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原理第八章,王一川艺术学原理课后题

艺术学原理第八章,王一川艺术学原理课后题

第七章艺术发展

1 .【本章知识框架】

本章知识框架

2 .【本章概述】本章主要论述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阐述了历史上有关艺术产生的主要理论。 在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劳动说等内容的同时,还分析了艺术发展是多种力量复合作用的结果,其根本动力是人类生产劳动实践,艺术发展中的不平衡与不平衡,艺术发展中的继承与创新等问题。 最后介绍了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的含义和分类。 本章考点以简答题和论述问题为主,学习时,要从整体上把握艺术发展的有关问题,同时加深对艺术发展过程中创新性和继承性的理解。

3 .【重要度】

4 .【出题方式】

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都有可能通过考试。

2背诵关键知识点【艺术早生】

1 .艺术发生学理论

模仿着说

定义:模仿说认为艺术是从人类对自然和现实生活的模仿开始的。 人具有一种“模仿本能”,被认为是本能地模仿自然和社会生活,创造艺术。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答.德谟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认为艺术是从模仿人类的活动开始的。

b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系统地阐述了这一理论。 他认为,模仿是人天生的本性,人通过模仿自然和社会的活动获得快感,也产生艺术。

根据游戏,人们认为艺术活动起源于人类的游戏本能,直到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才将其发展起来。 并通过现代德国心理学家古尔斯进一步改善,至今仍有一定影响。 这个学说认为,人往往拥有“过剩的能量”,喜欢把这种“过剩的能量”投射在没有功利性的活动上。 当人们把自己“过剩的能量”用于非功利的活动时,就表现为自由的游戏,由此产生艺术。

)3)巫术说

定义:巫术学说是主张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的学说。 巫术是指原始人类利用虚幻的超自然的神奇力量实现他们功利目的的法术。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A .伊娃泰勒(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最先提出巫术学说。 他认为巫术活动在原始时代无处不在,因此作为原始巫术中所蕴含的原始艺术必然是由巫术派生出来的。

B .希尔因(芬兰艺术史学家希尔因在《艺术的起源》一书中指出,原始舞蹈与交感神经巫术有关。

)4)劳动学说

定义:劳动学说认为,艺术始于人类的劳动创造。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A .恩格斯)恩格斯认为,善于劳动,人脱离自然界,有着与动物不同的生活方式。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人随着越来越复杂的劳动活动,自然地完成了以心“人化”的过程,形成了包括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在内的人的文化心理结构。

B .普列汉诺夫(俄罗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一书中阐述了艺术是从劳动开始的理论。 他认为原始艺术是适应劳动需要,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与原始人的劳动生活和生产斗争密切相关。

2 .艺术发生的历史进程

(1)艺术发生的审美渊源

实用阶段:考古发现,制造于约300万年前的第一件器物——石刀,是一件蕴含人类制造规律的工具。 人在改造自然的活动同时塑造自我,形成自己的内在尺度,审美标准也是尺度之一。

准艺术品阶段:距今约4万至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器物既是实用品,也包含着人类的审美意识。 它的标志是雕塑和岩画、原始歌舞、器物和人体装饰的出现。

艺术品阶段(约从4000年前开始,艺术品的精神特征日益突出,审美意识日益浓厚,逐渐形成了明确的审美标准。

)2)艺术的产生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观察

原始艺术是原始信仰的外化。 原始信仰的外化是艺术产生的必要中介。 人类为了自我的生存和发展,进行改造自然等活动时,总是通过祭祀、祈祷等仪式活动赋予改造自然的过程以神秘和心灵的色彩。 例如,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文明象征之一的龙凤形象来自于原始图腾崇拜。 此外,江苏连云港郊区锦屏山将军崖摩崖石刻上的画,反映了人们努力采草的神灵,以及人们通过向神灵的祈祷加速小草生长的愿望。 原始歌舞也与原始信仰活动有关等。

原始艺术是实用功利的产物。 实用功利是推动原始艺术产生的动力。 将军崖上的植物神和雕刻作品《维林多夫母神》和《手持角杯的裸女》都是为了祈求丰收和繁殖而制作的。 人类的原始美术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功利性。

例如,中国古代有农历三月的上巳节庆祝活动,这一天人们在野外唱歌跳舞,男女互相表达感情,健康奔放,充满自然的色彩。 这种舞蹈活动显然具有鼓励生殖繁殖的目的。

原始艺术的形式和美感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演变:原始艺术的形式和美感在历史过程中逐渐层叠和演变。 艺术在积累的过程中逐渐成形和高级化。

如石器的变迁过程、旧石器时代山顶洞的人们、遗留的打制石器和粗糙的石饰体现了人类创造活动和装饰观念的产生。 新石器时代西安半坡仰韶文化的石器,是一种较为精致的磨制石器,表现为感性形式的逐渐积累和丰富。

艺术形式与美感相联系的审美意象也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积淀,不断促进人类审美心理结构的完善。

【艺术的发展】

1 .艺术发展的动力

(1)生产劳动实践为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劳动实践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使用工具,征服自然,满足必要的活动。 生产实践创造了人的自我意识和思想,然后人才能从事复杂而精神的艺术活动。

生产劳动实践也为艺术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源泉,是艺术活动内容的主要来源。

)2)生产劳动实践水平决定了艺术发展的阶段

一定的艺术发展阶段总是与那个时代生产劳动实践的水平相适应,特别是与生产工具和生产形式密切相关。

从人类最早的打制石器,到新石器寸代,人类开始使用陶器作为主要器具,说明进入阶级社会后,人类的生产工具以金属器具为主,艺术的发展与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

(3)影响着经济的基础性制约和艺术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的社会结构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部分。 经济基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力相适应,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现实的物质基础。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政治制度和思维方式、世界观或社会意识形态的总和。 艺术是意识形态,其发展也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和影响。

2 .艺术发展中的平衡与不平衡

(1)社会物质基础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艺术发展中的平衡与不平衡是指艺术与社会物质基础的关系。 艺术总体上与社会物质基础的发展水平同步,但在特殊时期两者之间也出现了不同的步伐。 艺术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必须受到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制约。 揭示了社会物质基础对艺术的根本影响力。

)2)社会物质基础对艺术发展的作用

社会物质基础对艺术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并不是直接的,往往要经过一定的社会、制度因素等中介作用。 社会基础与艺术关系密切,但并不是机械上的因果关系。 艺术的发展与社会物质基础的发展并不一定同步,艺术与社会物质基础并不均衡。

)3)艺术与社会物质基础

任何形式的艺术,都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而文艺反作用于物质基础,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因此,艺术与社会物质基础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的辩证关系,必须用辩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两者的关系。

3 .艺术发展中的继承与创新

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和相互关系是直接推动艺术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 继承与创新构成了艺术发展中矛盾统一的基本范畴,相互交错,形成互补关系。

(1)艺术发展的继承性

艺术发展的继承性是指上一代的艺术总是对后代的艺术有明显或潜在的巨大影响而后代的艺术又必须总是在上一代艺术的基础上发展。 没有艺术的继承性,就没有艺术的发展史。

艺术发展具有继承性的原因

答:艺术发展赖以生存的社会物质生活具有连续性,社会物质生活的发展就像奔流不息的河流,构成了一个绵延不断的过程。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物质生活的连续性也决定了艺术发展的继承性。

b .艺术本身的发展具有连续性。 艺术是形象地建构特定审美世界的活动,艺术自身的形式和美感不断积累。 前代艺术是今天艺术的起点,今天的艺术又是新一代艺术的基础。 这是一个不间断的连续过程,没有任何艺术诞生于真空之中。

艺术继承的对象

a .对本民族艺术传统的继承

第一,从艺术形式来看,中国国画艺术是世界艺术领域的独特创造,国画艺术发展的根本在于中国。 传统中国画的情趣与写意性,虽然近代以来受到西方油画艺术的影响,出现了写意画风,但其独特的笔墨意韵追求并没有根本改变。

第二,从艺术精神来看,民族艺术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情感取向也是继承的重要方面。

第三,从文化内涵看,艺术自产生以来,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范畴和价值体系,艺术自身构成了独立的文化系统,文化内涵渗透于艺术之中,成为艺术不可分割的内在因素。

b .艺术继承的对象有其他民族和文化的艺术成就

艺术必须勇于吸收其他民族优秀的艺术成分,“可以攻他山之石、玉”。

艺术继承的内容

a .从表现方法上看,首先包括创作技巧、创作手段、创作题材等内容。

b .从审美观念看,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具有继承性,艺术总是在继承过去思想和观念的基础上创造,推动艺术的历史性变革。 审美观念的继承有时会打破具体艺术门类的限制,对整体艺术产生深远的影响。

