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管理简答题及答案,公共危机管理第一章自测题答案

公共危机管理简答题及答案,公共危机管理第一章自测题答案

一.概念问题

1 .公共危机和公共危机管理

(一)公共危机,是指突然发生的紧急情况或者非常事态的社会状况,是指因不可抗拒的或者突然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害事件以及社会安全事件等,严重威胁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紧急情况或者紧急情况。 它通常包括三个元素。 意外突然爆炸造成的事故或紧急状态的社会状况有严重的危害和社会影响在情况骤变前,反应的时间有限。

)公共危机管理是公共管理主体为避免或减少公共危机造成的损害而开展的危机预防、事件识别、应急响应、应急决策、应急处置、评估、恢复等行为活动的总称,旨在提高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以及事后的恢复能力。

)3)公共危机是一种突然发生的紧急情况,公共危机管理是公共危机发生后产生的使社会恢复正常秩序的一系列管理体系。 公共危机管理通常伴随着公共危机而发生,其研究对象是公共危机。

2 .公共危机管理和应急管理[暨南大学2015年研]

(1)公共危机管理又称政府危机管理,是指政府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解决政府对外交往和内部管理中的隐患和困难问题。 即政府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减少和消除危机的危害,根据危机管理计划和程序直接针对危机采取的对策和管理活动。 公共危机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括四个重要环节和阶段。 危机的缓和; 危机准备应对危机危机后的恢复和重建。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件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恢复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应用科学、技术、规划和管理等手段,保障公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相关活动。 事故应急管理的内涵包括预防、准备、应对、恢复四个阶段。 实际上,这些阶段往往是重香的,但他们的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目标,成为下一阶段内容的一部分。

)3)公共危机管理是一种全面的应急管理,包括事前预防、事中处置、事后恢复和总结评估。

二.简答题

1 .简述公共危机的特点。

答:公共危机是非常事态的社会状况,是各种不利情况、严重威胁、不确定因素的高度积累。 公共危机一般有四个特征:

(1)突发性和紧迫性

公共危机有可能是从小事件演变而来的征兆和警示,但实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存在一定的不可预见性,正因为有违正常的社会秩序和人们的心理惯性,才形成一定程度的危险性。 突发事件进展达到一个门槛,公共管理者必须在信息、资源和时间有限的条件下寻求“满意”的危机处置方案,迅速做出决策和有效行为。 公共管理要及时从正常状态转为紧急状态(从常态转为非常状态)。

)2)高度不确定性

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形态、性质和发展过程无法用常规规律判断,后续衍生可能产生的影响也缺乏经验知识,似乎一切都在瞬息万变,可能产生各种“涟漪反应”,典型的例子就是环境污染事件。 例如1986年发生的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就是这样。

)3)影响的社会性别

公共危机对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规范框架造成严重威胁,引发社会恐慌,破坏社会正常秩序和运行机制,其影响和相关主体具有社会性豆丁

)4)决策非程序化

公共危机管理本质上是非程序性决策。 在危机情况下,在信息、资源、时间有限的条件下寻找“满意”的处理方案。 快速从正常状态转移到紧急状态(常态到紧急状态)的能力是公共危机管理的核心内容。

2 .简述公共危机管理系统的构成。

a )根据公共管理主体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大小、是否参与危机管理流程等因素,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分为五个系统。

(1)决策系统。 决策系统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实质上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战略决策效能和应对危机的能力。 决策系统的作用是保证国家安全,制定危机防范、危机状态控制的目标和原则,选择应对危机的行动、对抗方案。 该系统起着公共危机管理的核心决策者和指挥者的作用。

)2)综合协调系统。 综合协调系统是由不同职责各部门组成的结构体系,满足应急联动的需要。 它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处于重要地位,有利于保证各执行部门之间的有效协同运作,避免互相推诿、推诿耽误战机,影响危机救助。

(三)落实系统。 公共危机管理的执行系统主要是指“主管国家安全问题,直接负责防范危机检测和危机管理的主要职能部门或机构”“它们按照决策指挥中心的方针政策,具体主管和执行某一方面的危机管理事务”。 各执行部门承担着多种日常危机预防和快速反应的责任,成为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中的中坚力量和中坚力量,是公共危机管理的直接行动力。

(4)辅助系统。 公共危机管理支持系统主要是指“自身具有特殊技能、业务范围,拥有特定资源、设备和能力,负责特殊事务,承担应急响应中的特定任务”的部门,它相当于危机管理的后勤系统,不是直接具有危机管理的职能,而是危机管理的职能部门

