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考汉语言文学,自考汉语言文学知识点笔记

关于自考汉语言文学,自考汉语言文学知识点笔记

第二篇

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

郁达夫,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新文学社团“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 他于1921年出版的小说集《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集。 他视小说为作家的自传”,主人公多为作者的化身,作为生活“零余人”的他通常采用第一人的叙事方式,表达许多苦闷之情,表达“五四”时期青年个性解放的要求。

《春风沉醉的晚上》的艺术特色。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以小说为自述的人物是郁达夫小说的基本特色。 这部小说着重描写了“我”和陈二妹从相识到相识的过程,具有浓厚的抒情诗。 小说运用了很好的对比手法,男女主人公虽然生活在经济拮据的贫民窟,身份不同,爱好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但并不妨碍他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同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小说更注重社会环境和自然景色的描写, “我”住的几所住宅都是矮小、狭小、阴暗的,再加上火车机手(司机)的粗鲁谩骂,估衣店店员的嘲笑,还有洋房里的红绿光,都很容易勾勒出上海这个贫富悬殊、人情冷暖的世界小说最后对天空的描写,与人物阴沉的心境十分契合。

第三编,叶圣陶《潘老师在难中》

叶圣陶是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潘老师在难中》、《多收了三五斗》、童话集《稻草人》等,他的小说叙事冷静客观,描写准确细致,语言贴切精练

《潘老师在难中》是在1924年底写的。 小说背景是1924年爆发的江浙军阀混战,小说主人公潘老师体现了小市民和小知识分子灰色谦虚的人生

《潘老师在难中》的思想内容

小说集中描写了潘老师自私卑鄙的性格,比如在军阀混战时期带领一家逃离战乱,回到故乡后写下赞扬军阀的条幅。 然后,描写了他的品行、盗贼、反其道而行之的人生态度。 表现了只埋头于“四条生命,一个书包”的庸俗卑鄙的信念。 作者用冷静的笔调描绘了潘老师病态的人生。 这是对潘老师自私卑鄙的人生的批判

《潘老师在难中》的艺术特色

冷静地描写现实生活的细节,展示人物卑微的人生是这部小说的一大特色。 小说结合军阀混战的社会环境和人物命运,结合战乱新闻和人物心理,客观而娓娓地描写了社会现实和人物内心的波折,揭示了人物的灰色人生。 茅盾曾称赞叶圣陶冷静地审视人生,客观、写实、灰色地描绘了卑微的人生。 ”借用人物自身的动作和心理过程,小说的简洁、流畅、准确,对现代汉语规范起到了开拓作用

第四编,沈从文《萧萧》

沈从文的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边城》、长篇小说《长河》、短篇小说《丈夫》和《萧萧),散文集《湘行散记》及《湘西》和79000等

《萧萧》的思想内容

《萧红》于1929年描写湘西农村生活场景,小说描写了萧红的悲剧。 她12岁就嫁了孩子,在花大狗的引诱下怀孕,面临着“下沉”或“卖掉”的命运,最后生下儿子,可以继续在婆家生活。 她曾经向花大狗倾诉,逃到城市获得自由,这种意识非常胧,只是昙花一现,她的一生是被动的一生,自己没有一点选择的权利。 小说的结尾,就像看着儿子娶妻一样恬静而自然,这种麻木既表现出养育子女制度的不合理,也暴露出湘西世界拒新、落后于时代的封闭局面

第五编,茅盾《春蚕》

茅盾,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主编大型文学刊物《小说月报》,积极倡导现实主义文学。 代表作有《蚀》三部曲《幻灭》 《动摇》 《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00

《秋收》的主题意蕴

《残冬》写于1932年。 作家通过描写20世纪32年代初期江南农民老通宝一家养蚕丰收却破产的悲剧命运,反映了“一二八”战争后江南农村经济衰落、农民贫困化的现实形象,揭示了帝国主义经济侵略是压垮民族工业经济、农村经济崩溃的根本

《子夜》的艺术特征

通过对富裕生活细节的真实描写,旨在分析社会问题的内在根源,体现了茅盾小说理性描写社会问题、形象分析社会本质的艺术特质。 小说交织了江南农村风土、蚕事、自然景物的描写,歌颂农民的农业劳动,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又体现了时代的波澜。

我会继续分享中文文学自考的重点。 感谢喜欢的朋友关注、支持

相关推荐

自考大专如何区分小自考大自考,2019自考和2018自考区别

随着近期大家对于高考的关注,国家教育部门近年来实行的“新高考”改革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