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工业网-工人日报
[上去吧,新匠人]
原标题:之前值班领导发工作,现在手机上领导发。以前他盯着机器,现在他盯着屏幕。“数字工匠”马昌浩,——伴随着企业转型成长。
智能车间的“新骑士”
工人日报-中国产业网记者刘旭
工匠语录
“给技能加上‘智慧’,成为生产线上不可替代的工匠人才。”
3354号马昌浩
5月16日,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汽轮机公司空荡荡的转子车间里,身着蓝色工装的车工马昌浩坐在工作站前,通过“云网”系统获取当天的加工任务和所需数据文件。在他身后,轰鸣的数控车床正在执行切割指令。
“以前是组长派工作,和师傅一起干。现在做手机,做了多少,做了多少,一目了然。”45岁的马昌浩已经适应了新的“屏幕”工作方式。
扎根23年,马昌浩伴随着企业的转型升级而成长,不断为自己的技能加上“智慧”,成为一名“数字工匠”。他心里有一技之长“江湖”,他自己就是一个操控数控设备的“新剑客”。
今年五一前夕,马昌浩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刀法:从3.2微米到0.8微米
看着车间里纵横交错的数控车床,马昌浩感慨地说,2004年刚来公司时,车间里只有4台国外70年代淘汰的数控机床。“当时是半数控生产,噪音大,油味重。车床师傅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一整天下来,他已经筋疲力尽了。”
转子被称为压缩机的“心脏”。马昌浩负责加工转子的核心部件——3354叶轮,形状像陀螺。加工难度大,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工件报废。
为了更好地操控这些机器设备,毕业于沈阳铁道机械学校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的马昌浩开始了自学之路。
他自学了十多种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掌握了汉斯、FANUC、西门子等操作系统,看过的数控机床资料堆了好几米高。其间考入沈阳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自考本科。
几年后,随着市场对产品精度要求的提高,企业对国产五轴联动数控车床进行了“升级”。之前的积累让马昌浩顺利实现了转型,他加工的产品表面粗糙度从3.2微米降到了1.6微米,甚至达到了0.8微米。
对精准的追求,让马昌浩对数字特别敏感。他指着吊车上静静移动的巨大叶轮告诉记者,“像这样的叶轮,重量大约在500g ~ 2000g左右。”
业内有句老话,“压缩机一响,两千块钱;压缩机一停,效益为零。”没有稳定旋转的转子,压缩机无法长时间平稳运行,因此通过去重实现叶轮的“动平衡”至关重要。
过去采用手工打磨的方式去除叶轮的重量,效率低,质量差。热爱创新的马昌浩,通过车削、编写程序、模拟过程、试切、切割,试图卸下叶轮的重量.大大提高了叶轮的性能,每年为企业增加效益近700万元。
云:以前盯着机器,现在盯着屏幕。
在车间里,马昌浩向记者讲述了一件往事。
2018年,在加工一个叶轮时,由于图纸打印不清晰,操作人员将纸质图纸上的数字6当成了5,导致偏差过大,产品不合格。“当时我就在想,要是能随时查清楚原件就好了。”马畅说。
现在,他的愿望实现了。
2019年,马昌浩所在的转子车间试点了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线。车间里所有的人、机器和材料都连上了网络。每台数控车床前的工作站电脑和手机就像一个资源库,您可以通过点击
当天15时19分,他操控的数控车床接到了3.17小时的生产任务。点击“开始”,生产状态将从“正在发送”变为“正在处理”。车床切割完成后,点击“完成”,工件自动进入下一道工序。
智能化的生产线降低了马昌浩和工友们的劳动强度,却考验着他们的脑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熟练操作这套智能系统,马昌浩专门学习了5S现场管理及实战经验、办公软件培训等网络课程。随着对工艺图纸和工艺流程理解的加深,他也推开了创新世界的大门。
2021年,马昌浩亮相辽宁创新方法大赛,与高校教师、科技工作者、大学生同台竞技。他是参赛者中唯一的工人。最终,他的创新项目“汽轮机排汽无扰控制的研究与开发”获得大赛三等奖。
