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的现代意义视频,二十四节气的现代意义和象征

二十四节气的现代意义视频,二十四节气的现代意义和象征

作者:郭文斌

端午又来了。 获得鲁迅文学奖的短篇小说《吉祥如意》中写着端午节。 总是有人问,为什么把端午写得那么美丽,那么芬芳,那么多彩,那么快乐,那么吉祥,那么随心所欲。

确实,在我的记忆中,我说端午很香。

当我在稿纸上写下“五月和六月醒香”这句话时,我进入了另一个时空隧道。 它的名字叫端午。

“五月”是姐姐,“六月”是弟弟。 端午的故事从姐弟俩“醒香”开始。

是“甜酱”的香味,是“荷包”的香味,是艾蒿的香味,是“五月五日”的日香,也是“天香”“地香”“人香”。

正是这弥漫于天地的“香”,让“五月五日”的端午“十全十美”“吉祥如意”。

只有这份记忆中的“香”,在端午等传统佳节之外,也深深地吸引着二十四节气,历经十二年的岁月写成长篇小说《农历》,2010年出版后印行了十多次。 这篇长篇文章,使我对中华文化的整体性有了更深的了解。

8年前,我协助拍摄了中央电视台的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对中华文化的整体性有了更广阔的认识。 该节目原计划拍摄100集,播出后观众非常欢迎,但后来扩大到540集,目前已播出450集。

在我看来,这种文化的整体性,体现在时间制度上,二十四节气; 体现在人类生命力的维持上,就是顺应二十四节气。 正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用一个字概括就是“中”。 为此,我写了多篇散文,收入散文集《中国之中》。

今年,我和宁夏日报合作,计划一年录二十四节气的节目,已经播出了8集,反响很好。 令人高兴的是,我们的策划与北京奥运会同步,奥运会开幕式正是以二十四节气为序曲。 剧组表示,此次录制的重点是尽量开发观众无法接触到“百度”的内容,开发能够应对现代困境的功能。

在我看来,二十四节气是中华儿女的祝福,也是人类的祝福。 这美好的祝福包含在跨越时空的精致编程中。

二十四节气是天文编程

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祖先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体系,是前人在一年中认知季节、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而形成的完整的智慧体系。 “春雨惊动了春清谷的天空,夏天满是曼妙,夏天持续炎热。 秋天下秋霜,冬天下雪,冬天下小寒。 ”。 这个《二十四节气歌》,我们从小就背。

在撰写长篇小说《农历》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二十四节气是“天文”与“地文”牵手形成的“人文”。 它来自中华祖宗最现实的农业需求,那就是什么时候播种,才能获得最好的收成。 特别是黄河中下游一带的人们,一年只有一次播种的机会,没有二十四节气的导航,很可能走错“时间路线”,歉收。

农民最清楚,就算你错过了一两天的播种时间,收成都也和别人相差甚远,算不上半个月。 同一家的两块田地,一块来势很好,一块来势不好,就问父亲为什么。 他告诉我,势头不好的地方,是因为晚种了一天。

二十四节气的不可思议,体现在它的精准上。

每个在农村长大的人都有感觉。 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人生。 因为我们是遵循这一系列的时间路线长大的。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两天大叔奶奶忙着播种。 “麦子不能在田里笑。 只有接受囤积才是坚定的”,虎口夺粮之争,真是极限体验。

我们的祖先,为了传授准确,一年比一年,一年差一年,“仰若天,俯若地,见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一日工,夕戒”,相差无几

中国人为什么那么熟悉二十八宿,用它来反观大地,指导人生。 黄昏,北斗七星斗柄东指,天下皆春; 南指,天下皆夏; 西指,天下皆秋; 北指,天下为冬。 这样确定的时间制度,最终成为历法,最终作为农历被确立。

正是农历的精神,使人们“天地同其德,日月同其明,四时合其序”,从而建立起“天格”、“地格”、“人格”的对应关系,成为中华哲学、文学、美学的基础,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的

“仰望天文,俯视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二十四节气,正是这个“幽明”的道具化。

这个“仰卧”产生了古代中国非常发达的天文学。 祖先们用圭表测量日影的长度,确立了“冬至”、“夏至”。 然后,根据数学上的推测,将太阳的运行一年二十四等分,确立每个节气的时间。

