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德天下名州的由来,绥德天下名州图片

绥德天下名州的由来,绥德天下名州图片

山接石城屯虎豹陕北突秀之州

绥德为什么名不副实

宥德腰鼓。

“绥德在陕北的名字不小。 这是一辆与延安、榆林并驾齐驱的三驾马车。 不是以县名,而是以“州”的位置站在陕北。”陕西作家龙云这样评价绥德。

山被水包围着,古绥(围绕着州,晴朗碧绿的树木秋天广阔。 绥德地处榆林东南,地处陕北两条母亲河无定河、大理河交汇处,城池蜿蜒于疏属山、嵯峨山、雕阴山等山岭之间。 据史志记载,绥德“山势由南向北,水流由北向南”,整座城“山绕孤城水绕山,洞门开两溪湾附近”。

“黄河在它的东边,沙漠在它的北边,襟带闭陕,制银夏,实为武侠之地。 ”陕北交汇处的绥德是陕西晋宁蒙的枢纽,又称“西北干码头”。 “秦汉以来,郡、州、县分开,有的不在绥德的角落。 ”历史上,绥德长期以来是陕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陕北文化集中分布、高度浓缩之地。

“山接石城屯虎豹,水杂沙鱼龙。 ”绥德古迹非常多,英杰辈出,以“绥德汉”而闻名。 清干隆帝的题记称赞这里为“秦汉名邦”。 清道光年间,从知州江士松的手写《天下名州》四字开始,又被称为“名州”。

黄土文化看陕北,陕北文化看绥靖大米。 地处黄土高原沟壑之间的上郡古邑,何尝闻名天下? 金秋九月,正值塞上的好时节,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走进陕北文化繁荣的地绥德,为古城“名”的寄居处寻找。

千年咏叹,“名”始于秦汉

绥德“天下名州”石雕牌坊。

山势耸立迎碧天,扶苏有墓葬危机。

位于绥德县疏属山,海拔近900米,山呈“镂空”状,故称“疏”,与周围群山“相连”,故属“属”。 《山海经》云:“贰负臣曰危,危与贰负杀窫。 帝是谿的疏属山,用其右脚,双手与头发反接,连接山上的树木。 ’这里是绥德最早的城堡遗址所在地。 疏属山顶有墓,长约30米,高6米,长眠者为秦之子扶苏。

“秦王扫六合,虎视多雄。 ”嬴政统一六国后,率“将门虎之子”蒙恬率军三十万驻扎今陕北地区,北连匈奴收复河南。 蒙恬率军修筑长城,使匈奴“不敢南下牧马”,开辟九州直道:“九原至甘泉,山堟谷,一千八百里。”

秦始皇“焚书坑儒”后,“以仁为仁”、“刚毅精武、信人奋进”的秦公子扶苏,因谏言获罪,被分配到至高郡的鉴蒙恬军中,协助蒙恬修建长城,抵御匈奴。 绥德是当时扶苏监军所在的地方。 扶苏在这里征兵三年,饱经风霜。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秦帝国大厦倾斜。 在波诡云谲、杀意盎然的宫廷政变中,秦始皇长子扶苏最终被迫在绥德城南卢家湾石壁下挥剑自首,蒙恬也吃药自尽。 “崇拜英雄的绥德人,与秦国三十万将士一起,手持甲胄铲土,形似小山,将蒙恬厚葬在绥德城西大理河滨。 扶苏葬于疏属山口,建有扶苏祠,名为“扶苏巷”。 ”绥德历史文化研究学者耿永君介绍说,两千多年来,扶苏与蒙恬隔大理河朝夕相望,风雨相依,成为绥德历史文化的两棵参天大树。

“春草从墓道入侵,千年来填补了这一冤情。 ”此后,绥德成为秦末的伤心之地。 传说扶苏丧命之地有呜咽泉,因两人麾下的将士泪流满面,呜咽泉水而得名。 后世诗云:“泉的声音像在哭泣,像是儿子被中伤了一样。 ”泉水所在地又称“杀婴谷”,唐代胡有诗《杀子谷》。 “举国上下良知落泪,苏醒戌边屈死之时。 至今谷口泉仍在呜咽,似乎恨李斯。 ”