C .从艺术文化看,传统中的非物质层面是继承的重点,具体表现为艺术蕴含的情愫和体会。

)2)艺术发展的创新性

艺术创新的原因

答:创新是由艺术的内容决定的。 艺术是对生活的反映,生活不断发展,所以反映生活的艺术也不能停滞。

b .创新是由艺术的性质决定的。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艺术。

C .创新山艺术创硅册的独特性使得艺术家都是独立的个体,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艺术家。 个性不同的艺术家在从事创作时不能不留下个人的主观印记,所以只有敢于坚持个性的艺术家才能在创新的道路上创新。

d .创新是由欣赏者的审美需求决定的。 欣赏者总是求新、求异、求变,欣赏者的这一需要决定了艺术创新的必要性。

艺术创新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答:从内容上看,每一匹布都有自己的新问题、新现象,艺术家应该敏锐地发现属于那个时代的独特审美认识和时代精神,并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现。

b .从形式上看,世代有世代的艺术表现方式,复制过去就意味着杀死自己。

【艺术的现代发展】

1 .现代艺术经济与审美

艺术作为商品流通的现象早在新石器时代末期就已出现,当时已经出现了专门的作坊。 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艺术品的交换价值越来越凸显,直到今天,商业对艺术的渗透更是无孔不入。

(1)经济因素:艺术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生产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性,而且本身具有浓厚的商品属性,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

)消费对象)现代艺术作为普遍的消费对象而存在,促使艺术审美泛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原本的反映和被反映关系,变成了相互渗透、相互生产以及相互消费的关系。

(3)艺术素养:现代艺术经济的繁荣和大众文化的勃兴,使艺术素养的培养成为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 .现代媒体与艺术的发展

工业化以来,特别是广播电视随着无线电和影像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经历了革命性的变化,山岳传播媒体的革命人类社会进入了大众传播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是工业革命前所不能比拟的。

)现代媒体的迅速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思维定式,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媒体与社会、文化、艺术的关系。

)2)现代媒体极大地改变了艺术的生态。

(3)现代媒介互动环境,使艺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特点。

现代艺术越来越依赖于媒体技术的变革,新的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艺术创作,每次媒体技术的更新和应用都可能给艺术生产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多种艺术方式的综合运用呈显著趋势,当代艺术呈现出多种感官融合的能动体验和形式多样的新面貌。 艺术活动中出现的这种多种媒介的相互影响和渗透对艺术创作和欣赏有深刻的影响。

现代传媒的发展必然带来艺术观念的更新和艺术教育方式的变革,以艺术素养和传媒素养的兼收并蓄为必然选择。 理解艺术已不再满足于传统单一的艺术和美学方法,需要调动跨学科手段,进行跨媒体和多学科融合的综合应用。

3 .全球化语境与艺术发展

全球化是指17世纪以来,首先由欧洲主导发生的全球联系不断加强,人类生活和意识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国与国、地方与地方之间在经济贸易、文化方面相互交流,竞争程度加深的趋势。 全球化时代,文化艺术以生产、符号、模式、观念四种形态迅速传播和流动。

在全球化语境下,艺术发展中的显著特征主要是交往性、变异性、本土化等。

)从交融性上看,每一种艺术本身都具有传播的属性,只有通过艺术的传播和扩散,不同文化之间借用艺术符号和表现方式,人类艺术才能相互交流,持续发展。

)从变异性来看,艺术本来相对封闭的一元自足的形态被打破,更多的表现为喧嚣、流动变化的多元认同体制。

从本土化层面看,全球化语境下民族艺术的生存危机促使“本土化”热情高涨,追求异质化、本土化是对抗全球体制影响的意识形态。

【艺术类型与艺术思潮】

1 .艺术类型

(定义)艺术流派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在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上基本一致或相似的艺术家们,通过自觉或不自觉的结合而形成的艺术集团或派别。

)2)一组艺术类型

具有共同思想倾向、艺术观点,具有一定组织形式和结社名称的艺术家社区。

志趣相投或住在某个地区的艺术家组成的松散团体。

不自觉地,以某种艺术要素为标志结合形成的艺术群体。

)3)艺术流派的形成原因

自觉结成的艺术社团,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下,由思想倾向、艺术观念、作品风格相近的艺术家自发组织而形成的艺术流派。

艺术创作的兴格、题材、技巧、理论主张相近,是居住在共同地域的一群艺术家在相互交往和唱和中形成的艺术流派。 在这个艺术流派中,成员之间的艺术见解、兴趣、倾向、爱好等大致相似,一般组织不固定,也没有形成明确一致的共同文艺纲领。

艺术家自身没有规划、塑造流派,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属于某一流派,但由于艺术家的创作和表现风格相近,在后世的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中被归纳为特定的流派。

)4)艺术类型特征

艺术流派的形成与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条件息息相关。

艺术流派也是艺术内容和形式本身的积累和发展。

艺术流派对艺术的发展有非常显著的作用,它往往影响一个时代艺术的发展和趋势。

艺术流派在性质上有文野、雅俗、高低之分,但不同的艺术流派是艺术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不同艺术流派的出现和相互之间的争鸣是推动艺术发展和繁荣的重要条件。

2 .艺术思潮

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文化思潮的影响下,在艺术领域出现尸体影响较大的思想和创作上的潮流化运动。

(1)中外艺术史中的艺术思潮

就中外艺术史而言,艺术思潮都是具有深刻而显著影响的艺术变革与发展运动。 在艺术发展的各个重要阶段,几乎都有一个艺术思潮占主导地位,影响深远而广泛。

在欧洲,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思潮有16世纪的文艺复兴、17世纪的古典主义、18世纪的启蒙主义、19世纪的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20世纪初期的现代主义和后期的后现代主义等。

在中国,代表性的艺术思潮如汉代的浪漫习俗、齐梁时代的浮华辞藻、唐代的大气磅礴、宋代文人情怀、明清的性情至上、五四时代的新文化运动等。

)2)西方艺术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思潮

艺术思潮在发展过程中各有生成、繁盛、衰落的周期,在西方艺术史上,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五大艺术思潮源远流长,影响力巨大。

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注重理性精神和严谨形式,戏剧领域的“三一律”,即把一个故事临时、一劳永逸、绘画领域严谨的聚焦透视等都是它的集中体现。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是一种崇尚想象、自然、象征和神话的艺术思潮,兴起于18世纪末。 文学领域以华兹华斯、拜伦、雪莱、济慈、雨果等为代表,绘画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是重视德拉克洛瓦幻想的夸张画风等。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又称批判现实主义,是对浪漫主义的一种纠正。 现实主义注重客观性、典型性、批判性,其代表性作家有巴尔扎克、福楼拜、狄更斯等,代表性画家有卢梭、米勒等。 现实主义以大胆揭露尖锐的社会问题为目标,具有很强的批判性。

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是在西方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兴起的许多艺术思潮的总称,受尼钏哲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追求深度模式和意义的表达。 尊重暗示性,着力刻画个人心理现实,如“意识流”、“超现实幻想”等; 就像荒诞的戏剧一样,致力于揭示个人生存的“荒诞”性。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其发展特点如下

a .消灭传统艺术审美深度模式、根除艺术品的意义:

b .主张割裂与历史传统的联系,显示“精神分裂症”式的现在时间;

c .消除主体意识,将人描绘为非中心化、非身分化的主体

D .随着大侠文化工业对形象的复制,艺术成为模仿或类比,没有了应有的榜样,审美距离受到冷落。

(3)艺术思潮的基本特征

流动性

艺术思潮的跨国界潮流,既有从发达国家流入发展中国家的,也有相反的潮流。 例如,诞生于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曾经风靡西欧。

互换性

在当代,艺术思潮又呈现出多样化、交叉化的趋势,如中国当代电影中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兼容并存,美术、音乐、文学等领域也存在这种现象。

)4)艺术思潮对艺术的影响

艺术思潮作为一种艺术现象,也是艺术自身规律运动和发展的结果。 新艺术思潮的产生往往影响这一时期艺术观念和艺术创作方法的变化,它不同程度地影响各门艺术。

名词解释问题的思考:最简单的解答逻辑“总-分-总”模式。

第一部分,用一句话概括这个名词,并给出概括性的解释。 这一部分需要牢牢掌握教科书的内容。

第二部分是内容、性质、特征、特点、条件、背景、代表作、代表人物、塑造等。 请一定要记住这些。 去考场的话就不用慌张了。 即使想不起来名词的说明,也可以从这些方面来思考,展开叙述。 这一部分是对第一部分的论述,各方面越具体越好。 按照这些方面回答的话,逻辑就特别清晰了。 回答也是有信心、有根据的。

