组成不同的学科,划分教学顺序、教学时数、时限。 中国孔子整理编辑奴隶制文化典籍,分礼、乐、射、御、书、数六科教弟子是分科教育的开始。 在西方,最早主张分科教育的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109、相关课程

也称为“联络课程”,是由具有科学技术联系的各学科组成的课程。

10、融合课程

也称为“合科课程”。 把几个学科组合起来组成新学科。

11、广域路线

也称为“综合课程”。 结合一些相邻学科的内容形成综合性课程,有的国家综合地理、历史形成“社会研究”课程; 将物理、化学生态、生理、实用技术整合为“自然学科”。

12、核心课程

又称“问题课”,是以问题为核心,由若干学科相结合,由一名教师或教师组连续教授的课程。

13、活动课程

主要倡导者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和克伯屈,他们认为课程应该是孩子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孩子通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锻炼能力。 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重点的一种授课形式。

14、显性课程

也称为“正式课程”、“公开课程”、“正式课程”。 是指为实现一系列教育目标而正式纳入学校教育计划的各学科和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隐性课程:又称“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性课程”,是指学校通过教学环境有意或无意地向学生传达的非公开性教育影响。 最初由美国学者杰克逊于1966年正式提出,后来影响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派别。

15、国内研究表明,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相互关系如下。

1、递归关系2、转换关系3、互补关系

116、隐性课程的结构与功能

根据隐性课程存在的广泛性,可分为3个层次结构: 1、物质—空间系统2、组织—制度系统3、文化—心理系统

117、隐性课程功能

陶冶功能; 育美功能; 智育功能; 有益健康的功能。

18、设计隐性课程应注意的问题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明确隐性课程目标通过开展隐性课程中的教师角色活动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克服隐性课程中的消极因素。

119、中小学课程组成部分

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基础知识和特定类别的直接经验;关于一些活动方法的经验; 关于能力提高的经验; 关于对世界和活动的态度,即培养感情——意志方面的学习内容。

120、课程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注重课程内容的理论化、综合化;强调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注重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的个别差异; 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重视实施综合技术教育课程的文化内涵,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加强对国际化的理解和交流。

121、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以学生全面自主发展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观课程设计和编制的结构化课程形式多样化、个性化、集成化课程内容中结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

122、我国中小学课程应肯定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课程管理严格,有指导性教学计划,有按统一教学大纲和大纲编写的教材。 3、教材内容具有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123、中小学课程存在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1、中小学课程设置模式死板,缺乏灵活性。 2、中小学课程结构不够科学合理。 3、中小学各学科内容太多、太难、太深,教学要求很高。

124、教育规划

它不是一般的教育工作计划,而是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制定的关于学校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125、教育规划的基本内容由几个部分组成

学科设置。 学科顺序。 课时分配、年级编制和学周计划。

126、教学大纲

它是按照教学计划,以大纲形式编制的学科教学内容指导性文件,反映了一个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教材内容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

127、教学大纲结构一般由几个部分组成

说明部分、正文部分、其他。

128、教科书

教科书也被称为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学用书。

129、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在内容上要科学、思想、效用上统一。 教材编排应统一知识的内在逻辑和教学法的要求。 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130、如何看待课程与教学关系之间的问题

美国学者塞勒等人提出的三个隐喻有助于我们思考和考察这个问题的本质。

131、教学设计

是研究教育系统、教育过程、教育计划的系统方法。

132、教学设计有以下主要特点

教育规划、开发、传播、评价系统化。 教育的目的基于对系统环境的分析。 教育目标用可观察的行为术语描述。 对学生的理解是系统成功的重要因素。 重点是教育战略的规划和媒体的选择。 评估是设计过程的一部分。

133、教设计的步骤

第一,制定教育预期目标。 第二,确定学生的出发点状态、他们原有的知识、技能和学习动机、状态灯。 第三,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过渡到终点状态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应该形成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第四,考虑用什么方法和途径向学生出示教材,提供学习指导。 第五,考虑用什么方法引起学生的反应,提供反馈。 第六,考虑如何科学地衡量和评价教学结果,主要指测试和评分。

