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考试题库简答题,比较文学概论思考题答案

比较文学考试题库简答题,比较文学概论思考题答案

比较文学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比较文学一、选题一、以下选项中哪个不是比较文学所具有的作用a比较文学研究开创了“世界文学”的时代。 B比较文学进一步扩大了文学研究的视野和范围。 C比较文学有助于了解文学的共同规律。 D比较文学研究可以提高各民族的相互理解。 2、法国学派的特点a以下哪一项是法国学派重视中西文学的比较研究? B法国学派重视事实相关的影响研究。 C学派认为各民族的文学没有优劣之分。 D法国学派最早提出了无事实关系的平行研究。 3、与美国学派的产生无关A二战后,美国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不亚于欧洲。 B 20世纪30年代以后,美国兴起了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思潮——“新批评”。 c二战后,随着美国的强大,美国人认为美国的比较文学已经领先于世界。 D学派不满足于比较文学研究中“欧洲中心论”4、属于文学研究的问题A 《西游记》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相似之处。 B孙悟空与神猴形象的关系。 C 《西游记》和《罗摩衍那》的记述方式和类型形式的差异。 D 《西游记》中人物形象变异问题。 5、以下关于媒介学的描述不正确的一个原因是: a媒介学研究接受国在接受过程中受到了本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B媒介学研究文学影响的传播过程。 C媒介学研究是以翻译为中心的传播手段。 D媒体学主要研究媒体用户、媒体工具和媒体流程。 6、形象学强调对“主观性”的分析,这种主观性的描述哪个是不正确的呢

确实。 由于形象学侧重于分析主观性,所以形象学没有客观依据。 B在形象学研究中,要把握当时人们的社会心理。 C一个国家之所以对一个国家有这样的想象,是因为其文化传统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D形象学的研究必须考虑兼顾历史实际情况的研究。 只有这样,形象学的“主观性”才能走极端。 7 .“乌托邦想象”产生的动因是,A认为只有本民族的文化才是最好的文化。 B通过无意识地贬低其他民族的文化来赞美本民族的文化。 C对本民族的制度和文化感到不满,向往更好的社会。 D般的憧憬满足了人们的梦想。 8、佛教对中国文学有多方面的影响,以下哪一个是文科方面的影响? A佛教包含许多神异的故事,这些神异故事多被收入《搜神记》等怪奇小说中。 B佛教进入中国后,由于中国诗人的部分宗教意识受到了极大的激发,诗中出现了许多具有佛教意义的诗。 C佛经变文不仅直接导致了民间说唱形式的出现,而且影响了后来词本、词等说唱形式文学的出现。 D 《西游记》中许多神魔形象都具有佛教故事中类似形象的影响。 9、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主题学研究范围? A可比较的不同民族作品之间所包含的人物形象。 B诗中间所含意象的相似。 与c相似的故事。 d大致相似的类型。 10、关于比较文学“译本学”研究对象的说明中,哪个是正确的? ( c ) a翻译介绍学是研究文学翻译和其他翻译作品。 B译介学是研究文学翻译中出现的各种变异现象。 翻译介绍学主要研究一部作品从一种语言变为另一种语言,从一种文化环境进入另一种文化环境时产生的各种变异现象。 翻译介绍学主要研究文学翻译的语言是否准确反映了原作语言的内涵。 11、以下文学翻译中词语文化含义不同的几个现象中,文化含义增加的例子是哪一个? A“阴阳”、“道”、“气”这样的词,在西方语言中很难找到等价的词。 B西洋人把银河称为“米尔基威”,中国人把它称为“银河”。 C美国小说《麦迪逊县的桥》被翻译成中文后,成为《廊桥遗梦》的诗意名字。 D“狗”在中国多用于贬义词,但在西方通常没有这种贬义词。 12、比较诗学的出现时期a比较诗学在亚里士多德之后。 B比较诗学自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出现以来。 C比较诗学是中西比较诗学出现后才出现的。 D诗学是在美国学派出现之后才出现的。 13、中国以前没有十四行诗,中国十四行诗是从西方引进的是以下哪一个? 《唐•吉诃德》进入中国后,“堂吉诃德”成了举止滑稽的代名词。 赫尔岑的写作热情,对巴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D古印度人想象力丰富,刺激了中国作家想象力的发展。 14、以下选项中,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比较文学学科诞生的条件? A随着资本主义对世界市场的开拓,各民族以前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打破了。 B各民族,无论各民族的不同,它们之间总是有很多相似之处。 C因为文学都是语言的艺术,也是对生活的反映。 d各民族经历了大致相似的历史发展阶段。 15、以下关于中西比较诗学解释学必要性的陈述中,哪些是不正确的? A因为中国古代的诗学理论都是深奥难懂的。 b中国古代诗学往往是开悟式的,因为它缺乏理论的系统性。

C因为中国古代诗学的一些理论,从今天来看,往往只是一场会议,难以言传,给实际应用带来了困难。 D古代中国诗学的理论很深刻,我们必须将其转化为现代,使之为全世界的文学事业服务。 16、谈到比较文学的亲缘关系,哪个是不正确的? a如果一位作家读过外国文学作品,那位作家就和他读过的外国作家有亲缘关系。 B当一个国家的文学思潮传到另一个国家时,这两个国家是亲缘关系。 c一个作家的创作影响了另一个国家的文学创作。 这两个国家是有亲缘关系的国家。 D认为国际间的会议、访问、参观等,只是影响了作家的创作,在文学上有亲缘关系。 17、以下哪一项标志着鲁迅小说《伤逝》对《玩偶之家》主题的改造? A 《伤逝》对封建家庭妇女命运的思考。 B 《伤逝》的女主角也走出了家庭。 C 《伤逝》女主角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压力,在她出走后,不得已回家,最后葬送了自己的青春。 D 《伤逝》没有写子君是涓流人偶。 18、以下是关于中国文学缺类研究的几点陈述。 以下哪一个不正确? A中国的爱情诗,尤其是文人的爱情诗,极少表现出那种刻骨铭心的相思树,与西方不同。 B总的来说,中国的悲剧应该不太发达。 C完全用西方的理论来衡量,可以说中国没有悲剧。 D长篇叙事诗也不太发达,但西方长篇叙事诗数量众多。 19、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文学类大多是在西方的影响下出现的。 关于中国现代文类的记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A中国没有传统戏剧的形式,戏剧是本世纪初从西方引进的。 B中国自古就有长篇小说,但像《围城》这样以一个人的游历为中心构成的长篇小说明显受到了西方“流浪体小说”的影响。 C古代中国也没有哲理诗,哲理诗也是在二十年代“小诗”开始流行后出现的。 中国古代有散文和诗,散文和诗结合的“散文诗”是从外国学来的。 20、下面王维的诗表达了什么观念? 图芙蓉花,在山里泛红。 涧户无人,一个接一个地开放落下。 a代表着宿命论的观念。 B代表着宇宙是空的,生命是短暂的观念。 c赞美了生命的热烈。 d代表着成仙的思想。 21、接受理论重点关注“四要素”的哪一点? a侧重于作品内部的形式研究。 B着重作品的内容和感情。 c侧重于社会环境对作家的制约。 侧重于读者对d作品的接受。 22、宗教对文学的影响中,哪些因素对文学影响最强? a宗教中包含的传说、故事。 b宗教中使用的一些象征手法。 C告诉我们的一些宗教观念、感情。 D宗教蕴涵的文学色彩强烈的因素如赞美歌、赞美歌等23、中国当代诸作家中,哪一个与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关系最密切? a20年代的谢冰心。 b20年代的李金发。 c30年代的戴望舒。 五四时代的郭沫若。 24、比较诗学的几个定义中,哪个是正确的? A比较诗学是不同国家诗歌之间的比较。 B比较诗学是各国诗歌理论的比较。 C诗学是研究各国之间在文学理论上的相互影响。 D比较诗学就是带来不同国家的文艺理论互相比较。