“金浪流空,扶苏赏月是中秋节。 ”扶苏在绥德监督军队时,在疏属山设有府,城北有扶苏“望月台”遗迹。 两千多年来,绥德历代文人墨客来此抒情,吟诵秦时明月“独哀公子庙,卧遗像苍烟”。 如邓宗玄诗云:“荒台突兀插山头,帝子人亡于此。 那时有月亮,一整天的烟水好像都含有忧愁。 ”

最有名的诗作来自五代诗人韦庄,在其进士合格之前,曾掀起学潮游今绥德地区,登楼为怀古,“雕阴无树水南流,雉堞连云古帝州。 一下雨骆驼就远鸣,思乡的孤客靠在高楼上。 明妃该去日本赏花笑了,蔡琰回来的时候,鬓角已经秋天了。 一曲一曲从暮烽开始,扶苏城挂着月亮。 ”雕阴为雕阴山,今绥德城西南方,隋大业初年,古绥州曾改名为雕阴郡。

这首诗既描写了当时绥德在沙漠边陲的驼鸟悠扬的自然风貌,又借用昭君出塞和文姬归汉的故事,阐述了秦汉时期绥德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汉朝以降,北击匈奴成了国家大事。 连年的汉匈大战,蒙恬开辟的“古高速公路”秦直道,使陕北成为战争的前沿,枢纽绥德也成为战略要地。

“巡行东岗几次,漫访将军古寨场。 ”汉代“飞将军”李广在绥德戌边守敌,经历了70余场战役、勇克匈奴、威震塞上。 目前,绥德李广寨、西马湾、铁茄坪等地,都是李广率边关将士出征上郡时扎营、洗马驻兵之地。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弓。 平明找白羽,不在石棱里”诗中的李广射虎,据说发生在今绥德城东的虎焉村。

汉武帝也曾率十八万铁骑巡边绥德。 据传,今绥德落雁的村子,因昭君路过此地时,以“落雁”的姿态惊飞大雁而得名。

汉朝也是绥德文化的辉煌繁荣时期,最典型的代表是大量出土的绥德汉画像石。 陕北是我国四大汉画像石分布区之一,而绥德是陕北地区出土最多的汉画像石县域,从1953年至今,共有500多尊肖像石出土,在全国也属罕见。 主要反映了东汉年间陕北社会生活风貌。

“绥德汉画像石的原料使用的是广泛分布在无定河流域的砂质页岩。 该石由陆源母岩风化后碎屑携带沉淀而成,自然平整,薄而厚薄均匀,质地脆软。 ”研究者来嘉琪在《绥州作》文章中指出:“绥德汉画石像不仅出土量大,而且内容丰富,技法娴熟,地域特色鲜明,集雕塑与绘画为一体,在构图上下功夫。”

农耕禾、楼阁庄园、饕餮厨、车马迁徙、军事远征……正如史学家翫伯颂所说,肖像画是石雕的“绣像汉代史”,在“包罗万象,涵盖人间百态”的绥德汉肖像画石中尤为突出,与汉代绥德

《绥德汉代画像石研究》中二牛相抵,旁边麋鹿、野鸡嬉戏,呈现出汉代上郡水草丰茂的景象; 《草原景观图》中胡人俯伏,胜利侧眉梢的喜悦跃然石上,反映出边疆民族矛盾尖锐,社会动荡,《献俘图》 《拾粪图》 《播耕图》 《收获图》等,都是汉代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百姓生活的写照

“等火起雕城,沙尘抱战斗声。 ”东汉和帝永元元年窦宪大败北匈奴之前,陕北一直是阻止匈奴铁蹄踏足中原和长安都城的前哨。 这里常常响起马嘶鸣,狼烟四起。 绥德汉画石兴盛时期,正值汉军占优势,胡羌势力相对弱小,双方处于和平时期。 由于真实再现了东汉时期“北匈奴后撤西、战事平息,陕北地区社会生产显著恢复发展,‘沃野千里,谷稼殷积’繁荣昌盛”,绥德汉画像石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