134、教学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

教育目标、教育策略与教育媒体、教育评价。

135、课堂教学

是以教师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循序渐进掌握教材为主的教学活动。

136、教育过程的九个要素

唤起学生注意提出教学目标,提供已有经验教材内容指导学生学习注意学习表现,及时反馈评定学习结果,加强记忆和学习迁移指导。

137、教育过程的基本功能

传递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智能,发展个性。

138、教育过程规律

(1)教学过程要认识简约性规律教学和学相互依存的规律教学和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规律教学具有速度整体性规律。

139、教学原则

是有效进行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主要有以下项目。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直观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渐进原则; 巩固性原则的启发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

140、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教育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力求从理论和实际的联系上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有用。

14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赋予学生科学知识,结合知识教育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科学馆教育。

142、直观性原则

通过在教学中观察学生所学,通过对教师话语形象的阐释,引导学生形成所学。 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使他们能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发展认知能力。

143、因材施教原则

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人有的人有的人有的人有的人有的人有的人有的人有的人有的人有的人有的人有的人会采取歧视性的教育,让所有的学生避免短板,得到最佳的发展。

144、循序渐进原则

教学遵循学科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该原则也称为系统原则。

145、巩固性原则

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牢牢掌握知识和技能,指导其长期留在记忆中,根据需要迅速再现的知识和技能的活用。

146、启发性原则

教学中教师要认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47、允许性原则

教学内容、方法、分量、进度适合学生身心发展,他们可以接受,但有一定难度,意味着必须努力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148、教育中问题的处理

教学方法、技术和策略。

149、教学方法

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 包括教师的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法,是教师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共同活动的方法。

150、美国教育家克拉克和斯塔尔将教育方法定义如下

教师为实现教学目的而组织和使用教学技术、教材、教具、教学辅助材料的方法。

151、教学法原理

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教学范围,而是在不断变化。

152、主要教学方法

教法; 谈话法; 讨论法; 阅读指导法; 示范法; 参观学习法; 练习法; 实验实习法; 发现法; 实验实习法; 发现法; 情境教学法

153、讲授法

教师口头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

154、对话法

也叫“问答法”“提问法”,是指师生通过互相提问,使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推理获取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增进记忆的一种方法。

155、讨论法

如何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探讨并弄清真伪以解决某些问题。

156、阅读指导法

也被称为围绕读书和读书资料的活动法。

157、示范法

展示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或运用现代化试听等手段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158、参观法

一种教学方法,将学生组织在自然或社会的指定地点观察客观事物和现象,接触获得新知识,巩固验证所学知识。

159、练习法

为了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培养创造力,要求某种动作或活动方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多次重复完成。

160、实验实习法

是指学生通过独立操作机械设备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161、发现法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独立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162、情境教学法

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有计划地使学生处于现实的活动情境中,利用其中的教学要素综合影响学生的方法。

163、教学方法选择的衡量标准

第一,所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特点、教师特点、教学大纲的规定,是否采用现代化设备。 第二,所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能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第三,分析教师用什么方法解决干扰和妨碍教与学的智力问题和情绪问题。 第四,所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能给学生带来满足感。 第五,维护课堂纪律是实施教学方法的重要前提。

164、实施教学方法的步骤

1、动机2、教材提示3、范例4、摘要5、作业配置

165、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

1、不受时空、宏微观的限制。 2、取代它提供的经验的是抽象概念的半具体化。 3、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质量,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水平。 4、可以提高教育效率。 5、可以提高信息增值率,扩大教育规模。

166、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基本途径

1、课堂直播教学法2、远程直播教学法3、程序教学法4、机检成绩法。

167、教育战略分类

1、前期组织者策略2、概念形成策略3、认知发展策略4、随机管理策略5、自我管理策略6、行为联络策略。

168、发展性教育战略

1、教育目标要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 2、多样化、综合的教学模式。 3、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4、因材施教。 5、研究学科特点。