第三部分,地位、影响、意义、价值。 果然必须记住这些话。 这一部分是总结升华,是对名词的一个选拔,不要太选拔,要以背诵知识点为中心。

如果把这三个部分加在一起,完整的名词就会说明答案模式。

【例如】

巫术学说

答:巫术学说是主张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的学说。 19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学、文化学、民俗学、考古学等学科研究成果的发表,人们对原始巫术活动有了更深的了解,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的说法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同,成为20世纪影响最大的理论。 巫术是指原始人类利用虚幻的超自然的神奇力量实现他们功利目的的法术。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最先提出了巫术学说。 他认为巫术活动在原始时代无处不在,因此作为原始巫术中所蕴含的原始艺术必然是由巫术派生出来的。 芬兰艺术史学家希尔在《艺术的起源》一书中指出,原始舞蹈与交感神经巫术有关。

注意:名词解释一般为每个名词写100-200字即可; 每个名词的解答时间控制在5-6分钟。

【更多例题】

2 .模仿说

参考答案:模仿说,又称模仿说,是最早出现在西方的艺术发生理论。 模仿说认为艺术是从人类对自然和现实生活的模仿开始的。 人被认为具有一种“模仿本能”,这种本能通过模仿自然和社会生活来创造艺术。 德谟克利特认为艺术是从人类的模仿活动开始的。 亚里士多德系统地阐述了这一理论,认为模仿是人天生的本性,人通过模仿自然和社会的活动获得快感,也产生艺术。

3 .游戏学说

答:博弈论最初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作家席勒提出的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 其核心观点是,艺术活动来源于人类的游戏本能。 到了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发展了。 并通过现代德国心理学家古尔斯进一步改善,至今仍有一定影响。 该学说认为,人往往拥有“过剩的能量”,喜欢把这种“过剩的能量”投射在没有功利性的活动上。 当人们把自己“过剩的能量”用于非功利的活动时,就表现为自由的游戏,由此产生艺术。

答题思路:等同于名词解释答题逻辑。

我们还是分三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对题目相关名词进行说明; 当然也有在主题中出现文言的,但是如果能读的话,可以说明文言的意思,也有利于。 下面说明一下出现的名词。 活用。

第二部分,结合题目中提出的问题,分3-5点进行分析; 还是根据主题所含名词的层次,如内容、性质、特点、特点、条件、背景、代表作、代表人物、塑造等,结合主题的含义,进行分析即可。 请注意,每一点都必须附有实例。 名言俗语、艺术作品、学说等的时候,背诵的时候,会收集很多实例,几乎都在复习资料里。 一些例子可以论证多个知识点,注意总结。

三是集中升华。 地位、影响、意义、价值,在这些层面总结回答。

注意:简单解答的各项问题请控制在20分钟以内。 600-800字,基本上600字就可以了。 如果有足够的时间的话最多可以写800,请写得有根据。 请不要为了增加字数而随便写。

【例如】

1 .艺术的产生一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

答:艺术的产生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观察。 艺术的产生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随着人类的整体文化实践而发生的,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文化创造活动。 要追溯艺术的产生,应该从人类文明的一般历史进程入手。 否则,艺术将成为后发的文明现象,失去其原生文明形式的光辉。

(1)原始艺术是原始信仰的外化

原始信仰的外化是艺术产生的必要中介。 在原始社会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类认为万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和守护神之灵,对自然界充满了敬畏。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开展自然界事物和食物狩猎、自然改造等活动时,通过祭祀、祈祷等仪式活动赋予自然改造的过程以神秘和心灵的色彩。

例如,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文明象征之一的龙凤形象来自于原始图腾崇拜。 此外,江苏连云港郊区锦屏山将军崖摩崖石刻上的画,反映了人们努力采草的神灵,以及人们通过向神灵的祈祷加速小草生长的愿望。 原始歌舞也与原始信仰活动有关等。

)2)原始艺术是实用功利的产物

实用功利是推动原始艺术产生的动力。 将军崖上的植物神和雕刻作品《维林多夫母神》和《手持角杯的裸女》都是为了祈求丰收和繁殖而制作的。 人的原始艺术都是功利性的,当时的人们不会无缘无故地享受创作。

例如,中国古代有农历三月的上巳节庆祝活动,这一天人们在野外唱歌跳舞,男女互相表达感情,充满健康、奔放、自然的色彩。 这种舞蹈活动显然具有鼓励生殖繁殖的目的。

(3)原始艺术的形式和美感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演变

原始艺术的形式和美感是在历史过程中逐步积累和演变的。 艺术就是在这个积累中慢慢成形和推进的。

例如石器的变迁过程、旧石器时代山顶洞的人们、遗留的打制石器和粗糙的石饰都体现了人类

创造活动和装饰观念的产生。 新石器时代西安半坡仰韶文化的石器,是一种较为精致的磨制石器,表现为感性形式的逐渐积累和丰富。

艺术形式与美感相联系的审美意象也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积淀,不断促进人类审美心理结构的完善。

【更多例题】

2 .影响艺术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答:艺术的发展是各种力量和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开放程度等对艺术产生重要影响,当然也有艺术自身的积累因素,但根本动力是人类的生产劳动实践。

(1)生产劳动实践为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劳动实践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使用工具,征服自然,满足必要的活动。 生产实践创造了人的自我意识和思想,然后人才能从事复杂而精神的艺术活动。

生产劳动实践也为艺术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源泉,是艺术活动内容的主要来源。

)2)生产劳动实践水平决定了艺术发展的阶段

一定的艺术发展阶段总是与那个时代生产劳动实践的水平相适应,特别是与生产工具和生产形式密切相关。

从人类最早的打制石器,到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使用陶器作为主要器具,标志着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人类的生产工具以金属器具为主,艺术的发展与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

(3)适应生产劳动实践的经济基础制约和影响着艺术发展

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的社会结构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部分。 经济基础是与一定物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由社会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的现实物质基础。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政治制度和思维方式、世界观或社会意识形态的总和。 艺术是意识形态,其发展也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和影响。

3 .简述艺术发展中的平衡与不平衡。

参考答案:艺术发展中的平衡与不平衡是指艺术与社会物质基础的关系。 艺术总体上与社会物质基础的发展水平同步,但在特殊时期,两者之间也出现了木屐的不同步伐。

(1)社会物质基础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艺术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必须受到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制约。 揭示了社会物质基础对艺术的根本影响力。

)2)社会物质基础对艺术发展的作用

社会物质基础对艺术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并不是直接的,往往要经过一定的社会、制度因素等中介作用。 社会基础与艺术关系密切,但并不是机械上的因果关系。 艺术的发展与社会物质基础的发展并不一定同步,艺术与社会物质基础并不均衡。

任何形式的艺术,都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而文艺反作用于物质基础,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因此,艺术与社会物质基础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的辩证关系,必须用辩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两者的关系。

4 .简述艺术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相关问题:结合具体艺术作品谈谈艺术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北京大学2019年研究]

参考答案:继承与创新之间的辩证和相互关系是直接推动艺术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 继承与创新构成了艺术发展中矛盾统一的基本范畴,相互交错,形成互补关系。

(1)艺术发展的继承性

艺术发展的继承性是指前代艺术总是对后代的艺术产生明显的或潜在的巨大影响,后代的艺术总是要在前代艺术的基础上发展。 没有艺术的继承性,就没有艺术的发展史。

艺术发展具有继承性的原因

答:艺术发展赖以生存的社会物质生活具有连续性,社会物质生活的发展就像奔流不息的河流,构成了一个绵延不断的过程。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物质生活的连续性也决定了艺术发展的继承性。

b .艺术本身的发展具有连续性。 艺术是形象地建构特定审美世界的活动,艺术自身的形式和美感不断积累。 前代艺术是今天艺术的起点,今天的艺术又是新一代艺术的基础。 这是一个不间断的连续过程,没有任何艺术诞生于真空之中。

艺术继承的对象

a .对本民族艺术传统的继承

第一,从艺术形式来看,中国国画艺术是世界艺术领域的独特创造,国画艺术发展的根本在于中国。 传统中国画的情趣与写意性,虽然近代以来受到西方油画艺术的影响,出现了写意画风,但其独特的笔墨意韵追求并没有根本改变。