中介网站,“名”在于文化

宥德无定河风景。 资料照片

“那户人家来了有名的人家,家住绥德三十里铺村。 四个妹妹爱上了那三个哥哥,他是奴隶家的知心人。”

1941年,在一直在骡马店工作、为老客商饲养牲畜的绥德满堂川乡三十里铺村民常永昌,与本村农民白合山铧草过程中,完成了陕北民歌的不朽之作《三十里铺》。 这首歌是以本村女子王凤英和抗日入伍的后进生郝增喜为原型创作的。 郝增喜参军了,仰慕他的王凤英站在自己的碱畔目送着他,增喜一步步回头,凤英流着眼泪……

这首诞生于绥德民间的爱情歌曲,缠绕着黄土高原的尘沙,在陕北的沟峯间传唱,成为陕北民歌最经典的歌曲之一。

“疾风蜂拥而至,沙砾飞扬。 陕北贫瘠,战火不休,造就了陕北人极强的生存意识和生死牺牲精神。 民谚出奇地大胆,常常打动人心。 以信天游为主要代表的陕北民歌,不受格律约束,随时随地即兴演唱,曲风高亢,自由奔放。 然而,凄凄、无限延伸的高音,像沙漠一样宽阔,大起大落,沉郁受挫的旋律,像陕北高原上万千的皱纹。 千百年潮流中,山、沟、草、沙、骡、脚夫等黄土高原上常见的人、物、事是陕北民歌的典型标志,其中绥德民歌具有代表性。

停止羊的声音,回归牛的声音,撒野地哼哼。 绥德民歌多是在耕地、赶路、放牧等各种生活场景中触景生情、即兴演唱的。 歌词创作中多采用徭比兴、排比、夸张等手法直抒胸臆。 此外,老调重弹的陕北方言叠字、毛眼、俊颜、白牙、巧匠、蓝格英、红格艳、白格生、绿格争等词藻也多有运用,配合曲调,切割得更加优美、优美、多情。

陕北民歌常用“徭比兴”的表现手法,可能是《诗经》的延续。 《诗经》本书西周时期绥德地区是游牧部落的根据地,秦时期是三十六郡之一的上郡。 绥德之名始于北魏时期,取“绥民以德”之意。 和唐置绥州、明朝绥德是九边重镇之一的延绥镇治所所在地,管辖地域空前广阔,北至内蒙古鄂尔多斯,西至甘肃庆阳,南至延安,是当时陕北至陕甘蒙等多个跨境中心。

南连延安,北临榆林中心,绥德是陕北民间艺术集中分布、荟萃浓缩的代表性地区,有“黄土文化看陕北,陕北文化看绥米”之称。 绥德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民谚之乡”、“秧歌之乡”、“唢呐之乡”、“石雕之乡”、“剪纸之乡”,无形保护项目数量多,质量好。

“闺女持刀而坐,自怜自裁。 叶子含情脉脉,繁花似锦,春意盎然。 ”绥德剪纸是陕西剪纸的重要流派。 绥德婆媳用最原始的毛笔和剪刀,在简单的大红纸上,以独特的风格,创作出了蕴含女性审美和精神品质的作品。 “窗花”可以从花鸟草虫切割到果木菜蔬菜,从文房四宝切割到琴棋书画。 “喜花”既可以贴在山洞的窗户、装饰品、嫁妆上,也可以在鞋垫、围裙、肚兜等上面绣上图案。

“绥德剪纸形式多样,题材广泛,造型简洁朴素,粗犷浑厚,热情奔放,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陕北民俗文化研究专家李贵龙这样写道。 “和绥德汉的肖像石一样,绥德剪纸是一种穿越时空解读陕北乃至北方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获得对宇宙认识、人生感悟的密码和历史启示的活化石。”

绥德、米脂一带流行的绥米呗,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项目。 作为外来乐器,唢呐于公元3世纪前后从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我国,最早作为宫廷器乐演奏的明代作为军乐开始,逐渐传入民间。