169、教室管理

是教师在课堂上保持学生适当行为的措施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综合的技术。

170、课程管理的基本原则

1、了解学生需求2、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3、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最佳学习4、建立课堂惯例。

171、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1、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2、学生经常性期望3、班级群体特征4、教师行为方式。

172、教师课堂教学控制的影响因素

1、强制性要素2、亲和性要素3、可操作性要素

173、教室气氛

是一种社会情感氛围,主要指班集体的情感状态。

174、日本广岛日本广岛教授冈德雄将课堂上的气氛称为:

积极的气氛称为“支持型气氛”,消极的气氛称为“防卫型气氛”。

175、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必须有以下行为

1、接受情绪2、称赞或鼓励3、接受意见4、善于提问。

176、教育组织形式

是指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与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合作活动的机制。

177、班级课程

16世纪萌发于西欧的一些国家,兴起于17世纪的乌克兰兄弟会学校。 经过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总结、改进和理论升华,班级授课制初步形成。

178、中国采用班级开课

清代同治元年在北京举办的京师同文馆。

179、道尔顿制造

即教师不再罢课系统地教学生教材,而是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有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问题时才找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报告学习情况,接受考察

180、劳德特朗普提交

小班和个人三种教育形式相结合。

181、班级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主要特征和功能如下

严格的制度和保证教学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的课程单元进行教学可以充分发挥便于系统地传授科学的各科知识的教师的主导作用。

182、课程分类

按教学任务划分,分为传授新知课、巩固知识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检验知识课; 根据主要教学方法,分为课堂、演示课、练习课、复习课。

183、课程结构

1、新课程机制2、技能课机制3、复习课机制4、综合课机制。

184、教育的辅助形式主要有

参观作业指导讲座等。

185、根据学习内容和结果将学习分为以下几类

1、知识学习2、技能与熟练学习3、心智的。 以思维为中心的能力学习。 4、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学习。

186、学生知识学习

掌握前人总结归纳的经验的过程,是他学习学生的主要任务和主要活动。 流程可以分为选择、理解、维护、应用4个阶段。

187、技能

指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的基本活动方式,指动作及其方式的熟练度,包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两种。 一般来说,动作技能的形成需要经过方向性、分解、定位、熟练4个阶段。

188、学生能力的学习与培养问题

是现代教学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学者们对能力学习的过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189、学习活动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学习活动中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主要是“如何学习”,而不是“学习什么”。

190、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提出问题、分析、假设、判断、结论。

191、学生品德的塑造

社会通过包括教育在内的各种渠道向年轻一代传递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的过程,也是学生在集体生活中通过自己的实践从被动到主动学习、掌握的过程。 形成这些规范、价值观、道德行为习惯的过程。

192、学习的基本思想

学生能力; 过去的经验; 准备学习; 保持和遗忘; 练习; 理解关系; 功能相似; 概念的重要性; 发现; 学科内容; 评价和态度; 动机; 知道自己在进步; 自信; 学习自由。

193、学习活动方式

在课堂内部反映学生学习活动的类型及其执行的空间、时间、程序。 学习活动方式的组织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反映学习活动的整体性; 学习活动总量的合理确定和分配劳动结合的节奏性; 劳逸结合的节奏性

194、学习活动的整体性

要保证学习活动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使学习活动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一般心理活动与学科心理活动的统一学习活动的程序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195、学习活动总量的合理确定和分配

确保不同年龄学生有必要的休息和娱乐时间; 合理安排主干活动和辅助活动时间:合理设计各文化基础学科工作量; 合理安排劳动量和体育运动量。

196、劳逸结合的节奏性

首先,要交替进行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 其次是文理各科、动静科目的交替安排;三是根据小学低年级身心发展特点,每节课以30分钟为宜。

197、学习法律指导

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渠道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引导和诊疗,使学习者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运用于学习中,逐渐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即“学生学会学习”。

