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闷是文学的象征,文学艺术是苦闷的象征

苦闷是文学的象征,文学艺术是苦闷的象征

忧郁的夜云,行书,白文印

.

对美的认识中,有几个看似复杂其实很简单的老问题。 第一,如果美是人的主观感觉,为什么每个人都有同样普遍的美感判断? 如果把主观感觉定义为天马行空的随意幻想,这个问题看起来是非常矛盾而无法解决的,但事实是人的主观感觉并不是像人一样随意洒脱的存在。

人的感觉器官、神经网络,具有相同的生理基础和结构,对外在事物的感觉和信息处理过程和原理也基本相同。 更重要的是,作为美感对比感知参照物的客观世界都是同一个世界,大家面对的白天和晚上,春夏秋冬,蓝天绿地,花鸟鱼虫,并不是每个人都不一样的。 这使相形见绌的美感,自然地拥有了相同的参照标准。

同样,如果同一个或相邻的集体和文明中的所有个体,所掌握的语言、知识、信仰、感情、习俗、价值、文化等相同或相似,那么他们之间基于此的美感判断也就相差不大。 以为个体可以完全独立于集体和文明之外的执念,是过于自负的乐观想法,和少年对自由的天真想象一样。

.

.

.

其二,人的感官体验是针对颜色、形状、声调等形式的,美也局限于形式的范畴,甚至形式构成的东西及其内容和意义,都是美感之外的东西。 其中的误解,与心与物的关系无关,也不是美是心的创造表现这一笼统而神秘的理由。 其根本原因在于,这是一个简单的事实,即不仅是感觉器官的感觉,人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也具备感觉能力,身体内部也能像神经系统的活动过程一样产生各种各样的感觉。

身体的舞蹈、感情的高涨等,会带来愉快的美学体验。 期待与欲望的达成、价值认同、内容的推波助澜、思维高峰回路的突然开启等,都能在神经系统和大脑中产生不同的感觉和体验。 这些体验,和感官体验一样,可以产生同一个神经兴奋、带来美感的体验。

每个人欣赏同一棵松树所带来的差异,只是每个人的感觉敏锐、思维敏捷、经验和知识储备程度不同而已。 对欣赏影响最大的是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注意力和关注点上的差异。 木匠难免受到惰性思维的影响。 首先关注木材的利用价值,花店关注养护和销售价值,雕塑家关注空间和结构,画家关注构图和色彩,音乐家关注风吹过的树叶的沙沙声,最终个人感受的结果截然不同。

.

.

.

其三,自然美与艺术美是否不同,生活美与艺术美有什么不同? 根据哲学和美学的种类,要么认为自然美是最完美的,要么认为自然美不能说是根本美。 但是,无论是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人们的感觉、神经、大脑的感觉都没有特别的区别,特别是在自然、艺术、生活定义本身不清晰的人看来,他们没有注意到区别。

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其逻辑推理所依据的不同哲学理念,这些哲学理论对自然、艺术、生活产生了不相容的割裂。 上帝创造的最完美自然的哲学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艺术和生活,这些人造物体与上帝的创造物相提并论,将自然之外的一切赶出美的范畴。 以主观直觉表现和自由意识为美的理论,不能接受完全不受主观干扰的自然,不能随心所欲地自由生活。 毕竟,只不过是理论和理论、派系和派系之间的无谓争论被强奸了。

无论自然、生活、艺术对象如何,对欣赏者来说,都是同一个感知对象,美感、有无美感的强度,与这些分类并不是必然相关的。 沉迷于理论和派系的人,会有选择地无视事实和自己的直接感受。 人们可以从自然、生活、艺术中感受到极致的美,从中感受到丑陋的存在。 不同的只是艺术品作为有目的的人为创作,具有更集中的美和更深刻的内容、感情、精神、思想的美感。 生活是现实和理想,混合着妥协的东西。

.

.

.

.

《陈先辈故居》

唐皮兴

.

杉桂交阴一里多一点,所有的人都像是住在天上。

千株橘树只卖酒,十来岁莲塘不买鱼。

藜闲入侵竹子,方巾坐满了地板。

襄阳是无边烟霞之地,求之不得幽奇如此特别。

.

.

.

欢迎使用公众号:中流治印,获得免费印章设计。

门下走狗,李泽厚《美的历程》读书笔记-文质美,多少楼烟雨里

金石有灵,罗丹《罗丹艺术论》读书-艺术真理追求,唐尧不见了

妙得,朱光潜《谈美书简》读书笔记-风格类型表象,夕阳之忧

法门,宗白华《美学散步》 -审美鉴赏技巧,春在枝上已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