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全貌图,梵净山的外观

梵净山全貌图,梵净山的外观

从贵阳坐高铁出发,开车一个半小时到达铜仁城区,然后坐一个小时的观光巴士,就可以到达梵净山脚下,看到那里的美丽风景。

经过几亿年的岁月,梵净山的“身世”注定了它的平凡。 方圆约567平方公里,繁殖着野生动植物7154种。 作为西南地区的千年佛教名山,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重叠形成的“佛光”更增添了神秘。

蘑菇石、红云金顶、释迦牟尼佛、太子石、珙桐、红豆杉、钟萼木、水青木、黔金丝猴、白冠山鸡、娃娃鱼、云豹……被誉为“名岳之宗”的梵净山,有着令人向往的“千面”。 近日,国家公园管理局正式批复贵州省开展“梵净山国家公园”建设工作。 这意味着戴着许多光环的梵净山会更加耀眼。

经历多次沧海桑田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江口县、松桃苗族自治县三县交界处,是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坡的第一高峰。

据资料显示,梵净山的主体地层为梵净山群,形成于距今8.7亿年至8.35亿年。 喜马拉雅运动,特别是第四纪初期以来新构造运动的强烈抬升,掀起了梵净山体。 在长达8亿多年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梵净山经历了多次沧海桑田的变化,留下了许多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的地质遗迹。

“四海名山、九州巨镇、十方净土、休姓福田……”梵净山上的敕许碑,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 位于新金顶西北800米处的老金顶滴水岩下,坐北朝南。 这里海拔2270米,濒临险峻的山谷,连着峭壁的悬崖。 碑为古牌楼式,高2.9米,额上刻有“敕赐”字样,故称敕赐碑。 该碑于1982年2月被列为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敕赐碑上对梵净山的地形、名胜风景、历史传说、佛教沿革等都有记载。 碑文上说,梵净山是“天下鼎鼎之名岳之宗”、“上之穹隆接天、下之厚土”,是震动南京、北京,倾动十三个地方行省,吸引王公大臣、黎民纷纷拥进礼拜的“极乐天宫”。

头顶阳光普照,狂风大作,倾盆大雨,漫天飞雪,山顶上四季交替上演。 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力量,丰富了梵净山令人陶醉的自然风景,但并不是人人都有缘分。 只能期待好天气,否则又“抱琵琶半遮面”。

去梵净山的人会被“蘑菇石”的独特形状所吸引。 所谓“菇石”,顾名思义就是长得像蘑菇一样的石头,上下两段,上下细小,错杂不堪,一眼看去就是两块石头没有码好,像是快要崩塌的石头。 站在悬崖旁边,更让人感到危险和巨大,游客在这里拍照打卡。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教授任晓冬介绍,喀斯特地貌是贵州比较独特的环境,明显特征是石灰岩和溶洞。 梵净山不同,是变质岩山脉的地形,比喀斯特地形还古老。

透过无人机的镜头“俯瞰”梵净山,观察者的眼睛充满时间,心中充满惊叹。 除了“蘑菇石”,“万卷经书”也令人惊叹,层层叠叠的“石头经书”充满了岁月的沧桑,就像游人在风雨中回首往事一样。

还有“红云金顶”。 拔地而起,垂直伸笔,顶天立地的高峰险峻,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红云金顶”石峰高94米,巍峨耸立,有如巨大的发动机石柱。 下临幽深,远眺百里,如玉笋插天; 山顶上常常雾蒙蒙的,在阳光的照耀下,云彩闪闪发光,所以人们称之为“红云金顶”,合称“鸿运金顶”。 “红云金顶”的石峰上,有一条巨大的裂缝,将金顶从顶向下一分为二,上半部分分成两半,用天桥连接两端。

“我的家乡梵净山,红云金水入云,云梯万步天路,风雨飘摇千载。 我的故乡、梵净山、鸟鸣、千溪武陵源、群山笼罩……”美妙的音乐让梵净山无限感慨。

7100多种动植物基因库

无论是坐缆车,还是捡起楼梯,映入眼帘的都是青涩。 “鸟叫的山更安静”。 动物们过“生产生活”的声音,衬托着山的宁静,让人感受到什么是“生命共同体”。 据调查,梵净山现有野生植物和动物7154种,其中植物4394种,动物2760种,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 IUCN )危重以上级别植物49种,动物35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7种,动物38种

