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与香:观看茅盾书法展

墨与香:观看茅盾书法展

作者:石宁

去年北京文化圈有几个重量级的特展,一个是“中国古晋文明精华3354”,一个是“梁冬3354梁思成诞辰120周年文献展”,都在朋友圈引起了刷屏的热度。我没有利用这个热闹,而是在年底去看了现代文学馆纪念茅盾诞辰125周年的新手迹展。与前两次展览的火爆和人满为患相比,安静的茅盾手迹展难掩热闹。但是文学馆的展览一直都比较小,作家手稿的展览需要安静温和的方式来欣赏。任何噪音都会破坏那一张纸和墨水营造出来的闲适和优雅。每次赶上这样的展览环境,我都倍加感激。

恐怕今天还在读茅盾的人越来越少了。他的手稿肯定没什么意思。这个展览会吸引多少人来观看,真的是个未知数。其实年底推出纪念茅盾生日的书法展似乎有点晚了。放在7月4日茅盾生日前后可能更合适。那是一年中最热的一个月,湿润的江南水乡,孕育出茅盾骨髓里的风韵和雅致。时至今日,人们仍能有幸在他的个人纪念馆里欣赏到这位文学大师小学时留下的散文。它是旧式私塾教育的遗风,也是茅盾迄今为止最早的墨稿。在这些手稿中,除了作者工整的小楷和老师在文末充满欣赏和厚望的评语外,老师在整个手稿中的圈点评语,就像古人读书时所做的笔记,生动地诠释了这个成语。这次展出的茅盾手稿,大概十有八九是用毛笔从右向左竖着写的。青年时代用墨水写字的习惯,几乎贯穿了茅盾的一生。

要了解一个作家,他的作品只是一个方面。他的生平,照片,手稿,住的地方都很重要。出版作家选集时,几乎习惯于在书的前后附上作者的照片、笔迹和年表。读者需要通过上述的附加边信息,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诸暨词及其背后的感情。很多普通读者都倾向于一头扎进自己的作品中去寻找一张纸,而被忽略的信息其实是一个可以帮助我们直达作者内心的窗口。书法是作家精神世界的一扇窗户。关于茅盾的写作,曾经有过一段轶事。茅盾参加中学毕业考试时,报考的是北大预科,但录取通知书上写的是沈德铭的名字。经核实,由于试卷上茅盾的名字写得太潦草,洪被误认为是明。这件事对茅盾触动很大,所以养成了工整清爽的文笔。我手头没有茅盾的回忆录,所以无法核实这个传言的真实性。如果这个戏剧性的轶事是真的,那至少可以说明茅盾现在的手稿写作有着一贯严谨的根底和深刻的年轻作品。其实我之前不太喜欢茅盾的字。我觉得它太苗条了,缺乏力量。当我看到茅盾和他的朋友们的照片时,我突然意识到茅盾的笔迹和他瘦弱的身材几乎一模一样。即使与他的妻子孔德志相比,茅盾的身材也是纤细苗条的。乌镇温暖的钟灵孕育了茅盾这样的天才艺术家,也生动诠释了“文如其人”这个比喻的真正含义。

中国近代许多著名的历史文化人物都在童年时期遭遇了丧父的命运,茅盾不幸是其中之一。十岁时,茅盾的父亲沈永熙因病去世,茅盾和弟弟由母亲陈爱珠抚养长大。那时候,在他们生活的大家庭里,有很多关系复杂的亲戚。茅盾的母亲在他小的时候就告诫他要谨慎。茅盾沉默寡言、寡言少语的性格,成年后深受母亲影响,往往给人一种言语迟缓、行动迅速的鲜明印象。比如商务印书馆刚接手《小说月报》主编的时候,茅盾踌躇满志,打算大胆创新。前任主编王春农离任后,问年轻的新主编下一期怎么规划。他只是要求领导不要插手,完全由自己主导,但他不想过多透露具体措施。说话小心翼翼的结果是,内心所有的想法往往都转向纸笔,写作成了茅盾最好的生活方式。

本次手迹展展出的是茅盾小说《子夜》的手稿第一页。稿纸用36竖行书写,每行约36字,字迹清秀,整张纸一丝不苟。在原标题为《夕阳》的稿纸上,有多处作者涂改、更正的痕迹,可见作者用词之精挑细选、精雕细琢。这类手稿可供人们对比定稿前后的差异,窥探作者写作时思维的演变和变化轨迹。但是,这是专业研究者的作品,普通参观者似乎无法轻易体会到它的真正价值。好在展览中数量最多的是书信和手迹,从中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茅盾与友人的深厚情谊。相比小说手稿的小心翼翼,这些书信几乎都是一章一章地写,很少修改,背后可见作者的信仰与闲适。好像稿纸的对面是一个很久没见面的好心朋友。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茅盾1956年5月写给作家凌克的一封短信。这封信的内容如下:

凌克同志:

感谢您的伟大工作《遥夜集》。我附上一本我的拙作,我想这将是对琼的敬意。敬韦纳。这是赞美健康的。

沈雁冰

1956年5月

信50多字,更像是一张纸条,今天一个手机短信就能解决,而茅盾选择了一帧菊花信纸,写信工整漂亮。这种纸信之所以可圈可点,是因为花笺和书信的结合,使人联想到古代文士为歌唱而写作和付出的遗产。文具独特的质地、纹理、色彩,既是书信、字迹的载体,又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加上笔墨文字,优雅到骨子里。以前,老学人之间的爱情和友情,大多是靠一封信,也就是所谓的“爱情短在纸上”,山水之间的距离,可以靠一封信来维系。维修时经常不缺互相赠送的书籍。双方都讲究互惠,用自己卑微的作品回报对方的杰作。这种“给我一个木瓜,还琼琮”的文人习俗,今天仍在沿袭,但寓意却大打折扣。电子邮件虽然快捷,但很难有书信的温度和韵味,更难看出写信人的修养和胸怀。中国历来有“以信为文”的传统,古代汉语中字母也相当多,比如《报任安书》。在现代文坛,还有一种“书信写作”的习俗,使得民国知识分子特别重视回鱼回雁,甚至很多时候书信比见面交谈,更高级。

相关推荐

教师笔试差两分面试可逆袭,教师面试分值比例

近日,一张“厦门教师招聘资格复审名单”截图引发网友关注。在这份名单中,“小学语文教师...

昌平区召开职业教育总结大会。

区教委召开昌平区职成教育工作总结会。区教委副主任徐大生、职成科科长陈敏出席会议。北京...

养生谣言坑惨了多少人?下面7个伪养生方式你中招了吗!,养生骗局层出不穷

“土鸡蛋营养价值更高”、“久炖的肉汤更有营养”、“喝苏打水可以预防痛风”……这些“养...

自考只刷题不看书,自考的题难吗

不知道各位自考生们,准备今年的复习怎么样了?对于广大的自考生而言,自考的学习离不开刷...

自考有考不过的吗,自考是不是没用

同学们,大家报自考,一定在拿到毕业证后再去申请学位证,双证在手,用处才最大。各位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