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见过,没存在感,怎么缓解?”
“这种病很特殊。看不见也说不出来。疾病的污名长期困扰,更令人沮丧。”
“我是大二学生。半个月前刚被确诊为中度抑郁症。从一个病人的角度,我有很多话要说……”
这是央视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结束当晚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留言的互动场景。发布后不到两个小时,3万条消息涌入后台。纪录片团队、医学专家和央视新闻团队一起深夜给出了100个一对一的回应。
作为一名互动的专业医生,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主治医师王鹏飞感到既感动又沉重。“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大胆公开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开始认识和关注抑郁症。但在节目之外,面临类似困难的人是令人担忧的,公众意识远远不够。”
推出这部纪录片并不容易。该项目于2019年11月启动,但因疫情一度停滞,拍摄计划一改再改。前期做研究,找合适的课题,花了很多时间。让总导演石慧坚持一步一步走下去的,是影片中的人和事所触及的现实问题。她说,“每一个勇敢走进纪录片镜头的朋友,都让我感动。”
视觉中国供图
目前,“抑郁症”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今年9月,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黄月琴教授牵头,《柳叶刀》发表的《中国抑郁障碍患病率及卫生服务利用的流行病学现况研究》显示,我国成人抑郁症终身患病率为6.8%。根据今年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18至34岁的青少年是成年人中最焦虑的群体,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逐渐成为他们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抑郁群体逐渐从阴影中走到台前,年轻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思:快节奏的生活中,年轻人有什么样的抑郁风险?年轻人会如何对待抑郁症?在学习生活的压力下,怎样才能更好的生活,更好的做自己?
努力的年轻人,为什么会抑郁?
95后女生小雨,最初觉得自己莫名其妙地“堕落”了。她从2019年11月开始抑郁,睡不好觉。作为一名中学老师,她一直以为自己太累了,休息一段时间就会好的,但是寒假过后,她的状况并没有好转。
直到被精神科意外间接检查化验,小宇被诊断为中度抑郁和躁狂症。那一刻,小鱼无法接受这个结果:“怎么会这样!我不是每天都很乐观积极吗?这也是抑郁症的表现吗?”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许多努力工作的年轻人都患有抑郁症。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中,从老家考上北大的苏琪,一直是妈妈的骄傲,却在高二时因抑郁症住院。从高中的挣扎状态到看似轻松却暗藏压力的大学校园,苏琪觉得自己突然空虚了,“很紊乱,整个人越来越不对劲了”。然而,医生无法判断苏琪抑郁症的真正原因。在医学观察中,有些抑郁症没有明确的诱因,可能会发作。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生化因素、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心理社会因素等多个部分。”王鹏飞说,现在人们认识到“生物-心理-社会因素”是共同的原因。生物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但孰轻孰重因人而异。
小玉属于“阳光抑郁症”。经过诊断,医生告诉她,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器质性疾病。“大脑中并不分泌胺类物质,但会影响人的情绪,比如多巴胺,会让人心情愉悦”。
安定临床心理中心14病房主任刘晶说,除了生物因素,抑郁症与青少年在各个发展阶段面临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在青春期,学习压力、出身家庭、父母教养方式、亲子关系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当父母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期望和控制强加给孩子时,很容易使孩子处于自卑和自我评价不稳定的状态,产生焦虑、抑郁、内疚、自责和无力感。
对于职场年轻人来说,工作压力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很多人的工作特点是高强度、高负荷,IT行业的程序员‘搬砖’压力很大。”刘晶说,曾经有一位游客告诉她,她每天早上9点上班,有时候晚上开会到半夜以后,第二天9点还得上班。“个人时间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当你周围的人都比你优秀或者绝望的时候,你会想是不是要迎头赶上。”
除此之外,与父母的沟通、恋爱中的亲密关系、人际交往等问题。也无形中给年轻人套上了心理枷锁,让他们自己难以消化。
\”人类应该是人类,但我们经常把自己变成人类.\”刘晶发现,在工作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当今社会,很多年轻人的生活不再只是“存在”,而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努力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获得别人的认可,于是不断地鞭策自己“更努力,更优秀”,但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他们心里可能并不是真的在享受生活,而是一遍又一遍的想着如何获得别人和社会的认可,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96.在大城市工作流浪,买房结婚生子.王鹏飞认为,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任何社会和环境因素都可能成为疾病的“触发器”,尤其是当个体对某一方面特别敏感,并且这种压力或紧张持续存在的时候。“因此,客观理性地看待差距,应对挫折和压力,学习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学会寻求支持和帮助,是非常重要的保护因素。”
年轻人如何面对抑郁症?