今年年初,他提出了薄壁套筒加工方法和工装研究、叶轮锻件尺寸优化等创新方案。粗略计算,可为企业节能增效上百万元。至今参与各类小改、革改创新项目400余项。
“新刀”:智能生产线的“灵魂”
“处理智能生产线上的各种问题,还是要靠人。”马昌浩向记者讲述了他对智能生产线的理解。他对技术非常认真,总是立即纠正记者表达的不准确之处。
36岁的张嘉良是马昌浩的徒弟。他很羡慕师傅在生产线上的不可替代性:“一些加工难度大、精度要求高的工件,只有师傅才能加工。”
高技能人才马立克昌浩是打通从图纸到工件“最后一公里”,实现从0到1的“灵魂人物”。
“在智能生产车间,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技术工人在生产一线创新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姜岩深有感触。车间智能化后,岗位与岗位的联系更加紧密,她和马昌浩的技术讨论也越来越多。
在“百万吨乙烯”产品加工过程中,叶轮加工曾经是由
外沿向中心走刀,产品精度很难达标。马长好与姜妍沟通后得知,叶轮越靠近中心,精度要求越高。
“为什么不先加工最精密的部位,然后再反向走刀呢?”马长好尝试从中心向外沿车削,在车刀磨损最小的时候车出精度要求最高的部位。
最终,采用“粗车正向切削,精车反向切削,正反向切削相结合”工艺,产品精度大大提高,能将公差控制在0.01毫米以内,工作效率提高20%。
“智能生产线需要为大型装备制造业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提供大量可行数据,而这些数据的提供者就是操控每台设备的技能工人。”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数据中心副主任王宗玉告诉记者,未来的智能车间,需要更多像马长好这样懂技术、会创新的“新刀客”。
读懂新工匠的成长密码
张世光
马长好的成长故事,颠覆着人们对于技能工人的认知:一线工人不是满身机油味,满手黑黢黢吗?怎么还跟计算机编程打交道,抱着平板电脑研究起操作系统了?还能参加创新方法大赛,和科技工作者同台竞技?
是的,这就是今天的技能工人。他们不再是人们传统认知中高喊着劳动号子,只会出大力、流大汗的形象,他们懂得用数据和编程驾驭车床,用改进和创新提高效益,用积极和主动助推发展。
这样的新工匠,打破了人们对于学习不好才去当工人的偏见。好好学习、不断学习是今天当好一名技能工人的必备素质。
梳理马长好的成长经历,他先后自学了十多种数控机床操作方法,研读了各种数控机床资料,这显然不是上班出力、下班“躺平”就能实现的。只有日复一日不分八小时内外地付出,才能在企业智能转型的关键时刻堪当重任。
实际上,这类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有知识、有文化的技能工人在当下并不罕见。
大国工匠2021年度人物、大庆油田第二采油厂采油工刘丽也是这样一个不断学习的人。刚上班时,很多同龄人都庆幸这辈子不用再学习了,只有刘丽在别人休息打牌时,依然抱着书本不停地看、画、背。翻阅今天劳模工匠的成长故事,爱学习、懂创新绝对是主流。
眼下,刷新人们认知的新工匠已经越来越多:他们出现在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领奖台上,他们参与缔造了神舟飞船飞天之旅的“大国重器”,他们因为技能“出圈”被写进高考试题,他们凭借一技之长登上清华大学讲台,他们在生产一线的创新攻关中让工程师都“自叹不如”……
这些意想不到的背后,藏着新工匠的成长密码。人们会惊喜地发现,技能工人在生产一线的天地如此广阔,在创新创效中释放的能量如此巨大,正是他们,让设计活起来,让图纸动起来,让理念看得到,让理想可触摸。
责任编辑:刘英杰
自考资料网:建议开通永久VIP超级会员更划算,除特殊资源外,全站所有资源永久免费下载
1. 本站所有网课课程资料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站长!
2. 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助力考生上岸!
3. 如果你想分享自己的经验或案例,可在后台编辑,经审核后发布在“自考资料网”,有下载币奖励哦!
4. 本站提供的课程资源,可能含有水印,介意者请勿下载!
5. 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管理员处理(在线客服)!
6. 本站资源售价只是赞助,收取费用仅维持本站的日常运营所需!
7.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