198、学习方法如下

学习的态度、步骤、做法、手段、技能等。

十九、指导学习方法的目标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独立学习的技能。 包括在内。 学习条件优化; 优化学习过程逐步形成自学技能。

200、学习方法指导的基本要求

1、指导学习方法要有整体观。 2、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与研究生相结合。 3、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4、学习方法的指导,要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201、学习方法指导的过程

1、了解学情2、制定计划,实施准备3、指导4、反馈控制。

202、学习方法指导之道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在学生之间的交流中进行,在家长或其他人的帮助下进行。

203、学习方法指导方式

1、系统传授式——这是目前学法指导较为普遍的理论传授方式,是教师根据学法指导教材系统地教授学生学习方法的方式。 2、研讨会式——根据学生需要,以专题形式不定期举办学法指导讲座。 3、学科渗透式——是教师根据自己所教的学科渗透学习方法。 4、学习诊断式——这有助于教师运用心理诊断技术具体找出和分析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原因,并指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5、经验交流公式——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互相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204、几种主要学习方法指导

指导学生学会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指导学生读书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指导学生学习记忆指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指导学生建立科学学习过程指导学生学会排除学习干扰。

205、学生的教育方法

是指在教育原则下,运用教育手段进行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206、素质教育

是指教育者以合乎纪律的教育措施,对下一代素质根据现代化需要实现开发、完善、提高、创造的过程。

207、素质教育特点

整体性、基础性、内化性、综合性

208、素质教育目标分解

思想目标素质和教育道德目标教育文化目标教育生理素质目标教育心理目标教育审美目标教育劳动素质目标教育素质目标教育

209、现代人格素质的基本特征

1、现代人准备并乐于接受他从未经历过的新生活经历、新思想观念、新行为方式。 2、准备和接受社会改革和变化。 3、思路开阔、头脑开放,愿意尊重和考虑各方不同意见。 4、重视现在和未来,珍惜时间守时。 5、较强的个人效能感,对人与社会能力有信心,工作效率高。 6、计划。 7、知识。 8、能做爱和信任感。 9、重视专业知识10、勇于挑战传统教育的内容和智慧。 11、互相理解、尊重,有自尊心。 12、了解生产和过程。

210、人格教育方法

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弊端明确人格教育导向道德基本规范的内容。

211、学生品德的塑造

社会通过各种途径把道德规范传递给年轻一代的过程,也是学生在集体生活中通过自己的实践从被动到主动掌握这些规范,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过程。

212、道德认识

也称为道德观念,是指对道德行为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包括道德概念、原则、信念和观点的形成,以及用这些观念分析道德状况,使人对事物作出善恶的道德判断。 1、包括道德知识的掌握。 2、道德能力发展。

213、道德概念

是社会道德现象本质特征的反映。

214、道德评价能力发展的一般过程

从他律到自律; 从客观效果到内在动机从他人到自己; 从单方面到全面方面。

215、道德情感

是伴随着道德认识的心理体验,也就是人在心理上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仰慕和憎恨、喜好和厌恶等情感体验。

216、道德意志

是在克服自觉执行道德义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体现出的意志品质。

217、道德行为

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活动。

218、道德行为习惯

是指与一定的道德需要、道德倾向相联系的一贯的自动化行为方式。 道德行为习惯标志着道德的形成。

219、德育原则

是德育过程中提出的德育基本要求,是德育工作者长期工作经验的总结和理论概括,反映了人们对德育工作的认识水平。

220、学生教育的方法如下

1、说服教育2、榜样与示范3、锻炼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实际活动,培养他们良好品德的途径。 4、修养5、陶冶6、评价

21、德育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放松原则;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在群体中进行原则教育影响连贯原则。

二十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进行德育工作,就是要把思想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的教育同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相结合,把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相结合,使他们言行一致。

23、疏导原则

指行德育要循善诱,以理服人

,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224、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225、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指进行品德教育要把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226、因材施教原则

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227、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指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228、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