胡汉交错、黄金边陲,民间人在极端环境中征服苦难、赢得生存,自然与唢呐嘹亮、深沉、更震撼人心的音乐产生了心灵共鸣,唢呐逐渐深入绥德民间,成为百姓宣泄情感的最好载体

绥德呗自明代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经过几代人与唢呐乐队的吹奏、创作传承,完成了从唢呐乐器到艺术引进、发展、完善、兴盛的漫长过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陕北大碗唢呐。 不仅曲目曲目丰富,种类也很多,风格也大不相同。

“走”如仙踏云,“扭”如醉如痴,“摇”如烟,“摆”如风戏柳……绥德,被许多人奉为陕北秧歌的“轴心”,“自上而下”

剪刀股、安四门、里外城、二龙出水……“踢踏舞场”,小场秧歌是陕北秧歌的精髓,有双人场、三人场、八人场、十六人场等。 “陕北秧歌表演的核心部分是‘踢踏舞’。 绥德是“踢踏舞”秧歌参赛人数最多、表演形式、内容、风格最完整、最地道的代表区域。 ”。 国家级非遗名录《陕北秧歌》省级传承人贺世成说:“迄今为止,陕北最有名的踢人艺人,几乎都来自绥德。”

“拳起云卷浪,脚起闪电箭离弦; 身体柔软如柳露明月,步飞如风水浮船。 “绥德踢场”有“北路场子”和“南路场子”,也就是文武之分。 “文场子”流行于绥德县北区,又称“软场子”“安定路场子”,男扮男装英俊,朴素开朗。 女角柔美传达飘逸细腻之情,表演节奏快而不乱,慢而不断,动作相依,刚柔相济。 “武场子”即“南路场子”,流行于绥德南区,又称“硬场子”“正道场子”,男役粗犷敏捷,奔放刚健。 女性角色以温柔美丽、沉稳大方著称,表演节奏有力,与“文场”形成鲜明对比。

1942年在延安发起的秧歌运动,陕北秧歌首次迎来振兴。 绥德是秧歌振兴的试点,当时的绥德大侠剧社,不仅新排了具有反封建意识的《武松杀嫂》《粉妆楼》0055-79000055-790000等古典戏剧

“如果说民间传说是心灵的声音,那么秧歌就是灵魂的舞蹈。 ”贺世成说,“正是在行走、扭动、摇摆、舞动中,绥德人以黄土地为舞台,以山川河流为师,在《踢踏舞》的云飞舞中祛除忧愁,直面命运,是陕北人乐观顽固、坚韧豁达的性格特点也体现了农牧交错带、多民族融合带粗犷豪放纤细的社会风貌。

忠勇敦厚,“名”自绥德汉

”说话间,笑意盎然,误入歧途,稳住堤坝,浓眉大眼俊格丹丹,身材魁梧,争风夺利。 ”这是陕北方言绥德汉的理想写照,“粗而不粗,强而不勇,乍一看是绥德汉”。

“穿西隈衣,仗剑从戎。 不到十几年,功名与日月争光”的南宋抗金英雄韩世忠,就是历史上最有名的“绥德汉”之一。 今绥德县城有韩世忠像,名为“民族英雄”。 是一个与岳飞齐名的绥德男子,持剑傲然而立,凝眸远眺,似乎在担心宋师会在北定中原几天。

绥德城南一步岩地势险要,大有“一夫守岩,万夫莫开”之势。 北通沙漠,南抵关中,是绥德攻守的咽喉要冲。 清干隆期间,官民一起在此修建蕲王庙,供奉韩世忠。 每年上山烧香的人络绎不绝。 香火旺盛,一直持续到现在。

传说韩世忠家境贫寒,父母在绥德一带沿街乞讨,出生在残破的瓦窑里。 参军时,他闯过了危险的几里,勇敢地突破了敌军的大营。 黄天荡大战期间,梁红玉的夫人亲自动手拍戏,韩世忠包围了8000人、号称10万的金军48天,“知国知民,天下称王”。 韩世忠死后,宋孝宗获赠谥号为“忠武”。

“历史上延绥一带,为边疆驻地,常年驻兵,光剑之影,自然形成尚武民风,绥德汉也多有忠勇之辈。 ”陕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俊谊说。

