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学前教育学简述儿童发展的概念

简述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学前教育学简述儿童发展的概念

重点整理

儿童成长理论主要类型的选择/简答

例题1 :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1~3岁儿童形成的人格质量。

a .信任感

b .主动性

c .自主性

d .自我同一性

“答案”: c

解析(幼儿1-3岁,主要针对害羞自主。 孩子要学习自主性,自己吃饭、穿衣、照顾自己的个人卫生等。 如果孩子不能自己独立,孩子可能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感到羞耻。 父母是主要的社会化代理人。

例题2 :

皮亚杰的“三山实验”考察的是。

a .儿童的深度知觉

b .儿童计数能力

c .儿童的自我中心性

d .儿童保存能力

“答案”: c

“解析”:三山实验是心理学家皮亚杰进行的有名的实验。 实验材料为高低、大小、颜色各异的三个假山模型,实验首先要求孩子从模型的四个角度观察这三座山,然后要求孩子面向模型坐下,再在山的另一边放置玩具娃娃,给孩子看四张照片中的哪一张结果表明,孩子不能完成这个任务。 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表现“三山”的形状。 皮亚杰以此证明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

例题3 :

简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

社会认知学习理论将学习分为参与性学习和替代性学习。

他认为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的最重要形式,包括注意、保持、再现、动机四个子过程。

在动机过程中,观察者的模仿动机有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三个来源。

学校里存在很多观察学习。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性选择/分析

例题1 :

我午饭的时候把盘子掉了。 看到那个的明亮的光对教师说。 “盘子受伤了,我伤心得哭了。 这是因为明亮的思维特征。

a .以自我为中心

b .泛灵论

c .不可逆

d .不保存

“回答”: b

“解析”: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幼儿思维具有以自我为中心、不守恒、不可逆、泛灵论的特点。 看着树干里明亮、掉在地板上的盘子,觉得“受伤了,哭得很伤心”,明显体现了幼儿思维的“泛灵论”特征。

下一节预告下一节内容: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发展趋势》

导入练习:

例题1 :

婴幼儿“认生”现象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种。

A.3—6个月

B.6—12个月

C.1—2岁

D.2—3岁

“回答”: a

解析(5—6个月的孩子开始认生,也就是说交往的人有了选择。 因此,正题应该选a。

相关推荐

赵娥亲:为父报仇手刃恶霸 乞死维护法律尊严丨三国女子图鉴⑨

公元179年,汉灵帝光和二年,东汉王朝表面上还是风平浪静,搅乱天下的黄巾之乱还是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