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行为矫正的原理与方法
【案例】
我有弟弟,四叔家的老小,八岁多。 有一次在我家玩,不小心翻了垃圾桶,垃圾散落一地,西瓜皮、葵花籽皮,还有不知道是谁放的剩下的饭菜都上来了,腐烂的味道很快“弥漫了一屋子”。 我生气地看向弟弟,他马上逃跑了。
我辛辛苦苦收拾完之后,趁我不注意,弟弟又回来了,又一次踢倒了垃圾桶,一溜烟地逃跑了。 第一次不小心,但这次纯粹是故意的。 只是上次吓了他一跳,这次我真的很愤慨。
过了一会儿,他又溜了出来,我用眼睛瞪了他一眼,他马上就跑了。 我稍一缓和,他又像小偷一样溜了出来。
我假装没看见他,想等一会儿的时候,突然抓住他,狠狠“打”了他一顿。 果然,他一边试探着我,一边大胆地逃到垃圾桶旁边,一靠近,马上,脚啪的一声,垃圾桶就倒了。 他一拔腿就跑……
这小子,可恶,这不仅仅是故意的,这简直是在挑衅!
看来今天一定得对你下手了。
我再也不盯着那个“重点保护对象”了。 我不在乎那个。 不是垃圾桶吗? 给你,随便踢。
过了一会儿,他又来了“挑衅”。 我站起身去了其他房间。 我觉得他很擅长,但这次能这么容易得到。 果不其然,当我再次看到那个垃圾桶时,它光荣地倒下了。
倒下了就倒下了就好。 我不去帮助那个。 如果孩子再来,就不能对倒下的垃圾桶施暴了吧。
小孩子又来了,看到垃圾桶还躺在地上,很意外。 我也很意外。 他真的对这个躺着的垃圾桶施暴,在我面前施暴,故意惹怒了我。
我没有生气,平静地看着他踢垃圾桶、踢、踢一会儿,自己可能也无聊地走了。
过了一会儿,又回去一看,看到垃圾桶还躺着睡觉,又无力地走了。 这次真的去了,再也不回来了,再也不回来了……
【个案研究】
如果我们做一件事,尽管很辛苦,但能得到我想得到的东西,那收获会鼓励我继续做这件事; 如果每次都有不同的惊喜,我会爱这件事。
如果我们做了什么,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一无所获,我做这件事的兴趣就会减弱; 如果每次都一无所获,我马上放弃这件事。
小屁孩不小心把垃圾桶踢倒了,意外地兴奋起来,获得了刺激的感觉。 我的愤怒,我的无力刺激着他,兴奋着,陶醉着。 所以,我的愤怒和无奈,对他来说正好是想得到的心情,这收获会激励他下一步行动。
每当他主动出击,只要他能得到他想要的东西,这种东西就会促使他继续下一次积极行动,如果屡试不爽,这种行动就会一直持续下去。
相反,他每次出击,都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那种失去对他的行为是打击,是否定,徒劳地努力一无所获,这种行为会慢慢消失。
所以,如果我们想停止某种行为,只要不让他得到他想要的就行了。
很多行为都有非常正面的积极意义,比如自主学习,几乎都是孩子给父母最大的礼物。 如果我们想让主动学习这种行为一直持续下去,学生就需要知道主动学习是为了得到什么,比如父母的肯定、欣赏、认可。 那么,只要我们毫不吝啬、欣赏、认可、改变图案,艺术地给他所需的养分,自主学习的行为就会一直持续下去。
自考资料网:建议开通永久VIP超级会员更划算,除特殊资源外,全站所有资源永久免费下载
1. 本站所有网课课程资料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站长!
2. 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助力考生上岸!
3. 如果你想分享自己的经验或案例,可在后台编辑,经审核后发布在“自考资料网”,有下载币奖励哦!
4. 本站提供的课程资源,可能含有水印,介意者请勿下载!
5. 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管理员处理(在线客服)!
6. 本站资源售价只是赞助,收取费用仅维持本站的日常运营所需!
7.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