安安,90后女孩,在私企工作,有10年抑郁症病史。与疾病的长期共存,让抑郁症成为安安生活中的重要主题。在公众社交平台上,安安并不介意用生活中的琐事分享自己的病情和感受:“生病后,我发现抑郁症经常出来。情绪在一个人的心里发酵,就是因为隐蔽。事实上,我
非常渴望被理解。”对于安安来说,抑郁症就像是手里拿着小教鞭的教练,督促她思考最近有没有善待自己。
面对疾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课题,大家都在黑暗中努力自救,寻找与抑郁症相处的模式。在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中,高中女孩钟华将自己的抑郁症变成社会实践课题,寻找各种方式认识、学习这一疾病。而对作家蔓玫而言,她和抑郁症的相处更接近于“共生”,并从抑郁的情绪中获得创作的灵感。曾经历过两次抑郁的青年摄影师张楠,邀请很多抑郁症患者参与拍摄,彼此凝视,相互治愈,并通过展览的形式,让抑郁症女性群体为更多人了解认识。
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海报
总导演史慧感慨:“这一人群真的走到镜头前讲述自己的状况,非常不容易,更何况当下社会对抑郁症的认识不够。”曾执导过纪录片《高考》的史岩,是《我们如何对抗抑郁》的总制片人。他觉得,纪录片并非硬科普,或许无法直接给出现实问题的答案,但希望通过抑郁症人群的经历和所感所想,引发更多人的关注。
“年轻人更勇敢。”在拍摄纪录片过程中,史慧发现,相比于其他抑郁症群体,年轻人善于搜索信息,能够主动学习疾病的相关知识,也更勇敢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他们愿意公开表达和分享,帮助社会来理解抑郁症。”
在接诊过程中,王鹏飞较欣慰的一点是,越来越多年轻人在生活、工作、婚姻、家庭中遇到挫折和困难而出现情绪问题时,会去精神专科医院寻求专业帮助,并在医生给出诊断结论时能够坦然接受,积极治疗。“甚至也有人主动来医院筛查自己有无精神科问题,大家对精神科不那么避讳了。”
但与此同时,病耻感依旧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小鱼形容,自己在确诊之后有很长时间不敢和家人说,很害怕被否定。安安的妈妈也委婉地提醒安安,不要在社交平台发自己的病情,“这对你影响不好”。安安认为:“我只是生病了,这并不是我的错,为什么不能说?”
有时,相对于年轻人,对于抑郁症的焦虑感在家长身上也存在。在纪录片拍摄过程中,史慧发现,年轻人自己愿意分享,但父母不愿意,他们往往顾虑重重。“对于这种顾虑和担心,我们一定要尊重,并充分理解,给出一些帮助。”
史慧说,有的父母在孩子生病后,自己也陷入抑郁状态,形成恶性循环。“尽管‘鸡娃’等教育方式会给孩子带来焦虑情绪,但抑郁症诱因很复杂,不能把疾病成因单一化。”广州医科大学教授周亮则指出,很多父母不愿意接受和承认孩子有抑郁症,但孩子有抑郁症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不代表前途无望,也不等于父母的失败。“生病就是生病,不要有病耻感,应当积极寻求医生的帮助。”
如何对抗抑郁的阴霾
很多人爱用一个比喻,“抑郁症是心灵的感冒”。史慧导演认为,这句话并不完全准确。“从某一个层面去理解,感冒很常见,这能提醒大家抑郁情绪和抑郁症或许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和感冒一样可以治疗。但另一层面,抑郁症并不像普通感冒一样容易克服,它在治疗上的难度不能用‘感冒’来简单涵盖。”
如何帮助抑郁症的年轻群体走出阴霾?周围人的尊重和陪伴十分重要。王鹏飞指出:“不需要小心翼翼或特别关注,这反而会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家人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耐心沟通疏导,切忌盲目乐观或急于求成。除此之外,不要因为担心影响情绪就一味顺从,该管的一定要管,例如督促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尽量陪伴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有条件时可参加一些心理康复教育和培训。
面对日趋加速的社会节奏,很多年轻人往往因为工作压力、亲密关系的挫折等,陷入抑郁情绪之中。刘竞谈道:“作为个体,我们无法掌控这个世界不断变化的节奏。无论你是在读书还是工作,可能很多时候都会被裹挟着往前走。但我们要学会自我觉察:我的生活是不是绝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被学习和工作占据了,留给自己的时间是不是更少了?意识到之后,需要尝试做一点调整和改变。”
如何改变?刘竞说,每个人成长就是不断认识自己,认识这个世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逐步建立相对稳定的自我评价,对自己做出全然、清晰、理性、客观的认识:我是个普通人,我清晰地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愿意努力尝试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但这个过程不用咬着牙或者绷着劲,否则很难去享受人生旅途的风景和各种体验。
“你的参照物永远是自己,而不是别人或者比你更优秀的人。否则就会像驴子前面吊着一根胡萝卜,永远在奔跑,但是永远不可企及。”
她分享了两个小方法,一个是“正念生活”。“要对自己有更多的觉察。我们的情绪、想法、各种烦恼如一条河流一样不断奔腾,不可能消失或者完全停止。如果你试图阻止河水流动,跳进去,只会被河流淹没。如果我们只是在岸上,观察着河水的流动,看着自己在想什么、在感受什么,不带任何评判地去觉察,反而能获得内心的平静。”
其次是悦纳自己和关照自己。全然地接纳自己,哪怕是不足和缺陷也代表着自己的独特性。可以每天留出一点时间和空间,关照自己的情绪,从五个感官上抚慰自己。比如欣赏美丽的风景,品尝喜欢的美食,感受雨后空气的清新,做个身体按摩来放松身心。
“借医生的话共勉:对自我的宽容与关怀才真正适用于人生的各个阶段。”史慧在留言里回复读者,“每个人都会遭遇不同环境的压力与挑战,要认识自己的情绪,也接受一个事实:身体会受伤,精神也会。每个人都可能被精神疾病袭击,但它终归是一个病,一个在专业指导下可以治愈的疾病。”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自考资料网:建议开通永久VIP超级会员更划算,除特殊资源外,全站所有资源永久免费下载
1. 本站所有网课课程资料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站长!
2. 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助力考生上岸!
3. 如果你想分享自己的经验或案例,可在后台编辑,经审核后发布在“自考资料网”,有下载币奖励哦!
4. 本站提供的课程资源,可能含有水印,介意者请勿下载!
5. 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管理员处理(在线客服)!
6. 本站资源售价只是赞助,收取费用仅维持本站的日常运营所需!
7.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