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试卷

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试卷

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卷

(课程代码00537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分,每题1分,共20分。

1 .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的作品是

a.《祝福》 b.《孔乙己》 c.《狂人日记》 d.《阿Q正传》

2.20世纪20年代,散文家以“平静、浅薄、平淡”的创作风格而闻名

a .冰心b .朱自清c .郁达夫d .周作人

3 .台湾新文学的奠基人,之所以被称为“台湾鲁迅”

a .追风b .赖和c .柳裳君d .云萍生

4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于1930年3月2日,成立地点是

a .北京b .上海c .广州d .武汉

5 .新月派中明确了“文学是基于固定的普遍人性”的看法

a .徐志摩b .朱湘c .梁实秋d .胡适

6.30年代重要中篇小说《林家铺子》的作者是

a .茅盾b .叶圣陶c .夏婷d .张天翼

7 .巴金是一位富有理想、追求进步的作家,他青年时代影响最大的思想是

a .新民主主义b .三民主义c .无政府主义d .社会主义

8 .蒋光慈在大革命背景下,反映早期农民武装斗争和知识分子成长过程的作品是

A. 《野祭》 B. 《冲出云围的月亮》

C. 《丽莎的哀怨》 D. 《咆哮了的土地》

9 .写下苦难中农民羞耻性格的名作《老马》的诗人是

a .艾青b .臧克家c .畈d .何其芳

10.30年代的国防剧热潮中,被称为“国防剧的力作”的是

A .田汉的《回春之曲》 B .夏术的(赛金花)。

c .洪深执笔的《成鱼主义》 D .于伶执笔的《汉奸的子孙》

11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论述了当时文艺界的许多重要问题,其中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

a .文艺公式化、概念化问题b .讽刺和揭露问题。

c .文艺为大众服务和如何为大众服务的问题d .文艺普及和提高的问题

12.40年代台湾文坛的吴浊流,尽管是用日语写的,却有很强的民族意识。 他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是

a.《台湾女星》 b.《风水》 c.《水月》 d.《亚细亚的孤儿》

13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冯至以追求纯艺术、表现深层民族精神而著称的诗集

a.《十四行集》 b.《给战斗者》 c.《抗战诗抄》 d.《中国牧歌》

14 .抗战期间,艾青写了一首表现民族灾难和深重命运的《北方组诗》。 其中之一是

A. 《火把》 B. 《太阳》

C. 《向太阳》 D.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15.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期间出现了一些有独立见解的文艺论文。 其中电影锣鼓》一文的作者

a .李希凡b .秦兆阳c .钱谷融d .钟悬斐

16.50年代中期,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香港悄然兴起,被认为是其首发的代表刊物

a.《诗朵》 b.《文艺新潮》 c.《新思潮》 d.《好望角》

17.) ) (切割错误的故事)等为代表,深刻批判极左路线的小说湖流

a .伤痕小说b .反思小说c .改革小说d .寻根小说

18 .高晓声《“漏斗户”主》描绘的底层农民形象

a .陈奕生b .李顺大c .张种田d .隋抱朴

19 .贾平凹笔下新型农民金狗形象的作品是

a.《高老庄》 b.《废都》 c.《土门》 d.《浮躁》

20 .高行健剧中,被认为是多声部哲理剧典范的作品是

a.《绝对信号》 b.《车站》 c.《野人》 d.《假如我是真的》

二、多选题:这道大题共s小题,每道小题2分,共10分。

21.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内容上的特点如下

答:茅盾等左翼作家运用科学的杜会理论分析中国社会

b .题材十分广泛,反映农民苦难和反抗斗争的作品成果突出

c .老舍、京派作家等致力于从文化层面批判社会,探索人生

d .新的城市文学备受瞩目

e .大力展现根据地新型军民关系

22.40年代有以分析社会和讽刺世情为主题的小说名作

a .张恨水的《五子登科》 B .张天翼的《华威老师》

b .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里》 D .老舍的《骆驼样子》

e .茅盾的《腐蚀》

23 .以下关于解放区歌咏体新诗代表作《王贵与李香香》的表述,准确地说

a .作者是李季

b .把爱情的纯真同革命的曲折性联系起来

c .借鉴和创新了“信天游”的民歌形式

D .被茅盾称为“‘民族形式’的史诗”

体现了《讲话》所倡导的文艺大众化、民族化的精神

24 .老舍在《茶馆》中“一个茶馆三幕戏”埋葬了三个时代。 这三个时代是指

a .鸦片战争时期b .甲午战争时期

c .戊戌变法失败后的d .辛亥革命失败后北洋军阀统治时代

e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

25.《绿化树》的以下表述,准确地说

a .作者是张贤亮

b .《十七年文学》的代表性作品

c .描写知识分子章永瑟的肉体苦难和灵魂的洗涤

D .塑造了马缨花、海喜等工人的形象

e .赞美了革命战士的英雄壮举和高尚品格

三、名词解释问题:这道大题共三个小题,每道小题4分,共12分。

26 .“丝社”:

