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本历史书,我才读过三本英语

这十本历史书,我才读过三本英语

1. 《史记》司马迁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汉代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撰写,是一部取材广泛、慎重选择的实录。

其中资料来源有经典,也有文件资料; 既有官方记录,也有民间好评的文字资料,也有实物依据。

全书藉百家,成为包容万代、跨越文史学界的不朽巨著。

2.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

这本书介绍了历代政治的四个方面。 政府组织结构、兵役制度、用人制度、税收制度。

很多学者喜欢用棍子打死传统制度,但与他们不同的是,钱穆老师更细致客观地看待这些制度。

通过全局性的整体性研究,摆脱了“好/坏”的简单判断,作者向我们揭示了历史的真谛:

不能一下子改善所有的制度,只有不断改善才有真正的出路。

3. 《国史大纲》钱穆

“相信任何国家的国民时,特别是主张知识高于水平线的国民,对本国过去的历史应该有点了解。 ”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钱穆老师从北大到西南联大,辗转大半个中国,在窘迫、物资短缺、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写下了这本书。

它不仅是民族危亡时期,唤醒国家灵魂、克敌救国的佳作,而且表达了炎黄子孙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4.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万历十五年,张居正习惯了收到便当后的寂寞生活,朱棣文已经当了15年皇帝,他在这个单位又工作了33年。

也是这一年,西班牙舰队正在为出动征英活动做最后的准备。

这一年看起来是多么平淡的一年,阳光照射在大地上,一些种子在地下积蓄着力量。

这本书作为黄仁宇先生的著名大作,他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的核心,观察当代中国的前途,给予不同的启示。

5. 《中国通史》吕思勉

全书分上下两部分,上呈文化现象,下呈历史王朝顺展开,在理乱兴衰的同时对历史知识进行更系统的梳理。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简明扼要,晓而易读,是一般读者的绝佳通识书。

自1944年首次出版以来,《中国通史》在几十年间不断再版,成为畅销至今的通史经典。

6.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亚诺斯

全球通史是什么意思? 是西方人从西方的角度解释世界历史。

以公元1500年为界,在此之前的世界都是孤立的个体,大家都在为部落辛勤工作。 不管中国有多强大,我都没有组建联盟的想法。

后来,西方的老大哥兴起,在全世界强制联盟。 过去和现在,从1500年开始就除以这里。

这本书跳过编年史,为我们提供了站在更高的角度,洞察更多人类发展规律的视角。

7. 《乡土中国》费孝通

“土”是中国乡土社会的本色,是中国的根,我们依靠土地,在斯土长大。

这是一部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特征的经典著作,它告诉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读这本书可以让你了解社会和人际关系,认识乡村振兴和发展的重要性,对国家的乡土有更清楚更深入的了解。

8. 《人类简史》尤瓦尔赫拉利

该书融合多学科知识,以深刻而独特的视角,从四个层面阐述了人类从动物到“神”的全过程。

作者认为,人类正在崛起于语言、想象与合作; 向扩展分工、交易和阶级的货币、帝国和宗教融合的科学、资本和国家推进。

读这本书,我们不仅能一览大规模人类的进化史,还能不知不觉地思考自身、人类乃至整个世界。

9. 《明朝那些事儿》当其时明月

作品全景展示了明朝十七帝、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展示了最多的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加入了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绎。

它用通俗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了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故事。

在这之中,一个原本在历史中陌生的、模棱两可的历史人物在书中一个个生动了起来。

10. 《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

该书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比较了中西方人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提出了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社会的重要论断。

并根据对中国宗教的深入考察,指出了用伦理组织社会,实现中国社会改造的途径。

尽管批判了中国文化,但还是阐明了中国民族精神的要旨。

来源:每晚一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