25、刘若愚先生曾把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文学本体的一些观念称为“玄学本体”。 在接下来关于“玄学本体”的陈述中,你认为哪些项目是不正确的? A所谓玄学本体,就是模糊的“道”观念。 B玄学本体是指模糊的“天”观念。 C玄学本体是模糊形而上的抽象事物。 D玄学本体是一种似是而非的形而上的抽象东西。 二、填空题1、法国第一位比较文学家2、作为中国比较文学在新时期复兴的重要标志,钱钟书比较文学于1979年出版。 3、整体的传播者,无论是一国文学的整体,还是时代的文学,都需要借助于文学流派。 4、意象学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起源于法国比较文学家。 5、按照季羡林先生的观点,诗学发达的一共有三大地区,一个是中国,一个是今天的欧洲广大地区。 6、有所有的艺术作品,但未必能归入某个母题。 7、影响研究又可分为三种类型,即誉舆学、渊源学、媒介学。 这是把影响分类为一个。 8、自发性质的比较文学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 9、鲁迅长篇论文也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比较文学论文。 10、个别广播者可以是作家也可以是作家。 三、判断问题1、比较文学不仅研究国与国、民族与民族文学的关系,也研究其他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对文学的影响。 2、中国元代戏曲《赵氏孤儿》传入欧洲的过程非常复杂,要弄清这个过程需要收集大量的实证资料。 3、作家受影响往往是有意识的。 4、“形象学”是研究反映在一国文学作品中的外国人形象的学问。 5、中国古代文论中所谓“气”的概念,含义复杂,它有时指人的主观才情,有时指作品的风格,有时指天生存在的那种神秘本体。 6、文学翻译中的“归化”现象是指在翻译国的文化和审美习惯上尽量“吞并”原作国的文化和审美习惯。 7、作为美国学派的重要代表,雷马克认为比较文学不仅要研究文学内在的相互影响和关系,而且要研究非文学学科和知识对文学的影响。 8,《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人物形象保罗在中国家喻户晓,同样的情况是内容播放的一种。 9、在欧洲文学中,不同时代的作家,多是借用圣经、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和故事来创作,但在中国却很少这样。 10、“套话”和“通俗表达”总是反映外国人和外国人的客观真实情况。 四、名词解释1、“母题”:指主题中的最小单位,它就像主题中的“基因”,从中可以推出许多主题。 2、“缺类研究”:缺类研究是文科学研究中的一个方面,研究其他民族、国家中的一种或几种文学体裁为什么不在某一民族、国家的文学中或有所欠缺,找出隐藏在背后的原因。 3 .世界文学:“世界文学”是指世界各民族的文学打破了各自封闭的状态而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各民族的文学成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世界各民族可以共同享有。 4、“信达雅”:“信达雅”是严格提出的翻译标准。 “信”是指要求外国作品尽量忠实于原文的翻译。 “达”是指尽量用本民族的语言清晰地表达外国原著的意思。 “雅”不仅是表达原意,而且是翻译“美丽”的语言。 5 .“亲缘关系”:比较文学中的亲缘关系,指两个民族或多个民族之间,这些文学有交流,对其文学产生了实际的影响。

6 .诠释学:诠释学是中西比较诗学中的一个术语,指运用西方的文学理论来诠释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 7 .“套话”:“套话”是一个形象学术语,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些惯用的称呼来指代外国人。 这个称呼往往表达了对外国的一般看法。 8、“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是指读者在阅读作品之前就已经存在的“意向”,这种预先存在的意向决定了读者在阅读作品时的判断和取舍。 9 .从句译文:指译者根据自己的意图,在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时进行删节。 这种删节往往体现了翻译国与原作国之间在审美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 五、简答题1、为什么读者对翻译的接受比对本国文学的接受有更大的“反叛性”? 答: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往往受到其主观意向或“期待视野”的影响。 而其主观意向和期待视野又受到民族文化传统、审美习惯等因素的制约。 读者在接受翻译时,由于其主观意向和期待视野与原作大相径庭,他接受民族文学作品比接受翻译会产生更大的“反叛”。 2、对外国的想象本身往往是荒诞的,为什么对形象学的研究来说,它还有意义呢? 答:这是因为在形象学的研究中,我们并不在乎一个国家的人们的想象是否准确地反映了外国的实际,而是主要研究的是一个国家的人们对外国的想象中所反映出的他们的文化、心理、愿望等。 因此,对外国的一些想象虽然很荒诞,但因为它揭示了民间的心理、文化习俗和愿望等,所以很有意义。 3、中国现代比较文学有哪两个主要研究领域? 答:中国现代比较文学有两个主要的研究领域。 一是中西比较诗学的研究,二是中国现代文学与西方文学关系的研究。 4、舆学与渊源学的区别是什么? a )影响研究中的荣誉学是从影响受众的角度进行研究的。 广播者是谁,主要研究广播内容是什么吗? 是接受国的反映。 另一方面,渊源学从接受者的角度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接受者接受海外文学的那些要素,对他的创作、作品产生了怎样的实际影响。 5、舆学中的“框架范围的影响”是什么? 答:誉舆学中的画框影响是指外国文学作品中的整体环境描写方法和整体环境氛围对接受者的影响。 在这一点上,越是奇怪的环境对接受者的影响越大。 6、什么是模仿“文体化”? “文体化”被模仿是指渊源学中作家受到外来影响的情况。 也就是说,作家会效仿他喜欢的外国作品的整体风格和情调进行创作。 他创作的作品,具有他所接受的外国作品的整体风貌和情调,但无法具体判断他模仿了谁。 在“性”中。 学科“跨越”是指研究非文学学科对文学的渗透和影响。 7、什么是比较文学的飞跃特性? 答:比较文学的“跨越”特性是指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或范围必须超越民族、国家的一个或多个国家与民族之间的文学关系。 另外,学科的跨越也包含在“跨越性”中。 学科“跨越”是指研究非文学学科对文学的渗透和影响。 8、为什么“母题”产生主题的能力很强? 母题之所以具有较强的主题繁殖力,是因为母题反映了人的基本问题、基本人性。 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每个时代都会面临的,我们的人性不会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大多数情况下,变化只是形式,本质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通常说母题是主题中的基因,是主题中的最小单位,它是最基本也是一定的主题要素。 这些基本要素往往会产生互不相同的主题。

