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杭州日报
杭州赵辉一区有一个二胡工作室。工作室的主人叫何大源。他今年79岁,很多“博学”的老朋友都认识他。
工作室不大,10平米左右,周围都是一些工具,很多都是不常见不知名的。二胡和月胡有规律地挂在墙上,窗户上的一块招牌上写着:三江秦怡何大源工作室,二胡生产、销售、加工、配件、修理等。
戴着老花镜,系着黑色围裙的何大元在工作台上忙碌着。他看到工作台上固定着一块长方形的红木。老人先把雕凿放在木头上,另一只手拿着短斧,用斧面敲着雕凿,“咣,咣,咣”。伴随着金属碰撞的清脆声音,木屑一点一点掉落。
一面刻好了,另一面就变了。老人偶尔停下来看看放在一边的图纸,然后重复着同样的功夫,一刀,两刀,三刀……慢慢地,风格成型了。老人举起木头,扶了扶眼镜,远远近近地看着。
中午时分,有人找上门来。
“何师傅,我上次订的二胡怎么样了?我今天来了。”老谢今年60多岁了。他平时喜欢去西湖拉二胡。对于二胡,老谢有些“挑剔”:“市面上很多二胡都是工厂统一制作的。机器还不如手工的。”“挑剔”的老谢经人介绍认识了何大源,参观了画室,马上就定下来了。
“还有一些地方需要再打磨。过两天你就可以去取了,你会满意的。”何大元笑嘻嘻地说。
“何师傅底子好,懂音色,懂材料,你是行家。我相信你。”苦也笑得合不拢嘴。
很多人不知道,二胡专家何大源其实是半路出家的。
何大元的老家是绍兴嵊州。他家有三个兄弟,他排行老三。3岁时,他患上骨髓炎,发高烧。他家里条件不好,没钱给他治病。长大后,妈妈发现他的右腿比左腿短,一瘸一拐的。
初中毕业时,家里安排他做木雕学徒,这在当时是一门热门生意。几年来,何大元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木雕大师,尤其擅长制作木制工艺家具。45岁那年,何大源的手艺被广东一家家具厂老板看中,带他去广东做木雕。
在红木家具厂的同一条路上,有一家琴行。何大源每天都路过,偶尔进去溜达溜达。“我二哥会拉二胡。小时候经常蹲在二哥身后听。我自己也喜欢。”凭着儿时的喜爱,何大元和琴行老板成了朋友。有一段时间,何大源白天在家具厂做木雕,晚上去琴行帮忙,在钢琴上雕刻。
做钢琴的功夫比做家具的功夫精细多了。何大元有时会碰壁。“刻多了很难,刻多了一点就不像了。”何大源小心翼翼地来回试了试。55岁的他干脆转行了,从木雕大师变成了钢琴大师。尤其是拉二胡和胡岳,是他最擅长的。
5年后,60岁的何大元退伍,从广东回到嵊州老家,然后跟着孩子来到杭州。
在杭州,西湖附近的一个公园是何大元最喜欢的地方。拿一把自制的二胡,坐在湖边,弹几首曲子。远处是湖光,耳边是悠扬的琴声,相得益彰,让你很不开心。有的二胡“老玩家”看到何大源的专业,再看他的琴,也和别人的不一样。聊了几句,有人提议道:“老何,你有这本事也太难得了。去开店吧。”
“开店?”何大源征求了子女的意见,他们都很支持。
哪里是开店的好地方?面积有多大?何大元想,最好是在市区。面积不用太大,方便就好。很快,他看中了河东路联华超市门口的一个报刊亭,交了8500元的租金,去东阳、宁波等地买了一些红木和他需要的各种工具。2019年10月1日,何大源工作室开业。这一年,他75岁了。
画室很小,除了一些报纸杂志,全是各种二胡和月胡。
每天早上7点,何大源就从萧山儿子家出发,坐好几趟车去画室。下午4点,关上门,坐车回家。
满是二胡的画室很少,路人常常驻足。工作之余,何大源很乐意介绍给别人。\”这是唱越剧用的越胡,这是中胡,这些是二胡……\”
有的人也面面相觑,迫不及待地拉了几下手。“这个重量有点重。卖多少钱?”“你试着喜欢再谈一次。值不值得,要看你喜不喜欢。”何大元开怀大笑。
当一些老伙计来找他修理二胡,更换小配件时,何大源乐在其中。
去年夏天,由于城市规划,原来的位置不再设置报刊亭,于是何大元只好先搬出去。
你想继续工作吗?一开始,何大源有点左右为难:找地方费时费力,可能一时半会儿还不满意。直到有一天,赵辉街道丽园社区的工作人员联系上了何大元,表示愿意将社区原有的镜湖画室免费给他作为画室。里面设施齐全,干净整洁。何大元很高兴。
今年1月,何大源的画室在梨园小区重新开张,周围的居民也来帮他一把。
何大源很了解工作室的成绩。他最喜欢的是湖上的龙头,红木雕刻,栩栩如生,气势磅礴。在何大元眼里,好木珍贵,不能浪费。哪怕是蜗牛壳做的道场,也要充分利用。
除了木头,还会用一些特殊的材料做二胡,比如做掩蔽用的蛇皮。不同的蛇皮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何大元一般只用蛇背上的皮,鳞片细密,纹路排列规则,有韧性,声音较好。
制作一把二胡需要裁剪、定样、雕刻、打磨、安装、蒙皮、试听等。而且最快也要十天,有的甚至更久。何大源一年最多能做30把二胡,每把1300元左右,最贵的一把14000元左右,在行家眼里不算贵。
“我老了,只是为了好玩,自
己喜欢嘛,也不是为了赚钱的。”何达源说。
2018年10月,何达源被评为嵊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越胡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如今,工作室里依然只有何达源一个人在忙碌着,老人坦言,有机会的话,他还是希望能带个徒弟,把这项手艺传承下去,“这门手艺需要静心的,很难学,要有兴致才能学好,我做二胡成本也高,赚不到什么钱,现在年轻人不太想学,我也能理解。”
“但民族乐器不会消失的,文化也不会断的,喜欢它的人会一直喜欢的。如果真有人想学,我愿意亲手教。”何达源说。
记者 王艳颖
摄影 邱泽楷 视频 俞磊
通讯员 叶超
自考资料网:建议开通永久VIP超级会员更划算,除特殊资源外,全站所有资源永久免费下载
1. 本站所有网课课程资料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站长!
2. 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助力考生上岸!
3. 如果你想分享自己的经验或案例,可在后台编辑,经审核后发布在“自考资料网”,有下载币奖励哦!
4. 本站提供的课程资源,可能含有水印,介意者请勿下载!
5. 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管理员处理(在线客服)!
6. 本站资源售价只是赞助,收取费用仅维持本站的日常运营所需!
7.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