韩世忠是英雄“绥德汉”的代表,但对陕北高原的劳苦大众来说,绥德汉不仅是战场上威风凛凛的尚武忠勇之辈,也是南来北往、为妻儿防护风挡雨的踏实温厚顽强不屈的男子汉。 贺世成说,“绥德汉”不仅仅是以绥德男人的姿态自豪的英俊强壮,更多的是崇尚陕北汉勤劳坚韧、忠勇敦厚、豪爽诚实的内在品质。

“米脂婆媳绥德汉,清流石板瓦窑堡炭”的民间传说在陕北广泛流传。 绥德与米脂相连,共饮江水,自古以来就是“永恒一脉”“绥米一家”。 作家陈忠实说,米脂婆媳之所以能独霸黄土高原,是因为“米脂水好,粗食布衣却好水润,也就是所谓一方水养一方好婆娘”。

绥德汉名声远扬,同样离不开一方水土的滋养。 干旱、风沙、黄土……“风高雪春”的边疆生活环境,造就了绥德男子极强的生存斗争意识。

作为“石雕之乡”,绥德自古就有许多石匠,石窑、石器之家也有,世代相传。 凿石、雕石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连。 多年的相石打荒、精雕细琢,造就了绥德男石般“坚定不移、顽强执着、持之以恒”的沉稳性格。

另外,作为“西北畑码头”,绥德具有南北贯通、东西贯通的交通优势,这里产生了许多脚夫、许多奔跑的人。 在贫困的时代,绥德脚夫往往依靠遇难者的灵魂,将北部的黑炭向南方拉,将西方的白盐向东运送。 无论酷暑还是寒冬,遇难者的双腿都要露天采矿,南来北往,不畏风雨,练就绥德汉硬而直的身板,也造就了他们吃苦耐劳、豁达坚韧、憨厚豪爽的性格特征。

明末,陕北米脂人李自成兵变后,天下纷争,再加上恶劣的自然条件,延属“首当其冲”,“这一方百姓,在锋镝半死,在饥荒中半死……田野萧条,室庐荒芜。 从宜君到延绥,南北千里之中,有几天不见烟火的,只有可见的青蒿和虎狼”。 清代许瑶直言不讳。 “天下之民不可贫于延,天下之赋不重于延。 ”到民国年间,陕北的贫困成为最严重的时期,《莲花庵》年记载“地瘦人不兼业,其苦诚苦”。

就在“黎民水火不容,百姓壶倒过来”的苦难年代,陕北高原上出现了“放火者”,其中就有“绥德汉”李子洲。

李子洲烈士墓位于绥德县城雕阴山下、大理河南岸的绥德革命烈士陵园。 园内翠柏成排,树阴成排。 1957年李子洲陵园扩建,绥德人习惯称这里为“子洲陵”。 这里埋葬着1475位为国捐躯的绥德籍英烈。

作为陕北共产党的奠基人,李子洲1892年生于陕西绥德县,1923年初经李大钊、刘天章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九二四年冬,李子洲等人在绥德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成立陕北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在榆林中学和延安四中成立党团组织,派刘志丹等党团员到黄埔军校学习军事政治,发展百余名官兵加入中国共产党团组织,为这支部队后来发动清流起义奠定了组织基础

一九二九年二月,由于叛徒的背叛,陕西省委机关受到严重破坏,代行中共陕西省党委书记的李子洲被捕入狱,遭受敌人的酷刑。 李子洲因入狱前劳累生病,不屈不挠,在残酷的折磨下,于同年6月18日病逝狱中,享年36岁。

歌颂烈士之血,化山河为光明。 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河源纵横、重叠叠的陕北大地迎来新生,压迫已久的劳苦大众向主人翻身。 作为陕甘宁边区改革试验示范区,1943年绥德地区生产总值折合小米40多万石,不仅支持抗战,而且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解决了全区52万人口的吃饭问题。

2020年,绥德县生产总值达到100.15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0809元和11822元。

百雉城顺万里流,又一年秋天了。 新的丰收季节,孕育着新的希望。 正如绥德汉李子洲在牺牲前在狱中写的那样,“未来的社会一定是光明的……”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