第二,从艺术精神来看,民族艺术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情感取向也是继承的重要方面。

第三,从文化内涵看,艺术自产生以来,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范畴和价值体系,艺术自身构成了独立的文化系统,文化内涵渗透于艺术之中,成为艺术不可分割的内在因素。

b .艺术继承的对象有其他民族和文化的艺术成就

艺术必须勇于吸收其他民族优秀的艺术成分,“可以攻他山之石、玉”。

艺术继承的内容

a .从表现方法上看,首先包括创作技巧、创作手段、创作题材等内容。

b .从审美观念看,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具有继承性,艺术总是在继承过去思想和观念的基础上创造,推动艺术的历史性变革。 审美观念的继承有时会打破具体艺术门类的限制,对整体艺术产生深远的影响。

C .从艺术文化看,传统中的非物质层面是继承的重点,具体表现为艺术蕴含的情愫和体会。

)2)艺术发展的创新性

艺术创新的原因

a .创新是由艺术内容决定的

艺术是对生活的反映,生活不断发展,所以反映生活的艺术也不能停滞。

b .创新由艺术的性质决定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艺术。

c .创新是由艺术创作主体的独特性决定的

艺术家都是独立的个体,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艺术家。 个性不同的艺术家在从事创作时不能不留下他个人的主观印记,所以只有敢于坚持个性的艺术家才能在创新的道路上创新。

d .创新是由欣赏者的审美需求决定的

欣赏者总是求新、求异、求变,欣赏者的这一需要决定了艺术创新的必要性。

艺术创新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a .从内容上看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新问题、新现象,艺术家必须敏锐地发现属于那个时代的独特审美认识和时代精神,并通过自己的作品表现出来。

b .从形式上看

世代有世代的艺术表现方式,复制过去就意味着杀死自己。

5 .简述艺术流派。

参考译文:艺术流派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在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上基本相同或相近的艺术家们,自觉或不自觉地结合起来的一个艺术群体或派别。

(1)艺术类型组

具有共同思想倾向、艺术观点,具有一定组织形式和结社名称的艺术家社区。

兴趣相投、住在某个地区的艺术家组成的松散团体。

无意识中以某种艺术要素为标志结合的艺术群体。

)2)艺术流派的形成原因

自觉结成的艺术社团,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下,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观念、作品风格相近的艺术家自觉组织形成的艺术流派。

由艺术创作的兴格、题材、技巧、理论主张相近或居住在共同地域的一群艺术家在交往与唱和中形成的艺术流派。 这一艺术流派只是彼此的艺术见解、兴趣、倾向、爱好等大致相同,一般没有任何固定的组织,也没有形成明确一致的共同文艺纲领。

艺术家自身没有规划、塑造流派,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属于某一流派,但由于艺术家的创作和表现风格相近,在后世的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中被归纳为特定的流派。

)3)艺术类型特征

艺术流派的形成与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条件息息相关。

艺术流派也是艺术内容和形式本身的积累和发展。

艺术流派对艺术发展的作用非常显著,它往往影响一个时代艺术的发展和趋势。

艺术流派在性质上有文野、雅俗、高低之分,但不同的艺术流派是艺术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不同艺术流派的出现和相互之间的争鸣是推动艺术发展和繁荣的重要条件。

6 .简述艺术思潮。

参考译文:艺术思潮是指受一定社会和文化思潮的影响,在艺术领域出现的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和创作上的潮流化运动。

(1)中外艺术史中的艺术思潮

在中外艺术史上,艺术思潮都是具有深刻而显著影响的艺术变革与发展运动。 在艺术发展的各个重要阶段,占有主导地位,有广泛的艺术思潮。

欧洲有16世纪的文艺复兴、17世纪的古典主义、18世纪的启蒙主义、19世纪的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20世纪初期的现代主义和后期的后现代主义等。

在中国,有汉代的浪漫习俗、齐梁时代的浮华辞藻、唐代的大气磅礴、宋代的文人情怀、明清的性情至上、五四时代的新文化运动等等。

)2)艺术思潮发展、生成、繁盛、衰落的周期

在西方艺术发展过程中,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五大艺术思潮源远流长,影响力巨大。

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注重理性精神和严谨形式,戏剧领域的“三一律”,即把一个故事临时、一劳永逸、绘画领域严谨的聚焦透视等都是它的集中体现。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兴起的一种重视想象、自然、象征、神话的艺术思潮,在文学领域以华兹华斯、拜伦、雪莱、济慈、雨果等为代表,在绘画领域有重视德拉克洛瓦幻想的夸张画风等。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又称批判现实主义,是对浪漫主义的矫正,注重客观性、典型性、批判性。 代表性作家有巴尔扎克、福楼拜、狄更斯等,代表性画家有米勒等,现实主义着力于大胆揭露社会问题,具有强烈的批判性。

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是在西方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兴起的许多艺术思潮的总称,受尼采哲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追求深度模式和意义的表达。 尊重暗示性,着力刻画“意识流”、“超现实梦幻”等个人心理现实,着力揭示个人生存的“荒诞”性,如荒诞戏剧。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它脱离了以往致力于破除艺术审美深度模式、去除艺术品意义的历史传统,展现了“精神分裂症”的当下时间; 去除主体意识,人被刻画为非中心化、非身分化主体的大侠文化工业带来了形象的复制,艺术成为模仿或类似,即没有原本的范本,审美距离冷却。

(3)艺术思潮的基本特征

流动性

艺术思潮的跨国界潮流,既有从发达国家流入发展中国家的,也有相反的潮流。 例如,诞生于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曾经风靡西欧。

互换性

在当代,艺术思潮又呈现出多样化、交叉化的趋势,如中国当代电影中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兼容并存,美术、音乐、文学等领域也存在这种现象。

)4)艺术思潮对艺术的影响

艺术思潮作为一种艺术现象,也是艺术自身规律运动和发展的结果。 新艺术思潮的产生往往影响到这一时期艺术观念和艺术创作方法的变化,它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每一门艺术。

7 .历史上关于艺术的产生有什么重要的理论?

答:艺术初期发生时的形态对我们来说是大致的,所以对艺术起源问题的解释至今仍存在许多困惑。 许多艺术发生理论随着艺术活动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劳动说等,都是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解释艺术产生的理论模型。

(1)模仿说

模仿说又称模仿说,是最早出现在西方的艺术发生理论。 人们认为艺术是从人类对自然和现实生活的模仿开始的。 认定人类有一种“模仿本能”,本能地模仿自然和社会生活,创造艺术。

)2)游戏学说

游戏的中心观点是艺术活动来源于人类的游戏本能。 该学说最初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作家席勒提出。 到了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发展了。 并通过现代德国心理学家古尔斯进一步改善,至今仍有一定影响。 这个学说认为,人往往拥有“过剩的能量”,喜欢把这种“过剩的能量”投射在没有功利性的活动上。 当人们把自己的“过剩能量”运用到非功利的活动中,就表现为自由的游戏,艺术应运而生。

)3)巫术说

巫术是主张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的学说。 19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学、文化学、民俗学、考古学等学科研究成果的发表,人们对原始巫术活动有了更深的了解,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的说法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同,成为20世纪影响最大的理论。 巫术是指原始人类利用虚幻的超自然的神奇力量实现他们功利目的的法术。

)4)劳动学说

劳动学说认为,艺术始于人类的劳动创造。 恩格斯说。 “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放在一起,成为两个最大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猴子的脑髓逐渐变成了人类的脑髓。 后者和前者很相似,但就大小和完美程度而言,远远超过了前者。 在脑髓进一步发达的同时,作为其最密切工具的感觉器官也更加发达了。 ”

8 .如何把握艺术产生的一般历史过程?