进行了正确的观察时,进行了正确的播种。 如果有精确的播种,农业就会发达。 有农业发达,就有足够的粮食。 有足够的粮食,就有增加的人口。 有增加的人口,就有人文的兴盛,就有文明的发达。

传说孔子删除《尚书》后制作的书《逸周书》中,《时训解》详细记录了七十二候。 西汉《淮南子天文训》出现二十四节气。

由此可见,五天是一天,三天是一天。 每个季节都有动物、植物、鸟类、天气等随季节变化的周期性自然现象,称为“物候”。 例如,芒种在等待螳螂出生,两只开始鸣叫,三只反转舌头无言。 例如夏至,等鹿角融化,等蝉开始鸣叫,等半夏生。 气候因季节而异,有“雷的发声”到“雷的开始收音”,“蛭虫开始的振动”到“蛭虫的巢户”,“玄鸟的开始”到“玄鸟的归来”等。

诸子百家之一的农户《审时》将“天人合一”应用于农业技术化,使二十四节气与农业得到充分的响应。

5月21日,宁夏灵武市梧桐树乡北滩村村民在田里插秧。 新华社发

小满已过,芒种将至,江苏省淮安市470多万亩小麦生长良好,即将开镰收割。 图为5月26日,高铁列车经过麦田。 新华社发

秦汉时期的重农制商思想,又为二十四节气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使之成为老百姓的日用。

今天,发达的气象学也不能完全替代二十四节气在农业中的重要性。 播种、除草、收获、耕田、耕田,人们仍然要翻老皇历。 在我看来,老皇历不仅有实用价值,而且有特殊的诗意和浪漫。 我写《农历》的时候,小时候父亲在阳光下读皇历的情景,一下子浮现在眼前。

父亲在黄土地上工作的一生,为什么不是古老的皇历呢? 他每年上了年纪,背靠黄土辛勤劳作的身影,多次提醒我《周易》的核心要义——厚德载物。

二十四节气是人文编程

写完《农历》,我觉得人文是天文的投影。 例如,自私的精神是在古人二十四小时持续观测的天象中发现和演绎的。 古人观察天象时,看到天体运行不息,赋予人文以干卦的核心精神——自强不息。

既然人文是天文的投影,那么跟随天文生活,就会趋吉避凶,趋吉避凶。

因此,我们的祖先系统地编程了人文。 这样充满智慧的编程,产生了二十四节气的哲学。 易变、简、难、阴阳、消长、运化,都在其中。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万物负阴抱阳,以势思和”。 在古人看来,“气”既是生命的存在状态,也是存在方式。 这种状态和方式,在节奏上体现出来的就是“节”。 其目的是保证“中”,保证“和”。 人文上,《中庸》的“喜怒哀乐未发,其中; 然后把所有的中节都打发走,叫做那和。 中也,天下大本也; 和也,天下达道也。 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

通过这种中和哲学,中华民族避免了非黑即白、非白即黑的简单思维,学会了在阳中找阴,在阴中找阳。 道家以太极图表达,儒家以中庸之道说。 体现在国家治理上,体现在德法并重的人类学设计上,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如果二十四节气的智慧能普及到全人类,世界上许多纷争能停止,人类也许就会和平与安宁。 因为二十四节气之后是天文。

天文对人文的最大启示是整体性。 散文集《中国之中》用大量文字阐述了中华文化整体性对人类摆脱困境的现实意义,阐述了“人人都应该爱”的道理。 因为是“天同观,地同载”。 人文来源于天文,因为天地向人类展示的是整体性。

既然天地一体,爱别人就是爱自己,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

历史上,我们试图用法律手段废除农历,勉强推行公元,但结果没有成功。 那是因为不符合中国人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不符合中国人的整体观。 最后,默许两个历法并行。

古人为什么要把春分和秋分神化,以为它们是天上的两个神,春分的祭日,秋分的祭日。 因为他们观测到了。 这两天昼夜变长。 作为二十四节气的原始坐标,它奠定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到处“找里面”。

这种“找中国”的想法,让中华民族有辩证的思维,不走极端。 在极阳的时候马上想到阴,在极阴的时候马上想到阳。 一占优势就处于劣势,一占劣势就处于优势。

最近,关于全球事件的讨论方兴未艾,但双方看起来都有道理。 如果不以“找里面”的思维展望,就很难判断哪个是正确的。 从“找里面”的角度可以看出,地理上的竞争,其实是文化上的竞争。