六、分析问题1、运用文学“四要素”的理论,分析下面曹丕《典论论文》一节中“气”的含义。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力大不能引起。 比喻的音乐,曲子角度均匀,但节奏相同。 注意力不统一,巧拙有素质,但即使在家长,也不能让孩子搬走。

上面曹丕的一节,在几个地方都使用了“气”的概念,但是根据文学“四要素”的理论,这些“气”的概念的含义是不同的。 在最初的“气”中,“气”是对作品的,是指作品的整体风格、气韵。 其次,“气”是指作家的一种创作个性,或作家的某种气质。 而在“引气”中,“引气”是指作家运用这种天然创作个性和才气的能力。 与第二个“气”相近,但还有微妙的差异。 2、运用“文学”理论,分析中西悲剧的主要差异。 中西悲剧受各自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的影响,呈现出一些重要的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一、悲剧的结局。 西方悲剧为了唤起崇高的感觉,给人以心灵的震撼,悲剧的结局往往以主人公的毁灭告终。中国悲剧为了给人以心灵的安慰,往往把悲剧的结局处理成“大团圆”的结局。 第二,体现在悲剧人物的处理上。 西方悲剧人物往往丰满,他们不仅有美德,而且有个性和过失,有强烈的内心冲突。 中国悲剧人物比较单调,他们往往缺乏个性和内心的冲突,悲剧的发生只是善恶冲突的结果。 三是出现在悲剧的心中。 西方悲剧的类型非常丰富,有命运悲剧、性格悲剧、伦理悲剧等。 中国的悲剧几乎都可以归入伦理悲剧的范畴。 3、请分析《蕾米亚》和《白蛇传》母题、主题、情节、人物几个方面的相似与差异及其成因。

很像。 这两个故事的母题都写下了奇妙的爱情。 此外,这些主题都表达了年轻男女对浪漫爱情的向往和社会传统道德对这种爱情的绞杀。 故事和人物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是人与蛇的女人相遇相爱,相爱后被社会传统道德的化身发现并杀害的。

不同:比如在中国的故事里,有一个形象叫青蛇。 这种形象其实是中国传统“红娘”形象的变种和化身,极具中国传统特色。 另外,在中国,白蛇虽然被压在雷峰塔下,但最后却有了虚幻的美丽结局,但在西方却确实是地道的悲剧结局。 这表明了中西对悲剧的不同态度。 另外,人物也有区别,除了上面提到的“青蛇”之外,在中国作为道德化身工作的还有“和尚”,在西方是“哲学家”,在中国主人公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书生”,在西方是哲学家的徒弟。 这种人物安排的差异、结局的差异,体现了中西对人生的理想、对社会的认识、审美心理和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复习要点

1、比较文学的定义是什么?

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以全球视角和胸怀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 它主要研究与中国文学的同源性、同源性、变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整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旨在从世界视角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理解和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2、简要谈谈比较文学的比较性。

比较文学的比较可能性是比较文学能够存在的立身之本,主要有以下几点。

、同源性。 在以同源性为突出特征的影响研究的可比性中,影响的种类、影响的途径和接受的实证方式成为法国学派比较文学的具体研究内容。 除此之外的所有比较文学研究,都缺乏同源性,因此法国学派否认是比较文学。 法国学派中的比较性被人为地限制在一个小领域,因此显然不是文学比较性的全部。

(2)、变异性。 源于同源的文学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传播与交流中,在语言翻译水平、文学形象水平、文学文本水平、文化水平上发生了文化过滤、误读和“创造性叛逆”,发生了形象变异和接受变异,“他国化” 这些是变异学关注的要点,在这里差异性成为了可比较的核心内容。

同性。 当比较文学发展成为以平行研究为特征的美国学派时,影响研究的束缚被突破了。 可比性内容进一步拓展,相似性和综合性作为平行研究的可比性特征显现出来。 平行研究的对象是彼此没有直接影响也没有亲缘关系的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学。 因此,相似性是指无关联的不同国家的文学之间在风格、结构、内容、形式、流派、情节、技巧、手法、情调、形象、主题、思潮、文学规律等方面表现出的相似性和契合点。 综合性是立足于文学,在文学上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比较的交叉关系。 因此,平行研究的比较性在于相似性和综合性。

) 4、异质性与互补性

异质性和互补性的可比性主要可以从不同文明之间的平行研究和整体文学研究的角度来说。 因为,法、美学派都属于同一个欧洲文化体系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随着比较文学发展到以跨文明研究为基本特征的第三阶段,异质性作为比较文学的可比较性已经凸现出来。 在跨异质文化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如果忽视文化异质性的存在,在比较文学研究中就会出现单纯的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的比较。 前者以中国文学为西方观念的注音剧本,后者是浅层次“xy”式的比附。 因此,在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中,“异质性”是其可比较性的根本特征。 但是,“异质性”必须与“互补性”联系起来。 也就是说,研究异质性是为了达到互补性。 异质性的内容包括文明的原性、独立性,只有明确意识到这种特征的存在,才能进行东西方对话,东西方文学相辅相成。 多元性是比较不同文明文学研究的基本观念,从而为中西比较文学与东方文明比较研究中比较对象的相互参照,从浅层次的同异比较发展到深层次的文化探源,实现互动性和整体性奠定基础。 互动性是在此基础上,对比较对象进行相互释放、相互证明、互补的研究,最终达到整体性。 互补性所达成的总原则,既是对比较文学发展的最高层次探索,也是对比较文学诞生初衷的最透彻回归。