)5)情报、参谋咨询组织系统。 公共危机管理的时机把握和快速反应,需要应急指挥决策中心及时有效的灾害信息,这不仅要依赖危机管理职能组织系统和辅助部门的信息源,更要依赖公共部门乃至民间的信息、参谋咨询系统的工作和服务。 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危机决策过程中不同角色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特别是发挥公共危机管理专家的积极作用,形成不同危机中专家与决策者之间一定程度的分工和相互合作关系。

3 .简析公共危机管理决策的特点。 [贵州财大2014年研]

A )公共危机管理面临着事态的严峻性、时间的紧迫性、信息的不充分性、可用资源的有限性,这决定了公共危机管理决策本质上是非程序性决策。 与正常状态下的决策相比,公共危机管理决策具有以下特点:

(1)公共危机管理决策是在有限的信息、资源和时间条件下寻求满意的处理方案。 因此,一旦察觉并认定危机,它必然会被列入公共政策议程,成为首要任务。 所有其他政策问题都必须让路。 因为事态的严重性不允许决策者拖延。

)在常态决策过程中,决策目标的设定、决策方案的制定、决策方案的评价与选择等,不是直接决策者的行为,需要相关领域专家、不同利益集团、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参与,需要长期反复讨论、协商、论证。 但在危机背景下,利益集团和公众的参与非常有限,媒体也主要参与政府的社会动员,同时,在危机决策中咨询决策者的专家不多,但他们的作用更为突出。

)3)在危机时刻,政策合法化主要由现有法律事先授权,即事先制定的法律明确规定了危机时刻决策机构及其首脑的决策权限。 发生危机时,只要做出决策不违反基本法律,不超出这些权限范围,自动具有合法性,不需要像常态决策那样经过复杂的审议过程。 如果国家或地区没有事先建立相关法律制度,则需要在危机发生后进行紧急授权。

)4)机构设置主要有以下情况:不设置独立的协调机构,在有关机构设置专门部门负责协调工作。 例如,美国白宫事务厅事实上也负责协调中枢决策系统、参谋咨询系统。 为协调危机处置和应对工作而设立的专门综合协调机制,在实践中也承担着危机决策的部分协调功能,成为危机决策机制的一部分。 如美国联邦紧急情况管理局、俄罗斯联邦紧急情况部等在国家危机管理决策中发挥了一定的协调作用。

4 .简述公共危机管理的资源配置和管理机制。

答)建立良好的公共危机管理资源配置和管理机制,包括多层次的制度基础设施,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 从广义上看,公共危机管理不是一个或几个公共部门,而是整个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它把公共危机管理与日常事务管理从各个层面和领域内全面融为一体,把公共危机管理视为日常管理的组成部分。 这需要通过广义的公共管理体制改革,形成及时高效的目的具有一定学习能力,能够不断自我创新和自我进步的资源动员和配置机制。 狭义上讲,就是优化重组现有的公共危机管理机构和组织,适应新的危机管理形势组织新机构,组建新团队,优化公共危机管理人力资源结构。 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适应现代公共危机管理的财政预算和分配制度、支出支付制度、监督和审计制度等相关制度,形成规范、法治化和制度化的公共危机管理资源动员和分配、使用、监督、审计和评价机制。

公共危机管理的资源配置和管理机制主要包括:

(1)公共危机管理资源整合机制

从当代各国的危机管理实践来看,危机类型逐渐由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复合型危机的处置需要多个部门的密切配合,同时公众对公共管理绩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些都要求公共危机管理的权力设定从分散向集中转变。

信息资源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在现代公共危机管理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结合电子政务建设,建立公共危机管理的信息系统,形成全国统一的公共危机管理信息平台和信息共享机制,对于及时、快速、高效应对各种公共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分灾类别部门进行,其权力运行流程相对分散。 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和地方基层县市逐步建立常设综合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是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从紧急状态向常态、从个别分类管理向系统综合管理转变的重要条件。

)2)公共财政预算和支付制度

在应对公共危机中,公共财政支出的根本作用是化解风险,维护社会稳定。 有效的公共危机管理基于充分的资源保障。 因此,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在推进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合理调整公共财政支出范围,专款专用,有效应对复杂的危机事件。 具体措施如下:

要在健全公共危机管理机构体系、整合相关职能部门和机构调整的基础上,将公共危机管理所需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体系。

设立公共危机风险防范基金,基金来源多样化,主要是公共财政,其次是社会各界和国际社会的捐赠。

)3)公共危机管理的监督与审计

从现代公共危机管理的国际经验看,解决各种资源浪费、挪用、滥用、盗用乃至贪污腐败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内部控制、第三方评估、社会和舆论监督。 这三方面相辅相成,只有把这三方面的力量结合起来,制度化、法治化,才能形成比较有效的监督机制和监督体系。