尧向舜禅让帝位时,“商量! 首尔舜! 天历在尔低头,允执其中,四海穷,天禄千古。 ’是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我把这个极其巧妙的历法告诉你,你要用它找到它的“中”,好好为人民服务。 如果天下人陷入贫困,上天赋予的禄位永远结束。 可见中道思维来自天文。 因为真正的服务是天文服务、历法服务,真正的管理也是天文管理、历法管理,是天地中介。 这样,就可以理解“天子”这个词的意思。 天子的权威性,来自独特的天文观测,来自独特的历法。

这样独特的时空系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一统。 因为如果分裂的话,就意味着不能进入这个日历系统。

把这个“找里面”的哲学用于养生,就是平衡。 压制国王一方,支持弱者一方。 因此,古人说春天不吃肝,夏天不吃心,秋天不吃肺,冬天不吃肾。

春季养生,要多支撑脾脏。 因为春对应肝、肝对应木、木克土、脾属土。 你怎么保证? 吃很多对应脾土的黄色食物。 例如小米、番瓜、豆芽、生姜、香椿等。 味觉上酸味进入肝脏。 所以,春天要少吃酸。 因为酸进入肝脏的话,肝会变热。 这个时候,请适度增加甜食。 因为甜味会进入脾脏。

这种寻找“中”的哲学使得中国人特别重视“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让中国人学会随缘、顺其自然。 因此,人不对抗节奏。 因为整个宇宙给我们表演是顺,是应对。 如果地球有一天会滑花样滑冰,然后折回运动,那会怎么样呢?

人是宇宙的一分子。 因此,“顺”才是“合”,“合”才是吉祥。

你怎么“配合”? 顺应节气。 例如春天,《黄帝内经》说:“春天三月,这是陈。 天地同生,万物荣。 晚上早点起床,在庭院里广泛行走,被做成徐形,立志出生。 生而不杀,予而不夺,赏而不罚,此春之应也,养生之道也; 反之则伤肝,夏因寒而变,老人少。 ”

“生不杀,喂不抢,赏不罚,此春之应,养之道也”告诉我们春天要少吃动物性食品,多给,多奖励。 因为,在古人看来,宰杀动物的时候,人首先要杀心,杀心引起杀意,伤害生命力。 人要健康,就要开养生机。

例如,夏天,《黄帝内经》说:“夏天三月,这是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日不厌,志不愠,华英秀,心不在焉,若有所爱者在,这个夏天的应对方式反之则伤悲,秋痈,奉者少,冬至重病”热则凉,凉则凉,阳气不散,湿热困于体内,秋患痈疽,冬患重病。

热的时候充分受热,冷的时候充分受寒,这叫做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养生的最高境界就是这种“自然”。 而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自然”的课表。

二十四节气是幸福的编程

在写长篇小说《农历》的过程中,有一天,突然大地回春,桃红柳绿,转念一想,发现一切都是温度在背后操纵。 当绿色回到这个世界,一朵朵花蕾的绽放,细微的变化,其实是天地间多了一点阳光。 这增加的阳光,其实是阳光的增加。 太阳光的增加来自太阳光到达地球的角度的增加。 这个角度来自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节奏”和地球本身的“样子”。 这个“节”,这个“状态”,与大地相对应,是“气”。 我们知道地球“斜着身子”绕着太阳公转。 正是这“变直”的阳光让大地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这个发现让我联想到,在人类世界里,我们能感受到的爱和温暖来自包括月亮辉在内的太阳。 既然一切都来自这个“太”、这个“阳”,我们就向太阳学习,“与日月和谐”。

仔细品味“合适”的感觉,就会对“服务”这个词有新的认识。 太阳的存在是燃烧,是奉献。 当时,就像父母师长教我的那样,有点不理解,只是把它写在了《农历》上。 不惑之年,自己开始做志愿者,稍微能理解了。

2012年,我支持几个同行创办了全公益的“寻找安逸的小教室”。 那种真正的幸福感让我觉得我在《农历》写的五月六月的父亲不再是小说人物,而是我自己。 把我写的东西变成做的东西。 每天脑子里都是帮助的人和方案,没有时间焦虑和悲伤,也没有时间自私自利。 无论得什么奖、得什么利、得什么名,那“忘我”的幸福都超过。

这才明白,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

去年,应父母的强烈要求,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大号《农历》,请加以修订。 重读10多年前写的文字,读《父亲》说五月六月,学天、学地、学太阳、学庄稼,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想想二十四节气。 从立春,到大寒,天地要保障一切生命的生存,就必须提供空气、水、食物。 而这些保障生命的东西,天地都是免费提供的。

我总是在想“谷雨”这个词。 大家都在说话。 “雨生百谷”,但“谷养百姓”却忽略了。 这个谷物是谁做的? 为什么要牺牲自己,养活人类呢?