上述四种可比性,有时相互交织,在具体的比较研究中,不能机械地强行分割。

3、什么是流传学? 试着分析其特征和研究范围。

传播学又称舆学,是传统的影响研究模式之一。 1931年,法国比较文学学家梵第一根首先引入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成为比较文学实践中广泛应用的基本方法。 其主要特点是从受影响的传播者出发,研究终点接受者的“他者”情境,包括文学流派、潮流、作家、文本等他国的相遇、影响、接受情境。

本质上,流传学是一种“实证性”的“文学关系”研究。 因此,其特点是研究方法是实证的,表明研究对象是文学关系。 首先,流传学研究的“文学关系”是一种多文学关系。 梵第一根对这一点有经典的阐述,他把这种关系限定为“两国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 他说:“地道的比较文学通常研究两个因子之间的‘二元’关系。” 美国学者也承认这一点,韦尔克斯认为:“《比较文学》的另一层含义仅限于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学之间关系的研究。” 传播学正是在这样的基点下,沿着从“传播者”、“传播者”到“接受者”的发展路线,着重研究作家、作品对欧洲其他国家的影响、流传和变化,实际上是在寻找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文学关系” 这决定了流行病学研究多文学关系的特性。

其次,传播学具有实证性。 这与它的研究对象是分不开的。 因为其研究的对象是“文学关系”,这种关系只有基于事实才能成立,否则就与“关系”无关。 所以,以事实为导向,收集确凿的资料,再对材料进行仔细缜密的考证,是传播学研究的必然途径和方法。 这形成了流行病学研究的本质特征——实证性。

再者,这种研究既然是以“事实”为根据的,必然要强调强烈的历史意识,既要注意文学现象、观念、作品、文科的纵向发展、流变,也要注意这种传承流变与横向的各种关系。

传播学的特点也同时决定了其研究范围。 它是在考察构成影响的“经由路线”的过程中,从传播者出发研究作家、作品、文学思潮等对他国文学、文学创作者的影响。 其范围可以概括为收件人国家和作者对作为广播者的外国作者的认识和评价、收件人用什么方法、会受到怎样的影响、以及受影响的内容和过程等。

4、举例分析交叉影响和循环影响的双向互动性。

中国元曲《赵氏孤儿》在欧洲的流传,是文学发展史上比较交叉影响和循环影响的双向交流典范。 首先经过在英法两国的流传和接受,约两个世纪后“返销”到中国。 1990年天津人艺把西戏《中国孤儿》搬上舞台。 于是,作为起点的中国古代戏剧作品《赵氏孤儿》,经历了在法、英的改编和再创造,最后回到了故乡。 《赵氏孤儿》在中国、法国、英国三国的传承中存在着两种方式。 一个是双向交互式线性交叉的影响。 英国人通过法国了解中国文化。 有学者认为,英国剧作家谋飞的《中国孤儿》是根据伏尔泰的原作剧本改编而成,角色、场景、台词多与伏先生有相同或相似之处,而谋士的作品在结构上大多直接取材于中国的《赵氏孤儿》。 可以看出作为广播者的《赵氏孤儿》在英国人那里成了接收者。 也就是说,受法国《中国孤儿》和中国《赵氏孤儿》的影响,与法国、中国戏剧形成了交流,呈现出交叉的影响和交流关系。 二是双向交流循环交流。 从中国的《赵氏孤儿》到伏尔泰的《中国孤儿》,再回到中国,这是循环的相互作用,也有交叉的影响。 伏尔泰的《中国孤儿》“让中国人”“让法国人上道德课”,那么20世纪末《中国孤儿》“回老家”就是“让法国人上艺术课”。 -— 《中国孤儿》不仅以全新的面貌再现舞台,“影响着我国艺术家的戏剧”

5、什么是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文化转向”是由翻译研究的两大主将勒菲弗尔和巴斯内特共同提出的,翻译研究所关注的不仅仅是语言问题,还要在更广阔的历史文化视野中展开自己的讨论。 作为比较文学分支的译本学更自觉地践行着文化转向的理念。 换言之,译者的未来在于通过对文学翻译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思考异质文化之间交流的深层问题。 勒菲弗尔和巴斯内特提出的“文化转向”,特别是转向文化研究。 他们还明确提出了“转向文化”的方法,就是研究翻译过程中复杂的文本操作是如何发生的。 文化研究的介入给翻译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6、简要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

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围绕生者、他者以及生者与他者的关系展开。 注者是现代形象学研究的中心。 他人形象是通过他人发现自我、认识自我的过程,所以在建构他人形象时,必然受到与他人相遇时的预见性、身份、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这些要素构成了塑造他人形象的基础,决定了他人形象的产生方式和表现形态。 文学形象学与他者形象的比较,虽然比一般文艺理论所处理的形象范围要窄,但他并不仅仅指人物形象,他还存在于文学作品、相关游记、回忆录等各种文字材料中,异国的肖像画、异国的地理环境、异国的人等也比较文学形象学既然他的形象是生者建构的,他往往不是他现实的客观再现,而是生者欲望的投射。 由此可见,每个他者形象的产生总是伴随着生者自我形象的建构,两者相互发现、相互证明、相辅相成。 具体来说,两者之间有三种特殊的关系:狂热、憎恨和亲善。

7、简述意象学中注意者与他人的关系。

狂热。 在这种关系形态中,观众所建构的异国形象是完全理想化的,天国般的幻象色彩是深恶痛绝的。

憎恶。 在这种关系形态中,在仇外心理的驱使下,生者极力丑化他人的形象,在妖魔化时,建构了超越他人的非凡本土文化幻象。

亲善。 这与“狂热”所要求的对他人的完全顺应不同,也与“憎恨”所要求的对他人的粗暴同化不同,认为他人与猜忌者之间不是更高就是更低,构成了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交流的关系。

