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解读】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变迁
进化的历史
1、冷遇与创立——“百家争鸣”
背景
物质条件(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政治条件(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士大夫崛起
阶级条件)新兴地主阶级兴起,“士”大显身手,受人重用
思想文化条件)私学兴起,学问下移,从“学官宪”到“学民间”
内容
3 )意义)中国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2、重大挫折——焚书坑儒
3、改造与正统——董仲舒新儒学
寓意:董仲舒将诸子百家中道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混进儒家思想中,改造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目的:应对统治者的需要,维护封建统治
内容
董仲舒新儒学主张给统治者披上神圣的外衣,在政治上实现大统一以巩固君权,维护君主专制。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家”,维护思想上的封建专制。
特点:新儒学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有诸子百家,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主流是唯心主义
评价
积极:在政治上,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上,以儒家思想为官方正统思想,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消极:维护封建专制等级秩序,具有神学色彩,是唯心主义,主张愚民政策,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思想工具。
4、冲击与挑战——佛道兴盛,三教合一
5、变革与成熟——宋明理学
1 )背景:儒学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内容
创立——北宋五子
a、周敦颐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
b、邵雍为理学的创立铺平了道路
C、张载开创了理学“气学”一派,是理学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
D、程颢、程颢确定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仁”。
成熟——朱熹
a、思想主张:理气论、道统论、心性论、格物致知
——新发展陆王心学
A、陆九渊(心即理也,发明本意
B、王阳明:“心外无事,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带来知行合一、良知(核心)。
(3)评价
积极向上(理学重主观意志力,重气概、重品德,重情理情怀、自我节制、奋发向上,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凸显人性庄严,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
消极)维护三纲五常专制统治,维护封建等级秩序,压抑和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6、批判和继承明清初期的启蒙思想
(一)背景
政治上的)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生
思想)理学僵化,八股取士加强文化专制
(2)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特长
传统反教条,反对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性质: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
评价
这是中国古代前一次解放思想的潮流,批判地继承了传统儒学,构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冲击封建专制,具有早期启蒙性质,深刻影响了清末民初思想家和民主革命家。
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也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二.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
1、古代中国文学的主流形式
进化
2 )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经济繁荣为文化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政治状况为文化发展提供社会环境。
趋势:世俗化、大众化
2、文字演变与书法艺术
文本的演变及其趋势
演变(画符——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
趋势:由繁转简; 字形字体逐渐规范和稳定化
书法艺术
3 )京剧
形成和发展
形成:“徽汉合流
成熟)同光十三绝
特长
京胡、二胡、笛、呗等弦乐器和鼓、板、锣等打击乐器伴奏。
生、旦、净、丑四种职业化妆都有一定的谱面。
唱、做、读、组合特色艺术体系。
表演具有程序性和虚拟性,虚实结合,形神兼备。
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思想
1、古代中国科技成果
四大发明
2 )影响科技发展原因的规律性分析
政治因素
经济因素
开放因素
个人因素
历史因素
教育因素等
2、古代中国科技思想的特点
重视人文轻理论、实用、经验。 中国古代科技建立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基本上是经验的产物,更多的是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的生产经验的直接描述和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
【知识的升华】
一.诸子百家思想的贡献和现实价值
1、儒家“仁政”等思想,在具有和谐意识的同时,对调节人际关系第一、社会稳定具有积极作用,对今天倡导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 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也为今天全民教育、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道家无为思想,对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巨大的现实价值。 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3、法家的法治观、改革观,对当前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4、墨家的“兼爱”、不攻等思想,对当今人们追求的平等博爱、和平、尊重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全面理解儒家思想及其发展
1、不同时期儒家思想
(1)先秦儒家思想特点
先秦儒学关注现实问题,主要是一些政治治国原则和道德规范,强调道德感召,具有理想化色彩。
一个是谈论人性。 孔子“仁”的思想蕴涵着对人性的看法,孟子和荀子分别是性善论和性恶论。
二是都主张以德治国。 正如孔子提出以德治国,孟子提出了“仁政”思想。
汉代儒家思想
汉代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的改造,融入道法两种思想,以及阴阳五行思想,具有神学色彩,又增添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的主张。 适应了加强汉代大一统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时代要求。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使传统儒学从“天人感应”的神学倾向中解放出来,哲理化,思辨性更强,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阐明儒家思想
明清早期的启蒙思想并没有脱离儒学的范畴,而是新时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即资本主义萌芽对特定历史条件儒学的批判和继承,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 批判儒学中不合时宜的专制君主、重农制商等思想,批判专制君主,主张工商皆本、经世致用等。
2、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异同比较
同一点
我认为世界本来就是“理”。
思想实质是以儒家纲常伦理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抑制人的自然欲求。
影响相同)都有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是压抑和扼杀人们自然欲求的理学注重主观意志力,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产生了积极影响。
不同点
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差异:程朱理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外在的“理”,是客观唯心主义理学; 陆王心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内在的“心”,本心是“理”,是主观唯心主义理学。
把握“理”的方法差异(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认识和把握“理”。 陆王心学提出,求“理”要进行内心反思,加强道德修养,克服私欲,恢复良知,才能成为圣贤。
三.中国古代科技与近代科技的差异
中国古代科技建立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基本上是经验的产物,更多的是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的生产经验的直接描述和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
西方科技紧密联系机器大生产,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注重事物发展的规律。 是科学实验的产物。
四.中国未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以来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明清时期落后于世界,与社会环境、建设制度的阻碍有关。 其根本原因是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
1、经济: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2、经济政策: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抑制工商业发展。
三、政治:强专制、八股、文字狱文化专制政策禁锢思想、破坏文化。
4、对外:实行锁国政策,阻碍中西正常文化交流,使中国丧失吸收外来先进科技文化的条件。
5、传统:传统价值观的约束。 长期的重文轻理。 科举考试主要考诗赋和对策等,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自考资料网:建议开通永久VIP超级会员更划算,除特殊资源外,全站所有资源永久免费下载
1. 本站所有网课课程资料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站长!
2. 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助力考生上岸!
3. 如果你想分享自己的经验或案例,可在后台编辑,经审核后发布在“自考资料网”,有下载币奖励哦!
4. 本站提供的课程资源,可能含有水印,介意者请勿下载!
5. 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管理员处理(在线客服)!
6. 本站资源售价只是赞助,收取费用仅维持本站的日常运营所需!
7.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