内部控制的主要任务是在公共危机管理实践中,整合合理的公共预算分配与定额体系、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运营与设施维护计划、危机管理项目评估、成本与管理审计、各类物资供应商支付、现金管理体制等制度安排,使其统一运营。 内部控制是自上而下的控制,只有与外部监督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结果(绩效)评价是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方法。 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引入评价机制,特别是第三方评价,可以减少下级部门虚报、谎报危机或灾害骗取救济金的行为。

媒体监督是公众监督的有效手段。 在公共危机处理过程中,对媒体的规制与发挥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之间确实存在矛盾,一系列精细的制度安排有待解决。 但由于危机管理的特殊性,不能只谈媒体管制、媒体宣传作用而拒绝舆论监督作用。

5 .简述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法制原则。

a )公共危机管理法制原则分为两个层面。 从宏观层面全面指导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贯穿于公共危机管理法制的始终和各个方面。 从微观层面对公共危机管理的某些领域进行个别指导的“具体原则”,它们的适用范围仅限于应急法制的某些方面

(1)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法制的基本原则

法治原则。 法治原则不仅是其他形式法制的共同原则,也是危机管理法律体系的原则。 现代公共危机管理都是基于法治的管理,其一切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方法都必须遵循法律规范。

紧急性原则。 紧急性是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前提,是紧急权力存在的前提。 使用紧急权力应对公共危机,是因为公共危机具有突发性、紧迫性、危害性、破坏性、不确定性和扩散性,只有采取紧急措施才能遏制危机的扩散和升级。 所有涉及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制度都必须符合紧急性原则。

基本权利保障原则。 紧急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在增强政府带领民众战胜危机能力的同时,也可以让政府这个“利维坦”更可怕,侵犯甚至剥夺市民的紧急权利。 由此,公共危机管理失去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宪政基础,使政府紧急权力合法化。 因此,保障人权和基本权利是民主宪政精神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任何紧急权力不可逾越的界限。

)2)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法制的具体原则

公共利益原则。 公共危机管理的目的是维护公共利益、保护公共安全、保护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免遭公共危机的侵害,这是危机管理、应急权力运行、限制人的某些权利的正当基础。

比例原则。 比例原则是指对人民基本权利的限制必须在目的和手段之间达到一定的比例,在限制和保护之间达到某种均衡。 也就是说,即使国家机关行使的紧急权力合法,紧急权的行使也必须有合理的限度,保证与紧急危险和危害的性质、程度和时间相适应,特别是限制公民权利的紧急措施,其性质、方式、强度和持续时间等都可以有效地控制危机

主动性和预防性原则。 主动性和防范性是现代公共危机管理的原则,也是现代公共危机管理与传统危机应对的重要区别。 在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中,危机预防、危机预警、危机预案,在危机爆发后按照有关主体提前准备的多种方式处理。 因此,公共危机管理法制必须从制度上确保公共危机管理侧重于主动性和预防性。

积极责任原则。 公共危机管理法制更加强调政府科学、及时、有效应对危机的积极责任。

公共危机管理法制要比常态法制确立更积极更严格的政府行政责任,促进紧急权力的积极规范行使。

权益救济原则。 危机管理法制的权益救济原则包括: a在公共危机给群众权利和利益带来侵害时,如果是企业生产事故造成的危机,企业应当承担赔偿受害者权利和利益的责任。 b如果政府对危机的爆发负有任何责任,政府必须负责赔偿受害者的权利和利益。 C如果公共危机是由自然灾害引起的,并且没有特定的责任人,政府应该竭尽所能,应对危机,尽一切力量将危机的损害降到最低。 D、在应对危机的紧急情况下,人们为了抑制危机的蔓延,防止危机的升级,往往会以牺牲小利益来维护大利益。 危机过后,应根据情况对受害者给予一定的补偿。

6 .简述公共危机管理中保障公民权利的必要性。

答:现代公共危机管理以法治为原则,以人权保障为核心。 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强调保障公民权利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危机的出现意味着可以对公民权利施加必要限制的正当国家紧急权力,而且这种权力比正常权力更具权威性和强制性。 但这种权力比正常权力更容易被滥用,滥用紧急权力的最直接后果是对公民权利的过度侵犯。 因此,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如何在保证有效应对危机的同时,对应急权力进行必要的制约,从而保障公民权利免遭非法、过度侵害,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

)2)无论是行使紧急权力,还是限制公民权利,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权的保障。 从公共部门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增强危机管理能力,还是行使行政紧急权力采取紧急措施,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更及时有效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从公众的角度来说,在紧急情况下对其权利进行必要的限制并不是不保障人权,而是保护个人权利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因此,保障公民身份是公共危机管理及其立法的终极目标和价值。

)3)我国第四次宪法修正案不仅写入了“紧急状态”条款,也写入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条款,这一原则适用于紧急状态。 因此,在公共危机管理中保障公民权利也是执行宪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