8、受学与受理论的关系辨析。

接受理论的产生,给文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带来巨大的冲击,创新和创造了新的研究范式。 作为文学研究之一的比较文学从这个理论中看到了发展自己的机遇。 接受读者在作品实现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的理论肯定,接受读者的规律性研究,正好与比较文学研究中所影响的广播路线上的接受者关注度相契合,比较文学与接受理论由此找到了它们的契合点。 两者的结合形成了新的文学研究范式——接受研究。

比较文学中的接受研究以接受理论为基础,接受学从接受理论中吸收了很多理论养分。 两者在理论认识上有共性,都很重视读者在阅读中的作用,认为作品的意义是建立在读者的参与下的,但两者又有不同。 接受理论极其重视读者在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强调读者在文学活动中中心意识的接受学则重视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解释本身。 接受理论以读者为重要研究对象,但并未设置限制。 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异质的。

9、接受学相对于传统比较文学理论有哪些突破和创新?

比较文学接受学的出现,拓展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丰富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式,为比较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无论是比较文学研究本身,还是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接受学的建立有利于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建设。 以前的比较文学论大多以法国学派、美国学派、中国学派为板块构建学科理论体系,但像接受研究的分类一样,在进行历时性理论描述时不能兼顾具有共时性特征的理论问题。 国内比较文学学者虽然认同“接受”不同于“影响研究”,但仍将接受研究视为影响研究的一个领域,导致目前国内比较文学论和教材在“接受学”的归属安排上比较混乱,无法切合接受学研究的实际。 将比较文学接受学明确纳入文学变异学范畴,可以消除目前的困惑,为接受学在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框架中找到合适的归属。

其次,接受学打破了传统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对作家作品理论关注的偏颇,从文学作品接受者的角度,研究读者对文本的接受、作品意义的生成和接受的多样性和历史性。

再次,接受学之“异”的思维,有助于推动和深化比较文学研究。 在比较文学研究中求“同”是基础,有助于探索人类文学的共同规律。 但“求异”更为重要,通过对“差异”与“变异”的探讨,可以发现作为比较对象的各种文学的民族特性。

10、请谈谈俄罗斯学派历史类型学研究的特色和局限性。

俄罗斯文艺学之父、“历史诗学”奠基人亚历山大比什洛夫斯基,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类生活方式、社会模式和文化心理在一定历史阶段存在结构相似性,文学发展规律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是一致的,所以运用历史比较的观点维谢罗夫斯基的这种历史诗学理论,对日后以吉尔蒙斯基、康拉德、赫拉普钦科等为代表的独特的俄罗斯文学历史类型学研究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康拉德对俄罗斯学派历史类型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阐释,认为大致可以包括两个内容。 1、19世纪法国、英国、俄罗斯、欧洲其他国家、亚洲部分国家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类型学相似等某些历史共性因素产生的现象; 2、各国文学在没有任何历史共性、产生于不同历史时代、相互没有任何联系的条件下产生的相似性现象。 俄罗斯学派历史类型学研究的旗帜鲜明地反对“欧洲中心论”,重视东西方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认为真正的总体文学必须把整个人类文明的文学全部纳入研究轨道,其学术视野远大于美国学派弘通。 俄罗斯学派在结合中、日、波斯等东方文学和西方文学进行比较研究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但以维谢洛夫斯基、伊尔蒙斯基等为代表的俄罗斯文学家一般把东西方文学比较研究的重点放在类型学的相似上,而忽视了对其内在差异性的考察

11、不同文明语境下的类型学研究遇到了哪些新问题,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请举例说明。

随着比较欧洲中心论在文学研究发展过程中的失落与崩溃,许多西方学者已经意识到突破单一欧洲文化体系局限的重要性,在类型学相近的前提下强调研究对象“异质性”——是文明语境下类型学研究的新特色如果我们不能清醒地认识和处理中西方文学异质性问题,很可能会使异质性相互掩盖,最终导致异质性的任何一种丧失。 这种“异质性的丧失”的危机,在中国东西方比较文学类型学研究中大致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种是东西方文学的浅薄,这种东西方文学曾经十分流行,被称为“X-y式”,强行套用西方文学思潮流派和文学理论中特定类型的学术术语来阐发中国文学——,是东西方比较文学研究中存在的另一个严重问题。 寻求以思维为中心的比较文学研究接触式,对广义上属于单一文明范畴的西方文学非常实用。 但是,把比较文学的研究视野转向不同文明体系下的文学比较来看,除了一些基本的文学原则基本相同外,文学差异多,针对同一个文学对象形成的不同文学表现和观念变异多, 可见跨文明语境的类型学研究重心已由相似性转向相似性,在《东西比较文学中“模子”的应用》文章中,叶维廉提出东西方各有自己的思维、语言和文学类型,既有文化类型的差异,也有由此引起的文学类型的差异,我们可以先正视,达成适当的理解进行不同文明研究时,要摒弃死守“套路”的偏执态度。

12、什么是主题学研究? 试阐述主题学的发展历程。

主题学是不同国家不同作家对同一个主题的不同处理,比较研究了不同事实无关的文学之间的同一主题,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文学发展具有规律性的东西。

主题学的产生主要是德国民俗学研究。 法国学者梵第根总结了德国学者民俗学的研究方法。 以主题学在美国的发展为里程碑的是1968年美国著名学者哈利莱文发表的专论《主题学和文学批评》。 美国著名学者韦斯特在其专著《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中撰写了《主题学》一章。 对主题学的历史、内容、形式进行了全面论述。 之后弗朗索瓦乔斯特在其专著《比较文学导论》中对主题学专业进行了深入的论述。 很快,主题学立足于美国比较文学学界,许多学者将其纳入平行研究范畴,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目前比较文学学界非常热门的研究方法之一。

主题学在国内的发端也是民俗学。 1924年,顾颉刚在《北京大学歌谣周刊》发表了《孟姜女故事的转变》的文章。 随后,顾颉刚又结集出版了三本《孟姜女故事研究集》,除了中国其他学者出版的对民间传说人物的研究外,还开创了国内主题学研究的先河。 70年代以来,我国主题学研究日益活跃。 80年代以来,我国主题学作为比较文学学科的一部分得到了深入发展。