答:艺术的产生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随着人类的整体文化实践而发生的,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文化创造活动。 要追溯艺术的产生,应该从人类文明的一般历史进程入手。 否则,艺术将成为后发的文明现象,失去其原生文明形式的光辉。

(1)原始艺术是原始信仰的外化

原始信仰的外化是艺术产生的必要中介。 在原始社会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类认为万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和守护神之灵,对自然界充满了敬畏。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开展自然界事物和食物狩猎、自然改造等活动时,通过祭祀、祈祷等仪式活动赋予自然改造的过程以神秘和心灵的色彩。

)2)原始艺术是实用功利的产物

实用功利是推动原始艺术产生的动力。 如上所述,将军崖上的植物神灵和雕刻作品《维林多夫母神》和《手持角杯的裸女》都是为了祈求丰收和繁殖而制作的。 人的原始艺术都是功利性的,当时的人们不会无缘无故地享受创作。

(3)原始艺术的形式和美感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演变

原始艺术的形式和美感是在历史过程中逐步积累和演变的。 艺术从产生到成形经历了很长时间,这比人类用文字记录以来的历史要悠久得多。 目前,我国可以进行文字试验的历史还不到四千年,但原始的美术、歌舞、说唱等经历了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的积累和演变过程。 艺术就是在这个积累中慢慢成形和推进的。

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文化创造活动,它是需要原始信仰外化的中介,在实用功利的推动下,经过形式和美感的长期历史演变。 艺术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总有一天会摆脱混淆的文化状态,成为相对独立的领域。

9 .什么是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 对艺术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请参阅答案:

艺术类型

艺术流派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在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表现方式上基本相同或相近的艺术家们自觉或不自觉地结合起来的一个艺术集团或派别。

艺术思潮

艺术思潮是指受一定社会和文化思潮的影响,在艺术领域出现的具有巨大影响的思想和创作上的潮流化运动。

艺术对发展的作用

艺术流派对艺术发展的作用非常显著,它往往影响一个时代艺术的发展和趋势。 艺术流派常常聚集大批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他们形成了相近或相同的思想倾向和艺术追求的某种势头,引领着那个时代的艺术风潮。

例如达达主义追求非理性状态,拒绝庸俗的艺术标准,追求不尽人意、方兴未艾的艺术创作方式,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等流派。 艺术流派从性质上也有文野、雅俗、高低之分,但不同的艺术流派是艺术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不同艺术流派的出现和相互争鸣是推动艺术发展繁荣的重要条件。

在中外艺术史上,艺术思潮都是具有深刻而显著影响的艺术变革与发展运动。 在艺术发展的各个重要阶段,占有主导地位,有广泛的艺术思潮。

答:欧洲有16世纪的文艺复兴、17世纪的古典主义、18世纪的启蒙主义、19世纪的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20世纪初期的现代主义和后期的后现代主义等。

B )在中国,有汉代的浪漫习俗、齐梁时代的浮华辞藻、唐代的大气磅礴、宋代的文人情怀、明清的性情至上、五四时代的新文化运动等等。

作为社会思潮的组成部分,艺术思潮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思想根源。 但艺术思潮作为一种艺术现象,也是艺术自身规律运动和发展的结果。 新艺术思潮的产生往往影响到这一时期艺术观念和艺术创作方法的变更,它在不同程度上对各项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10 .亚里士多德是如何阐述“模仿说”理论的?

答:亚里士多德首先设定模仿是人天生的本性,人通过模仿自然和社会的活动获得快感,艺术也应运而生。 模仿使用的媒介不同,模仿的对象不同,使用的方式不同,就产生了美术、叙事、戏剧等艺术门类。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在模仿中可以从表及里,通过概括、归纳、提炼来认识事物的本质。

11 .什么是巫术?

答:巫术是原始人类利用虚幻的超自然的神奇力量来实现他们功利目的的魔术。

在原始社会,人类生存能力不发达、力量薄弱、生产力水平低下,以虚幻的方式把意志强加给征服对象,以沉思中的虚幻能力,祛病消灾,获取丰富的生活资料,祈求部落战争胜利。

12 .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体现在人类生产劳动实践的哪些方面?

请参阅答案:

(1)生产劳动实践为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生产劳动实践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使用工具、征服自然满足自身需要的活动。

生产劳动实践创造了人自身的意识和思想,然后人类才能从事复杂而精神的艺术活动。

生产劳动实践也为艺术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源泉,是艺术活动内容的主要来源。 没有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就谈不上艺术活动。 在现代生产中,艺术成为带有产业性的生产形式,在满足人的审美需要的同时创造了经济价值,形成了艺术生产的专门领域。

)生产劳动实践水平内在地决定着艺术发展的阶段

一定的艺术发展阶段总是与那个时代生产劳动实践的水平相适应,特别是与生产工具和生产形式密切相关。 例如,人类最初的工艺品是制造石器。 这些石器反映了当时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力极强,人处于弱势地位,他们使用简单的工具努力在自然事物上留下自己生存的痕迹,艺术的精神性和审美性居于实用性。 于是,到了新石器时代,农耕文明开始,陶器作为主要器具显示出了塑造人的形状的力量。 陶器上,动植物的肖形器具和具象或抽象的图案等,人形越来越丰富了。 这表明生产工具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一新的生产劳动实践也决定了艺术的内容和形态。 各种事例体现了生产劳动水平与艺术发展阶段的同步性。

(3)适应生产劳动实践的经济基础制约和影响着艺术发展

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的社会结构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部分。

经济基础是与一定物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由社会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的现实物质基础。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政治制度和思维方式、世界观或社会意识形态的总和。 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上层建筑有两个部分。

a .政治、法律等制度。 包括相应机构及其措施。

b .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有多种形式,主要指政治观点、法律观点、道德观点以及哲学、宗教、艺术等。 艺术是意识形态,其发展也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和影响。

13 .艺术与社会物质基础的关系是什么?

请参阅答案:

)艺术总体上与社会物质基础的发展水平同步,但在特殊时期,两者之间也出现了不同的步伐。 艺术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必须受到这一历史时期的主导力量——社会生产力的制约艺术归根到底是社会物质基础的反映,两者总体上是平衡的。

)2)社会物质基础并不制约直接的影响和艺术,通常经过一定的社会、制度因素等中介环节发挥作用。 社会基础与艺术关系密切,但并不是机械上的因果关系。 艺术的发展与社会物质基础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艺术的发展有时看起来快,有时看起来慢,有时与社会物质基础逆向发展,这体现了艺术与社会物质基础的不均衡。 从根本上说,艺术是由社会物质基础决定的,但艺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艺术一旦产生,就会对物质基础产生反作用,而不是消极地反映物质基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发展起到促进和阻碍作用。

)总的来说,任何形式的艺术,都受到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的束缚。 与此同时,文艺与反作用的物质基础,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因此,艺术与社会物质基础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的辩证

关系。

14. 什么是艺术发展的继承性?

参考答案:艺术发展的继承性是指前代艺术总是给后代艺术以明显的或潜在的巨大影响;后代的艺术又总是要在前代艺术的基础上发展。尽管有时后代艺术表现出对前代艺术明确的批判性,甚至是刻意的叛逆,但实质上它仍以前代艺术为基础。例如唐朝初期,陈子昂对于六朝文学的批评,认为六朝文学空洞乏味,走入辞藻游戏的死胡同,但事实上六朝文学追求的形式美深深地影响到了唐代诗歌,最终促成了律诗和绝句的成熟,没有六朝时期在诗歌形式方面的探索,律诗和绝句在唐代的成熟是不可想象的。

15. 艺术继承的对象存在于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对本民族艺术传统的继承,可以从艺术形式、艺术精神和文化内涵等事项中体现出来。

① 从艺术形式看,中国国画艺术是世界艺术领域的独特创造,其发展的根在中国。传统国画重情趣和写意,近代以来受到西方油画艺术的影响,出现了写实的画风,但其独特的笔墨意韵追求并未发生根本改变。还有诸如日本的浮世绘,中国的国乐等,都是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们随着民族的存在而延续着自己的形式传统。

② 从艺术精神看,民族艺术的特有思维方式和情感取向也是继承的重要方面。例如,气韵生动、含蓄内敛、意境深远的精神特质,一直是中国艺术家追求的崇高目标。

③ 从文化内涵看,艺术自产生以来,便形成了独有的传统范畴和价值体系,艺术本身构成了一种独立的文化系统,文化的内涵渗透在艺术之中,成为艺术不可分离的内在要素。文化如同包围人们的空气,人们总是在不自觉的状态下被文化所耳濡目染和熏陶,在艺术家创作的时候,其所继承的文化精神也从作品中流露了出来。

艺术继承的对象还有其他民族和文化的艺术成果。

艺术要勇于吸纳其他民族的一切优秀艺术成分,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可能恰是我们的缺点和短处,艺术只有在取长补短中才能健康地发展,闭关自守的态度不可取。从中国艺术发展历史看,艺术繁荣的时代总是一个大胆吸收其他民族艺术成就的时代。

16. 继承的内容主要是哪些?

