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生物医药产业逐步形成了,苏州的生物医药产业

苏州生物医药产业逐步形成了,苏州的生物医药产业

苏州工业园位于苏州古城的东边。 这里是中加合作的丰收,也是这座古城创造产业新机遇的“心脏”。

南北主干道贯穿园区,被称为“星湖街”。 街道两旁聚集着20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产值超过千亿元。 20多家企业在这里诞生、成长、登陆资本市场,推动生物医药成为引领苏州未来发展的“一号产业”。

谁在这里播下了生物医药产业的“种子”? 风雨交加,产业发展蓝图如何描绘到底? 一家创新型药企能帮助中国生物医药实现弯道超车吗?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走进苏州工业园区一探究竟。

商之道:中新合作酝酿苏州未来

苏州古城经独步湖大道向东,经独步湖隧道来到苏州工业园区核心地带。 回头望去,古旧的宅邸,一步一步地眺望远方,摩天大楼和车辆川流不息。 湖的两岸,就像两个时代,隧道一隔,一眨眼就是一千年。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讲话,提到借鉴新加坡经验的9月,当时新加坡内阁资政的李光耀团访问中国,积极呼应邓小平同志的讲话,表明新中合作共建工业园区的意向。 此后,中新双方就合作开发进行了多次协商和实地调研,最终确定在苏州建设合作工业园区。

1994年2月,经过多次谈判,中新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开展苏州工业园区合作项目。 那时的独步湖东侧,还是有池塘和田地。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新加坡选择了苏州。 新方将早期帮助园区开发建设、招商引资,并运用后续在产业规划、产业培育、产业服务等方面的经验,帮助苏州酝酿未来发展。 ”。 苏州工业园区科创委主任潘瑜介绍说。

潘瑜认为,在新方给苏州工业园区发展带来的诸多经验中,“亲商”理念让园区受益匪浅。

新加坡是国际贸易港,拥有一流的经营环境。 园区自成立之初,就积极向新加坡学习“亲商”之道,打造专业化的企业服务团队。

此后,园区不断建设和发展,上述经验也不断实践和创新。 2006年,园区提出人才引进计划,着力发展自身特色产业,苏州生物医药产业由此“从零起步”。

“得益于中新合作给校园带来的众多外资企业,美国强生、英国葛兰素史克、日本卫材、住友等国际医药巨头纷纷进入苏州。 从这些制药企业身上,可以看到生物医药产业附加值高、前景广阔等特点,与园区长远战略不谋而合。 ”潘瑜表示,2008年金融危机后,许多行业订单量下降,但生物医药行业需求没有减少,更加坚定了园区发展生物医药的决心。

从2006年至今,园区已有生物医药企业超过2000家,2021年实现产值1177亿元。 生物医药产业成为苏州的“一号产业”,“中国药谷”成为这座古城追逐辉煌新目标。

求贤若渴:背靠上海张江的凤栖梓

“苏州工业园区的招商工作人员好像对张江的所有企业都有所了解,非常了解。 他们积极地来邀请访问,来做各种各样的推介。 ”玄振玉说。

2003年玄振玉在上海张江高新区创办玉森新药开发有限公司,致力于天然药物、中药现代化研究和产业化服务。 2007年,为研究新药的产业化筹建制药厂,那时张江的土地资源已经极其紧张,玄振玉一时犯了难。

就在那一年,苏州工业园大力引进人才,积极在张江推行各项政策。 经过多次考察后,玄振玉决定将公司的大部分业务转移到苏州。 那一年,他本人获评首届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

“园区对领军人才给予了非常有力的资金支持,而且同意为我公司提供土地,这是我最重视的,解决了当务之急。 ”玄振玉说。

除了资金和土地支持,他还告诉记者,公司入驻园区的这几年,园区管委会始终秉持“店小二精神”为企业服务。 行业政策有专人上门讲解,各种基金申报有专人上门指导报告。 作为园区重点企业,管委会副主任直接联系对接。 基本上公司有什么问题,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