主题学在发展中也受到国内外学者的质疑。 意大利著名学者克罗伊茨、法国比较文学创始人阿扎尔、代表新批评派的美国著名学者雷纳韦勒克等提出了疑问。 然而,在这些学者的质疑中,法国、美国的主题学研究仍然不断发展成为比较文学的领域。 主题学领域为许多学者提供了资料来源。 作家们曾是思想史和情感史上最坦率、最有说服力的阐释者。 比较文学不会陷入民俗学和空虚的广博,可以在其中找到坚实的机会为思想史和情感史做出贡献。

13、什么是主题学研究的母题研究、情境研究、意象研究? 举个例子分别说明。

母题是文学研究中最具特色的范畴。 母题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小单位,文学作品的主题往往通过几个母题的组合来表现,母题具有客观性。 对比母题和主题,其主要区别在于母题是具体的,主题是抽象的。 母题具有客观性,主题是主观的母题是基本叙事,主题是复杂的句式。 例如,同样展示战争的两部电影文学作品《红日》和《珍珠港》,以人民解放军打败国民党王牌师团事件为主题,宣传革命战争的正义性。 后者的主题是通过日本军国主义袭击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事件,渲染战争破坏人性美好。 前者和后者的母题是战争两个词。 这样分析电影文学《红日》和《珍珠港》各自主题的母题,其差异就显而易见了。 这里所说的母题“战争”是客观存在的,也是这两部作品中无法再划分的一小部分。 而“革命战争的正义性”和“破坏人性的美好事物”具有主观、抽象、复杂的句法特征。

情况有时被译为形势、局面。 在比较文学中,情境是指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典型结构。 “文革”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存在着各种典型的构成。 例如,正面人物大义凛然,气势上永远压倒反面人物。 英雄人物的男人往往没有女人,他们只爱事业。 英雄人物的女人往往不爱男人,而爱武装。 每个民族都一样,革命事业压倒一切。 研究这些情况,尤其是着力探讨这些情况如何从一个国家传到另一个国家,从一个作家的笔下传到另一个作家的笔下,目的是揭示这些情况下的具体变异及其过程,寻找这些情况鲜明的时代色彩、民族特征、个人风格

主题学中的形象是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所具有的特定意义的文学形象或文化形象。 它们在历代文学中有着深远的意义。 主题学形象可以是自然现象,也可以是动植物,也可以是想象中的东西,这些自然现象动植物和想象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 山,其文化形象在中国人心中有着崇高的意义。 人们往往把一个伟人称为巍峨的高山,这表明他有“高山仰止”的敬慕之意。 但是山在爱尔兰文学作品中成了威胁性的形象。 主题学中的意象研究,应致力于探讨不同民族文学中同一意象的文化内涵,比较其变化与差异,揭示各民族作品中的深层含义。 尤其重要的是通过对同一主题的不同形象或同一形象的不同主题的研究,探讨每个作家的民族文化心理和各民族审美情趣的差异。 这就是形象研究的目的。

14、比较文学文体学的研究对象和文体划分标准是什么?

比较文学文体学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对文体学的比较研究,即从跨国、不同文明的角度,如何根据文学自身特点对文学体裁进行分类,研究各种文体特征和发展过程中文体变迁与文体之间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体系。 在比较文学文体学研究中,最基本的问题是文体的划分。 中西方对文学文体的划分标准不同。 在西方,柏拉图之后,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划分方法,但最容易接受的是文体划分的三分法。 也就是说,将文学文体分为抒情类、叙事类、戏剧类。 在中国,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因素,中国一直用有韵文和无韵文来划分文体。 “五四”之后,受西洋语言的影响,出现了后来的三分法和四分法。

15、中西方戏剧类的比较有什么不同?

首先,西方受到亚里士多德以戏剧为最主要文体的重视和尊崇,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剧作家和评论家。 中国传统文学、文论一直以“有韵之文”和“无韵之笔”来划分文体,因此诗与文一直被视为文学正宗,戏剧与小说都被视为“小道”,备受压抑。 到清末民初,戏剧在王国维等人的倡导下正式开演。

其次,从历史上看,西方有很强的叙事传统,中国有很强的抒情诗传统。 因此,中西传统戏剧在形式上最大的不同在于中国传统戏剧以诗歌为主,西方传统戏剧以对白为主。 在结构上,西方逐渐形成戏剧“三一律”理论,而中国传统戏曲的时空结构是开放的,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它的地点是可移动的,时间的长短也根据故事的需要,没有界限。

第三,中西方戏剧的发展轨迹不同。 大致说来,西方戏剧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末,逐渐发展成为写实的对话剧。 同时,歌剧、芭蕾舞剧、哑剧等成为独立的形式,不再被视为戏剧的正统性。 相反,在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自宋元、明清以来,一直保留着其特色,仍然以歌舞、象征、风格化的演出艺术为主。 到了二十世纪,中西方戏剧都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开始逆向发展,出现了文化交汇的局面。

16、如何界定异质性,如何认识异质性在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异质性是指不同文明之间在文化机制、知识体系、学术规则、话语方式等层面上所表现出的,从根本的质的状态到相互不同的特性。 这种互不相同的特性,在不同文明的文学中可见一斑。 例如中西文论之间的异质性。 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的品格,不同文明体系的文学也各有特色,表现出鲜明的异质性。 面对这一异质性,面对异质文学之间动荡的局面,我们应该认识到异质他人存在的重要价值,在对话中达成互认、互证、互补,推动文学新质量的形成,促进世界文学的发展。

当今时代,认识不同文明之间文化差异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异质性已成为比较文学文明间研究不可避免的问题领域,在文明间视野中进行异质性研究是中国学者立足于国际文化当下语境、审时度势而采取的文化策略,在不同文明间比较文学研究中, 异质性已成为比较文学可比性的主要内容,但研究异质性的最终目的是达到不同文明与文学之间的互补性,结合不同文明之间的异质性和互补性,寻求不同文明系统文学之间的相互交融、整合、共同发展。

17、探讨文艺文明的互补与交融,可以从它们的具体研究途径入手吗?

