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诗词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的句子,传承诗词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的例子

传承诗词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的句子,传承诗词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的例子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诗话志的传统始终如一,诗歌也由此升华,成为传递理想价值、展现中华文化的重要艺术载体。

诗词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时代活力,是文化创新创造的宝贵资源。

中国是诗的国家。 《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为今人留下了无数名篇,铸就了无限灿烂的中华诗文化。 中国人不管在哪里,做什么工作,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几乎都可以熟读《春眠不觉晓》,吟诵《床前的明月之光》,唱《明月在何时,酒问蓝天》。 诗在我们的生命岁月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给心灵以美的熏陶,给生命以丰厚的礼物,给人生以深刻的激励。 李白、孟浩然、王之燚、杜甫、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想想黄鹤楼之上、晴川阁之下,少而又有多少韵味,丽雀楼头、人心亭里怎么会有永恒的回响呢? 诗已经融入我们的文化基因,成为诗意人生的写照、国家情感的寄托、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艺术结晶。 传承诗歌文化,对于安抚个人心灵,涵养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命力旺盛的古典诗词,至今仍是温暖人心、鼓舞人心的文化力量

近十年来,除了从事古诗的教学和研究外,我还参加了多个电视文化节的录制。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每当我需要为观众解读华夏文明的某些特质时,它总是能够通过诗歌迅速而恰当地表达出来,同时也具有审美意义。

《中国诗词大会》曾以“花开四季”为主题,一季10集卷,展现了我们“时间延续文明”的独特气质。 四季时移,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之细密,历史沧桑之跌宕,海量经典诗为世人所吸纳。

不仅如此,我发现了令人高兴的现象。 在网络广泛普及、传播更加差异化的今天,诗词节目成为家庭成员间的共同话题,推动文化代际传承的——诗词总能唤起中国人的情感共鸣,唤起我们内心深处的美好情怀。 诗词生命力如此旺盛,只要形式得当,诗词文化在今天依然能绽放出迷人的光芒,给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温暖的文化力量。

诗歌转化为前进的力量,也是伟大的诗篇流传至今的原因。 印象最深的是登上央视舞台的普通农家女子白朱云。 她的房子很平整,生病了,但她没有抱怨,也没有消沉。 她很喜欢苏轼的名句《一蓑烟雨一生》《风雨无阻》。 在人们的帮助下,带着这份洒脱和豁达,白朱云在田野里工作,在家务中忙碌,充实地过着诗意的生活,成为了乐观坚强的平凡英雄。

诗也沉浸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日前,一位名叫沈俊博的高中生在征得社区同意后,与家人自发打印了多幅印有经典诗的照片,并贴在地上作为“两米线”。 人们排队低头检测核酸,就能读懂这些诗,“诗意的两米线”得到了社区居民和很多网友的称赞。

诗词内涵丰富,承载着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尚书尧典》曰:《诗言志》。 这是因为简单的三个字,被朱自清先生称为中国诗学“开山纲领”。 特别是“志”字,体现了个人和民族鲜明的价值追求。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诗话志的传统始终如一,诗歌也因此升华,成为传递理想价值、表现中华文化的重要艺术载体。

在中华诗的历史上,唐诗是一个高峰。 唐朝初期,经过战乱动乱,社会呼吁重建刚健有为的价值,再加上音韵学和训诂学的发展,格律诗经过漫长的积累才得以定型。 接下来,新的“盛唐气象”通过唐诗喷薄而出。

诗的文化有更深的含义。 我们的先贤,那些伟大的灵魂,他们无论经历多少封锁和磨难,都可以通过诗歌把个人命运和民族命运紧紧联结在一起,实现对生命价值的内在超越。 现代人也可以通过中华诗词,对上班族的价值和信仰有坚实而诗意的表达。 民族危机之际,抗日志士慨叹:“国破人亡犹在,我何惜此头?” 在改革开放中,先行者“迎着浪头站”。 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无论是支援物资上的大写“海内知己”,还是医务人员的一句话,“你说什么都没有吗? 和孩子一起穿衣服”,有唤起抗疫决心的无限力量。

在朝气蓬勃的新时代,用中华优秀的诗词涵养民族文化气质是非常必要的。 健康的文化生态推动了社会健康发展,精神和谐共振也增强了人们的幸福感,进而不断涵养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更加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比如中国探月工程层出不穷,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宝贵的月球表层土,点燃了中国人的“月球情结”。 网友们在品味唯美的古往今来的“明月”诗句时,发现在中国诗词文化中,月亮不仅仅是一个形象,更是一个文学母题。 品尝这些流传至今的经典诗词,我们进入先贤的伟大心灵,感受来自历史深处的家家户户情怀,感动于先辈探索宇宙的伟大梦想。 那一刻,诗词文化与我们时代的精神和谐共振,“言志”传统影响着我们每个人。

坚持“两创”,增强诗词文化作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诗词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至今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时代活力。 它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文化创新创造的宝贵资源。

诗词有助于唤醒和发展青少年的母语感知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近年来,中小学语文教育加大了诗词教学的力度。 我们要抓住契机,充分展现诗的美,通过及时有效的正向反馈,让广大青少年真正爱上诗,从而获得心灵的滋养、良知的启发、创造力的刺激,延续中华文脉。

大众传媒为传播诗歌文化提供了有效的力量。 如: 《中国诗词大会》 《中华好诗词》 《诗意中国》等文化节目,掀起了诗词文化热潮,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运动员从节目中脱颖而出,在同龄人中产生了一定的示范效应,爱诗词在当代青少年中逐渐兴起

在文化艺术领域,诗词文化的转化创新大有可为。 通过朗诵一声、唤起情感记忆的美食、服装、建筑设计,通过一部重塑诗词意境的专题片,在影像中重温经典; 通过一本书,继承文明的工资。 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挖掘文旅深度融合的可能性在影视剧中,引入了越来越多的诗词文化元素,丰富了艺术创作的文化素质。

心中有诗书之气。 千百年来,中国人用诗洗涤灵魂,滋养精神。 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生命的每一个时刻,诗歌都可以成为温暖心灵、鼓舞心灵的精神力量。 我们相信,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丰富多彩的中华诗词文化一定会焕发出更灿烂的光芒,进一步增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诗意地栖居神州大地。

(作者是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江宁织造博物馆馆长)

制图:赵偈汝《人民日报》(2022年07月26日20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