这是天造地设,也许是“本性”。 很快,我就明白了《大学》为什么要在开头说话。 “大学之路,明明在于德,在于亲,止于至善”。 什么是“明德”,什么是“至善”,什么是“亲民”。 在《论语》的开头我明白了为什么要说话。 “学习学习时间,不是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也不是君子吗?”学什么,学天地精神,学日月精神? 那样的话,就会变得“悦”。 正是这种天地精神日月精神绽放的“悦”,才能招徕远方的朋友。 这种与天地精神、日月精神相通的“悦”,才是“人不知而不厌”。 如果天地和日月因听不到赞美而气馁,恢复它的光芒,请想想那不是日月。

突然,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有了新的体会。 这“自然”是“本然”,是无端的爱和服务。

这次心路历程,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老子所讲的“自然”。

渐渐地,我知道了什么是“自由”。 没有“自然”,就很难变得“自由自在”。 让我理解了什么是“自信”。 没有“自在”,就没有“自信”。

中华民族是一个自信的民族,与我们舒适的文化有关。

但是,舒适的文化可以用二十四节气等时间来验证。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少管闲事,多记在心里,是这个世界的好季节。”无门慧开的这把伞,真是把自在文化讲给家里。 完全享受过程,享受生命中所有的“现场”,是幸福学的真谛。

但如今,目标性幸福已取代了过程性幸福。 这不是亏了吗? 孩子们要用九千九百九十九个学习的“苦”换成录取通知书的“甜”,把“学习消磨时间,说一说又何尝不是”变成“不亦苦乎”,让多少学生考完了以后再也不想看课本这是目标幸福无法解决的死题。

古圣先贤教我们的幸福学教程要在“现场”生活,让全过程的所有“现在”都幸福。 对学生来说,只有用九千九百九十九个学习过程中的“甜蜜”换来更大的“甜蜜”,才能真正实现丈夫所说的“不言而喻”。

目标幸福往往会把生命带离现场,但如果生命长期离开现场,就会出现问题。

我让孩子们审美化、幸福化生命过程,以过程本身为目标,完全活在现场,活在当下的幸福里,活在朴素生活的幸福里。 播种时要幸福,耕耘时要幸福,不仅仅是收获时。 就这样诞生了生命的诗情。 不久,他们就会发现细节的美丽,花,草,太阳,风。

由此可见古人晴耕雨读的生活方式智慧。 他们生活在耕读的诗意中,生活在农事诗的狂欢中。 而如今,又有多少人,没有耕耘,没有阅读,每天都活在一种“概念的幸福”里? 你活在信息的狂热中吗? 你活在计划之中吗? 在效率中,你活在手机里,互联网里吗? 渐渐地,生命的“实感”失去了,“现场感”失去了,焦虑来了家,抑郁来了家。

由此,国家将教育从“德智体”扩展到“德智体美劳”,非常明智。

二十四节气提供了与现代“效率时间”不同的“自然时间”。 二十四节气中的时间是活着的,有生命,有温度,可以呼吸。 它将天、地、人与物的关系人格化、审美化,使中华文化的整体性具有平易近人的庸俗性。

曾几何时,我们的“自然时间”被“效率时间”所取代,风声雨声离开了我们的生活,鸟语花香离开了我们的生活,长久以来,我们被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巨大“冰冷”所包围。 大家都知道结果是什么。

可以说,二十四节气本身就是前人的教育编程,它不仅是我们的认知方式,也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更是我们的行为方式,当然也决定了我们的学术范式。

节气是大教育。

我很高兴看到二十节气教育通过各种方式走进校园。

每逢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许多学校组织学生集体朗读对应的章节,有的学校组织节目上演。 当我被邀请观看孩子们天真可爱的演出时,我的脑海里响起了声音——

农历,这个二十四节气,不就是祖宗们的天文编程、人文编程、教育编程、幸福学编程、甚至人类学编程吗?

《农历》

资料来源:光明网- 《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