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选择题1000题,教育学心理学模拟真题10套

教育心理学选择题1000题,教育学心理学模拟真题10套

一、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a .知识和技能是同质的概念

b .技能是能力的表现,知识不是

c .技能可以用知识来说明

d .知识可以用技能来解释

在认知心理学派理论中,广义知识分为狭义知识和技能,即陈述知识和操作知识,操作知识可以解释技能。

陈述性知识也称为描述性知识,是个人可以用语言直接陈述的知识。 这样的知识可以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是什么样的问题,可以用来区分和分辨事物。

操作知识,又称程序知识,是个人很难表述清楚,只能通过某种工作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他主要用于解决做什么、怎么办的问题。 操作性知识的一般学习过程包括: 1、陈述阶段。 2、转化阶段。 3、自动化阶段。

这个问题的选择是c。

二、学习战略的特点如下

a .关于学习的过程

b .时效学习所需

c .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d .教师为学生制定的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而有意制定的关于学习过程的复杂计划。 他有以下四个特质。

1、主动性。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实现学习目标而积极使用的。

2、有效性。 学习战略是有效学习所必需的。

3、过程性。 学习策略是关于学习过程的策略。

4、程序性。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指定的学习计划,有规则和技能构成。

这个问题的正确选择是ABC。

三、小红的语文成绩一直不好,她努力学习也没有效果,所以语文课不听,不做语文作业是一种心理现象

a .学习性无力

b .预期效果

c .自我效能感

d .思考例行程序

学习乏力是学习动机成败的依据理论,由马丁塞利格曼提出。 不管自己怎么努力,都不可能成功,所以意味着做出逃避努力或放弃学习的无力行为。 小红拼命学习也没有效果,于是开始选择逃避、放弃学习的无奈行为。

期待效果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 教师期望激活学生潜能,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期望的进步。

自我效能感首先由班杜拉提出。 自我效能感是主观判断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某项成果行为。

思维定式是指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前期准备的心理状态,它可以影响后续活动的趋势、程度和方式。

这个问题的正确选择是a。

四、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读写学习,有的用拼音字母分类,有的按部首结构分类,这类学习属于

a .组织战略

b .元认知策略

c .资源管理政策

d .精细加工战略

典型的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组织战略和精细加工战略是认知战略,精细加工战略是结合新学到的材料和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提高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战略,也称为精加工战略; 组织策略是为了整合所学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组织战略有分类和纲要两种。

元认知策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涉及个体自身认知过程中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

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调整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个问题的正确选择是a。

五、数学学习中形成的问题的审查态度和审查方法会影响化学、物理等学习的审查方法,这种学习迁移如下

a .具体移徙

b .应对移徙

c .一般移徙

d .重组过渡

布鲁姆根据迁移内容,将迁移分为具体迁移和一般迁移。

一般迁移,又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指在一次学习中所掌握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态度等向另一次学习迁移。

具体转移也称为特殊转移,是指在一次学习中掌握的具体特殊经验直接转移到另一次学习中。

根据迁移过程的内在心理机制,迁移可分为同化迁移、顺应性迁移和重组迁移。

顺应迁移是指将现有的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况时,对现有经验的调整,新旧经验的概括,形成能够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层次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重构性迁移是指重构现有认知系统中的某些组成部分或成分,调整各成分的关系,建立新的联系,应用于新的情境。

这个问题的正确选择是c。

六、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包括:

a .抱负水平

b .替代经验

c .语言说服

d .唤起感情

e .直接经验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1、成败经验。 学习者的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

2、替代经验。 看到和自己水平相同的榜样成功,自我效能感就会提高

3、语言说服。 通过说服性的建议、忠告、说明、自我引导,试图改变人们自我效能感的方法。

4、情感唤起。 高度的情感唤起和紧张的生理体验会妨碍行为操作,降低成功的期待水平。

此问题的正确选择是BCDE。

七、亮从红、黄、紫、蓝、绿中识别出红色,从圆锥、圆柱、梯形、四边形中识别出圆柱。 这是

a .概念学习

b .符号学习

c .命题学习

d .高级学习

概念学习就是对概念的一般含义的把握,实质上是对同类事物共同的重要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把握。

符号学习是指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 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但符号不限于语言符号,还包括非语言符号,符号学习包括事实知识的学习。

这个问题的正确选择是b。

八、在实际活动中,态度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所占比重不同。 个人参与比较具体的环境时,态度成分起很大作用。

a .我知道

b .感情

c .行为

d .认知和情感

态度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和反应倾向性。 态度结构分为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个人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评价性观念和信念

态度的情感成分是个人伴随着态度认知成分的情感和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个对象作出某种反映的意向或意图。

一般来说,三种成分一致,但有时也不一致,行为成分最容易与认知成分背离,即言行不一、知行背离等。 在实际活动中,态度的三个成分所占的比重也不同。 个人参与具体的社会环境时,情感成分起着很大的作用。

这个问题的选择是b。

九、有人通过练习掌握动作技能时,“动作还很忙很紧张,动作死板,出现多余动作,很难察觉自己动作的全部情况,自己很难察觉错误”。 这时他的动作技能形成了

a .动作识别和方向阶段

b .动作联络阶段

c .动作调整阶段

d .自动化阶段

菲茨和波斯纳将动作技能的形成分为认知阶段、联络阶段、自动化阶段。 后来,人们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动作技能更一般的三阶段论:

1、动作认知和定向阶段

初步认识所学的动作是让学习者了解动作的方法,在脑海中形成动作的形象,引导所学的动作。 这个时候,动作死板、迟缓、不稳定、不协调,多馀的动作很多,很难察觉到自己的全部动作,所以自己很难意识到错误。 必须有意识地控制动作。 这时,人主要通过把自己的动作与榜样对照来纠正自己的错误。

2、动作联络阶段

在掌握局部动作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将各个动作组合起来形成比较一致的动作。 人们容易忘记动作之间的联系,在动作的转换和交替的时候会出现暂时的停顿,虽然练习者完成动作的紧张程度得到了很大的缓解,但是稍有分心,一些额外的动作就会渐渐消失。

3、动作协调和完善阶段

此时,意识对动作的控制作用被抑制到最小限度; 整个动作系统从头到尾一口气完成。 动作的一致性主要通过主体感受器提供的动觉信号调节。

这个问题的正确选择是a。

十、促进程序性知识学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根据程序性知识的不同,练习时所需的题型也不同

b .练习越早越好

c .分散练习优于集中练习

d .练习尽量多样化

程序性知识练习的速度在学习的初期阶段有点慢,这个时候的问题很精练,很有典型性,以后练习的速度会逐渐加快。

这个问题的正确选择: b。

相关推荐

2021年10月企业经营战略自考真题,自考企业经营战略概论2019年10月真题

浙江省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企企业经营模拟(二)试题课程代码:11996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