我们要在异质性的基础上寻求互补,进而达到某种整体性,把不同文明的文学融于一炉、融会贯通,探索异质文化和文学的共同文学现象和规律,进而构建起具有更大解释能力的全球和全球理论框架。 异质文明之间的互补与交融是比较文学跨越文明研究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比较文学在新的发展阶段重视异质性研究的必然结果。 对于不同文学之间的这种互补与交融,不同文明研究提供了以下具体的研究途径:分类法、附录法、引用法、混合用法和融合法。 具体情况如下。

分类法:在文学比较研究中采取分类的方法。 也就是说,站在整个文学的高度,将异质文明中的文学现象进行分类,归纳为一些理论问题,进行比较研究,进而达到特定的融合。 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一书就是用这种方法进行研究的成功范例。

附录法:我国著名学者王元化先生《文心雕龙创作论》典型地采用了这一方法。 该方法在研究某一文明体系的文学问题时,以“附录”的形式列出不同文化背景中可与此问题类比的相应文学观念,并进行比较分析。 通过《附录法》,不同文明体系的文学观念一起出现,在一个广阔的视野中,正文部分对特定问题的论述详尽而深刻,附录所列内容全面而清晰。 这既便于对照不同文明文学,也有助于在较高水平上探索共同的文学规律。

引证法: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和《管锥编》中采用的“引证法”也是文学研究异质文明互补与交融的有效途径。 在研究文论时,《引证法》要求我们以研究某些文论为主,在研究过程中,要以不同文明体系及相关实例和理论论述为引证,将异质文明中的文论合二为一。

混合用法:将不同文学的各种观念、范畴、术语等集中在一个地方,熔铸为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这一异质交融之路贯穿于不同文明体系文学之间的“鸿沟”,它将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观念和理论融合为一个体系。 朱光潜老师在其《诗论》中大胆尝试了这个方法。

融合法: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集诗、画、书法、音乐和建筑等各种艺术门类于一体,从欣赏和分析具体作品入手,掺杂中西以分析中国诗学精神为主,揭示文艺审美活动中具有本质特征的东西

18、什么是文明解构研究?

跨文明解构研究是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类型之一,它是运用甲文明产生的文学观念和其他学科知识来阐释和研究乙文明产生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 或者相反,运用产生于乙文明的文学观念和其他学科知识,阐释、研究产生于甲文明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 当然,这种研究也可以同时存在于多个文明之间。

19、文明解构研究有哪些主要研究方式?

根据解构过程中所涉及对象的不同,我们可以把文明解构研究分为作品解构、理论解构、科解构和综合解构四种主要方式。 作品的解构实质上是跨越文明边界借用文学理论的文学批评活动。 理论的阐明,主要是指不同文明之间文学理论的相互镜鉴、相互发明。 跨越文明科进行阐明,与我们通常所说的跨学科研究略有不同。 它是跨越文明边界,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对文学作品和文学观念展开分析、阐发。 所谓综合解构,主要是结合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文明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文学现象,甚至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旁路研究。

20、文明解构研究有什么学术功能?

首先,文明解构研究具有促进一种文化、文学新元素的功能,从而刺激原文化、文学的新发展,我们逐渐委托的文化传统被激活、更新、再生,逐渐繁荣发展。

其次,文明解构研究可以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融入世界铺平道路。 跨文明研究可以打破文明的藩篱,开辟文化交流的渠道,使中国丰富的文学资源融入世界文学的宏伟视野,参与世界文学活动。

21、文明解构研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跨越文明原则,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递归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阐明研究所涉及的对象必须是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学问题,第二层含义是强调研究中必须具有自觉的不同文明意识、差异意识。

对等互动原则,与跨文明意识、文化差异意识密切相关。它要求坚持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立场,强调不同文明文学之间的平等地位,反对一方理论对另一方文学的垄断与独白。具体说来,就是要求阐发的对等性和互为主体性。

有效性原则,针对的是阐发研究过程当中理论与对象之间的契合性问题。在进行阐发研究的过程当中,我们不论是用本国的理论模式去阐发西方的文学,还是运用西方的理论模式来阐发本国的文学,都必须小心谨慎,都必须对所要采用的理论模式,对所要阐发的对象作具体细致的分析,以确保阐发的可行性、有效性。

22、什么跨文明对话研究,其特征是什么?

所谓跨文明对话研究就是立足多元文化立场,探讨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文学和文论的互相理解与互相沟通,实现异质话语的平等对话。跨文明对话研究就是以异质性话语进行平等对话。因此,其特征表现为异质性、平等性。

23、什么是跨文明对话研究的主要方式?

如何展开异质话语的平等对话,这是跨文明对话研究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又可细分为对话前提问题、对话途径问题与对话原则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跨文明研究的其他方法都从不同层面触及到这些问题。但围绕这些问题,并只以这些问题为中心而展开的跨文明对话研究,其主导研究方式有:共同话题的对话、共同语境的对话、话语互译的对话、杂语共生的对话与激活的对话等五种。

24、比较诗学与诗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比较诗学和诗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联系来看,诗学和比较诗学都是以文艺理论作为学科的中心,都在探讨文学的基本规律。但是,二者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首先,诗学和比较诗学研究的对象不同。诗学是以文学实践为对象。通过研究总结文学的经验,而后上升到理论的层面做出阐释,建立一套话语体系。而比较诗学则是以各文明的诗学为对象。在世界各文明中形成了各有千秋的种种诗学体系,它们都是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都在一定的语境中对文学做出了探讨,但这其中的差异也或大或小。怎样沟通呢?这就是比较诗学的任务,让各种诗学互识、互解、互补,以期在将来能够在多元化的基础上构建一种一般诗学。其次,诗学和比较诗学研究的范围不同。诗学一般是在一个文化内部进行的,而比较诗学必须要求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与文明中展开。如西方的诗学体系是欧洲文化和北美文化内进行的,这两种文化实际上也是属于同一种文化。比较诗学就必须在不同文化与文明之间进行,当前广泛引起学界重视的中西诗学的比较研究就属于比较诗学的范围。最后,诗学和比较诗学研究的方法不同。诗学常常运用的是归纳推理的方法,而比较诗学则更多的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比较诗学的‘比较’,不同于一般学术研究的比较。

25、简要说说比较诗学的发展状况。

目前学界一般认定比较文学史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法国学派阶段、美国学派阶段和跨文明化阶段。

早期的法国学派以实证主义作为本学科方法论的基础,把比较文学仅仅区限在寻找不同文学之间影响的事实联系,排除比较文学研究中综合的方法,也就是排除文学的美学内涵,在这样的观念的支配下,比较诗学自然不可能产生。1958年,美国学派要求拓宽比较文学研究的领域,将研究的范围扩大到无事实联系的多种文学现象之间,甚至可以将文学与其他知识领域加以比较研究。在这种观念的支持下,比较诗学的产生成为比较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比较诗学成为西方学者在比较文学研究中的重点,这种学术潮流也影响着全世界各地的一大批学者从事这一领域。