参考答案:

从表现方法上看,首先包括诸如创作技巧、创作手段、创作题材等内容。

① 每一门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特定的表现手段,例如西画中焦点透视、光线明暗、比例对称、色彩关系等,国画中的“十八描法”以及皴、擦、点、染等基本笔墨技法,都是从业人员所需要耐心学习和掌握的。

② 在创作题材方面,不同的艺术流派有其习惯使用的题材。如西画中偏爱人体并借此来表现人的本质力量和女性形体的曲线美。再如中国绘画中对于梅、兰、竹、菊的喜爱,中国传统花鸟画赋予了它们人的高洁、独立不移的品格,这四种自然之物就成为“四君子\”,寄托着中国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

从审美观念看,人类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具有承续性。

艺术总是在继承过去的思想和观念的基础上加以创造,推动艺术的历史变革。审美观念继承有时会打破具体艺术门类的限制而对整体的艺术产生深刻的影响。如中国古代的意境理念,产生于文学领域,但被引入绘画领域,对文人绘画产生重大影响。即便在当代电影中也能处处寻见它的身影,影视画面的构成、镜头的推移、光线的明暗搭配都展现出电影工作者对意境的追求。

从艺术文化看,艺术文化传统中的非物质性方面是继承的重点。

具体表现为蕴涵在艺术中的情愫和感悟。不同民族的人对艺术的感悟是不同的,前人在从事艺术创作实践的时候,不仅留下了艺术技法等内容,同时也沉淀了精神品格和情感因素。

17. 艺术必须创新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创新是由艺术的内容所决定的。艺术是生活的反映,生活是发展的,因而反映生活的艺术也是在发展的。

创新是由艺术的性质所决定的。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艺术。

创新是由艺术创作主题的独特性所决定的。艺术家都是独立的个体,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艺术家。个性不同的艺术家在从事创作的时候一定会打上他个人的主观印迹,因此只有敢于坚持个性的艺术家才能在创新之路上推陈出新。

创新是山欣赏者的审美需求所决定的。欣赏者总是求新、求异、求变的,其需求决定了艺术创新的必要性。

18. 艺术创新体现在内容和形式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从内容上看,每一个时代都有这个时代特定的新问题、新现象,艺术家应该敏锐地发现属于他自己时代的独特的审美认识和时代精神,并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现出来。面对火热的生活,艺术应该有创 造新艺术形象、表现新思想感情、呈现新时代气质的勇气。

从形式上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艺术表现方式,复制过去就意味着消灭自己。任何艺术潮流都有萌芽、成熟、衰亡的历史过程,这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法则,只有在艺术形式、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有必要的创新才能寻找到独特艺术道路。

19. 艺术的商品性体现在哪里?

参考答案:

艺术作为当代社会生产形式之一,其本身带有商品属性,深受经济因素的影响。进入阶级社会之后,艺术创作主要依赖于作坊和工匠,有更明确的劳动分工,艺术的交换价值日益显著,于是进入了马克思所说的受供需关系调节的艺术生产时代。在进入到工业化社会以来,艺术生产跨入了德国批评家瓦尔特•本雅明所说的“机械复制时代”,艺术通过印刷术和电子媒介广泛传播,极大地强化了艺术品的商品性,它甚至成为艺术创作的前提条件。

当代艺术作为普遍性消费对象存在,促使艺术的审美泛化的趋势越发显著。当代艺术通过大众消费广泛进入日常生活,包括装修、饮食、旅游等活动都以艺术的名义添加自己的使用价值。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原本的反映与被反映关系,逐渐变成相互渗透、相互生产及相互消费的关系。当代的艺术发展的新变化也势必引起人们去重新审视艺术传统观念。

当代艺术经济的繁荣和大众文化的勃兴,使艺术素养培育成为艺术发展的关键要素。面对当代艺术的新变化,不能简单地否定艺术的生产和商业化,而应关注在艺术商业化的同时,如何提升人们艺术知识储备、艺术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从而提高民族整体文化艺术素养。

20. 现代传媒与艺术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参考答案:

现代传媒的高速发展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促使人们从重新思考传媒与社会、与文化、与艺术的关系。

① 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认为任何媒介都是人体的延伸,一种媒介的产生会在社会中产生新的行为 标准和方式,媒介创造新的环境并改变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他预言人类世界将会成为“地球村”。

② 麦克卢汉的学生,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认为媒介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方式,来定义现实世界,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人们却不会自觉地注意到这双无形的手。他以电视媒介为例,电视的一般表达方式是娱乐,电视的普及使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 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波兹曼的警示需要当代的人们深思。

现代传媒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艺术的生态。

① 在生产水平和传播能力相对较低的传统社会中,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欣赏之间,环节相对较少,关系更为简单和直接。那时影响艺术社会化程度的主要因素是艺术创作主体的素养和技巧,因此传统时期的艺术理论也相应地集中在对于艺术创作规律的研究上,对于艺术传播、艺术接受等方面的问题少有问津。

② 在传媒时代,艺术的社会化程度往往被动地决定于传媒,因此艺术变为一个公共领域,成为各种主 体竞相争夺的“名利场”。艺术接受和艺术传播成为当代艺术研究的重点领域。人们认识到,为了避免在 传媒高度发达的当代,出现如波兹曼所说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的现象,最有力的手段还是应该进行更广泛和深入的艺术教育和媒介素养培育。

(3) 当代跨媒介交融环境使艺术展现出先前时代所不具备的新表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 当代艺术越来越依赖媒介技术变革,新媒体技术广泛地运用于艺术创作的各个领域,每一次媒介技术的更新和应用都有可能带来艺术生产的革命性的变化。

② 多种艺术方式的综合运用成为一种显著的趋势,当代艺术呈现出了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俱全的主动体验和形式多样的新样态。艺术活动中出现的这种多种媒介交互影响与渗透对艺术创作和鉴赏产生深刻影响。

③ 现代传媒发展必然带来艺术观念的更新和艺术教育方式的变革,使得艺术素养和媒介素养的合并式 培育成为必然选择。理解艺术不再满足于仅运用以往的单.一的艺术或美学方法,而需要调动艺术学、美学、 传播学等跨学科手段,进行跨媒介与多学科融会交叉的综合应用。

21.全球化的定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全球化指17世纪以来首先由欧洲主导而发生的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和意识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国与国,地方与地方之间在经贸、文化上互相交流与竞争程度加深的趋势。全球化时代, 文化艺术以生产、符号、模式、观念四种形态迅速传播和流动。文化艺术一直在不断的“结构化”中。文化艺术的全球化不是某个人、或地区、或民族、或国家的单向行为,而关联全球无数个人、地区、民族、 国家的文化交往实践,多种因素、多种主体在全球化平台上以累积性互动、联动构成丰富多彩的全球化景观。

22. 全球化语境下艺术发展的显著表征是什么?其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交融性:任何一种艺术其自身具有传播的属性,正是通过艺术的流传和扩散,不同文化间相互借用艺术符号和表现方式,人类艺术才得以交流和持续发展。在全球化时代,包括传播媒介和交通系统的异常发达和繁荣, 使得不同文化艺术之间的交融更加频繁和深入,也促使艺术文化在碰撞、交融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变化。全球化语境下艺术交融的直接性、即时性和广泛性上都远超从前,造成了地方生活事件同远距离的世界状 况具有必然的互动性关联的全球交融模式。

(2) 变异性:艺术原有的相对封闭的一元自足形态瓦解,更多的表现为杂语喧哗、流动变幻的多元认同体制。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己经跨越国家和文化所构筑的界限而随着认同的多元时刻产生着变异,例如李安大部分电影以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为背景,但从价值取向上突出个性自由的西方视点,在电影《色戒》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色戒》在中国上映后,引发了很多人的不满,但也有另外的人击节叫好。这正折射出全球化语境中艺术认同的多元化和无所不在的变异性。

(3) 本土化:全球化语境中的民族艺术生存危机促使“本土化”热情高涨,追求异质化、本土化成为对抗全球体制影响的一种意识形态。而“本土化”一旦上升为意识形态,便被艺术生产资本的全球化扩张战略所利用, 它通过全球性艺术产品竭力融入本土情节从而获取更大的社会和经济利益。例如电影《2012》对于中国拯救世界的一个细节的渲染使众多的中国观众走入影院,在中国获得了超高票房。

23.艺术流派的概念是什么?其形成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参考答案:(1)艺术流派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大致相同或近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地结合而成的艺术集团或派别。

① 有时艺术流派体现为有共同思想倾向、艺术观点,并有一定组织形式和结社名称的艺术家社团。

② 有的又是趣味相投或共同生活在某一地域的艺术家所结成的松散的团体。

③ 还有的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以某种艺术元素为标识结合成的一个艺术群体。

(2)其形成的先决条件是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艺术家和较为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段,因此,艺术 流派的出现是艺术发展到一定成熟阶段的产物。

24.形成艺术流派有哪儿种情况?

