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面向对象设计,面向对象软件设计思想

软件工程面向对象设计,面向对象软件设计思想

每天一章考点,有助于自学通过软考试!

第六章:面向对象

【考点整理】

考点1、面向对象的概念

【试验法分析】

本知识点的考察形式主要是给出一些相关的概念描述来判断正误或根据说明指出相应的概念。

【重点分析】

1、基本概念:

对象:属性方法对象ID。

班级。

接口:只实现方法定义的特殊类。

封装:通过隐藏对象的属性和实现详细信息并只公开接口来隐藏信息的机制。

多态性:不同的对象接收相同的消息,产生不同的结果。 多态实质上是将子类的指针对象或引用对象传递给父类的指针对象,然后通过此父类的指针对象调用的函数,传递的子类的对象(不是在父类中定义的)

过载多态性:即使名称相同,根据上下文的不同也有不同的类型。

重载:一个类可以有多个同名且参数类型不同的方法。

继承与泛化:一种复用机制。 在面向对象技术中,继承是父类和子类之间共享数据和方法的机制。 这是类之间的关系,在定义和实现类时,可以基于已经存在的类来进行,将这个已经存在的类定义的内容作为自己的内容,可以增加一些新的内容。 多重继承的概念可能存在,但不同的编程语言可以有自己的规定。

与消息的通信:消息异步通信。

2、面向对象设计原则:

单一职责原则:设计目的单一类

开放-封闭原则:对扩张开放,对修正封闭

李氏替换原则:子类可以替换父类

依赖倒置原则:对依赖抽象而不是具体实现的接口编程,不要对实现编程

接口隔离原则:使用多个专用接口比使用单个总接口更好

组合复用原则:尽量使用组合,而不是继承关系以达到复用的目的

迪米特原则:一个对象必须尽量了解其他对象

【备注拨盘】

1、掌握面向对象相关的基本概念。

试验点2,UML

【试验法分析】

本知识点的主要调查形式是判断给定的图具体属于哪个UML图; 给出UML图,判断属于哪一类; 给出UML图,并给出一些相关参数; 给出了一些关于UML的记述,以判断正误。

【重点分析】

1、UML图的分类:

2、用例图:用用例图说明用例、参与者及其关系。

用例之间的关系:

包含关系:其中提取的通用用例称为抽象用例,原始用例称为基本用例或基础用例系。 如果可以从多个用例中提取公共行为,则必须使用包含关系来表示它们。

扩展关系:如果一个用例明显包含两个或多个不同的方案,即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多个分支,则可以将该用例分为基本用例和一个或多个扩展用例,以使描述更清晰。

泛化关系:当多个用例共同具有一个相似的结构和行为时,可以抽象出它们的共性作为父用例,其他用例作为泛化关系中的子用例。 在用例的泛化关系中,子用例是父用例的特殊形式,子用例继承父用例的所有结构、行为和关系。

3、类图:类图描述类、接口、协作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OO系统的建模中,类图是最常见的。 类图显示了系统的静态设计视图,而活动类图显示了系统的静态流程视图。

对象图:对象图描述一组对象及其之间的关系。 对象图表示在类图中创建的实例的静态快照。 与类图一样,这些图显示了系统的静态“设计”视图或静态流程视图,但它们是从实际方案或原型的角度创建的。

类之间的关系:

依赖关系:一个事物发生变化而影响另一个事物。

泛化关系:特殊/一般关系

关联:描述一组链,这些链是对象之间的连接。

聚合关系:整体和部分生命周期不同。

组合关系:整体与部分生命周期相同。

实现关系:接口和类之间的关系

4、序列图。 序列图是由一组对象或参与者以及可能在它们之间发送的消息组成的交互图。 交互图集中在系统的动态视图上。 序列图是强调消息时序的交互图。

5、活动图。 活动图将流程或其他计算结构表示为计算内部的控制流和数据流。 活动图集中在系统的动态视图上。 这对于系统的功能建模和业务流程建模尤为重要,强调了对象之间的控制过程。

6、状态图。 状态图表示由状态、转变、事件和活动组成的状态机。 状态图显示了对象的动态视图。 这对于接口、类或协作的行为建模尤为重要,它强调了对象在事件中的行为。 这对于反应系统的建模非常有用。

7、通讯地图。 交流图也是强调收发消息的对方或参加者的结构组织的相互作用图。 序列图和通信图表示相似的基本概念,但它们强调的概念不同,序列图强调序列,通信图强调对象之间的组织结构。

8、构件图。 组件图显示了由打包的类及其接口、端口以及嵌入式组件和连接器组成的内部结构。 组件图表示系统的静态设计实现视图。 从小零件构建大系统时,零件图很重要。 组件图是类图的变体。

9、布置图。 部署图显示了运行时处理节点和驻留在其中的组件的配置。 部署图显示架构的静态部署图,通常一个节点包含一个或多个部署图。

【备注拨盘】

1、能掌握和区分各类UML图的特点和应用情况。 能分辨出几个特殊图的特殊部分。

试验点3、设计模式

注:想接收2019考研资料的请留言手机邮箱科目。 编辑将在两个工作日内发送。

关注“软考之家”公众号,领取2019考研大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