我国的比较诗学溯源应该从清末的王国维算起。王国维1904年的《红楼梦评论》 可以算是中国比较诗学的开端。1908年发表的《人间词话》 ,借鉴了西方的主客观相分的方法研究中国传统诗学。继而鲁迅的《摩罗诗力说》 也是一篇重要的中西比较诗学论文。1942年朱光潜的《诗

论》在会通中西学理和整合中西诗学理论的基础上,寻求中西美学和诗学的共同规律。此书在中西比较诗学史树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

海外华裔学者刘若愚的《中国的文学理论》是海外第一部中西比较诗学的代表作。他继承改造了阿布拉姆斯《镜与灯》中所提出的艺术四要素理论,建立了一个分析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概念结构和理论框架。叶维廉的《比较诗学》1983年在台湾东大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叶维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与刘若愚类似,主张比较诗学的基本目标就在于寻求跨文化、跨国家的“共同文学规律”、“共同的美学据点”。

1949年到1979年,由于政治等原因,中西诗学比较研究在中国大陆是一片沉寂。1979年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西比较诗学研究在中国大陆再度兴起,以钱钟书的《管锥编》的出版为标志。

80年代中国大陆第一本较为系统的中西文论比较研究专著是曹顺庆的《中西比较诗学》。本书注重中西比较诗学的文化探源,绪论中从中西文化背景中探寻中西诗学差异的根源,并在各章中都有追索。90年代初中西诗学比较研究的重要成果是黄药眠、董庆炳主编的《中西比较诗学体系》。该书比较了中西文论的文化背景,并辨析了中西诗学的理论形态的差异。由文化背景比较进展到“范畴”比较,力图揭示中西诗学诸范畴之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或相互发明之处。上个世纪80——90年代,中西诗学比较研究涌现了大量的论文和论著。

26、跨文明的语境下怎样开展比较诗学的研究?

比较诗学的研究途径是多层次的,根据比较诗学的学术实践,主要的比较的方法有:

诗学术语、概念、范畴研究

中西诗学在中国的现代之前基本是两个完全独立而封闭运行的理论体系,很少相互影响,各自都有自己的一套思维模式和话语方式,各有不同的概念、范畴作为其理论的基石。通过术语、概念、范畴比较,我们才能看出它们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发掘出它们的含义。比较中西诗学的术语、概念、范畴,可以研究某个术语、概念、范畴,也可以研究范畴群;相似的范畴可以比较,相反的范畴更可以进行比较研究。

诗学著作的比较研究

中西的文艺理论史上的诗学著作在思维方式和论说话语上有很大差异,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但是我们只要找到对话的平台,就会发现它们讨论的对象有许多共同和联系之处。这样看来,诗学著作的比较研究就是比较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我们可以就中西的两部著作进行比较研究,也可以一部中国古代的著作为依据广泛地和西方其他的理论进行比较,也可以从总体上对多部著作进行系统的比较,从宏观上把握不同诗学体系的特点和实质。

诗学文类比较研究

通过文类来开展诗学的比较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西方诗学是亚里士多德根据戏剧定义文学而建立起来的,由于戏剧主要是人的生活的再现,所以亚里士多德自然而然地总结出,文学是对人类行为和生活的一种摹仿,因而形成了影响西方两千多年的“模仿说”。除了西方诗学是建立在戏剧文类之上外,其他各文明的诗学都是建立在抒情诗的文类之上,形成了“情感——表现”的诗学。由于东西方原创性诗学所依赖的文类不同,我们通过跨文化与文明的比较,才能够看出二者在整个体系上存在着的差异。从这一点上看,西方的诗学也不是超时空的绝对标准,我们需要改变那种以西方诗学为中心的偏见,把世界各文明的诗学都看作是我们所追求的一般诗学所必需的理论资源。

诗学话语比较研究

所谓话语就是人类在把握世界时用以表述自己的情感、观念或理论的一种抽象的观念性的物质媒介。话语和语言的不同之处在于:语言所关注的是“说什么”,而话语关注的则是“怎么说”和“如何叙述”。话语系统则是特定话语的不同的构成模式。无论是一个理论家还是一个文化体系都有其各自独特的话语系统。也就是说,话语系统是区别一种学说、一个学派或一个文化体系的最为关键最具标志性的特征。中国古代诗学话语体系就迥异于西方诗学话语体系,具中国的民族特色和气质,是难于用西方那种诗学话语系统简单对接或传述的。一般地说,中国古代诗学是一种诗性的诗学话语,西方诗学是理性话语。

诗学文化与文明研究

诗学文化与文明研究是基于文化精神分析的方法,它把诗学比较放在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与文明的背景中,追求的是返本开新、融贯中外的理论超越。诗学比较如果仅限于狭义的文本而不顾及广义的历史文化背景,单就个别学说或概念范畴进行比较,难免失之偏颇。这就需要把研究放在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具体的语境中去操作,真正的做到沟通和相互理解,互识、互证、互补,全面地探求它们本源性的理论内核,从而实现比较诗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发现人类的共同“诗心”,也就是通过诗学的比较,发现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和共同规律,进而建立具有国际意义的、现代形态的一般诗学。

27、文学人类学的定义是什么,它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式包括哪些方面?

文学人类学,顾名思义就是文学和人类学两个不同学科的交叉与结合。具体而言,它体现为自觉运用和借鉴人类学的视野和模式,对各时代、各地区、各族群的各类文学作品、文学现象进行比较研究,提炼和总结人类文学普遍的内在模式、结构、规律,并在本体论层面上进一步追问和反思“文学”的含义。

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对象,一般从媒介的角度区分,可分为文字文本和口头文本。文字文本,顾名思义是指由文字符号组成的文本,包括传统文学研究关注的作家作品,还包括其他一些文字印刷品。口头文本一般指不依赖文字传递由一个族群文化集体流传下来的史诗、歌谣、仪式、舞蹈等;同时,它还必须包括史诗、歌谣、仪式、舞蹈等在展演过程中的具体情境,即时间、环境、人物身份、仪态……也就是说,口头文本是一个文化事项被表演出来的动态过程。

文学人类学研究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原型批评”对书面文学的总体研究、“三重证据法”对书面文学的跨文明研究以及口头理论对口头文本的立体研究等。