参考答案:

(1)自觉结成的艺术社团,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下,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观念、作品风格相近的艺术家自觉组织起来而形成的艺术流派。这种艺术流派往往成立了一定的社团性组织,发表 共同的艺术主张,并出版一定刊物,组织和培养自己的创作队伍,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和代表作,积极与其他的艺术主张展开论争。

(2) 由艺术创作的兴格、题材、技巧、理论主张相近,或生活于共同地域的一群艺术家在交往和唱和中形成的艺术流派。这种艺术流派只是彼此艺术见解、兴格、倾向、爱好等大体相同,一般没什么固定 组织,也没有形成明确一致的共同文艺纲领。有时在特定的地域集中了一批艺术趣味相投的艺术家,往往会形成以地域为联结纽带的艺术流派。

(3) 艺术家们木身并没有形成流派的计划或意愿,甚至自己并未意识到属于某一流派,只是由于艺术家们的创作和表现风格相近,而在后人的艺术鉴赏或艺术批评中,被归纳概括为特定流派。例如在某一 时段,有的艺术家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或某种艺术倾向,提出一定的艺术主张,倡导某种艺术原则,这些原则被一些追随者们接受,并成为他们的创作规范,在不断地艺术实践当中,其理论又被补充、充实,归纳为一定的艺术流派。

25. 艺术思潮的定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的思潮影响下,在艺术领域中出现的具有较大影响的思想和创作上的潮流化运动。在中外艺术史中,艺术思潮都是具有深刻而显著的影响力的艺术变革和发展运动。在艺术发展的每个重要阶段几乎都有一种占主导地位、影响广泛的艺术思潮。艺术思潮在人类的艺术史上不断更迭和发展,具有一定生成、繁盛和衰落的周期。

26 .西方具有较大影响的艺术思潮有哪些?

参考答案:

(1) 古典主义,讲究理性精神和严整的形式,戏剧领域的“三一律”(即一时、一地完成一个故事), 绘画领域严格的焦点透视法等都是其集中体现。

(2) 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兴起的一种崇尚想象、自然、象征和神话的艺术思潮。在文学领域以华兹华斯、拜伦、雪莱、济慈、雨果等为代表,在绘画领域有德拉克洛瓦的崇尚幻想的夸张画风,等等。

(3) 现实主义,又称为批判现实主义,是对浪漫主义的一次纠偏,它注重客观性、典型性和批判性。代表作家有司汤达、巴尔扎克、福楼拜、狄更斯、果戈理、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代表画家有《拾穂者》的作者米勒等,现实主义总是致力于大胆暴露社会问题,体现了强烈的批判性。

(4) 现代主义,是在西方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兴起的多种艺术思潮的统称。它受到尼釆哲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追求深度模式和意义呈现。崇尚暗示性,着力刻画个体心理现实,如“意识流”“超现实梦幻”等;致力于揭示个体生存的“荒诞”性,如荒诞派戏剧。

后现代主义,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它着力削平以往艺术的审美深度模式,去除艺术品的意 义;与历史传统相割裂,显示出“精神分裂症”式的当下时间;去除主体意识,人被描写成为非中心化、 非身份化的主体;随着大众文化工业带来形象的复制,艺术成为仿象或类象,即没有原本的摹本,审美距 离遭到冷落。例如美国波普主义画家安迪•沃霍尔的拼贴画《玛丽莲•梦露》,文学领域的“黑色幽默”、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等。

论述题

解题思路:论述题的考察形式一般分为四种。下面就直接给出大家答题思路了。

一、直接提问型

论点+论据+主观评论

二、论点分析型

论点描述+论点分析+主观评价

三、举例说明型

论点+例子+例子分析+主观评价

四、现象分析型

论点+例子+例子分析+主观评价

评分标准,一般会从内容、结构、语言等几个方面综合考量,然后按档次评分。以一道30分的论述题来看,一般可以分为如下五档:五档评分第一档次:26-30分立意深刻、中心突出、观点新颖、论据翔实,结构清晰,逻辑严谨,论述精辟,字迹优美,行文流畅,文采丰满。第二档次:21-25分中心明确、结构较为完整,逻辑层次比较清晰,文从字顺。第三档次:16-20分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尚完整,语句比较通顺,有少量语病和错别字。第四档次:11-15分中心不太明确,结构不够完整,层次不甚清晰,语句不够通顺,有较多语病、错别字。第五档次:0-10分偏离题意,结构残缺,层次混乱,思维不清,语句严重不通。书写字迹潦草混乱。

注意:回答这一题,每道题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1000字左右即可。

另外因为这几年考试开始越来越注重考察考生表达能力,论述题变得越来越开放,很多同学会因此心慌,在这里和大家说一句,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害怕心慌,题目越开放,就代表你回答的面更广,你可以写的东西更多,哪怕你书本上的知识没有背下来,但仅凭学习《艺术学原理》所培养出来的直觉,你也可以把这道题写满哒!

【例如】

1.艺术发展中存在着什么样的规律?怎样理解这些规律?

参考答案:人类艺术的发展进程纷繁复杂,仿佛是一幅幅由相互作用的、无穷无尽的各种联系交织起来的图画。原始艺术、古典艺术、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人类的艺术活动呈现出繁复多样的历史风貌。

(1) 艺术发展的动力

艺术发展是多种力量和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包括经济的发展水平、政治的开明程度等都对艺术产生重要影响,当然也有艺术自身的积累因素,但根本动力是人类的生产劳动实践。

① 生产劳动实践为艺术发展创造了基础。

② 生产劳动实践水平内在地决定着艺术发展的阶段。

③ 与生产劳动实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制约和影响着艺术发展。

(2) 艺术发展中的平衡与不平衡

艺术发展中的平衡与不平衡是指艺术与社会物质基础之间的关系。艺术总体上与社会物质基础的发展水平同步,但在特殊的时期,二者之间也呈现出相异的步调。

任何形态的艺术,都是受制于一定社会物质基础,与此同时,文艺又反作用于物质基础,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此,艺术与社会物质基础之间存在着双向的、交互作用的辩证关系。

(3) 艺术发展中的继承与创新

继承与创新之间的辩证和互动关系是直接推动艺术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任何艺术都是在前代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同样,一个时代的艺术又总是对前一个时代的艺术进行反思、变革从而产生新的创造。继承与创新构成了艺术发展中矛盾统一的基本范畴,形成相互交错、相辅相成的关系。

①艺术发展必有继承性

艺术发展的继承性,是指前代的艺术总是给后代的艺术以明显的或潜在的巨大影响;后代的艺术又总是要在前代艺术的基础上发展。没有艺术的继承性,就没有艺术的发展史。

a. 艺术发展具有继承性是由两方面的原因决定的:

第一,艺术发展赖以存在的社会物质生活具有连续性,社会的物质生活的发展像一条奔涌不息的河流, 构成一个绵延不断的过程。

第二,艺术自身的发展具有承续性。

b. 艺术继承的对象存于两个方面:

第一,对本民族艺术传统的继承,这从艺术形式、艺术精神和文化内涵等事项中体现出来。

第二,艺术继承的对象还有其他民族和文化的艺术成果。艺术要勇于吸纳其他民族的一切优秀艺术成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c. 艺术继承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表现方法、审美观念和艺术文化。

第一,从表现方法上看,首先包括诸如创作技巧、创作手段、创作题材等内容。

第二,从审美观念看,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具有承续性,艺术总是在继承过去的思想和观念的基础上加以创造,推动艺术的历史变革。

第三,从艺术文化看,艺术文化传统中的非物质性方面是继承的重点,具体表现为蕴涵在艺术中的情愫和体悟。

②艺术必须创新

a. 原因来自四个方面:

第一,创新是由艺术的内容所决定的。艺术是生活的反映,生活是发展的,因而,反映生活的艺术也不可能停滞不前。

第二,创新是由艺术的性质所决定的。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艺术。

第三,创新是由艺术创作主体的独特性所决定的。艺术家都是独立的个体,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艺术家。

第四,创新是由欣赏者的审美需求所决定的。欣赏者总是求新、求异、求变的,欣赏者的这一需求决定了艺术创新的必要性。

b. 艺术创新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第一,从内容上看,每一个时代都有这个时代特定的新问题、新现象,艺术家应该敏锐地发现属于他自己时代的独特的审美认识和时代精神,并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现出来。

第二,从形式上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艺术表现方式,复制过去就意味着消灭自己。

【更多例题】

2. 当代艺术发展出现了新现象和新问题,它们与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存在着怎样的内在关联?