(1)“语言丝社”创办于1924年,因经营《语丝》周刊而得名。

)二)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孙伏园等; 《语丝》多发表针贬斥时弊杂感短剧,倡导幽默诙谐的“文体”。

27. 《金锁记》 :

(1)是张发玲小说的代表作。

)2)主要描写曹七巧这个人物形象,她背负着金钱枷锁,精神空虚,长期的情欲压抑竞争造成了她变态的性格。

(3)作品揭示了压抑人性的封建文化对人心的巨大伤害。

28 .“北京诗群”

(1)北京诗群的代表诗人主要有海子、西川、骏一禾、牛波、厉凡、阿吾等。

)他们坚持庄重庄重的诗歌精神和人文传统,致力于对人类精神家园的怀念和呵护。

)3)主要特色是浪漫性和唯美性。

四、简答:这道大题共4个小题,每道小题8分,共32分。

29 .简析沈从文小说《边城》的文化意蕴。

答案:

(1)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展开,追求传神写意,呈现出美丽的人生境界。

)2)所表达的人生形式的真实性,并融入作者的理想。

(3)故事具有强烈的悲剧性,人在环境面前顺其自然、甘于生命的人生态度。

)4)表达人性的“常”,意在避免政治经济角度的社会斗争,重塑民族品质。

30 .简析赵树理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特色。

答案:

(1)在人物塑造上,赵树理借鉴中国传统小说的表现手法,注重在故事中介绍人物,以及用人物行为揭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 《小二黑结婚》中二诸葛温顺、善良、胆小,封建思想,家长式作风严重,软弱陈腐的农民形象三仙姑是被封建糟粕侵蚀、染上恶习的女性形象,游手好闲、贪图享乐,生活方式轻描淡写

) 《李有才板话》三种农民形象,成长中的青年农民从小到大、小保等小字辈,都有与阎恒元斗争的中坚力量,但思想认识有限; 有生活斗争经验的贫苦农民有才能、有革命要求、善于随机应变,以快板为武器暴露阴谋诡计; 落后不自觉农民(秦先生认为,被欺压、鄙视穷人、害怕当官、穷人造反是不合情理的。

31 .简要分析罗广斌、杨益言小说《红岩》的艺术特征。

答案:

(1)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和惊险的斗争场面形成英雄群像。 作品主要描写重庆地下党与被困在“中美合作所”的共产党的顽强斗争,这一题材决定了矛盾冲突必然尖锐。

)采用多线索网状结构方式,全书通过一些重点人物的活动,把白公馆渣洞集中营斗争、重庆地下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以及华蓥山革命根据地武装斗争等三条主线,以狱中斗争为主线,进行城市地下斗争和农村武装斗争

32 .简析巴金散文《随想录》的思想价值。

答案:

“说实话”是《随想录》最显著的思想价值;

由于“说实话”意识强烈,巴金对自己的过去进行了严格的自我审查

将自审上升到对全民族反思的高度,表现了作家的忧患意识

通过对亲朋好友的怜惜,呼吁了引起许多人悲剧的“文革”。

五、论述问题:这道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33 .结合《红烛》《死水》中的具体作品,论述闻多爱国主义诗歌的思想内容。

答案:

(1)多听诗,歌唱祖国,表达思念祖国、爱国之情。

(2)贯穿《红烛》和《死水》的诗魂,是一种强烈而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诗人心中,他所爱的家与国家紧紧相连,祖国与中华文明密不可分,他所爱的是具有千年文明传统的文化中国。 从某种意义上说,闻一多表达了怀着异国之心读故乡的炎黄子孙的共同感情。

(3)在诗中谴责金元帝国的罪恶,维护民族尊严,讲述华工的辛劳和被凌辱的遭遇,呼吁对民族压迫的沉痛抗议。

)以《死水》为代表的一些直面中国现实的作品,一方面为祖国大地和陷入苦难的人民唱出了悲歌,表达了希望破灭的沉痛,另一方面也坚定了中国复兴的信念,努力呼唤着人民的爱国热情。

34 .结合作品内容,分析曹禺戏剧《雷雨》中的繁体字意象。

答案:

)出身名门,知书达理,在新思潮的冲击下觉醒自我意识,渴望自由和幸福。 但是,住在封建色彩浓厚的资产阶级家庭的她,却苦于周朴园的专制。 她的性格扭曲、孤僻、阴郁,最终爆发为反抗和报复。

)与周萍的关系应该归结为她正当的爱情要求随环境而畸形发展的悲剧。 在周公馆的独裁家庭里,周萍是唯一能安慰她的寄托,她无视周萍,紧紧抓住不放,勇于违背个性解放的要求和封建道德。 繁涵为了爱,付出了全部身心,舍弃了名誉、名分。 如果知道这只是再次被骗了,她的怨恨就爆发了。 在“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的感情驱使下,她终于点燃了周公馆这个烧地狱的导火索,同时也毁灭了自己。

(3)“雷雨”般的性格、封建势力及其对道德观点的大胆审视和英勇反叛,成为五四新文学人物画廊中一个具有强烈时代精神和个性特征的引人注目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