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可以从事校外培训?两个部门设置门槛,划红线
加强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制定科学的招聘、过程监控和退出机制,是新阶段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治理的关键环节。对从业人员的科学管理是推动校外培训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抓手。近日,教育部办公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联合发布《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明确了校外培训从业人员的条件。
《管理办法》指出,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是指按照规定为中小学生和3周岁以上学龄前儿童提供校外培训的机构的工作人员。它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包括教学人员、教研人员和其他。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支表示,这是国家首次以政府行文的形式明确表述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的身份、角色和团队构成。
003010明确规定了校外培训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指出从事学科培训的教研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从事非学科培训的教研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职业)能力证书。而且,从道德教育和以身作则的角度来看,员工还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水平、遵纪守法意识、道德行为和职业地位等。
不仅如此,《管理办法》强化了校外培训机构在从业人员管理中的法律责任,从而保证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要求校外培训机构对拟招聘人员和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到机构工作的人员查询性侵害等违法犯罪信息。103010特别强调培训,不仅要求校外培训机构对新入职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和政策文件要求的在职培训,还要求机构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等。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和服务保障水平。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刘向兵表示,这为解决校外培训机构良莠不齐、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培训质量难以保证、违法违规行为频发等问题提供了有益的“药方”,扎紧了制度的“笼子”。
为了保证监督的严格执行,《管理办法》定义了员工行为的“红线”或底线规则,详细列举了零容忍的11种行为。如“损害党中央权威、违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歧视、侮辱学生,虐待、伤害、体罚或者变相体罚未成年人”等。要求事业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在全国统一监管平台上同步更新人事信息,并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告。触碰行为红线且情节严重的,经核实审核后列入“黑名单”,其他校外培训机构不得招聘。
刘湘兵指出,《管理办法》的出台是基于校外培训供给侧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既能淘汰一批不合格的培训机构,又能促进从业人员的规范化、职业化,提高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最终有效促进校外培训行为的全面规范,学科类校外培训乱象的基本消除,校外培训热的逐步降温。
(科技日报北京9月14日电)
来源:科技日报
自考资料网:建议开通永久VIP超级会员更划算,除特殊资源外,全站所有资源永久免费下载
1. 本站所有网课课程资料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站长!
2. 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助力考生上岸!
3. 如果你想分享自己的经验或案例,可在后台编辑,经审核后发布在“自考资料网”,有下载币奖励哦!
4. 本站提供的课程资源,可能含有水印,介意者请勿下载!
5. 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管理员处理(在线客服)!
6. 本站资源售价只是赞助,收取费用仅维持本站的日常运营所需!
7.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