参考答案:当代的影像技术、媒体交互技术、信息技术催生了新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改变了传统艺术的传播方式。当代的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仍可视为具有审美性和形象性的鉴赏对象,但与此同时又作为特定的经济产业类型而存在,其所具有的文化传播和意识形态渗透功能又引发了各国艺术之间复杂的交流和博弈关系。可以说,艺术在当代处在一个多元、竞争、交融、剧变的格局之中。

(1) 当代艺术经济与审美

艺术作为商品流通的现象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己经出现,那时己经有专业性的作坊产生。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艺术品的交换价值愈发凸显,直至今日,商业对艺术的渗透更是无孔不入。

① 艺术作为当代社会生产形式之一,在保持着独具的审美性外,其本身又带有浓厚的商品属性,深受经济因素的浸染。

② 当代艺术作为普遍性消费对象存在,促使艺术的审美泛化的趋势越发显著。

③ 当代艺术经济的繁荣和大众文化的勃兴,使艺术素养培育成为艺术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

(2) 现代传媒与艺术发展

工业化以来,特别是无线电和影像技术的发展催生广播电视产生以来,人类信息传播方式经历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经由传播媒介的革命人类社会进入了大众传播的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是工业革命前所无法比拟的。

① 现代传媒的高速发展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传媒与社会、与文化、与艺术的关系。

② 现代传媒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艺术的生态。在生产水平和传播能力相对较低的传统社会中,从艺术 创作到艺术欣赏之间,环节相对较少,关系更为简单和直接。

③ 当代跨媒介交融环境使艺术展现出先前时代所不具备的新表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a. 当代艺术越来越依赖于媒介技术变革,新媒体技术广泛地运用于艺术创作的各个领域,每一次媒介技术的更新和应用都有可能带来艺术生产的革命性的变化。

b. 多种艺术方式的综合运用成为一种显著的趋势,当代艺术呈现出了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俱全的主动体验和形式多样的新样态。

c. 现代传媒发展必然带来艺术观念的更新和艺术教育方式的变革,促使艺术素养和媒介素养的并合式培育成为必然选择。

(3) 全球化语境与艺术发展

全球化是指17世纪以来首先由欧洲主导而发生的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和意识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国与国、地方与地方之间在经贸、文化上互相交流与竞争程度加深的趋势。全球化时代,文化艺术以生产、符号、模式、观念四种形态迅速传播和流动。

全球化语境下艺术发展的比较显著的表征主要是交融性、变异性和本土化等。

① 从交融性上看,任何一种艺术其自身具有传播的属性,正是通过艺术的流传和扩散,不同文化间相 互借用艺术符号和表现方式,人类艺术才得以交流和持续发展。

② 从变异性上看,艺术原有的相对封闭的一元自主形态瓦解,更多地表现为杂语喧哗、流动变幻的多元认同体制。

③ 从本土化上看,全球化语境中的民族艺术生存危机促使“本土化”热情高涨,追求异质化、本土化成为对抗全球体制影响的一种意识形态。

3. 历史上有哪些艺术发生学理论?

参考答案:艺术在早期发生时的形态对我们来说是粗略的,所以有关艺术起源问题的解释至今仍存在很多困惑。众多的艺术发生理论伴随着艺术活动的深入发展,经历了一个渐次演变的过程。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劳动说等,都是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解释艺术发生的理论模式。

(1) 模仿说

① 定义:模仿说(或称摹仿说)是西方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发生理论。模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或现实生活的模仿。它认为人类拥有一种“模仿本能”,通过这种本能性地对自然和社会生活进行模仿,从而创造出艺术。=

②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a. 德谟克利特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模仿活动。

b. 亚里士多德系统地阐述了这一理论,他认为模仿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人类通过模仿自然和社会的活动获得快感,因而也就产生了艺术。

(2) 游戏说

游戏说的核心观点在于,艺术活动起源于人类的游戏本能。这一学说最初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作家席勒提出。到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加以发展。然后又由现代徳国心理学家谷鲁斯进一步完善, 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这一学说认为,人类往往具有“过剩的精力”,而旦喜欢把这种“过剩的精力”投射到没有功利性的活动中。当人们把自己“过剩的精力”运用于非功利的活动中,就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 戏,由此产生了艺术。

(3) 巫术说

① 定义:巫术说是主张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的学说。19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学、文化学、民俗学、考古学等学科研究成果的不断公布,人们对于原始巫术活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的说法被很多人所承认,它成为20世纪影响最大的理论。所谓巫术,是指原始人类利用幻想的超自然神奇力量来实现他们功利性目的的法术。

②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a. 爱华•泰勒:英国人类学家爱徳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最早提出巫术说。他认为巫术活动在原始时代无处不在,因此作为包含于原始巫术中的原始艺术就必然是巫术所派生出来的。

b. 希尔恩:芬兰艺术史家希尔恩在《艺术的起源》一书中,指出原始舞蹈与交感巫术存在联系。

(4) 劳动说

①定义:劳动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的劳动创造。

②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a. 恩格斯:恩格斯认为由于劳动,人从自然界分离出来,形成了与动物不同的生存方式。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随着越来越复杂的劳动活动,完成了自然身心的“人化”过程,形成了人类的文化心理结构,包括人的审美心理结构。

b. 普列汉诺夫: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一书中,阐述了艺术起源于劳动的理论。他认为,原始艺术是适应劳动的需要并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与原始人的劳动生活和生产斗争有着密切关联。

4、当代社会的变革对艺术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参考答案:艺术在当代处在一个多元、竞争、交融、剧变的格局之中。

当代艺术经济与审美

艺术作为商品流通的现象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己经出现,那时己经有专业性的作坊产生。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艺术品的交换价值愈发凸显,直至今日,商业对艺术的渗透更是无孔不入。

① 经济因素:艺术作为当代社会生产形式之一,有着独具的审美性,且本身又带有浓厚的商品属性,深受经济因素的影响。

② 消费对象:当代艺术作为普遍性消费对象存在,促使艺术的审美泛化的趋势越发显著。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原有的反映与被反映关系,正在变成相互渗透、相互生产及相互消费关系。

③ 艺术素养:当代艺术经济的繁荣和大众文化的勃兴,使艺术素养培育成为艺术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

现代传媒与艺术发展

工业化以来,特别是无线电和影像技术的发展催生广播电视产生以来,人类信息传播方式经历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经由传播媒介的革命人类社会进入了大众传播的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是工业革命前所无法比拟的。

① 现代传媒的高速发展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传媒与社会、与文化、与艺术的关系。

② 现代传媒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艺术的生态。

③ 当代跨媒介交融环境使艺术展现出先前时代所不具备的特征。

a. 当代艺术越来越依赖于媒介技术变革,新媒体技术广泛地运用于艺术创作,每一次媒介技术的更新和应用都有可能使艺术生产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b. 多种艺术方式的综合运用成为一种显著的趋势,当代艺术呈现出多种感官俱全的主动体验和形式多样的新样态。艺术活动中岀现的这种多种媒介交互影响与渗透对艺术创作和鉴赏产生深刻影响。

c. 现代传媒发展必然带来艺术观念的更新和艺术教育方式的变革,促使艺术素养和媒介素养的并合式培育成为必然选择。理解艺术已不能满足于仅仅运用以往的单一的艺术或美学方法,而需要调动跨学科手段,进行跨媒介与多学科融会交叉的综合应用。

全球化语境与艺术发展

全球化是指17世纪以来首先由欧洲主导而发生的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和意识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国与国、地方与地方之间在经贸、文化上互相交流与竞争程度加深的趋势。全球化时代,文化艺术以生产、符号、模式、观念四种形态迅速传播和流动。全球化语境下艺术发展的比较显著的表征主要是交融性、变异性和本土化等。

① 从交融性上看,任何一种艺术其自身都具备传播的属性,通过艺术的流传和扩散,不同文化间相互 借用艺术符号和表现方式,人类艺术才得以交流和持续发展。

② 从变异性上看,艺术原有的相对封闭的一元自足形态瓦解,更多地表现为杂语喧哗、流动变幻的多元认同体制。

③ 从本土化上看,全球化语境中的民族艺术生存危机促使“本土化”热情高涨,追求异质化、本土化 成为对抗全球体制影响的一种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