2018年7月,在巴林首都麦纳麦举行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中国贵州铜仁梵净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赛上,梵净山是濒危动植物的宝贵栖息地,是古老孑遗植物的避难所,是特有动植物分化发育的重要场所,是黔金丝猴和梵净山冷杉在地球上唯一的栖息地,水青冈林是亚洲重要的保护地,应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新成员

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贵州大学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研究中心联合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开展区域野生动物监测,利用红外相机对野生动物资源进行长期监测。 黔西猴子、西藏酋长国猴子、毛冠鹿、鬣狗、麂皮、野猪、赤腹锦鸡等野生动物相继“到达”红外摄像机前。 黔金丝猴群在猴王的带领下“行军”,昏昏沉沉的小宝宝在妈妈怀里撒娇,“藏酋长国猴儿一家”在溪水里沐浴嬉戏,豹猫在红外摄像机前左躲右闪。

据资料显示,20世纪初,英国传教士沿着野路进入梵净山未知的原始森林。 原来,这位传教士曾经发现了毛皮。 毛皮虽然有缺口,但很明显可以认识到其特征。 肩膀有明显白斑,背部灰色,腹部灰色,肢体内侧金黄,长尾巴远远超过身体长度。 根据采集动植物标本的经验,这位传教士判断可能是动物学界尚未发现的灵长类哺乳动物。 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动物学界的专家们才见过黔金丝猴的活体。

黔金丝猴拥有引人注目的“蓝脸”,被动物学家誉为“世界独生子女”。 1988年,中美有关机构联合进行了黔金丝猴种群数量调查和行为学研究,到1992年发表了一些数据。 当时,黔金丝猴的种群数量在750只以下。 贵州林业部门于2021年开展了调查,相关数据尚未正式公布。

梵山既是“动物王国”,也是“植物宝库”。 春夏季节,梵净山上的鸽子竞相开放,远远看去,就像一群蝴蝶有组织地翩翩起舞。 近观之像一只排好队的鸽子,微风吹过,摇了摇头。 鸽子花是当地人的称呼,其实是珍贵植物梧桐开的花。 珙桐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遗留下来的孑遗植物,被誉为“植物界活化石”“植物界大熊猫”。

“武陵源”崇尚共生

北宋以来,梵净山与宗教文化关系密切,神奇独特的自然风景成为佛教兴盛的基础,成为僧众向往的“梵天净土”,“梵净山”也因此得名。 梵净山在唐代以前被称为“三谷”“辰山”“思邛山”,明代以后被称为“梵净山”,“梵净”被称为“佛教净界”。

梵净山的著名和开发始于佛教。 扩展到周围四大皇庵、四十八脚庵的巨大寺庙群,梵净山构筑了有名的“古佛道场”的佛教地位。 是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中唯一的弥勒菩萨道场,佛教文化给苍翠的梵净山披上了肃穆和不可思议的色彩。

无论是周边县城乡镇建设的宗教文化场所,还是梵净山崇山峻岭上的寺庙、寺庙、石碑,都承载着特定历史时期宗教文化的兴盛和发展。 而在这背后,更多地体现了人的价值追求、人与自然合二为一和谐共生。

今天的梵净山,住在山中山外的人们,共同维护着“武陵源”。 为了加强生态保护,近年来梵净山周边乡镇生态保护林员有序“进驻”,在成为珍稀动植物“守护者”的同时,退出了所有不利于保护区生态建设的开采开发项目,这片梵天净土更是引起世人的关注。

在梵净山脚下的江口县太平镇,有8名村民正在喝来自梵净山的水。 村民杨文乔是生态保护林员,负责巡逻的区域属于梵净山核心区,进行防火灾、防盗、防渔业。 在太平镇,像杨文乔这样的生态保护林员有128名。 不仅生态护林员“进山”,当地村民的植树造林意识也很强。 为了鼓励村民植树造林,只要种下的树苗成活率达到85%,每亩可获得奖金300元。

有助于生态保护的选择是“输”,反之则干脆退出。 从严打高尔夫球场,到普查国保区非法开采,一些所谓旅游开发、特色产业项目已经退出梵净山。

如今的梵净山,自然、生态、文化和谐,是处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景观。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