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2021年高中生物备考: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总结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2021年高中生物备考: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总结

1.内部环境中的“有与无”、“有与无”

(1)内部环境中存在的物质

①小肠吸收血浆和淋巴液中需要运输的物质,如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维生素等。 ②细胞合成分泌的蛋白质、神经递质、激素等. ③细胞代谢物,如二氧化碳、水、尿素等。

(2)内部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

①细胞合成的结构蛋白,如血红蛋白、载体蛋白等。 ②细胞内酶,如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呼吸酶等。③ 消化酶,如胰蛋白酶、脂肪酶等。

(3)发生在内部环境中的生理过程

①乳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以达到稳定的pH值。②在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③ 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抗原的特异性结合。④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

(4)内部环境不发生的生理过程

① 细胞呼吸各个阶段发生的生理过程。②细胞内蛋白质、神经递质、激素等物质的合成过程。③淀粉、脂类、蛋白质在消化道等外界环境中的消化水解过程。

2.等离子pH调节流程图

3.下丘脑参与的血糖、体温、水、盐的调节机制

(1)血糖平衡调节的4个核心点

①调节中枢:下丘脑。

②相关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其中,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③相关器官:肝脏(肝糖原的合成和分解)、肌肉(由葡萄糖合成肌糖原等)、胰腺(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肾脏(肾小管和集合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小肠(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

④稳态下丘脑功能总结

①感受器: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能感知机体渗透压的升降,维持水盐代谢的平衡。

②传导:下丘脑能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递到大脑皮层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使人感到口渴。

③效应器具有分泌功能:在水盐平衡过程中,可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在体温调节期间,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④神经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和血糖调节中枢。

④调节途径:体液调节途径是血糖升高(下降)→直接刺激胰岛B(A)细胞→增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分泌→降低血糖(升高);神经-体液调节过程是“血糖”当含量减少(增加)→刺激与下丘脑相关的神经→作用于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胰岛B细胞)→分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增加(降低)血糖含量。”

(2)关于体温调节的4个核心点

①在寒冷的环境中,体温调节主要是神经-体液调节,而在炎热的环境中,主要是神经调节。

②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是神经-体液调节方式,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是神经调节方式。

③温度调节感觉的刺激是温度的变化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形成冷感和温度感的部位是大脑皮层,而温度调节的中枢是下丘脑。

④ 发热持续时,不是产热大于散热,而是产热仍等于散热。

(3)调整水盐平衡的四个核心点

①受体-下丘脑渗透压受体;调节中心-下丘脑;口渴中心——大脑皮层。

②抗利尿激素:分泌部位: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释放部位:垂体后叶;作用部位:肾小管和集合管;作用:促进水分重吸收;结果: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

③水盐平衡主要由肾脏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完成。调节途径为:神经调节途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大脑皮层→口渴产生感觉→主动饮水,补水;神经-体液调节途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受体→垂体→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尿量减少。

④引起水盐平衡调整的不是体内水分绝对含量的变化,而是渗透压的变化。引起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的有效刺激是提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图解:

(1)关注免疫细胞的三个“独特”

① 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浆细胞。②唯一不能识别抗原的免疫细胞:浆细胞。③ 唯一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的免疫细胞:吞噬细胞。

(2)T 细胞在胸腺中成熟,B 细胞在骨髓中形成,这两种类型的细胞在受到刺激后增殖并分化为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吞噬细胞是免疫细胞,但不是淋巴细胞。

(3)涉及吞噬细胞和 T 细胞的免疫过程:吞噬细胞参与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T 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4)浆细胞的三大生产途径:①吞噬细胞(抗原)→T细胞→淋巴因子→B细胞→浆细胞。②抗原→B细胞→浆细胞。③抗原→记忆B细胞→浆细胞。

2.三个观点确认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3.记忆细胞的二次免疫图解

(1)结构基础:记忆细胞。能快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寿命长,对抗原非常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

(2)过程:当同一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反应迅速,即迅速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破坏抗原。

(3)当同种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机体之所以出现疾病程度低或没有疾病,是因为二次免疫反应快而强,可以在抗原侵入之前将其消灭。他们生病了。

(4)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效应细胞来源不同:初次免疫:B细胞或T细胞;二次免疫:①B细胞或T细胞,②记忆细胞。

4.疾病引起的免疫失调

(1).疾病类型:

(2).HIV感染T细胞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