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宏大观点。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是由党的基本性质决定的。 大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对唯物史观的重要贡献。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人民解放自己的观点。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定力,只有按照人民群众的觉悟努力斗争,才能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宗旨。 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都是无产阶级政党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对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无产阶级政党及其成员,必须把对人民群众的责任作为自己言行的最高标准,把对党的领导机关的责任同对人民群众的责任统一起来。

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人民群众是智慧和力量的源泉,个人才能和能力总是有限的。

2、简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两个。 一是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

资本周转的速度受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重要影响。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短,资本周转速度越快,相反,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长,资本周转速度越慢。

生产资本的构成是影响生产过程中资本转速的重要因素。 生产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按其价值周转方式,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部分。 生产资本的构成对产业资本家预付的所有资本的周转速度有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率。 二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转速。

3、简述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在这些国家大力发展生产力,赶超发达国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在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充分展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这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共存的环境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曲折前进,面临着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和广大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

4、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学预见的共g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为丰富。

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

经济的计划调整管理和商品经济的消失。

阶级的消亡和国家的自我消亡。

精神境界大幅提高。

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全人类的完全解放。

5、考验意识能动性及其主要表现。 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意识的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意识的能动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活动是能动的和创造性的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一定影响意识可以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的物质世界。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只有正确认识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达到人们期望的目的。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工作中,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把高度实践热情同科学求真态度相结合,反对片面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无视客观规律的盲目蛮干。

6、超额剩余价值是什么? 与相对残值的关系如何?

剩余价值是指商品单个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一个企业率先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生产商品的个体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使商品的个体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这个企业的资本家就可以通过以社会价值销售商品,使之获得比其他资本家更多的剩余价值,即超额剩余价值

为了追求超额剩馀价值,各资本家之间将进行激烈的竞争。 少数企业不可能长期垄断先进的生产条件,先进技术的普及会提高本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商品的社会价值,消除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不存在本来的超额剩馀价值。 但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是单位商品价值下降,劳动力价值也相应下降,所需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延长。 因此,超额剩余价值在各个资本家那里消失了,而所有的资本家都可以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普通提高来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由此可见,相对剩余价值是各资本家在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

7、考验现代资本主义变化的原因和本质。

现代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社会诸方面发生了许多变化,其原因可以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个方面来分析。

在生产力中,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之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快速发展,有生产力自身的发展规律,特别是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规律的作用。 在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中,科学技术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科技每有重大突破,都在加速生产力的发展。

在生产关系方面,主要是所有制关系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在其范围内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在微观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管理中,资本主义国家都采取了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经济要求的措施。 在分配方面,在不改变财富分配比例、提高资本家所占比例的前提下,资本主义国家也进行了一些调整和再分配,缓解了社会矛盾。

在上层建筑中,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归根到底是经济基础发展的变化所要求的。 生产社会化、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化、股权分散化的现实,必然要求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国家法制在有利于资产阶级的范围内健全、充实、完善,从而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和发展服务。

虽然现代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变化,但他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的个人占有。 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和完善,都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表明,他在总量变化的过程中,已经发生了一些阶段性的部分变化。 现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将继续这种非爆炸性的制度变化过程。 其内部自我否定的因素不断积累,新的社会因素也逐渐增加。 做出这样的判断,并不是说资本主义的本质变了,而是他很快就会变成社会主义。 目前,他的根本性质还没有改变。 同时,非爆炸性质变的形式往往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要实现这一转变,必然要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